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大老爷就能救我们?

昨天晚上,我在后台收到一条读者留言,内容很简单:“如果下一个掌权的是个好人,是不是就可以把一切交给他?”

我盯着这条消息,手指停在键盘上,沉默了很久。在后台收到 “把一切交给好官” 的留言时,我最先想到的,其实是藏在我们文化基因里的 “青天大老爷情节”。这种情节就像一根无形的线,一头拴着我们对 “有人做主” 的期待,另一头连着对 “自我负责” 的逃避,恰好和 “渴望万能政府” 的心理互为表里。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我们从小听的故事、看的影视剧,早就把 “青天大老爷” 的形象刻进了认知里。比如看《包青天》时,我们会为包拯怒斩陈世美而拍手称快,觉得 “只要有这样的好官,就能还天下公道”;听民间传说时,会羡慕那些遇到 “微服私访” 清官的百姓,觉得 “要是我遇到难处,也能有这样的官来救我就好了”。

图片

这种期待本身没错,可一旦演变成 “凡事都盼着青天大老爷来解决” 的依赖,就成了和 “渴望万能政府” 一样危险的陷阱。

其实这个问题,比 “会不会有坏人上台掌权” 更值得我们警惕。因为真正能困住一个社会的陷阱,从来不是某个独裁的暴君,而是我们每个人心里悄悄生长的一个念头 ——“要是有人能替我把所有事都安排好,不用我自己操心,那就太好了。”

就像小时候总盼着爸妈帮我们搞定作业、收拾书包,长大后居然也盼着有个 “超级管理者”,把房价、工作、吃饭甚至娱乐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可我们忘了,小时候爸妈帮我们安排一切,是因为我们还没长大;可当我们成了能独立思考的成年人,再把所有选择权交出去,后果可能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得多。

很多人觉得,社会最大的风险是坏人掌权。但在我看来,更大的危险是普通人心里那份对 “万能政府” 的期待 —— 希望政府能像超人一样,替我们解决所有难题。

为什么说这很危险?因为选择权就像我们手里的 “人生遥控器”,你今天把 “管房价” 的按钮交出去,明天可能就会发现,“管餐桌” 的按钮也被拿走了;后天甚至连你几点睡觉、生几个孩子、刷短视频看什么内容,都有人来 “指导” 你该怎么做。

我有个朋友小周,前两年总抱怨 “房价太高,政府不管不行”。后来当地出台了严格的房价管控政策,他一开始特别开心,觉得 “终于有人替我们出头了”。可没过多久,他想换套大点的房子,却发现流程变得特别复杂:不仅要提交十几份材料,还要等好几个月审批,最后因为 “不符合当地住房调配规划”,换房的事不了了之。

还有更日常的例子。之前有个城市为了 “保障食品安全”,规定所有餐馆必须用统一采购的食材。有个开小面馆的老板跟我说,以前他能自己挑新鲜的蔬菜和肉,成本可控,味道也受顾客喜欢。可统一采购后,食材不仅贵了不少,新鲜度还下降了,老顾客走了一大半,最后面馆只能关门。

你看,短期内,这些 “管得多” 的政策确实能给我们一种 “被照顾” 的安全感 —— 好像有人在替我们把关,我们不用自己操心。但时间一长,你会发现自由的空间越来越小:想换房换不了,想开餐馆没自主权,甚至想买点合心意的食材都难。慢慢的,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就被磨没了,大家都变得不想折腾,因为 “反正说了也不算,不如听安排”。

这就像把自己的人生 “外包” 给了别人,最后却发现,别人根本不会按你的心意来安排你的生活。

肯定有人会说:“只要掌权的是个有良心的好人,把大权交给他也没关系吧?”把希望寄托于“良心”,等于把保险丝绑在道德感这根头发丝上。“良心”是私人信息,外人只能看到“行为”,看不到“动机”。“权力”越集中,信息租金越高,好人与坏人伪装成本一样低。结果:你无法在事前区分“真的好”和“演的好”,只能在事后爆仓。

