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抽烟的墙画,难道能呛死她?
绍兴鲁迅纪念馆的这张鲁迅夹着烟的墙画,让极度关注公共场所禁烟的游客“孙女士”不满意了,投诉了。她说应当换成鲁迅右手握拳的画面,夹着烟不妥,有引导人们室外抽烟危害健康的风险,同时还会教坏青少年。她还做了一个考证,鲁迅原来是在室内抽烟的,有书房背景,而不是在室外公共场所吸烟。而且原图的烟纹很小,这个墙画明显夸大了。
咱是正经的经济学公众号,本来不想写这种破事和口水文,但是这件事着实太魔幻、搞笑和恶心了,得说两句。
怎么看,这位孙姓婆娘,都是精神病患者啊,她正确的去处应当是精神病院,而不是什么鲁迅纪念馆。精神病院院长同志,要严格履职,把你的门关好!
鲁迅夹着烟的墙画,是不是都会呛死她啊?就您那个脆弱的小心脏,就别出来了,呆在家里多好。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人爱抽烟,不仅如此,有各种各样的丑恶和你不喜欢的事情,你最好找个原始森林离群索居,或者直接找个外星球移居得了,免得脏了你的眼。
人世间多脏啊,怎么配得上您的冰清玉洁。
这些人极不真实,他们脱离了真实的人世间。他们也不尊重历史,鲁迅,就是抽烟的,你非要让他紧握右拳,你咋不到奥威尔的大洋国真理部去呢,你想咋改就咋改,连过去的报纸内容都能给换了,把历史直接塞进记忆黑洞中。
整个控烟运动,已经被女拳匪、环保极端主义教徒、道德净化运动保守主义狂徒,搞到了魔怔的地步。现在,电视机里不能有吸烟的镜头,哪怕这个人就是个众所周知的大烟鬼;别说露得多了,连亲密的镜头现在也不敢有;最搞笑的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生殖器露在外面,多不雅观啊,羞羞羞,所以要打码。
现在是连一幅画都受不了了。看到鲁迅夹着烟的画,就想到禁烟运动,就想起环保,想起公众健康,想起青少年……这让我想起鲁迅的一段话,倒是对她最好的回答: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有些人啊,自己心里脏,看到啥都脏。
说带坏青少年,青少年就那么容易带坏?在学校里被教育了十来年,老师们给孩子灌输的那一套价值观,孩子们听了吗?他们根本就不听的,整天在外面吐槽老师呢。然后进入社会,学校教的有用的那些东西,数理化、拆解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他们跟肌肉记忆一样,自然会用;那些装腔作势、大而无当的东西,放心,他们连一个字都不会用的。
社会和市场,才是真正的学堂,他们学得很快的,那些学校里的破烂玩意儿,他们根本就没当回事,早就扔垃圾桶了。
不要把青少年当SB。别以为哪个名人抽个烟嫖个娼吸个毒,孩子们就都去学了。杀人犯多着呢,孩子们也没学。你也曾经是孩子,你怎么没学?不要夸大“教育”的作用,也不要夸大学校的灌输。大家都是从学校里出来的,你怎么没被洗干净啊,怎么没有变坏啊?你那么傻,都没有变坏,孩子们那么聪明,怎么就变坏了?
教育,终究是自我教育。教育不是外人示范的,不是老师灌输的,不是社会带坏的,教育的核心在家庭,归根结底是每个人自己。
所以你把自己教育好,比啥都强,把你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你的责任就完成。别整天装腔作势地关心别人的孩子,关心社会。人家孩子受不受误导,关你屁事,人家父母心中有数。
总是认为是社会、是别人带坏了孩子,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是个low货,然后还不愿意承认,总想推卸责任甩锅罢了。那不过是说,孩子不成才,都是那些卖烟的、卖酒的、搞游戏的、拍电视的、直播的、造手机的人的错,唯独不是自己的错。说着说着,给自己心灵按摩一下,自己的责任推干净了,似乎心安理得了。
是人们有需求,企业家才会供给。消费者喜欢武侠小说而不喜欢米塞斯,那不是金庸有什么错,而是消费者就是这偏好。你把金庸禁绝了,消费者就自然喜欢米塞斯了?所以你要怪,就怪人们自己就这品味,怎么怪到企业家头上了?
再说了,这世界上好东西多了去了,你怎么不学,光学坏的?一边看着美女跳舞流哈喇子,一边说这些人有伤风化应该禁了,谁请你看了,绑着你看了?你亏心不亏心?
郭德纲相声里面说:
我说了几千段相声,传统的单口的什么都有,你怎么就光记着屎尿屁啊?你坐在这儿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就可以了,不要怪这个那个的,哎呀,这句把我教坏了,那个动作把我带坏了,听完德云社我学坏了……孙仔,你来之前就是那个玩意儿!
