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选出全球第一位奥派总统,将迎来历史性的转折点
阿根廷选出全球第一位奥派总统,将迎来历史性的转折点
阿根廷奥派经济学家、国会议员米莱,毫无疑问,将赢得此次大选,阿根廷将迎来一百多年来的一次历史性的转折点。
大选的初选结果已经出来了。
甚至不少媒体给出标题,阿根廷右转的定论错了,因为米莱选举落后,这些人完全不懂政治。
因为,还有一个候选人,这是中右翼选举联盟“合力变革”候选人、前国家安全部长帕特丽夏·布利里奇,他的得票率第三,为23.8%。
根据阿根廷宪法,总统候选人需要获得超过45%的选票,或获得超过40%的选票且得票率领先第二名10个百分点,才能当选。否则,得票数居前的两名候选人将进入第二轮投票。
马萨和米莱预计将进入第二轮角逐。第二轮投票定于11月19日举行,两名候选人中得票较多者将当选新一任阿根廷总统,并将于今年12月10日正式就职。
我们假设到11月19日前,没有影响选举的灰犀牛事件出现,那么现在第三名不能再参加选举了,民众将进行二选一,现有第三名的选票将大部分转移到米莱身上,因为二者的政治倾向有很多重叠之处。
也就是说,如果仅以左右翼选票区分 ,这一次初选,左翼候选人一共只拿到了36%的选票,而右翼候选人则拿到了53%的选票。
这就是民主政治选举中的“弃保”效应。
什么叫弃保,就是选民在最后进行投票时,他会选择那一个当选可能性更高、且与其政治立场更为接近的人,而放弃之前他最喜欢的,但是却没有多少希望的候选人。
比如台湾地区的选举当中,当下就面临困境,民进党的对立面,有三个选选人,分别是候友宜,柯文哲和郭台铭,当下的民调是:赖清德34.1%、柯文哲18.6%、侯友宜19.0%、鸿海创办人郭台铭8.6%。
如果真是四个人选,那么最后选票的结果一定不是这样,郭台铭的得票率可能只有1-2%,因为大量他的支持者会认为他选不上,而改为去支持候友宜或柯文哲。
但反民进党的政治势力中,又没有哪一个是明显的优势方,如果这样选,那有可能柯文哲和候友宜,只能瓜分郭台铭的选民,比如各拿到4%左右,还有部分可能就不投票了。
这样的结果,依然是赖清德赢。只有反民进党的政治势力,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方,才会让反民进党的选民力量集中起来,打败赖清德。
因此,台湾政坛现在的大事就是蓝白合,即国民党与柯文哲的民众党(白色力量)进行整合,不整合双输,但能否完成整合,不知道。
也即,在这种一次进行多个选举人同时选举的制度中,理论上,少数派也是可以执政的。
陈水扁当选时,就是少数派,他的选票是少于连战与宋楚瑜的总和的,因此台湾蓝营不少人长期视宋楚瑜为叛徒。
上一次美国大选也出现过这种情况,美国自由党(偏奥派的政党)的参选,只拿到了极少数的选票,也就是在不同的州只拿到1%-2%的选票,但是,就是这一点点选票,就改变了结局。
因为川普在不少摇摆州,也就输了1%左右,而自由党的选民,几乎是不可能去选择拜登的。
民主制度中,其实中很多种选举模式。
比如,内阁制选举制度,那就是不选人,只选党,比如英国、日本、德国都是这种制度,选民只选举政党,至于谁当首相,那由获胜的政党内部选举。
直接选举总统的模式中,又有法国式的和美国式的,法国式的选举模式与阿根廷类似,也即,通过多轮投票淘汰至最后两组候选人,再进行对决,而美国式的选举模式,与台湾地区类似,就是可以三个以上的候选人同时选举,谁得票多,谁就赢。
这些选举模式,其实并无本质区别。
但说明了一个现实,一个当选的政客,他是符合大多数人心中的意愿的吗?当然不是。
这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理逻辑来说明,比如:
有两组候选人:
第一组:主张高税,主张高福利,主张多管制,主张女性特权,主张大麻自由化,主张堕胎合法
第二组:主张低税,主张低福利,主张阻断跨国人口迁徙,主张不许堕胎,反对大麻合法,主张贸易战,主张同性恋要坐牢。
假设你是一个选民:
