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液体罐车和化工液体运输混用的中储油,为什么不道歉

在当前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一提起“中字号”企业,人们心中往往浮现出高标准和国家信誉的代表。然而,最近社交媒体上爆出的油罐车混装化工油和食用油的事件,却让这些企业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img

«——【·震惊的真相被揭露·】——»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前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主要表现为油罐未及时清洗,化工油和食用油混装的现象。

img

这起事件最初是由一个神秘电话向记者揭露的。这个电话仿佛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黑暗世界的大门。随着调查的深入,经过数月的追踪,揭露了行业内的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img

油罐车混装化工油和食用油,这种危险的行为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享有盛名的“中字号”大型食品企业也牵涉其中。

img

这些企业的名字本应代表品质和安全,现在却与食品安全危机紧密相连。这一发现不仅动摇了消费者对这些企业的信任,也引发了公众对整个食品行业监管体系的质疑。

img

在河北的一个繁忙物流园区,记者偶然遇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油罐车司机,他在运输行业已经工作了十年。

在一次偶然的交流中,这位经验丰富的司机向记者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混装在他们的圈子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img

有些司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可能今天还在运输危险的化工油,明天就转而运输食用油,而且他们不会对油罐进行彻底的清洗。

img

首先,对于事情本身,坦白说,我不太意外。

大家都不要装外宾。但凡了解一点涉及的机构背景,大概率不会很意外。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也很好理解。一个官僚机构发生类似的事,其实太正常了;反过来说,如果运转高效,才是意外,甚至让人怀疑。

甚至,我对此都没力气生气了。生气是对意外的坏事感到挫折,对意料内的事,好像更多是沮丧甚至无力。

大概是时间,让我们都不得不学会成熟:接受可以改变的事,无视无法改变的事。

也许,这一次再次验证世界是个草台班子,而且是比较贵那种,无论是价格还是地位。

或许,这个宇宙就是这样运转——

一方面,我们可以进化到这样精准到位的管理:凉皮配的黄瓜丝,也需要申请申请冷食经营资质,否则哪怕一个街边小店,也是5000元罚款。

但另一方面,类似油罐车的事,看起来很重要,关系每个人,却长期没人去管,原因其实也是一样的。

未必谁在刻意使坏,就是监督成本和对谁负责的问题。

小商贩好监督,涉及诸多链条的大企业反而不好管;更不用说,多数的垂直机构,主要压力是来自上面而不是下面。

其次,未来会如何?事情确实棘手,时间点也很赶巧。

食用油如果真的出现问题,那么几乎是对所有人无差别攻击,高低贵贱都一样,这也是食品安全一直出热点新闻的原因。

看过去二十年的新闻业,大新闻主要都是围绕生命展开。

外卖与在家做饭都走不了,更不用说,油这样,其他调料呢?细思恐极

意外的这事沉默七年之久。事实上,恐怕时间更久,据说2005年油罐车不洗直接装食用油就被曝光了,2015又再次曝光。大概有快20年了。更不用说,不曝光的不等于没有。

中储油,为什么不道歉?

据新京报记者长期追踪调查后发现:

食品类液体和化工液体运输混用且不清洗,已成为罐车运输行业里公开的秘密。调查提到的涉事企业,就包括中储粮下边的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

7月6日,中储粮集团发文表示,公司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从7月5日开始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专项大排查。

中储粮集团还表示要求全系统各单位严格落实责任,严守工作规范,严防粮油污染风险,切实保障储备粮油食品安全。

对于人人关心的最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储粮集团的回应,可以说都是官话,正常来说。一家企业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一反应,应该是向所有的消费者道歉,对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而致歉。

在道歉后,还应该想办法补偿受损的消费者,还要追加有类似问题的产品进行销毁,然后还是引以为戒,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信于消费者。

但这是一家国企,国企领导并不向消费者负责,他们是向上级负责。

如何向上级交待?这是官僚体制里最常见的套话,那就是”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意思是,领导你好,这事我没干好,给你惹麻烦了,放心,下次不会再出事了。

至于消费者,他其实是不在乎的。

当然国企,也是市场中的一员,中储粮油脂也要向市场销售产品。

中储粮油脂公司在全国主要油脂油料集散地建立了覆盖全面的产业体系,形成了收储、贸易、物流、加工、终端销售、研发的完整产业链,拥有年油料加工能力570万吨、油脂加工能力210万吨、包装油灌装能力80万吨。公司资产总额76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460亿元。旗下“金鼎”食用油、“福豆来”豆粕等品牌畅销全国,连年获“全国食用油行业质量领先品牌”“中国粮油榜十佳粮油品牌”等荣誉。** **

