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给马云提鞋都不配”吗?——聊聊古老板和漫天霹雳

图片

讲真,这二位都是极具经济学才华的。他们的文章都写的很棒,展示了很高的经济学天赋。他们的确为奥派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同样讲真,他们的底层思维方式和逻辑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混乱。尽管他们对奥派经济学,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和相当深刻的理解,但很遗憾,他们依然没有彻底摆脱简中文化的影响,他们对自由的理解依然有着深深的简中文化烙印。漫天霹雳在他的两篇文章《立场为先,信仰崩塌,于是心理变态神经错乱》(下文简称《立场为先》)和《哈耶克就爱跟极不明智的人搅合在一起》(下文简称《哈耶克就爱》)中,古老板在其《忠帼,远比你想象的自由开放》(下文简称《开放》)一文中,都强烈地表现出以意识形态偏见、诡辩性思维、逻辑错乱为主的简中文化基因特征,暴露出他们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简中思维方式。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漫天霹雳对哈耶克嗤之以鼻,但他却完全意识不到,他在这两篇文章中表现出的人格特征,恰恰印证着哈耶克的论断:“在幼儿期就学会的行为方式,已经变成了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哈耶克这一论断的含义是,人们从婴儿开始耳闻目睹的文化传统和所接受的教育中蕴含的观念、思维方式、思考逻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会与我们的人格融为一体,成为我们的本能。

在上边三篇文章中,古老板和漫天霹雳的语气、思考逻辑及情感,都表现出这种自幼年时期开始就养成的人格特征:以偏概全,罔顾事实,缺乏谦卑、敬畏之心,喜欢抱怨,颐指气使地指责、贬低他人,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这些人格特征,都是在简中文化环境下,从幼年时期接受的教育和文化传承中一点一滴养成的,成为了他们人格的一部分,像本能一样,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而不自知。

在《开放》一文中,古老板记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些民营企业家的创业故事,然后总结到:“我说这一段经历,是在说,在自由市场中,混乱最终会被有序替代,他们并不是在监管的压力下调整自己的,而是因为要追求长期利润,要追求更大的利润,迎合消费者就是一个必然。”从市场经济理论出发,古老板这段阐述没有任何问题。但若以他观察到的这些事实推理出一个宏大的结论——“忠帼,比你想象中要自由开放得多”——就犯一个根本性的逻辑错误,即把应然和实然混为一谈——将不同性质的事物搅合在一起进行思考和论证,逻辑错位与混乱就此产生,其结果必然是驴唇不对马嘴的逻辑谬误。笔者注意到,无法辨识应然与实然的区别正是大量简中知识分子在逻辑思考中的通病。但笔者也注意到,简中知识分子还有另外一样思想神器,叫逻辑自洽。他们认为,只要逻辑自洽——自圆其说了,一种理论或论证就是可以成立的。然而,逻辑自洽在本质上不过是诡辩论的学术化表达。一个人当然不会说:我的论证是诡辩性逻辑!但他可以非常自信,同时也令人信服地说:我的论证是逻辑自洽的。事实上,尽管不是古老板的本意,但他的这篇文章起到的作用,就是以逻辑谬误混淆视听,以偏概全。

不能否认,古老板观察到的那些“自由放任”的市场现象,的确是国内某些地区在某些时间段的现实。但那是由于相关部门的管理疏失造成的暂时现象,而不是在自由市场经济理念指引下,清醒地认识到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而采取的有意识的行动。这与阿根廷的米莱在明确的奥派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实施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是本质不同的。用这种歪打正着的现实来证明忠帼的自由开放,并做出“忠帼,远比你想象的自由开放“这样的结论,显然是混淆了实然与应然的区别,结果必然是引起人们的思想混乱!当然,古老板的本意是弘扬市场经济理念,绝非要混淆视听。但他从幼年的教育和文化传统中铸就的简中思维,决定了他必然会这样思考问题——将实然和应然混为一谈。

客观、准确的阐述应该是这样的:在国内的某些特定地区和特定行业,曾经出现过监管缺失。但民营企业反而从开始的无序状态发展壮大繁荣,最终走向了有序的良性竞争,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自由市场会带来优质的服务,会产生富裕安宁的幸福生活。

就在同一篇文章中,古老板还陈述了另一个事实,教培行业一夜消失了。然而,面对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强制性市场干预现象,他居然不问一个为什么?他居然还会坚持“忠帼,远比你想象的自由开放”这样的观点。这样的事实表明,古老板缺乏全面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缺乏对事物本质的洞察能力,因而无法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显然,如哈耶克所洞察到的,古老板作为智商相当发达的知识分子,在心智上尚未成熟,究其根源,是其简中文化基因在作怪。

在《立场为先》一文中,漫天霹雳写到:“这种情况,在马云和马斯克的对比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国内一大批人说,你看人家马斯克,想的是星辰大海,你马云却整天盯着老百姓的钱袋子。人家那是高科技,你就是一个卖货的。