你主张低税,低福利,但同时主张大麻自由化,主张堕胎合法,你会选谁?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政客的主张会符合你心里的全部意识形态和政策主张,这是由政客选举的逻辑决定的,只有迎合更多的人,他才能选上,所以,他的主张中,必然要包罗万象。
如果你一定要投票,你就必然要对你心里的主张进行价值排序,也即,哪一个主张,是你认为心里最为重要的。
因为你是一个女性,且深受世俗文化影响,并且处于生育期,还没有结婚,那么,很有可能堕胎合法化,是你心里最重要的诉求,你认为那些保守州,派出警察到处阻拦女性堕胎是侵犯权利,于是,你选择了第一组候选人,哪怕他主张的高税高福利多管制这些,都是你讨厌的。
但是,由于主张堕胎合法这一价值主张在你心里的地位更高,别的都可以成为次要的。
依此类推,每一个政客的主张,在不同的选民中,都要在心里进行价值排序,选择他认为最为重要的一个主张,放弃他认为不重要的主张。
那么,假设这个政客当选后,他推出的政策,会符合大多数人的期待吗?当然是不一定的。
比如,民主党选举成功了并上台,推翻了禁堕令,这就一定是美国人大多数人的选择吗?有可能仅有20%的人因为支持堕胎合法而选择民主党,因为民主党有多个主张,他的选民中,还有因为他的高福利、大麻自由化等主张选择他的。
因为总统的位置只有一个,要选择一个政客来当总统,必然要接受他的所有政见,政客能否成功,要看他推出的政策包中,各个不同的政策能否都能匹配上选民们价值排序最高的内容。
之所以,堕胎、枪击、医保、经济这些问题成为美国左右分野的政治观点,就是因为这些话题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很重要,往往是他们价值排序很高的选项。
但货币,国际政治,这些话题,两党则完全合流了,没有多大区别,原因是普通人对这些玩意搞不懂,甚至漠不关心。
好了,回到米莱当选问题上。
如果没有灰犀牛的出现,米莱一定当选,接下来米莱不到一个月的选举时间里,他要干的事,就是妥协,迎合被淘汰的第三名的选民,以确保他们在决赛时选他,而不选另一方。
也即,仅以选举逻辑,米莱是不可能按照他认定的奥派经济学的主张去施政的。因为,不仅有对立面高达36%左派选民,还有另一群本来不怎么认同他的中右翼的选民,这些选民的总数量高达60%。
即使是他自己的选民,就一定支持他的全盘主张吗?上述原理已经告诉你了,可能依旧有大量的支持者不过是因为某一条,或某几条主张排序重要而选择了他。
也即,米莱即使当选了,并不能代表着他主张的各种经济政策,是有广泛的民意共识的。
更何况,米莱在选举时,已经背离了奥派,甚至推出了要与中国阻绝贸易的主张,这已经是在玩意识形态了,而不是在主张自由市场。
因此,米莱当选,要改变阿根廷也是无比困难的,他主张的经济政策,能落实个一条两条的,就算是不错了。
如果米莱是一个传播大师,又另一说了,如果他能站在台上,宣传正确的经济学科学,传播正确的观念,让自由市场的观念在阿根廷人心里落地生根,这才有可能改变阿根廷。
更大的可能是,米莱也沦为政客,天天为了地位在努力迎合各种舆论,所有的自由主义政策最后都打折扣或推不动,最终不但不成功,反而把奥派的名声给破坏了。
外界会说,奥派有个毛用,你看阿根廷,不一样失败吗?
几年前,巴西曾上台一位经济部长,就是奥派学者,一样沦为笑话,原因即是如此。
但愿被福利主义、劳工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法币系统折腾了上百年的阿根廷能迎来一位观念传播大师。
但,这也只是但愿而已,我个人是完全不看好米莱的。
米莱在第二轮投票结束后的政治行动,一定是向另一群人妥协,以换来他们的支持。
果不其然。
米莱与另一位落选的候选人布里奇和前总统马克里,达成了协议,换来了对方对他的支持。
布里奇已经在号召他的选民支持米莱。
这一行动,立刻就受到了米莱部分支持者的反对。
有11位议员,直接说:他们不接受为了选举而改变理念。
前总统马克里,在任上支持了阿根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政府债务。
而布里奇与米莱的政见也差异非常大。
作为奥派经济学家的米莱,从理念上是不可能向这些人妥协的,但是,
为了选票,妥协则是一个必然。
选前都可以妥协,选后呢?
