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市场经济的奥秘 - 价值
1、你一定有听说过这句话——富人最大的资产是穷人。
但我肯定大多数的人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
可以做这么个实验:你去随便问下身边的人,给选择的话,是会继续呆在国内,还是润到北欧如挪威、 芬兰 的地方。
可以肯定,如果你问的是穷人或中产以下,他们的回答肯定是选择北欧。
但你尝试去问下真正的富人,或是那些资产超过千万,甚至仅仅是有房有车有存款无负债的高产,他们的选择会出乎你意料,我肯定超过一半是选择呆在国内。
是他们爱国吗?
呆过北欧的人相信都有所体会了,那里的人最大的特点是高收入高福利,并且是均富,由此带来的一种情况,就是谁也请不动谁,谁也使唤不了谁。
对于那里平均年收入十几万欧元的人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更多跟家人的陪伴,优质的生活作息。毕竟该享受的都能享受到,没啥新鲜的了,赚多几个钱对他们来说没什么意义。
所以,那里的餐馆8点后就打烊,你很难在那时候点到外卖,更不用说像国内12点钟依然能点到宵夜。东西坏了,只能自己修理,请人的话给你拖一个星期都是司空见惯的。
所以,在那里再有钱又有什么意义?你再有钱,能够使唤餐厅老板给你晚上12点开业吗?你再有钱,能够在那里使唤外卖小哥给你12点送餐吗?——当然,除非你真的土豪到,说出个几万几十万,也许就真的有人接你的单。
但在国内就可以有,并且还相当廉价。你午夜12点走出大街,各式各样的宵夜大排档或是路边摊都有,还有一大把的外卖小哥在等着订单。那些欧美主播来到都要惊叹羡慕然后拍视频放网站说,中国真的好。
这时肯定有人跳出来,说那些宵夜档跟外卖小哥人家没被使唤啊!是他们自己选择去做的,是中国人勤劳,欧美人懒。
你瞧,现在不会再像古时候那样,用有形的鞭子抽打着奴仆去干活。而无形的鞭子更为致命,因为它会让你看不出其真实的形态跟过去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并且会让你产生一个错觉,就是是你自己自愿选择的,每一步都是你在选择,没人逼你,你也无法反抗,因为你找不到反抗的对象。
为什么那些人选择勤劳?是因为穷。为什么穷?
其实在高中的政治课本里,马克思已经告诉我们答案——衡量一个人是富人还是穷人,并不是看他们银行账户上的数字,而是看他们是否占据了生产资料。富人通过占据生产资料实现不劳而获,穷人因为是无产阶级,不得不出卖劳动力。
这是这个世界的普遍形态,并不是一个地方独有。
世界上最歌舞升平、 纸醉金迷 的地方,如纽约、香港、曼谷、 拉斯维加斯 等等,是富人们最爱去的地方,同时也是穷人最聚集的地方。
在那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只要你有钱就能享受到,不管是你能想到的还是没想到的服务。
因为那里的穷人,为了生计不得不最大限度的出卖自己。
所以,真正给富人带来快乐的不是他们有多有钱,而是贫富差距。因为贫富差距,使得他们有奴仆供他们使唤。
但别误会,本文并不是来批判这个现象,而是来带你接下来深刻的理解这一真相,并且你会知道这样的真相不可避免。
理解了 经济运行的真相 ,虽然不能马上带你转运,但通过理解了它,你的视野会提升一个档次,从而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不该追求什么,能够做出更有利的选择——你是选择继续沉迷资本家所精心设计的数字游戏当中,还是选择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2、“经济学”这个词完全可以用另一个词代替,那就是“交换学”。
我们现在多了货币这一种中间等价物,但最终还是为了成全“物物交换”。
例如,你上了一个月班拿到了工资,你用这工资买了件新衣服,本质上是你通过付出给公司打工的劳动力,去换取了一件衣服。
