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秘密:揭开美联储的神秘面纱
银行的秘密:揭开美联储的神秘面纱(1)
注:此文是根据奥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的《揭开美联储的神秘面纱》进行改写的,目的是让这些经济学家的专著变得更容易阅读,这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计划,今天正式开始执行,目的是通过改写奥派经典著作,去除中间的翻译腔,让经典更容易被阅读。改写的目标是让高中生也能轻易阅读,主要是服务于一些对阅读经济学理论书籍有阅读困难的朋友。
第一章:
货币的重要性和起源
货币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无论你翻开哪家财经媒体,总能看到关于美联储备的最新政策,或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最新变动。
这些报道中,一个经常被提及的关键点是货币供应量,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利率。
特别是在每周五,投资者们都会格外关注,因为他们将获得最新的货币供应数据,而到了下周一,华尔街就会基于这些数据做出反应。
不过,对货币供应量如此关注其实是个相对较新的现象。
回溯到几十年前的凯恩斯主义时代,金融新闻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国民生产总值(GNP)、政府的财政政策、支出、税收和财政赤字上。
直到1970年代,在经历了持续的高通胀和几次经济衰退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关注这些可能不够,甚至凯恩斯主义者也开始认为需要改变思路。从那时起,货币供应量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关于货币供应量,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如M1-A、M1-B到M-8等,这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困惑。
最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银行存款也被计算在货币供应中,并且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众所周知,美元纸币由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发行,被明确标识为法定货币,可用于偿还各种债务。
纸币很容易被理解为货币,但为什么银行账户里的资金也被视为货币?这些资金是如何产生的?它们是否可以随时兑换成现金?如果可以,那么兑换后的纸币是否才是真正的货币,而账户余额不是呢?
如果账户余额也被视为货币,这意味着银行有能力创造货币,使银行听起来像是印钞机构。
然而,我们通常认为银行只是将资金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如从存款人到需要贷款的生产者或消费者。那么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呢?它们的负债如何成为货币供应的一部分?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不必感到沮丧。
实际上,关于存款是否应算作货币,19世纪的最聪明经济学家们也曾争论了一个世纪。许多当时的经济学家的看法,在今天看来是错误的,即使是19世纪经济思想中心的英国经济学家们也对此感到困惑。
通货学派的大卫·李嘉图等人因未能认识到银行存款也属于货币,错失了在英国建立真正硬通货制度的机会。
有趣的是,在被认为经济理论不发达的美国,经济学家们却率先认识到银行存款和银行券同样是货币,且没有区别。这一观点最早由费城的康迪·拉格特在1820年提出,可惜当时的英国经济学家没有对美国同行的研究成果给予足够的重视。
货币的起源
正如经济学家米塞斯在1912年所说,货币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国家的命令或社会契约,而是自然而然地在自由市场中形成的。
在货币诞生之前,人们通过物物交换来进行贸易,即用自己多余的产品去换取他们需要的东西。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它有一个大问题:你得找到一个既有你想要的东西,同时又需要你所拥有的东西的人。
比如,如果你想用鸡蛋换鞋,你得找到一个正好需要鸡蛋的鞋匠。想想看,如果鞋匠不需要鸡蛋,你要怎么换取到鞋呢?
举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假如我是一个经济学老师,想要买份报纸,但在物物交换的世界里,我得找到一个正好想学经济学的报纸商人。
这种需求的双重巧合是非常难以实现的,而这正是物物交换的一大局限。
除此之外,物品的不可分割性也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你想用一座房子换取汽车、洗衣机或马匹,你怎么操作呢?