整个世界的女拳、控烟、环保、道德净化运动,全都是打着为了公众健康、为了社会道德、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旗号的侵犯私有产权运动。法律上把一些对外营业的场所,统一规定为公共场所,这是权力入侵私有产权领域的动作,它激励了小仙女、拳匪和道德婊们“拿起法律武器”,对他人的行为予以干预。
他们唯独忘记了,许多地方根本就不是什么公共场所,而是有着明晰的产权。你不能因为去的人多,所以就认定它是“公共场所”。在有明晰产权的地方,按照产权的排他性规则,当然应当是产权人说了算。
我这个餐馆、超市,就是允许吸烟,你讨厌烟味,你可以杯葛它,不去光顾;去告诉人们,这家企业不禁烟,你们别去,这都没问题,这也是你的产权。你唯独不应该做的是,在一家禁烟的餐馆抽烟,在一家不禁烟的烧烤摊要求别人不抽烟。这都是侵犯产权的野蛮行径。
产权人非常聪明,他们会做出最有利于吸引顾客、有利于自己资本增值的安排。所以我们看到,大部分营业场所都禁烟了。
这告诉我们,并不需要任何强制力的介入,产权人在市场上基于自身利益的关切,与消费者时刻互动,就能达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任何强制力的干预,都将把一部分人的意志凌驾于他人之上,减损另一部分人的欲望满足,都将使整个社会整齐划一,每个人都别无选择,必须服从统一的号令。
这实际上就是把私有产权公有化了——你保留了名义上的私有产权,但是怎么使用得听他们的。纳粹就是这样搞的。
所以这些老仙女们,就是潜藏在我们身边的法西斯狂徒,他们就是要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所有人之上,让所有人都服从他们的主观意志和道德偏好,达到控制每个人的目的。
他们想要借助强制力,打造一个符合他们心目中蓝图的“纯净”的世界。他们与同胞之间,不是和平合作的关系,而是“国家关系”;他们在遇到分歧的时候,不是想着和平地论证和说服,而是想着去运用枪炮霸权。
那些天天打着为了社会、为了你的健康、为了孩子们的成长的人,他们从来不是为了他人,而都是为了自己。当他们说,你应当做出某种牺牲,以有利于社会的时候,这份“牺牲”的贡品,谁来接收笑纳呢?是他们。
贯彻他们的逻辑,这世界上将不再有产权,一切都是公有化,这将导致人类回到原始时代,并消灭一大半人口。这世界也不会有什么艺术,凡是不符合他们心目中高大上形象的东西,都要报警,并且一律禁绝,从此世上就只剩样板戏。这世界当然也不再有自由,而是整齐划一的监狱和墓地般的死寂。
所以,你说市场监管局、广电局要禁这个禁那个,纯粹是他们的错吗?
并不是。因为有一大帮人在要求禁。他们都打着各种高尚的旗号,说得振振有词,要禁游戏、禁短视频、禁直播、禁不健康的网站、禁教培……甚至禁手机,这些玩意儿都是“精神鸦片”!
禁到最后,就没有什么不能禁的。因为你觉得好的,我觉得不好,只看谁声音大。所以交谊舞、喇叭裤、长头发、露胳膊的裙子,更不消说和服,都会禁的;美国道德净化运动,搞了一个“康斯托克法案”,禁到最后,连讲生理卫生常识的科普册子都禁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不用说,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福楼拜的小说也都禁了,因为有性描写,败坏了美国人的道德怎么办?
总之一句话,咱就是这么霸道,凡是我不喜欢的,那就是龌龊的,就要求政府颁布禁令,让别人也喜欢不成。这婆娘如果是北方的,估计要连南方的甜豆腐脑和咸粽子,都禁了。
让我们记住米塞斯的箴言,它必须被反复提起,让所有人铭记:
当代人有一种唯命是从的倾向,只要某事不合心愿,就指望上级颁布禁令。虽然他们并不完全赞同禁令的全部内容,但也乐于贯彻执行,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些事实表明,奴性意识根深蒂固。要想将奴仆意识转变成公民意识,需要人们进行长期的自我教育。一个自由的人应当容忍他人想其之不想,为其之不为,应该克服那种只要是他觉得不妥当事情就打电话报警的习惯”。
当然,这件事还有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公有制。
鲁迅纪念馆是公有的。如果它是一个私人的领域,我爱画什么画,哪里有仙女插嘴的机会?你敢在私人领地胡来,崩了你。正因为它是公有的资源,就出现了民主时代的公地悲剧,谁都有权用,谁都希望按照最能满足他的欲望的方式去使用。那么到底怎么使用呢?谁声音大听谁的。
因为政府总是被舆论左右的。于是,政府就会按照公众舆论的要求,在公有资源上设定一个规则。因为所谓的公有资源,实际上就是政府所有制,再进一步,就是官僚所有制,规则的设定权就是他们的。那么这种规则,不论如何设定,不论看起来有多么“科学”,都是主观和武断的,都是首先服从官员的偏好的,也就是说,它必然是“一刀切”的:在满足一部分人愿望的同时,伤害另一部分人。
它跟私有财产领域的规则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私有财产如何使用,听产权人的,产权人要维持自己的资产价值,必然要听消费者的。只要有需求,就有供给,由此,在私有产权之下,消费者多样化的个性化的需求,就都能得到满足。这就是自由。
所以,如果你想要自由,那就必须对一切公有的东西坚决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