对现在的对手庇隆主义的代表马萨,也一样会妥协,因为执政,还需要国会议员的配合。
这一刻,米莱已经不是一个奥派经济学家,而是一个为了选举上台,不择手段的政客,他改变阿根廷的希望正在变得渺茫。
经常有人批评奥派的支持者是原教旨主义者,但是奥地利经济学派是一门科学,科学怎么可能妥协?
福利制度的转移支付模式,会消灭资本,最终导致集体贫困,这是科学结论,如果奥派的学习者,因为某一种原因就否认这一结论,那么,这就是否定科学本身。
科学不存在原教旨,科学只存在对还是不对、是还是不是。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是一样的,是这个世界上普适的,用于解释和预测现象的科学工具,是人类发现的知识。
要求经济学向现实妥协,这是非常搞笑的事情,这属于科盲。你得问问,万有引力公式要不要向现实政治妥协?
不管你现实如何,科学都在那里。科学也许不能改变世界,因为没有多少人接受,特别是经济科学,更难以推广和普及。
但,这与经济科学的对错,一毛钱关系没有。
哈耶克之所以有开除奥籍的危险,就是因为他花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政治哲学,继而向政治妥协,认为一定的福利是有必要的,甚至推出了错误的"强制理论“。
他个人的经济学研究,即使出错,那也是学术范围内的出错,是无可指责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犯学术错误。
但把科学向政治妥协,进而基于政治来否定科学理论,这就不是什么学术错误了,而是成为了一个舆论上的政客。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考虑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米莱也不例外,既然走上政治这条路,那么争取更大的民意支持就是手段。
当自己不能说服更多的人支持自己时,和观念上的对手妥协,争取对方的选民,就是达成选举成功的必然手段,不如此,你就无法达成政治上的成功。
他错了吗?仅仅从政治逻辑来说,这是完全正确的。一个人行动,必然要采取正确的手段,这有什么错呢?
米莱需要妥协的对象还很多,因为,每一条政策,都会存在反对者,每一群反对者,都有可能透过舆论、街头政治和议会,威胁他的政治地位。
他需要随时判断,哪一类人群足够大、足够强,他得罪不起。
这也没有错,即使米莱用政治手段把阿根廷变成一个自由市场国家,他也需要先坐在权位上,否则,他的理想不也是一场空吗?
我写过几篇文章来预判,米莱不仅上台后实施不了多少自由主义的政策,还很有可能会因为其搞的改革成为半拉子政策,最终导致奥派被更多的人鄙视。
你不是说奥派是科学吗?遵循奥派理论的经济政策能带来繁荣吗?你看看米莱,奥派上了台,不也是这个鬼样吗?
我认为,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是不能指望当上政客来改变世界的。
可以批评政治,但不要参与政治。米莱作为反对派,成为阿根廷最大的反对派,努力站在正确的经济学的立场,去传播正确的观念,才是更有价值的。
他不需要考虑政治地位,他不需要考虑权力斗争,他需要的是努力传播观念,只要大多数阿根廷人接受了他的观念,支持更加自由的市场经济,那么,他是不需要扭曲自己的。
如果按那些批评者的说法就是,永远要当一个原教旨市场派,绝不因为政治目标对科学进行妥协。
理解这句话无比困难:历史总是由大多数人的观念决定的。
因此,改变未来的唯一途径也只有一个,改变大多数人的观念。政治是一种强制力,政治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
即使有出现过改变世界的政治人物,他也是通过传播观念来改变的。
就在刚刚,阿根廷大选来到了漫长的终局。
米莱赢得了大选。
中新网11月20日电 综合外媒消息当地时间19日晚,阿根廷国家选举委员会公布的总统选举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极右翼选举联盟“自由前进党”候选人米莱在当天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当选阿根廷新一任总统。
国际社会一定会震惊于这一结果 ,因为米莱作为一名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他往往被归于极右翼保守阵营,被认为是“川普”式的人物。
其实这是彻头彻尾的误解!