权力有“化学毒性”,会反向改造人格。人性都是自私的,无私的人不会存活于世,因为人真正拥有的只有自己,无私者只能把自己献出去,他怎么活?其实不是人变了,而是过度集中的权力,让人性快速展露而已。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泡在水里久了,自然会吸水。

再说说历史上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王安石,他是北宋有名的改革家,一开始也是抱着 “为百姓谋福祉” 的初心推行新法。可因为新法的执行权高度集中在朝廷,下面的官员为了 “完成任务”,不惜强行摊派、加重百姓负担。最后,本来想 “利民” 的新法,反而让很多百姓流离失所。

这就是为什么说 “好人 + 绝对权力”≠“好结果”。再善意的人,长期处在没有制约的权力环境里,也很难一直保持清廉和无私。因为权力会让周围的人都围着你转,会让你慢慢觉得 “我的决定都是对的”,会让你忘记当初的初心,最后不知不觉就走偏了。

就像我们平时用的电器,哪怕是质量再好的电器,如果没有开关和保险丝,一直通电也会短路。权力也是一样,没有制约和监督的权力,不管掌握在谁手里,最后都会出问题。

可能有人会觉得,“就算权力有风险,可如果政府能把所有事都管起来,实现绝对公平,不是也挺好吗?”

其实 20 世纪的时候,不少国家都试过走 “全能政府” 的路子,希望通过政府统一规划,实现经济、教育、医疗、住房的 “绝对公平”。可最后结果怎么样呢?

我之前看纪录片,讲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某东欧国家。当时政府规定,所有的工作都由国家分配,不管你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都得按国家的安排上班;住房也是统一分配,多大的房子、住在哪里,都由政府决定;甚至连买面包、买衣服,都要凭票供应,去晚了就买不到。

有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人说,那时候他们每天最担心的就是 “能不能买到面包”。为了买一袋面包,他要凌晨三四点就去排队,有时候排了几个小时,到他的时候面包已经卖完了,只能空着手回家。而且因为大家干多干少都一样,没人愿意努力工作,工厂里的机器经常坏,生产效率特别低。

还有我们的邻居朝鲜,虽然现在情况有所改善,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实行 “计划经济”,政府统一管理经济和民生。有去朝鲜旅游的朋友说,当地很多商店里的商品种类很少,而且大部分是进口的,价格很高;普通人的收入也比较低,想要改善生活很难。

这些国家一开始的想法都是好的,希望通过 “全能政府” 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实现 “绝对公平”。可最后呢?不是经济繁荣,而是发展停滞;不是人民幸福,而是为了基本生活发愁;不是自由快乐,而是人人都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事。

很多人最后才明白,他们原本只是想 “让生活好一点”,可因为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 “全能政府” 上,最后却成了僵化制度的牺牲品。

这就像我们养植物,如果你把植物放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里,每天都按自己的想法浇水、施肥,不让它接触外界的阳光和空气,植物不仅不会长得好,反而会慢慢枯萎。社会也是一样,过度依赖 “全能政府”,就像把社会放进了一个封闭的盒子里,最后只会失去活力。0

那有人会问了:“不依赖‘万能政府’,我们怎么获得安全感呢?”

其实真正能给我们带来长期安全感的,不是某个 “万能的父母官”,也不是某个 “超级英雄”,而是一套自我负责的价值观,再配合健康、完善的制度。就像我们住的房子,真正能保证我们安全的,不是房子有多漂亮,而是牢固的地基、结实的墙壁和可靠的门锁。

什么样的价值观制度才是 “自我负责的价值观” 呢?提到 “自我负责”,很多人会误以为是 “凡事都要自己扛,不能麻烦别人”,甚至觉得是 “遇到困难只能靠自己,没人能帮你”。其实这是对自我负责价值观的误解。真正的自我负责,不是 “拒绝帮助”,而是 “主动掌控人生的方向”—— 在遇到问题时,先思考 “我能做什么”,而不是 “谁能帮我做”;在面对选择时,先考虑 “这个选择的后果我能否承担”,而不是 “选不好也没关系,有人会兜底”。