显然,你不能把房子分成小块来交换,因为那样每一块都失去了它的价值。这种不可分割性限制了大件商品的交易,也限制了生产的规模。
在物物交换的体系下,企业如何进行业务核算也是个难题。因为在这种体系下,几乎不可能准确计算出每一笔交易的收入、利润或损失。
因此,物物交换并不适合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它更适合原始的村落经济。
面对这些挑战和限制,人们开始寻找解决方法,并最终发明了货币,这是一种让交易过程变得更加高效的工具。
比如,一个想买鞋的鸡蛋商可能会思考:如果鞋匠不需要鸡蛋,那他需要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考,鸡蛋商可能会决定去买鱼,然后用鱼来换取鞋子,即使他自己可能根本不需要鱼。
货币的出现,让一种商品开始被大家接受作为交易的媒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商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最终成为了货币。货币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和经济发展的一大飞跃。
它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很多问题,比如不需要找到有双重需求的交易伙伴,也不用担心商品的不可分割性。
此外,货币让企业的业务核算变得简单,因为所有的交易都可以用货币来衡量。
有了货币,我们就不需要直接用我们所拥有的物品或服务去换取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用货币来购买任何我们需要的商品或服务。
这也让比较商品价格变得简单,因为每件商品都可以用货币来标价,而不是用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这样,货币不仅促进了交易的高效进行,还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货币的特性
历史上,各种商品都曾经被用作货币,比如北美的鱼、海狸皮,还有南部殖民地的烟草。
其他国家的货币更是五花八门,比如盐、糖、牛、铁锄头、茶叶等。如今很多国家的货币博物馆里,都能见到这些不同类型的“货币”。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商品能成为货币呢?首先,商品成为交易媒介,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
某些商品之所以被广泛交易,是因为它们自身具有的特点能解决物物交换中遇到的双重需求问题。换句话说,人们会选择那些大家都认可、交易量大的商品作为货币。
此外,一个理想的货币商品必须易于分割,这样就能用来交换价值不同的其他商品。
例如,黄油就因为其可分割性,成为了理想的货币候选。但是,这种分割不能损害商品本身的价值,这就排除了房屋和拖拉机这类商品。
除了需求量大和可分割性,商品作为货币还必须便于携带。这就意味着,单位重量的价值必须足够高,这通常要求商品既有强劲的需求又相对稀缺。
最后,货币还得具备耐久性,能够长时间保持其价值。这就意味着,像黄油、鱼、鸡蛋这样的商品因为缺乏耐久性,不适合作为货币。
有趣的例子是二战时期德国战俘营里,香烟成了一种意外的货币。
尽管香烟易损,但在那个特定环境下,它的需求量大、便于携带、可分割,而且单位价值高,因此成为了理想的交易媒介。
在所有可能的货币商品中,金和银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
它们不仅因为美丽的光泽和装饰价值而被人们珍爱,还因为它们的稀有性和可分割性。金银不易腐蚀,几乎可以永久保存,这使得它们成为理想的价值储藏手段。
黄金和白银之所以能够成为货币,不是因为人们对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崇拜,而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历史中,市场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它们。
通常,金银同时被用作货币,黄金因为更为稀缺和需求旺盛,通常用于大额交易,而银则用于日常小额交易。黄金由于其价值稳定,通常被选作记账单位,而且由于开采困难,其供给相对稳定,保持了长期价值。
货币的单位
在我们之前讨论价格时,并未深入探讨价格的本质。简单来说,价格是两种商品交换时数量之间的比率。
我们熟知的各种货币单位(如美元、英镑、马克、法郎等),最初都代表了特定重量的黄金或白银。例如,“英镑”这个名字来源于一磅重的白银。
“元”(dollar)这个词最初出现在16世纪,指的是波希米亚伯爵施利克铸造的一种重1盎司的银币。
既然金银的价值是按照其重量确定的,那么不同国家的货币单位(基于贵金属重量定义)之间的相对价值自然而然地就固定了。
比如,如果美元定义为1盎司黄金的1/20,英镑为1/4,法郎为1/100,那么货币间的汇率就根据它们所代表的黄金重量确定了。
但金本位制的支持者面对这样的质疑:
“如果你们反对政府设定商品和服务价格,为什么黄金价格是个例外?为什么要求政府固定黄金价格和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
这种质疑背后的观点似乎认为美元是一种特别的商品,按照自由市场的原则,它的价格应该自由浮动。
然而,金本位制的拥护者指出,美元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一个代表一定黄金重量的重量单位。
英镑、法郎和美元等并不是独立的实体,它们本质上都是贵金属的重量单位。因此,如果1/4盎司黄金与1/20盎司黄金的交换比率是1:5,那么这个比率就是固定的。
如果把货币单位仅视为重量单位,政府在货币领域的作用就类似于计量标准局,负责确保货币单位代表的贵金属重量标准。但实际上,政府经常更改这些标准,导致人们对货币失去信任。
如果政府的角色是维护米、码或磅等计量单位的稳定,那么它就没有理由去改变货币单位的定义。
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诱惑,政府常常降低货币单位所代表的贵金属重量,这个过程称为货币成色降低。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国家通过降低货币成色来攫取财富,比如将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黄金重量从20克降到16克,就能在不改变社会黄金总量的情况下增加货币供应量,这最终会导致所有以该货币定价的商品价格上升。
英格兰和其他中世纪国家的历史显示,货币成色持续下降是一个普遍现象。
例如,法国的里弗尔(livre tournois)从1200年的98克白银降至1600年的11克。这种货币成色降低不仅贬值了货币,也动摇了人们对货币的信任。
简单来说,货币成色降低实际上是政府重新定义、降低货币价值的后果,这种决策最终会蚕食货币的价值和稳定性。
货币成色降低之后,就意味着货币供应量会增加。这种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将会提高经济体中所有商品的价格,为什么?这个将在下面的章节中进行解释。
第二章
价格的决定:供给与需求
要搞清货币问题,先要搞清价格问题。
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比如,为什么鸡蛋、钢轨或面包有着各自不同的价格?市场上的定价过程是否是随机的、无序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则可循?