米莱的确有不少主张,接近于保守派,或与保守派的政见是重合的,比如:
反对堕胎
批评女权主义
反对社会福利
但是,米莱绝不是川普。很多观点不过是外界对他的误会。
比如,米莱说,不愿意和中国政府、巴西政府搞好关系,不愿意参与金砖国家扩大和南美合作组织的计划,被外界解读为要与这两国断绝经贸关系。
其实不然,米莱的实际主张是,他认为,经贸关系根本不需要政府来管,这是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事,政府参与这种事务毫无必要。
他与川普完全不同,因为他的政见中是要取消一切关税,实现阿根廷民众与各国的彻底自由交易。
再比如,米莱要废除阿根廷的法币和央行,要全面使用美元。
虽然美元也是法币,也是奥派经常批评的,但是我认为米莱这一政见是合理的,因为如果阿根廷再存在央行,就永远给阿根廷的政府以一个侵犯产权的手段,而阿根廷今年的通货膨胀率就接近了150%,正是政府滥发货币的结果。
当下世界,美元是世界货币是一个现实,因此,为了避免走上老路,选择美元作为货币,是一种边际改善,选择美元,起码是断了阿根廷政府自己印钞的后路。
试想一下,津巴布韦这种国家,用美元好,还是用本国法币好?
米莱是一位热情四射的无政资(无政资资本主义)的支持者,他认为税收就是抢劫,印钞就是偷盗,福利制度即为枷锁。这绝不是保守右翼,而是自由主义者。
只不过米莱是国际政治领域,唯一的奥派经济学家,政治界不知道要将他如何进行分类,因此,把他划为极右翼。
他在竞选时,疯狂地攻击了现有的执政者,将他们认定为另一阶级的权贵,而他是要来破除这一体制的电锯手。
他提出的改革手段,是石破天惊的,直接就是要解散无数他认为没有任何价值的政府部门,而不是裁员和调整政策。
他要直接消灭权力的存在。什么教育部,卫生部,这些机构,他都认为是毫无必要存在的,这完全是民间市场可以解决的。
他希望阿根廷给他四十年时间,他能把阿根廷变成一个世界上最为发达富裕的国家,这被他的反对派解读为他在反民主要独裁。
米莱胜利了,这代表着阿根廷民众开始厌恶庇隆主义。持续了几十年的庇隆主义是阿根廷从发达国家堕落成发展中国家的真实原因。
南美能不能走出中产收入陷阱,得看阿根廷民众是否能象目前这样,持续反对庇隆主义,要求变革。
历史上,阿根廷有过多次变革,另一些变革,看起来是接近于自由市场的主张的,但很不彻底。
比如,阿根廷的右翼曾经将本国的国企解散,把铁路交给私人经营,但最后却重新收归国有,原因是,这种改革根本就不彻底,他们只是将铁路承包给私有企业,还限定企业的定价,最后导致企业没有维护铁路的动力。
市场化改革不彻底,于是就不容易带来结果。
米莱也一样面临这个问题。
为了当选,米莱在最后一轮选举前,已经和右翼保守党妥协,承诺,不再推行什么器官交易合法化,不再废除教育和医疗福利。
这让他的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已经大打折扣了。
他与其他保守右翼政党、前总统的政治合作,让人担忧。一个阿根廷总统上任后,有五千个职位可以用来分配,而米莱是一个素人,并不来源于一个成熟的政党,与其他党派的政治合作,其实是一个灾难。
戴上了权力的魔戒后,米莱是否还能贯彻心中的理念,这得打一个问号。
不过,米莱依然有希望彻底改变阿根廷,如果在对外开放上能够做到彻底开放,在不改变公立教育和医疗的情况下,放开所有的管制,允许民间自由发展,那么,阿根廷的繁荣可期。
只不过,四年的任期,能否让民众接受米莱的主张呢?