就像上班族小王,最近遇到了职场不公 —— 领导把他熬夜做的项目方案,署上了别人的名字,还抢走了本该属于他的奖金。如果是有 “青天大老爷情节” 的人,可能会盼着 “公司高层能发现这个问题,替自己主持公道”,或者 “盼着同事能站出来为自己作证”。但小王的做法,恰恰体现了自我负责的价值观:他没有坐等别人帮忙,而是先收集了自己做方案的证据(包括草稿、修改记录、与团队的沟通截图),然后主动找人力资源部门沟通,清晰地说明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诉求(要求恢复署名、补发奖金)。最后,在证据面前,公司不仅纠正了错误,还对领导进行了批评教育。

小王没有拒绝 “人力资源部门的帮助”,但他的核心思路是 “我要主动推动问题解决,而不是等着别人来救我”。这就是自我负责的本质: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的 “善意” 或 “偶然” 上,而是靠自己的行动,为自己争取权益、掌控结果。

再比如家长教育孩子,自我负责的价值观也不是 “孩子犯错了只能自己承担,家长不管”,而是 “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要自己负责”。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自我负责的家长不会直接替孩子赔钱、道歉,而是会带着孩子一起去邻居家道歉,让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或通过做家务抵扣)赔偿,并告诉孩子 “打碎玻璃是你的失误,所以你要承担道歉和赔偿的责任”。这样做不是 “为难孩子”,而是让孩子从小明白: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后果,而自己需要对这个后果负责。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青天大老爷” 不会一直出现,“万能政府” 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真正能让我们站稳脚跟、应对挑战的,是自我负责的价值观。它不是让我们 “独自面对所有困难”,而是让我们拥有 “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让我们 “不相信任何人”,而是让我们明白 “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

当我们有了自我负责的价值观,面对生活压力时,就不会盼着 “有人替自己兜底”,而是能主动提升自己;参与社会事务时,就不会盼着 “有人替自己发声”,而是能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

这种价值观,会成为我们每个人的 “人生底气”——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告诉自己 “我能行,我能靠自己的行动,解决问题、掌控人生”。而当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这种 “人生底气” 时,“青天大老爷情节” 就会慢慢消失,“万能政府” 的渴望也会逐渐淡化,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独立、更高效、更公平。

毕竟,一个由 “自我负责的人” 组成的社会,才是真正有活力、有希望的社会。

写到这里,我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位东欧作家说的话:“我们以为暴君是灾难的根源,后来才明白,真正的灾难,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一个救世主。”

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因为坏人上台了,我们还可以通过制度把他拉下来;制度有漏洞了,我们还可以慢慢修补。可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沉迷于 “等救世主” 的幻想,都觉得 “不用自己操心,自然有人会替我们解决问题”,那这个社会就会失去活力和方向,慢慢变得僵化。

就像一群人坐船,如果大家都不想划船,都等着 “船长” 一个人把船划到对岸,最后要么船会偏离方向,要么会因为没人帮忙而沉没。社会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是 “划船的人”,如果大家都放弃自己的 “船桨”(也就是选择权和话语权),最后整个社会都会停滞不前。

所以,别再纠结 “下一个掌权的是不是好人” 了。真正的安全和繁荣,从来不是靠某个 “万能政府” 给我们的,而是靠每一个不肯轻易交出选择权的普通人。就像我们种庄稼,只有自己辛勤耕耘,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如果只等着别人帮我们种,最后可能连饭都吃不上。

图片

自由从来都不是 “免费的午餐”,它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争取、去维护。可能这个过程会很麻烦,需要我们花时间去了解政策、去表达意见、去监督政府,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才能让社会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