更进一步的想,假如你打工的公司是生产皮鞋的,那么本质上是你用生产的皮鞋换取了一件衣服——当然,你可能都没见过你公司的皮鞋产品,你可能只是个文员,或是一个保安,但你是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货币的存在,使得每件产品都有了统一单位的价值尺度。
有时候,你必须要把货币这一中间环节给抽离出来,才能看清这市场的本质。
再举个例子,你为了在一线城市打工,于是在一线城市租房,每个月把你工资的一部分上交给房东。
这个过程可以看成,房东可以无需劳动,便可占有你一部分劳动创造出来的产品——当然,房东拿到了租金,不一定要去买你家公司的产品,他有各种各样的消费选择。
但是,你付出劳动,换来的是不对等的报酬,因为有一部分报酬被房东无偿占有了。
所以,本质上你是房东的“奴仆”,房东用无形的鞭子鞭笞你给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但你却看不到这鞭子。
亦或者说,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房东作为“奴隶主”把作为“奴仆”的你,提供给你上班的那家公司,那家公司每个月给房东报酬,当然还要给你点生存保障让你能够活下去。
——然而,因为货币与市场经济的存在,使得这个过程被分割,被模块化,以至于你无法看清这个过程。现实中,房东不可能跟你的老板见面,甚至房东也不知道你在哪上班,因为过程一旦被分割,就会分裂成一个个的看似独立的事件,而大多数人的 认知水平 ,是没有把一个个独立事件串联起来的能力。
当然,房东也付出了代价,他要先付钱买到这套房子,等于是他要先付出,才能换取手持鞭子的资格。
其实,这鞭子并不是房东创造的,他只是用他的方式赢得了这个鞭子。
关键是,这“鞭子”是如何被创造的?为什么要让这“鞭子”存在?
3、既然经济的内核是“物物交换”,那么扩大交换规模,就是扩大经济,也就是扩大物质产出。
那么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
让我们回到古时候农耕时代,那时候每个家庭都有一块田能够自给自足。
然而,为了应对充满风险的外部环境与构建内部秩序,必须有一部分人负责安保与管理秩序——那也意味着这部分人的劳动力无法用在农耕上,而吃饭的嘴却不会因此减少。
于是,“税收”诞生了。每户家庭,必须上缴一部分收成,供给那些安保与管理者。
这个过程可以看成,安保与管理者停供了安保服务与秩序管理,换取每家每户一部分农产品。
而这就是国家的雏形。
发展到今天,国家有 流转税 与所得税两块最重要的税种。
流转税就是每笔交易的发生,都会抽取交易额的一定百分比上缴给国家;所得税就是每个单位的收入的一部分要上缴给国家。
于是,国家想要增加财政收入很简单明了,就是扩大交易的规模。
于是有了GDP这个概念,GDP的中文意思是国内生产总值。
GDP=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最终商品的总交易额=一段时间内的总支出=一段时间内的总收入。
这很好理解,因为一个交易的发生,必然有支出方与收入方,一方的支出必然等于另一方的收入,而这也恰好等于交易额。
而GDP数值越高,意味着政府税收收入越高,于是国家便有充足的预算去搞基建,发展军事。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国际如此忌惮中国,现在中国的GDP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使人均GDP并不高,排名在两位数,但人均GDP的意义并不大,因为财政收入是跟总GDP挂钩。挪威与 卢森堡 的人均GDP是最高的,但那是因为人口少,人均GDP再高又有什么用,造个航母都造不出来。
我遇到一些经济学小白,会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就是以为总GDP等于货币总流通量。
其实,GDP跟货币总流通量关系不大,哪怕货币总流通量很低,但流通速度足够高,依然可以带来高GDP。
怎么理解呢?