在过去两个世纪里,经济学家们—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者—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
他们的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商品的价格都是由两个基本因素决定的:供给和需求。换句话说,一个产品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上该产品的可用数量以及人们对它的需求强度。
以咖啡为例,让我们来看看某一具体时刻或“某一天”里,咖啡的价格是如何被决定的。
假设在某个地区或国家,市场上有1000万磅的咖啡可供消费。
我们可以确定一个事实: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人们的购买量就越小;相反,价格越低,购买量就越大。
比如,如果咖啡的价格突然飙升至每磅1000美元,那么只有少数富裕的咖啡爱好者才能负担得起,大多数人会转向其他替代品,如可可或茶。
因此,咖啡的价格如果过高,购买量就会大幅下降。反之,如果咖啡价格跌至每磅1美分,几乎每个人都会选择购买咖啡而不是其他饮品,导致咖啡的购买量激增。
商品的价格降低,意味着它对购买者来说更便宜了,这吸引了更多潜在的消费者进入市场,同时激励现有消费者增加购买。
反之,商品价格的上升使得它相对于购买者手中的货币及其他商品来说变得更贵,导致部分消费者退出市场,而剩下的消费者减少购买量。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消费需求减少;价格的下降会导致消费需求增加。这就形成了一条斜向下的需求曲线,实际上描述了需求定律。
这条曲线表明,消费者的购买量与产品价格成反比关系。
这就是著名的需求曲线永远向下的定律。
那么,在自由市场中,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呢?
但如果出于某种原因,咖啡的价格设定高于3美元,例如5美元,那么供给量(1000万磅)就会超过消费者在该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的数量。
这导致咖啡过剩,未售出的咖啡积压在货架上。这种过剩的压力和可能的损失将迫使卖家降低价格,直到价格降到3美元,市场出清,即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市场上的咖啡数量与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完全匹配。
市场通过价格调节机制有效地实现了市场的出清,这种机制的驱动力来自每个商人追求利润的本能,以及能够反映经济变化和供需变化的自由价格体系。
利润动机和自由价格体系共同确保了供需平衡,使价格能够敏感地反映市场的供需变化。
经济学家将市场上的供求平衡点上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这一概念基于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均衡价格是唯一能够使供应量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相匹配的价格点,确保市场上可供出售的商品数量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完全一致;
第二,这一概念借鉴了物理学中的均衡理论,表明市场价格具有向供求平衡点价格回归的自然倾向。若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市场力量将迅速推动价格回归至该点,正如物理学中物体偏离稳定状态后会自动回归一样。
那么,如果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价格,为何现实中的价格总是波动不定?