我们早就说过,马斯克,给马云提鞋都不配!这个观点,即便现在马斯克搞政府效率部要砍掉美国政府雇员和预算——这是正确的——也不会有变化。一码归一码。一个整天拿着巨额政府补贴搞事情的人,跟一个立足于市场,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福利的人,马斯克他拿什么比?上火星就那么重要,难道比我们的柴米油盐很重要?拿着纳税人的钱去上火星,就更是卑劣行径。”

——对于马斯克,笔者还看到过这样的评价:“我并不感到孤独,因为今年,我在世界各个角落为自由理念而战,找的了盟友——从了不起的埃隆·马斯克到那位勇猛的意大利女士,我亲爱的乔治娅·梅洛尼……”说这番话的,是阿根廷的奥派经济学家总统米莱——漫天霹雳和古老板都对他盛赞有加。两相对照,我们看到的是,简中学人与西方学人在认知上的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反映出的,是简中学人在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上存在着根本性的错误。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在同情心和正义感的驱动下,《资本论》的作者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推向了极端,认为一切价值都是劳动创造的。在上述文字中,漫天霹雳表现出了与《资本论》作者同样的思维范式,因为热爱自由市场经济而极其厌恶拿ZF补贴的企业家,同样把逻辑推向了极端——认为马斯克给马云提鞋都不配。这里,漫天霹雳与前者有着同样的病态思维——违反常识和以常识为基础的基本逻辑,偏见就此形成。正是其大脑中的偏见给漫天霹雳先生带上了一副厚厚的有色眼镜,所以他会对显而易见的客观事实视而不见,所以他会如此极端地抨击、贬损马斯克。

漫天霹雳先生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美国纳税人的钱都给了马云,他能造出星舰来吗?他能像马斯克那样不断地进行开拓性的创新吗?笔者完全没有否定马云的想法,更不会说马云给马斯克提鞋都不配!马云当然是一个杰出的企业家,但相较于马斯克,马云显然缺乏创新能力,缺乏想象力,这不过是个简单的事实而已。如果以熊彼得的标准来看,马云还真算不上企业家,因为马云几乎没有革命性的创新。笔者并不想求全责备,马云的钱想怎么花,是他自己的事。但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马云赚的盆满钵满之后,他想过星辰大海吗?而这些富豪企业家们又有几个具有马斯克那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张维迎教授曾经说过:公元十五世纪以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发明创造有800多项,都是西方人完成的。为什么?这才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承认,马云的确是一个成功的商人,马云的确创立了阿里巴巴这家伟大的企业。但是,如果没有电脑、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光纤通讯技术这些西方人的星辰大海,马云的阿里巴巴还能存在吗?他充其量像王健林一样,办一个像万达广场那样的传统实体商场和超市。再说一句,连shopping mall (商业广场)和super market(超市)这种经营模式,不也是西方人发明的吗?所以,我们要清醒地告诫自己,不要妄自尊大,不要走极端,否则,就会自以为是,思想僵化,看不清真相。

——说马斯克给马云提鞋都不配!且不说这是违反常识与逻辑的罔顾事实、黑白不分,像这样侮辱人格的语言张嘴就来,充分地反映出漫天霹雳先生的巨婴心理,反映出他心智的不成熟和极其狭隘、极端的思维方式。他与古老板似乎都有一种未成年的孩子才会有的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极易将人的思维导向极端的心理状态。我们说,柴米油盐与星辰大海都是重要的,柴米油盐需要有企业家关注,星辰大海同样需要有企业家关注。正是马斯克们的星辰大海极大地提高人类的生产效率,才使得马云们创造出了巨量的柴米油盐,人类才享有了富裕美好的生活。这才是心智成熟的人应该具备的思想状态。

还是在《立场为先》一文中,漫天霹雳充满自信地说:“我们不止一次地说,忠帼的经济自由度高于美国。这更让那些人不爽到死。可是忠帼没有房产税,忠帼过去有诸多的税收“漏洞”,忠帼没有美式工会和劳动力市场的严格管制,没有令人窒息的美式管制和干预,没有美国深入人们生活细节的各种政治正确,这是事实。于是资本才用脚投票,来到了忠帼。否则你以为国际资本都是傻子?你又怎么解释忠帼改开以来的经济高速进步和物质福利的快速增进?难道小红书上涌进来的千百万美国难民的对账,都是“安排”的?

——这段理直气壮的论证充分地表明,意识形态偏见彻底蒙蔽了漫天霹雳的双眼,导致他失去了基于事实进行全面思考和基于事实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他显然忘记了:

1)他自己为什么不得不几次更改他公号的名字!他又为什么会把他公号恢复了留言功能作为喜讯。

2)小红书上短时间涌入了千百万美国TIKTOK难民不假,但如果用同样的方式管理在美国运营的小红书账号,美国人还会热衷于使用小红书吗?