想像一下,市场上只有1元钱,老A拿着1元钱去买老B的东西,老B拿着这1元钱买老C的东西,老C又拿着这1元钱买老A的东西,这1元钱重新回到老A手里。
但这1元钱转了一圈,使得市场产出总价值为3元的产品,带来了3元的GDP,同时总收入也是3元。而这期间货币总量是1元。
这个过程可以不断的持续下去,这1元每转一圈就带来3元的GDP,只要转速够快,例如转个1亿圈,那就是3亿的GDP,3亿的总收入,货币总量却只有1元。
当然,别忘了还有税收这个要素,每一次交易,其交易额都有一部分作为政府的收入上缴给政府,例如每次交易额1元的交易有2毛给政府。
而政府拿到钱,并不只是把钱存到国库里吃灰,而是把钱花在基建与军事,于是搞基建的工人,军人获得了收入,他们也会消费,于是货币重新回到市场里继续流转。
于是物质得以丰富,国家得以发展,军力得以壮大——但这整个过程,只需用到1元钱。
当然,现实中肯定不只有1元钱,我用这夸张的手法,为的是要扭转一些人的观念。
没接触过经济学的人,总会习惯性的把目光盯在钱上。记住,货币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国家的目的是扩大物质产出,本质上是为了成全“物物交换”。
你必须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学会把货币环节抽离出来,才能看清经济运转的真实形态。
上面整个过程,本质上可以看成,国内发生的每一次“物物交换”,搞基建的工人与军人都能强制占有一部分产品,当然回报就是壮大基建与军事。
而货币在期间担当的角色类似“血液”——货币的特性就是它总会出于流转当中,就如同血液一般。
上述内容,其实都能在 西方经济学 教材里面找到,但教材并没有说完全。
4、马克思在 资本论 里曾臆想过这样一种情景,相信大家在初中时就听过了:
资本家榨取工人们的 剩余价值 ,工人们仅获得微薄的收入,自然就买不起资本家的商品,于是资本家也没利润,于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必然萧条。
这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关系 不可调和的矛盾——资本家追求利润,就意味着必须压榨工人,工人收入减少,资本家商品按原价必无法卖完,于是没利润。
马克思之所以有这样的暴论,是因为他犯了上面提到的经济学小白很容易犯的错误。
他觉得货币去到某个阶段就静止不动了,事实上货币总是流转的,并且只要流转速度足够快,社会总收入是可以远大于货币总量的。
用回马克思这一例子,其实市场有很多种途径调和这样的矛盾。
例如,资本家每卖出一个产品获得收入,他肯定不是把钱埋在地里,而是拿着钱去消费,于是这笔钱重新流入市场,市场的另一个主体因此获得收入,从而可以买这资本家的产品。
如果想不通,我就手把手推演一遍:
资本家投入了9万元雇佣工人生产了1万个产品A。
资本家预期每个产品售价10元,1万个的总收入就是10万元,如果成功卖出那么资本家就有1万元的利润。
那么每卖出一个,毛利润为1元。
可工人的总收入只有9万元,按这价格他们只能买9000个,那么有1000个卖不出。
但别忘了,资本家获得收入也会消费,资本家获得9万元收入后,只需拿出1万元去消费,用这1万元去买别的产品B,或是别的服务。
于是获得这1万元收入的个体,拿着这1万元购买资本家剩下的1000个产品。
你瞧,虽然市场上只有9万元货币总量,但资本家成功把总价值10万元的产品卖出,同时市场上还有另外1万元的产品B。
于是总GDP是11万元,总收入亦是11万元——其中9万元为工人的收入,1万元作为资本家的利润收入,1万元作为产品B提供者的收入。
当然,你可以说这个过程有不公平的地方,如果抽离掉货币环节,这个物物交换的过程,实质是工人创造了10万的价值,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其中1万,或者说资本家无偿享受到价值为1万的产品B,而这产品B本该是工人们享受的。
马克思错就错在,认为货币流转到其中一方手里就停滞在那。
事实上,除非你是机器人,否则必须吃喝拉撒,必须要消费。
曾经有人这么杠我,说他存款账户里一直有钱啊,所以有一部分货币是没流出去,一直在他钱包里。我回他,那是因为你一直有打工有收入,并且一直有在消费,钱其实是在流动的,你试下躺平个几年,看看账户是否清0,当然除非你是包租公就另当别论,本质上是有人在替你打工,你负责收入并消费。
当然,会存在有人消费欲望过低,于是导致货币流转速度放慢,于是带来了经济萧条。但注意,这并不是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带来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金融业诞生了。
5、我在之前别的文章已经详细讲到,“债务”一旦发生,必然带来了收入与产出。
因为负债人之所以负债,必定是他有想要买的东西,于是卖那东西的人获得了收入,同时他为了还债,不得不去劳动产出赚钱,于是给社会生产出跟那债务等值的产品。
所以,100元的债务诞生,必然带来至少200元的GDP增量。
债务的发生,同时刺激了消费与生产——这就是金融业诞生的意义。
而债务的诞生,伴随的是 派生货币 的诞生——你可以理解为银行凭空印出了100元,而负债人为了还债,不得不追求这100元,而只要有人追求它去还债,那它就有了能够流通的逻辑基础。
所以每当100元的债务发生,市场就增加了100元的货币流通量,而负债人劳动生产赚钱还债,就有100元流回银行,货币流通量减少100元。
这债务从发生到消亡,伴随着的是100元货币的诞生到回收,而这过程带来的GDP增量远远不止100元。
因为负债人拿这100元去购买东西的时候,就有人获得了这100元的收入,于是这人也会拿这100元去消费,这100元又去到另一个人手里。
看过上文我们知道,这100元每一次转手,就带来价值100元的产品增量(当然你可以说这产品本身就在库存里,只是在清库存,但如果销量好,商家会继续生产补库存啊),于是带来100元的GDP增量。
GDP越多意味着什么?你懂的。
关键是,如何让债务发生?如何让人主动成为负债人?