实际上,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持续变动中,咖啡的价格不可能始终固定在3美元或其他任何特定价位。
价格的波动主要由三个因素驱动:需求的变化、供给的变化,或二者同时变化。例如,若巴西咖啡作物遭受霜冻,供给量必然减少。
假设咖啡的初始均衡价格为3美元,但因灾害影响,可销售的咖啡量从1000万磅骤降至600万磅,那么价格将上升。
在新的供给状况下,若价格仍维持在3美元,则会出现咖啡短缺,迫使卖家提高价格。
随着价格上涨,短缺状况得以缓解,直至达到新的均衡价格5美元,短缺随之消失。
商品的稀缺性是价格存在的根本原因。
在自由市场中,价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分配作用。
价格机制确保了有限的商品以自愿的方式分配给最渴望购买这些产品的人们。如果某商品变得稀缺,其价格上升,从而强化了其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作用。
价格上涨促使消费者减少该商品的购买,转而寻找替代品,直到供需再次达成平衡。
相反,如果生产条件改善或生产技术进步导致咖啡供给增加,结果会如何?假设供给从1000万磅增至1400万磅,价格将下降。
这意味着在原均衡价格3美元处,供给超过需求,产生过剩。
为了销售额外的咖啡,卖家不得不降价,直到价格跌至每磅1美元的新均衡点。
简言之,供给的增加导致价格下降;供给减少则使价格上升。
需求的变化同样能引起价格波动。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收入水平的变动等都能引起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进而影响价格。例如,如果消费者开始偏爱牛肉而非猪肉,牛肉的需求增加,价格上涨;猪肉的需求减少,价格下降。
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但如果生产者预期这种增加会持续,则会增加未来的供给量,反之亦然。
这种预期效应解释了为什么供给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的:预期未来价格上涨的生产者会增加供给,而预期价格下跌的生产者则会减少供给。
总结而言,商品价格的波动反映了供需关系的持续变化,以及生产者对市场未来走向的预期。
在自由市场中,价格不仅是资源分配的关键机制,也是经济活动中不断变化的供需关系的信号。
回到货币话题上,在自由市场上,一种商品需求的增加和价格的上升必然伴随着另一种商品需求的下降。
在一个持续的时间段内,唯一能够使消费者增加对所有产品需求的途径,就是消费者的总收入上升,也就是说,消费者钱袋子更鼓了,可以将更多钱用于消费。
这只有在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只有消费者手里的钱充裕,大多数或全部需求曲线才会向右上方移动,导致价格全面上扬。
你可以这么理解,持续的通货膨胀——价格的全面持续上涨——要么是由多数或全部商品和服务供给持续下降造成的,要么是由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造成的。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上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供给量,不是在逐年下降而是逐年增长。
但我们同时也清楚,货币的供给每年都在大幅增长。
显而易见,旷日持久、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长,而不是由供给方面的问题造成的。
在一个生产不断扩大的世界,物价持续上涨,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货币数量的增加,导致人们对所有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最终价格被不断拉高。
第三章
货币和物价总水平
3.1****货币的供求与物价总水平
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探索如何通过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来决定某种特定商品的价格。
然而,一旦话题转向宏观经济学,个体选择和供需的概念似乎就被搁置一旁,取而代之的是流通速度、总交易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等更抽象、定义不够明确的概念。
那么,当我们讨论物价总水平时,供给和需求的原则又将如何变化呢?
实际上,决定物价总水平的供需机制与决定单个商品价格的机制非常相似。
回顾一下价格的基本概念:如果一块面包的价格是70美分,这意味着一块面包的购买力等于70美分。
一个单位产品的价格,本质上代表了它的购买力。
鉴于直接衡量货币的价格或购买力颇具挑战,我们将美元的购买力或价格定义为物价总水平的倒数。
例如,设想一个社会中存在四种商品,它们的价格如下:
鸡蛋:0.5美元/打
黄油:1美元/磅
鞋子:20美元/双
电视机:200美元/台
在这个社会中,1美元的购买力可以换算成:
2打鸡蛋
1磅黄油
1/20双鞋子
1/200台电视机
假设现在所有商品的价格翻倍,那么1美元的购买力将相应减半。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美元的购买力与价格水平的倒数关系。
但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难道不是无限的吗?
在某种意义上,人们确实总是希望拥有更多的货币。然而,这忽略了一个关键区别:人们愿意为获取货币付出多少代价,或者说,他们选择保留多少现金而不是消费或投资,这反映了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并非无限。
货币供给
要深入理解长期的通货膨胀现象——简而言之,就是理解价格是如何被决定以及为什么会变化,我们就必须关注货币供给与需求这两个关键因素。
4.1****货币供应量到底应该是多少
货币供给指的是经济体中货币单位的总量。在最初,货币单位被定义为一定重量的黄金或银,这使得货币单位与重量单位之间有一个直接的换算关系。
例如,如果一个经济体有1000亿美元的货币供应量,且1美元等于1/20盎司黄金,那么货币供应量就相当于5亿盎司黄金。随着政府降低货币含金量,即使黄金总量不变,法定货币的数量却增加了。
货币贬值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过去的国王们可能并不清楚为什么他们定下的货币标准会不断变化。
通常,新上任的国王会命令铸造带有自己头像的新币,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降低每个货币单位所含黄金或银的量来增加国库收入,而这种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方式并不经常出现。
在纸币尚未出现的时代,国王通过降低货币含金量来增加对臣民的隐性税收。
然而,这引出了一个问题:理想的货币供应量应该是多少?M(货币供应量)应该增加、减少还是保持不变?为何是这样?