试想一下各国的市场化改革,往往是一个持续数十年的改革过程,米莱仅有四年时间,说他马上让阿根廷改天换地,这其实很难。
如果米莱能在阿根廷普及奥派,那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奥派是一门科学,奥派所揭示的繁荣来自于对财产权的保护、低税、开放自由这些理论,如若被更多的阿根廷人所接受,那么,阿根廷在南美,成为继智利之后,又一个走向市场化改革道路的国家,是完全可期的。
甚至,阿根廷能否在这次百年来的最大政治变革中发生蜕变,也会影响着全世界民众对于自由市场理念的支持。
因为毕竟 大多数民众,没有经过系统的经济学训练,他们只能用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看问题,阿根廷有没有变得更好,就是他们判断的方式。
希望米莱能成功改变阿根廷!在这样一个干预主义横行的世界,给世界带来自由市场的光芒。
阿根廷米莱,将用什么方法炸掉中央银行?
米莱当选后,国内不少人开始了冷嘲热讽,货币主权都不要了,全要美元?这家伙不是疯了吗?
当然,绝大多数这种自媒体,连基本的货币知识都没有。
其实一个非美国地区,完全使用美元,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这个世界上很多。
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各种货币制度。
第一种,货币局制度
货币局制度,不是央行制度,他是不能发钞的。
他以法律形式规定当局发行的货币必须有外汇储备或硬通货的全额支持;保证本币和外币之间可按事先确定的汇率进行无限制兑换。
例如中国香港,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中国澳门,实行与港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
港币其实就是美元的代币,香港人用的本质上就是美元,因为香港货币局承诺,任何时候港币可以自由兑换成美元。
用美元,香港澳门就崩掉了吗?并没有。
世界上使用货币局制度的还有波黑、文莱、保加利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和吉布提。
甚至阿根廷,也曾经用过这种制度。
1991年4月,阿根廷通过《自由兑换法》,确定了货币局制度,具体内容有:
1、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全部以美元储备为担保。
2、阿根廷比索与美元按照1:1的固定比例自由兑换。
3、央行禁止为政府债券融资。
4、资本项目全面对外开放。
在货币局制度下,阿根廷保留了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而放弃了独立的货币政策。发行本币必须有相应的美元作为储备,遏制了超发的冲动。
1994年,改革初见成效,通胀率降至4%,并且保持了连续三年经济增长。
但是货币局制度下,央行不能使用利率、汇率、再贷款等货币工具来调控经济。
当然用美元,也有风险,那就是美国可是央行制度,无限印钞的这种,因此,只要美元开启印钞放水然后再收缩的周期,那么,用美元的地区,就得死去活来。
比如,现在的香港。
美元的输入,得来源于贸易顺差,如果没有顺差,则美元会不断流出,即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在全球美元周期中,阿根廷就碰到了这种情况,但仅仅是美元周期,还不足以让阿根廷放弃货币局制度,而是阿根廷政府的开支过大,但手上又没有美元,那怎么办,于是发行了大量的外债,用国企私有化的收入来还债。
随着国有资产销售殆尽,外债危机终于爆发。
2002年,阿根廷不得不放弃实行了11年之久的货币局制度。香港政府在很长时间就谨守这个边界,那就是量入为出,财政支出不能大于税收。
也即,政府不能借债,否则货币局制度不保。有些年头,香港政府还能进行退税,给民众发钱,就是因为他们的支出少于税收。
但央行制度就没有节制了。
二、中央银行货币制度
中央银行货币制度,是大部分经济大国采取的货币制度,简单来说,这就是一种将货币完全国有化的一种货币制度。
当下的阿根廷就实施的是这种制度,当然中美也是。
在凯恩斯经济学中,一国政府只有掌握了货币发行权,拥有用货币调节经济的能力,才能应对经济危机。
这种经济学的错误,其实所有人都明白。
因为人人都痛恨假币。假币就是民间犯罪份子超发的货币,在战争期间,各国甚至积极在敌对国发行假币,来破坏对方的经济。
但现代政府自己超发货币,却不再被认定为一种破坏。