市场的消费者,依然可以主导他们的命运。

脸面,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生存的基础,我们将它称作为商誉。

一家不重视自己商誉的企业,一家不要”脸“的企业,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不管这家企业多么牛叉,在市场中必然会被淘汰出局。

从未有一家不注重自己商誉的企业,能在市场中长期存活。

商誉机制,由消费者主权产生,是由消费者用钞票进行投票的结果,当市场上普遍认为这家企业没有诚信,不是一个服务消费者的机构时,这家企业就将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彻底抛弃。

继续购买这家企业产品的消费者,都会被其他消费者所鄙视,你为什么要去买一家信誉破产,不在意你感受的企业的产品。

因此,食品安全最好的机制,其实不是什么政府监管,而是商誉机制和市场机制。

在市场机制中,允许企业做大,做大的企业更容易取信于消费者,他们犯错后的损失更大,在一个遍地小企业的地方,商誉往往不好,因为他们犯错的成本低,因此,要支持市场的自由竞争,让优秀的企业做大。

在商誉机制下,大企业必须战战兢兢,因为品牌越大,影响力越大,一旦犯大错,还不处理好,就必然被消费者抛弃。

市场中,也会有无数的民间检测机构,民间媒体,民间爆料人,时刻对大企业的问题进行揭露,甚至还有竞争对手也会主动发现问题。

企业家即使占据了全部的市场,他也必须无比小心,因为消费者是最”残酷无情“的,企业的利润机制,就决定了企业要想赚到钱,长远地赚到钱,迎合消费者的更多需求保证产品品质就是唯一的方法。

然而国企,不需要。

国企有很多特权,他们在与民营企业竞争时,有些存在着垄断地位,有些存在着信贷优势,有些存在着政府补贴优势等等。

虽然我国一直在强调,国企民企要一视同仁,但客观的事实就是大量的国企有着大量的低息贷款、各种特权优势。

当其利润来源于特权时,而不是来源于消费者的喜爱时,他往往就会忽略消费者的需求,转过头来追求更多的特权。

国企还存在无产权主体的问题,他只能用一套官僚体系来管理,国企领导者每一天思考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上级满意 ,而不是如何让消费者满意 。

这就是中储粮在出事后,不对消费者道歉的根本原因。

资源到底应该由谁拥有,厂房应该在谁手里,不应该由政府来决定,而应该由消费者决定。

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如此,是消费者决定了腾讯阿里们可以拥有庞大的计算机集群,因为他们的服务更好,他们的产品更好,于是消费者用购买用消费让腾讯拥有了生产资料。

当有一天,发现这家企业在坑害消费者时,那么哪怕大如阿里腾讯也要破产,他们的资产、人才都将转移到另一家更能满足消费者的企业手里。

面对食品安全,我们要的不是政府加强管制,而是要呼吁,将企业生死的决定权,将资源的使用权,将生产资料应该由谁拥有的选择权,交回消费者。

只有这样,所有不要”脸“的企业,才会被赶出市场。

中储粮最近的大新闻大家都看到了,罐车装完煤油,不洗灌,直接装食用豆油,这成了行业潜规则,中储粮(天津)的检查完全流于形式。

事件发生后,中储粮发布了一则简短的声明,说要开展污染风险大排查,然后官样文章就出来了: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落实责任、严守规范、从严从快……继而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甩锅:对检查发现存在违反规定的运输单位和承运车辆,立即终止运输合作。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是纯正的国企啊!

国企不是企业,它就是一个行政官僚机构,以服从上级命令为终极指南;国企经理,也不是企业家,而是一个公务员和傀儡。

因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然是拿出自己的财产冒险的“资本家-企业家”,他判断消费者偏好,迎合消费者欲望,服从消费者指令,用自己的财产对企业的盈亏最终负责。由此,他的时间偏好很低,着眼于长远,不会为了眼前而牺牲长远,倾向于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资本价值。

而国企经理用的不是自己的财产,他只是这些国有资产的临时代管人。这时候他的时间偏好将急剧提高,有最大的动力在短暂的任期内榨干财产的资本价值为己所用,倾向于最大限度地掩盖错误,屡教不改,而不是按照消费者的愿望去承认和改正错误。

原因很清楚,他不用服从消费者的指令,只用服从上级的命令,消费者对他的评价如何,不能把他怎么样;企业盈亏跟他没多大关系,对他自己的财产没有多大影响。

想象一下,假如出事的是一家私企——别说这种重大安全事件了,就是钟睒睒儿子加入美国籍这种屁事,都能让消费者给搞得满头是包——它第一时间的反应是什么?