尽管这个问题在经济学中经常被讨论,但对许多人来说可能还是个新问题。毕竟,我们很少听到经济学家讨论饼干、鞋子或钛的理想供应量。
在自由市场中,生产者会根据最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式来投资和生产。
所有商品和资源都是有限的,而市场通过生产者追求利润的动机来分配这些有限的资源。
如果经济学家相信自由市场能够决定鞋子的理想供应量,那么为什么不让市场来决定货币供应量呢?
事实上,货币与其他商品不同。正如之前提到的,虽然货币在促进生产和交换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它并不会像其他商品那样在消费或生产过程中被耗尽,而是在交易中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手中。
与其他消费品或资本品不同,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不会提高社会福利。
因为货币的功能仅仅是作为交换的媒介,李嘉图主义者和米塞斯等人认为,任何数量的货币供应都能够有效地执行其交换功能。
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并不影响其执行货币职能的效率。
考虑一个假设情境——“天使加百列模型”,其中一个善意的天使希望为人类带来更多的货币,于是在一夜之间将人们拥有的货币量翻倍。
结果是,尽管每个人的货币量增加了,但由于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也相应上涨,每个人的实际购买力并没有增加,天使的好意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值得强调的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不能使社会更加富裕。
那些最早将新增货币花费出去的人可能会从中受益,但这是以牺牲后来花钱的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总的来说,社会整体并未因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受益。
这一理论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对货币供应量的担忧是多余的。
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经济学家,都没有必要过分关注货币供应量或其所谓的“最优”水平。
就像其他商品一样,市场完全有能力决定其所需的货币量。
没有必要通过政府干预来调节经济发展所需的货币量。
即使人口增长,也没有必要相应增加货币供应量,因为价格水平的自我调整已足以满足增长的货币需求。这说明了货币政策应该保持中立,让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以实现经济中的货币供需平衡。
4.2****黄金供给和伪币创造过程
第五章:货币需求
让我们用一种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探讨影响我们对钱需求的几个因素。想象一下,随着你能用钱买的东西变多(比如更多的玩具、游戏或者衣服),你会想要更多的钱来购买它们。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看看哪些事情会让我们更加渴望拥有钱。
商品和服务的供给
我们必须通过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来“购买”货币。想一想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用钱去换取我们想要的东西,比如食物和衣服。
当商店里的东西变得更多、更便宜时,我们自然就想买更多的东西,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钱。
历史上,随着生产的增加,人们对钱的需求也在增长,这让价格趋向于下降。但在战争时期,政府会印更多的钱来支付战争费用,这时候,由于钱变多了,东西的价格也就上去了。
发薪的频率
接下来,我们聊聊收入的频率,也就是我们多久拿一次工资的问题。比如,如果张三每周拿一次薪水,而李四先生一个月拿一次,这会怎样影响他们的生活呢?
张三由于经常拿钱,所以不需要一次性保留很多现金,他的生活可能会更加灵活。李四则不同,由于他一个月才拿一次薪水,所以他需要一次性保留更多的钱来确保整个月的开销,这就意味着他对钱的需求会更高。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拿薪水的频率越高,我们就越能灵活使用我们的钱,而不需要一次性保留很多现金。
如果突然大家都开始更频繁地拿薪水,比如一个月拿两次而不是一次,那么大家手上的现金就会减少,因为大家都不需要留那么多钱备用了。
这样,人们就会用多余的钱去买更多的东西,导致价格上升。
相反,如果大家开始更少频繁地拿薪水,比如每半个月拿一次而不是每周一次,那么人们就需要保留更多的现金,这时候人们对钱的需求就增加了。
虽然收入频率的改变听起来很重要,但实际上,这种变化不会经常发生,也不太可能对长期的价格水平产生太大影响。
总的来说,虽然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可能会轻微影响拿薪水的频率,但这种影响非常小,通常不会成为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现在,我们来聊聊另一个可能让我们对钱的需求减少的因素:技术进步。想象一下,每一次技术上的大跳跃都让我们对钱的需求变小了一点。这听起来很神奇,对吧?我们将通过几个例子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