在实施了中央银行货币制度的国家里,政府的开支就没有节制了,他不用受制于税收的总规模,他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将国债货币化的方式无限开支,所以美国国债达到了三十多万亿之多。
本质上,印钞是一种征税权。也即,当政府不够钱花时,不需要税官,只需要发钞,就可以轻松地把税征上来。
最严重的地方,比如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可以通过超发货币将所有人的货币资产洗劫一空。
保留中央银行政府,显然对政客们更有利。因为他们手上拥有了更多的手段,不管是发福利去迎合民众,还是要参与战争,还是要给公务员发钱,有央行,就比没央行更好使。
这是当代政府两种主要的货币制度。
当然,这两种,都不是什么好制度,货币局制度也是法币制度,要转成央行也容易,停止兑换,宣布本币贬值,马上就变成央行制度了。
但是,货币局制度优于央行制度,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能制约政府的支出。
只不过,以什么为锚,则是一个大问题,以美元为锚,就必然让阿根廷人接受美国人的印钞税,美联储每印一次钞,阿根廷人都得被征一次税。
但是,又有哪国的民众当下能逃脱美元税呢?中国普通人也不例外,因为中国的很多新增货币,也是基于美元印出来的,央行收到美元,然后发行人民币,这个过程,就伴随着美元税。
米莱当然还有第三种美元化的方式,就是政府彻底不管货币,只是规定政府税收只收美元,这也是一种彻底美元化的方式 ,只不过他需要有过渡,那就是阿根廷得有足够多的美元来更换现有的比索。
那就是阿根廷要处于贸易顺差或是资本流入地区,才能做到这一点。米莱不可能将比索作废,民众的储蓄中不少是比索,要进行这个转化,难度并不低。
现代货币制度还与银行相关,银行是超发货币的主体,银行业的准备金规则,米莱准备怎么管理,也是问题。如若准备金率采取现在的央行体系,即使全用美元,阿根廷也一样会出现通货膨胀。
百分之百的准备金制度,才能阻止通货膨胀和货币超发,哪怕你用美元也得如此。
最好的方案,其实不是美元化,而是回归金本位。
其实金砖各国,曾经有过金本位货币的提议,也即,由几个金砖国家联合发起一种货币,这种货币以金本位为基础。
但这也非常难,执行金本位货币,需要放弃用本币征税的权力,并且,只要他出现,那人们会抛弃本币,购入金本位货币。
如果真的实施,那就会让这几个国家的本币全部被抛弃,也即,会让央行这一机构不再被需要。
要让这几个国家的政府放弃征货币税的权力,何其难也。
不管如何,米莱终结中央银行的行动,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如果中央银行存在,阿根廷人民需要被美国政府和阿根廷政府用货币进行双重征税。
美元化后,至少减少了一重剥夺。
仅仅2016年至今,阿根廷比索兑美元的汇率已经贬值超过10倍。
那些鄙视米莱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存款在中央银行制度下天天贬值,还去嘲笑米莱,把货币当作什么主权,这都是无比搞笑的,做韭菜还有自豪感了?
不终止政府的这种疯狂征税行动,阿根廷民众怎么可能过好日子。最优解,当然是使用更好的金本位。
但是,这一切离不开另一种改革,那就是如何让阿根廷吸引足够多的外资。仅仅改革货币,只是终止恶化,减少税收,经济要发展,还是需要资本的扩张。
这才是米莱更应该关注的重点。
米莱在阿根廷政坛的崛起,会在中国引发一个话题,
那就是奥派的理论,能不能让阿根廷走上一条富裕的道路。
说实话,很大的可能,他们是要看这个笑话了。
首先是因为任期,米莱当选了,也只有四年的任期,作为积重难返的阿根廷来说,即使是开启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四年内也不一定在所有领域能有明显的成效。
更大的可能性是,这四年推出的一些经济自由化的政策,导致无数人短期利益受损,就象中国当年的国企工人下岗一样。
而且,阿根廷历史上就发生很多次这样的事件,并且这一类事件,被国内的某一部分群体用来证明国有化有多重要。
他们经常举的例子就是阿根廷铁路私有化的历史。
1991年,阿根廷铁路进入系统性私有化阶段,将仅存的六条货运铁路的长期特许经营权(30年,可选择延长10年)授予私人公司。
在二十年后,2012年2月22日,布宜诺斯艾利斯发生了阿根廷铁路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在早上高峰时段,一列严重超载的轻轨列车,在到达终点站后未能停下撞到了墙上,造成51人死亡和近700人受伤。