绝对是立即开除责任人,甚至把他送进监狱,然后不找借口、诚恳道歉、赔偿损失、挽回影响。就这,都不一定能得到消费者的原谅,它会丧失商誉,市值蒸发,走向亏损和破产。

但这次犯错的是中储粮这样的国企,因此一个悲惨的事实是:即便犯下了严重错误,最多就是处理几个干部,这家企业却将一直存在下去;国企官僚体制下的低效无能和腐败,会让这种错误在今后以另一种形式再现,然后,再处理几个干部,这家企业仍然会存在下去。

市场竞争机制在这里是无用的。

那么再告诉你一个更加悲惨的事实:即便是现在——就是现在——在它已经犯下这种错误的时候,税金还在源源不断通过银行账户流向它、在支持它。

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你要惩罚我吗?拿更多的钱来,我依然是我。

人们啊,你们为什么记吃不记打?你们到底要吃多少亏,才能消除“国有崇拜”?

大家都知道一个经济学俗语:“劣币驱逐良币”。但是你不觉得这种说法很反常识吗,怎么可能劣币驱逐良币呢?所以它是有前提条件的。在自由市场上,必定是良币驱逐劣币;而一旦引入管制和干预,就必定是劣币驱逐良币。

我国有全世界最严的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号称四个最严:“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知识分子和大众整天喊的是“食品安全大于天”。但为什么却还是会发生这种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事件?

原因就在于,过多的干预让市场竞争机制无法发挥作用,无法淘汰劣币。

社民派知识分子整天光会喊口号,这些人只顾立场和情绪宣泄,根本没有看到我国食品安全已经发生的巨大改善;他们是真正的“拜国家教”信徒,整天呼吁的是“管一管”。所以他们看似在反对,其实是在支持权力的扩张。他们从来不明白,真正使食品安全发生巨大进步的,恰恰是没有监管的市场机制。

让我们吃得更好、更安全的,从来是市场,而不是什么监管。

有人会质问:你把市场说得跟白莲花一样,难道市场经济中的私营企业,就没有欺骗消费者的坏蛋吗?

当然有。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反社会的人。别说欺骗消费者了,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中,照样有杀人犯盗窃犯抢劫犯。人类有着自身的缺陷,会将这些缺陷带进市场中,形成一个受污染的市场经济。

市场充满风险,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风险,没有绝对安全的事情。要求绝对的安全,就是在追求乌托邦。

市场不是万能的。但是市场从不失灵。

我们讨论的问题,并不是有没有欺骗消费者这种行为的发生,而是,什么样的机制,才能将这种反社会的行为降到最低,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食品安全?

唯有市场。

对那些损害消费者的人,市场经济对他的惩罚迅速而猛烈。他将立即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商誉尽失,走向亏损和破产。你可以在一时一地骗过一个人,但你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骗过任何人,消费者会从中学习,会口耳相传。口碑就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好的口碑会壮大一个企业,坏的口碑可以在一夜之间让一家企业受到所有人的杯葛,走向毁灭。

不用担心消费者都是傻子。有市场化的检测机构,帮助人们识别风险;而每一个消费者,本身都是监督者。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只要有一个消费者发现问题,就可以要企业的命。

为什么你敢于走进一家餐馆,坐下来大快朵颐,而不怕它给你下毒呢?因为有市场经济强大的商誉机制。市场中的信息自由流通,而且是呈爆炸式传播,商家要是敢在食品安全上出问题,活不过三天。

为什么你买东西的时候,总是喜欢买大厂、大品牌的呢?道理是,大品牌之所以大,本身就是消费者信任并对它金钱投票的结果;要想维持这个信誉,那就只能精益求精不断保证产品质量,犯一次错,对这些大品牌来说,成本太高昂了,它划不来的。所以它自身就有最大的动力去加强安全质量检测,确保继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你以为他们是怕监管吗?不,他们更怕的是消费者。消费者淘汰他们,毫不留情,哪怕你过去做的再优秀,只要犯一次大错,就毫不含糊地淘汰你,眼睛都不眨一下——不去光顾你,你就倒闭了。