3)他还忘记了一个更加显而易见的事实,谷歌、脸书、X这些知名公司为什么都从我们眼前消失了?

4)他还忘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即土地的产权问题。作为奥派学者,这两位都反复强调过产权的重要性。但不知什么原因,漫天霹雳先生居然忘记了美国的土地产权是永久性的。而我们的土地产权是属于人民的,作为人民的我们,拥有的,是70年的使用权。对于这个最根本性的问题,漫天霹雳先生似乎全然不关心,或者说完全忘记了。

请问漫天霹雳先生,面对上面笔者列出的简单而明确的事实,您还要坚持“忠帼的经济自由度高于美国”这一观点吗?

正如安·兰德指出的那样:“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人们对那些显而易见的客观事实视而不见。”很遗憾,尽管漫天霹雳先生颇具经济学才华,但还是被有色眼镜蒙蔽了双眼,不幸也陷入了安·兰德洞察到的这一认知陷阱。问题还是出在他的简中文化底层思维逻辑上,即缺乏全面科学的逻辑思考力训练所导致的意识形态偏见和逻辑混乱。

在文章《哈耶克就爱》中,漫天霹雳写到:“我强烈地建议你们不要读这本令人抓狂的《蜜蜂的寓言》。世界上的书千千万,绝大多数都是垃圾,这本书就是其中一本。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应当把它花在正确的地方。如果你对某些问题感到困惑,那么你去读曼德维尔和哈耶克的文章,结果就是,你会更加糊涂。他们除了能让人精神失常之外,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智力上的增益。我花费了一天的时间读曼德维尔和哈耶克的文章,并写这篇文章,被他们搞得心乱如麻,文章也写得一团乱麻,这属于发神经的行为,是对宝贵生命的不尊重,我以前不这样的,这属于被哈耶克和曼德维尔的文字迫害的后遗症。”

——首先,笔者完全同意漫天霹雳的这一见解——世上大多数的书籍都是垃圾。但曼德维尔的这本肯定不是。仅仅曼德维尔悖论这一对人类社会的深刻洞察就决定了这本书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更何况书中还有其他一些极为深刻的思考和阐述——我们依然能够从中受到十分有意义的启发。即使200多年后的今天,就对人类社会的洞察与认识而言,能够达到曼德维尔的思想深度的人也是寥寥无几的。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曼德维尔的书是垃圾!

——其次,这段文字写的怨气冲天,尖酸刻薄,毫无谦卑、宽容之心。这让我立刻就想起了自由意志主义思想家诺齐克。尽管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进行了深刻而彻底的批判,但他同时也给予罗尔斯极大的尊重。诺齐克是这样评价罗尔斯的:“即使那些对罗尔斯的系统看法进行深思熟虑以后还是不为其所动的人,仍能够从对它的仔细研究中获益良多。……读罗尔斯的著作而没有把许多东西吸收或者转变为他自己深化了的观点,这是不可能的。阅读完他的著作,而对于道德理论可以做什么和在统一性方面达到什么程度,对于一种理论体系能够美妙到何种程度,没有一种全新的和振奋人心的看法,这也是不可能的。我在这里只容许自己集中讨论与罗尔斯的分歧,因为我确信,我的读者自己已经发现其著作的众多优点。”(《无ZF、国家和乌托邦》第七章 第二节)“在这里,同在其他许多事情上一样,我们从罗尔斯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无ZF、国家和乌托邦》(第七章)

显然,诺齐克的谦卑、虚心与漫天霹雳的傲慢、狂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不得不遗憾地说,简中学者与西方学者的差距,不在知识,而在内在的文明素养。我不止一次地有过这样的经历,许多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们可以侃侃而谈,诸如古典自由主义的起源、苏格兰启蒙、法兰西启蒙、英国的大宪章、光荣革命等等,他们的确是知识渊博的。问题是,当你向他提出问题,尤其是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和批判的时候,他们常常会勃然大怒,甚至激动到爆粗口。

漫天霹雳先生完全认识不到,我们今天能够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不就是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了吗?曼德维尔在200多年前能够有那样深刻的观察与思考,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是值得钦佩的。那个时代的思想家们所做的,是开创性的思考,是从零到一的工作。的确,他们的思考中会有不足和错误,但我们能够因此而蔑视他们吗?因此而心生抱怨、牢骚满腹吗?说他们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吗?当漫天霹雳先生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他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这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是巨婴症发作的典型症状。而这正是他从幼年开始从简中文化基因中形成的人格特征,或者更加直白地说,是其内在精神中无法消除的愚昧。

谨以此文与古老板和漫天霹雳两匹骏马商榷,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意识形态偏见和底层逻辑混乱,衷心希望骏马能够蜕变成为千里马,若如此,则是国内奥派经济学界的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