这一严重的事故,直接导致阿根廷铁路私有化的结束。
就在当年,阿根廷政府决议,废除所有与私人企业的铁路专营合同,全部铁路国有化。
阿内政和交通部部长兰达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政府有理由解除与私人企业的铁路专营合同,绝对不会向这些企业支付任何补偿。
这就是一次典型的失败,并且成为了反对自由市场的国内舆论大V们最为重要的反私有化的证据。
但是,这些大V们不过是剪裁历史,找出历史中符合自己观点的内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他们根本不敢把真实的历史写出来。
阿根廷的铁路私有化铁路,其实是自由主义政策不彻底的一个结果。
第一,铁路这种长期基础建设,用设定期限的承包运营方式,并不能带来很好的市场化的效应,因为,投资商不敢进行长期投资,越是长期投资,越需要长期预期,再加上阿根廷政府的左右摇摆是常态,因此,承包商在铁路上的投资有限。
第二、承包商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非市场收入,而是政府补贴,也即这种私有化,消灭了私有铁路企业赚到利润的能力,成为了政府的附庸,他们不需要迎合消费者,而需要迎合政府。
第三、阿根廷政府还给铁路企业限价,这种限价手段导致铁路企业彻底失去了提升服务的动力,因为再努力提升,都不能赚到更多的钱,那为什么要提升呢?
这样的私有化,甚至不能称之为私有化,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补贴、管制、预期不稳,破坏市场的元素,他一个不漏。如果给予阿根廷的国有企业更大的自主权,都比这种表面私有化要好。
比如,让他们可以自由定价,不给予补贴扶持,让员工的收入完全来源于市场,给予管理层一定的长期激励。
中国之所以有不少国企,还活得比较好,原因就在于此。
今天阿根廷又回到铁路全盘国有的时代,结果是每年巨额亏损,全部靠国家财政养着。
甚至不少人天天夸,说只有国有化,我们才能享受低价的服务,由于他们不懂低价背后的代价,因此,他们才认定国有的交通建设服务是政府提供的福利。
真相是,大量的基建来源于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是货币超发的主要形式,这些代价每一个人都在承担,因为我们口袋里的钱在一年一年地贬值。
我们得到了低价的补贴么?当然没有,实际上是以每一个人每年的现金资产贬值的方式在承担代价。
米莱当选了,也只有四年任期。
如果搞市场化改革,那么首先面临的就是这些在补贴下生活的利益集团们的反对,比如,搞铁路私有化,那么几万名铁路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就会成为反对者。
他要搞劳工制度自由化,就会面临那些在劳动保护下的既得利益的反对者。
这种反对,很有可能在政治上形成压力,最后导致出台的又是这种半拉子、甚至不能叫市场化的改革手段。
米莱真正马上做的是,让民众感受到利益的增长,看到市场化的成绩。
那怎么样才能迅速做到这一点呢?开放。
将一切阻碍阿根廷国民与外界交易的所有措施,全部消除掉,用开放来倒逼内政改革,这才是最好的市场化方案。
只要阿根廷对外开放,实施三零(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政策,甚至可以再加一个零,那就是设立特别经济区,实施二十年到三十年的零税收。
在这种特别经济区里,原有的管制法律全部消除。
无数国外的便宜商品马上可以让民众实际可得增加;
减少对外商品的限制,立即可以让阿根廷国内的企业生产效率增长,成本降低,竞争力加强,从而让劳动者的收入上升。
无数外国企业的投资,立马可以让阿根廷民众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
只有引进外来资本、增加本土投资,才能让民众迅速增加收入,资本才是改变阿根廷未来的关键性要素。
并同时修改阿根廷宪法,把对外资保护、私有财产的保护,提高到前所未来的程度 ,确保资本有长期稳定预期,并把宪法的修改门槛增高。
不如此,仅以他四年的任期,搞一点小动作,结果可能依然是一地鸡毛。
只有市场化的利益被民众获得,才能让更多的民众支持市场化的改革,这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所在。
否则,米莱不仅会让中国奥派被看笑话,还有可能成为了全世界自由市场的反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