而一个企业走向毁灭,正是另一家企业崛起的良机。失败企业的毁灭,就是对市场上所有人的最大警示。由此,市场主体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去取悦消费者,否则就会重蹈覆辙。企业有最大的动机去提升产品质量,因为这正是它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利润机制保证了所有企业,都必须唯消费者马首是瞻。在竞争中胜出的企业,就是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企业。这就是市场经济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

而我们看到,国企这种机制,恰恰走在了它的反面,那就是,它没有利润机制,它不受别人的竞争,它根本不在乎消费者的需求——我不但不在乎你,还要让你用税金不断地支持我。

同样道理,当经济进步,资本积累增多,人们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有这样的需求,就必然有企业来响应。他们就会按照消费者心目中的质量标准,来生产产品。原因同样是,只有这样做,才能在竞争中取胜,才能赢得利润。

只要多数消费者都认为,产品应当达到某种质量和安全标准,那么这样标准的产品就会被生产出来。表现出来的就是:食品越来越安全了,质量越来越高了。

这就是我们吃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安全的根本原因。

在其他任何领域,也都是这样的。让工人待遇上升、工作环境改善的,是市场机制;让民众住的、行的越来越安全的,还是市场机制;让我们的整体社会环境变得更安全的,仍然是市场机制,因为大家都很好找工作,通过诚实劳动就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了,谁还愿意去犯罪呢?

我们比我们的父辈吃的更好更安全了,是监管出来的吗?现在的汽车比过去的汽车更安全了,是监管出来的吗?工人待遇提升了,是立法规定出来的吗?这些东西都是市场迎合消费者偏好创造出来的,监管,只要不阻拦这个市场过程,都烧高香了。

监管部门总喜欢把市场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功劳记在自己头上,不过是贪“天功”为己有;不过是为了抹黑市场、进而扩张自己权力、维护自己的合法地位的伎俩。

那些整天呼吁监管的人,不过是“拜国家教”的忠实信徒,他们从来搞不清楚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看不到人类生活改善的根本原因。其呼吁监管的种种观点,最终都将走向自己目标的反面。

越多的监管,就意味着越多的国有化,就意味着越多的对市场的破坏。越是监管多的领域,问题就越多;越是自由放任的领域,就越是安全。不理解理论的话,何不四周看一看做个对比?邮电局送包裹更安全还是现在各种快递公司更安全,国营饭店更安全还是现在满街的餐馆更安全?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吗?

当所有领域都被监管,你以为真的就安全了吗?不,那是牢笼里的安全。到那个时候,所有的质量标准他们说了算,一切不安全问题,都将掩盖在所谓权威机关的橡皮图章之下。你无从追溯,无从选择,无从判断,他说安全就安全。

那些被监管俘获的人,只要达到监管部门的标准就可以,只要让监管者满意就可以,他们又有什么动力去提高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标准呢?所以监管之下,消除了提高质量标准的激励,消除了消费者的主权。

你觉得还不够安全吗?那就再交一笔钱,成立一个监管机构,养一大堆人,来负责你的安全,中粮储这样的事故就会再次出现。每出现一次,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灾难,恰恰是继续增加经费、扩张权力的良机。明明有非常“经济”的市场竞争机制来保障安全,为什么要多花这笔钱,给每个人增加沉重的负担,并把安全交给别人来掌管呢?

如果你觉得制定一个较高的安全标准,并实行严刑峻法,就能实现安全的愿望,你又错了。其结果是那些能够达到较高标准的企业,会形成一个权力保护下的卡特尔,联合起来欺骗。同时,较高的标准将排斥其他企业的竞争,由此造成供给全面下降,价格不断上升,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其他重要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况且,质量标准本来就不应当一刀切,而是应当迎合各类消费者的需求;并不是质量越高越好,而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才是好。过高的质量标准,将使得贫困阶层进一步陷入困境之中。

监管越来越多,民间资本消耗越来越多,没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到改进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进程中,你又怎么指望更加安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呢?当监管无处不在,人对未来的预期下降,于是时间偏好提高,因此就倾向于眼前的短期利益而不顾长远,这时候坑蒙拐骗甚至偷盗杀人就会更频繁发生。

归根结底,每个人都要自负其责,而不是把监管部门当成亲爹一样事事替自己负责。我们要相信市场,不要迷信国有和权力,要想有一个更加安全、并且满足各层次消费者需求的食品市场,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