U型锁再现!为什么打人?“因为我爱国”
近日甘肃酒泉一商场内,发生了一起恶性打人事件,一男子当众辱骂角色扮演者,并将无辜人员打得满地是血,事情被曝光后引发了热议。
事发当天,酒泉市肃州区一商场中庭,正在举办一场舞蹈活动,不料一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二话没说,就对舞蹈人员进行辱骂殴打,仅仅因为舞蹈人员穿着日本动漫的服装(其实也是中国制造)。
难道就因为在舞台上穿着日本动漫的服装跳舞就应该被打吗?
那俄罗斯侵占了中国近三分之一的领土,剧院里面跳“天鹅湖”的时候不依然穿着俄罗斯民族的服饰吗?
** **
当事人完全没有觉得在公共场合殴打普通老百姓是一个犯罪事件,而是一副居高临下“我在替你的老子教育你爱国”的姿态,以及一副仿佛与国家的统治阶级们又同频共振似的“文化自信”起来。
难道我们的“文化自信”就这么脆弱,仅仅因为一件衣服、一个舞蹈就足以被摧毁?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仅仅因为穿一件衣服就被摧毁,那只能说明这个文化本身就已经离死亡不远了。
日本曾经炸过美国的珍珠港,但依然可以在美国最繁华的街道上举行庆祝仪式和民族舞蹈,并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因为只有对自己的文化足够自信,才敢开放怀抱面对世界多样的文明成果。
越是狭隘自卑的民族,越是无法接受他人的文化,并无知地将“全球化”理解为一种“入侵”而不是“交融”,而打人者身穿的阿迪达斯和耐克,也不是“文化自信”的结果,而是“全球化”的结果——即接受其他民族文化成果的结果。
即便如此,他依然边打人边激动地大喊“只要我们没死绝,文化就不能入侵” ,仿佛只要发疯发得越凶就越能证明自己“爱国”,就好像他所谓的“爱国”就是必须建立在双手沾满鲜血地“屠杀同胞”的基础之上。
正如胡适先生所言:“中国人很爱国,却从不爱自己的同胞。因为爱人是需要投入情感,付出时间、精力、经济成本的,爱国只需一点口水。”
今年已经好多起这样所谓“爱国人士殴打XXX”的新闻了,官方一边纵容民间并主动参与到煽动民族情绪的愚蠢宣传中去,一边又事后亡羊补牢似的充当“正义裁判”来给大家降温……
最极端的情况就是苏州日本小学那次事件,结果到现在也没有公布凶手的处理结果(多半是打着爱国的旗号杀人没法处理)。
不禁让人想起了罗兰夫人的那句话,爱国,“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
正因为是在“爱国”这么高尚的名义之下,所以他才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任何极端的事情都可以被毫无底线地原谅。
我劝大家远离那些喜欢把爱国挂在嘴边的人,在正常情况下他可能是正常人,但你永远无法预料到他什么时候会“发爱国疯”,你用的手机、穿的衣服、开的车都能成为触动他敏感脆弱的爱国神经的导火索。
爱国主义是最廉价的自豪感,同样也是歹徒的最后归宿。一个自诩的爱国者也必然是一个生活上的失败者,他们太需要爱国的大旗来掩盖自己的渺小、无意义和寒酸。
一个人愈是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愈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家、民族、信仰或他所参与的神圣事业,信仰一项神圣事业,相当程度上是为了替代已经失去了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