有什么东西,是你不得不去购买的?
6、在印度,高种姓人从低种姓那里掠夺了大量土地。
低种姓人为了生存买回土地,不得不负债,于是债务得以发生,系统得以运转。
而如果你把负债买来的土地放租出去,实际上是自己又手持鞭子,去鞭打承租人去代替你劳动产出。
这就是经济发展的真相——国家之所以安好,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
这时你可能要问,难道就一定得这样吗?没有更公平的办法吗?
可以的,农耕时代就是这样,人人平等,人人都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
——然而,因为没有债务作为货币增量的推动,经济规模永远限制在那。永远无法建更多的城池,更不用说发展航母了。
人类想要冲出宇宙,想要星辰大海,就意味着必须有人作为燃料。
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现实,必须有无形的鞭子。
而上层并不在乎手持鞭子的是谁,只要有人手持鞭子就行。
所谓“文明”,只不过试图让这一过程看上去更加道德而已。
但是,我并不批判这种现象,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做出选择,你是想成为手持鞭子的人,还是被鞭打的人?
你是选择继续沉迷资本家所精心设计的数字游戏当中,还是选择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本文内容,描述的只是皮毛,如果你想真正站在更高的格局,利用这个世界的真相来给自己盈利,那么你就需要更全面的看清世界经济,只有这样,你才能看懂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所释放的潜在信号。
金融与市场经济的奥秘(1)——理解债务在市场经济中占了怎样的核心地位,是理解世界经济与金融的第一步
在这个系列正式开启前,我想先跟大家讲一个笑话,但不要小瞧这个笑话,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你理解了这个笑话背后的内涵,就已经对世界经济理解了一半了。
这个笑话是这样:
老A是种苹果的,老B是做衣服的,老C是打渔的,并且他们现在身上一分钱都没有。
有一天,老A想找老B做件衣服,老B报价是2元,但因为老A身上没钱,老A说这2元先欠着,老B答应了,做了一件衣服给老A;
老B想要找老C买一筐鱼,老C报价是2元,但因为老B身上没钱,请求老C这2元先欠着,老C答应了,出海捕捞了一筐鱼给老B;
老C想要老A买一箱苹果,老A报价也是2元,但因为老C身上没钱,请求老A这2元先欠着,老A答应了,种了一箱苹果给老C。
到这里,你瞧老A欠老B 2元,老B欠老C 2元,老C欠老A 2元,他们三个人的总负债是6元钱。
这6元的总负债怎样才能销去呢?需要6元吗?
不需要。
接下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看好了:
老A找银行借了1元,然后拿着这1元还了老B(注意下这时候债务只清偿了一半,因为是欠2元钱);
老B因为还欠老C钱,于是拿着这刚到手的1元还给了老C;
老C因为还欠老A钱,于是又拿着这刚到手的1元还给了老A。
这1元钱重新回到老A手里,还记得老A还欠老B 1元吗?于是老A把这1元给了老B,债务还清;同样的老B把这1元还给了老C,老C最后把这1元还给了老A。
最后的最后,老A拿着这1元还给了银行。
你瞧,只需要1元的货币流通量,转了两圈就清偿了三个人6元的总债务。
其实,也不需要1元那么多,即使是1分钱也可以,只需要按照上面同样的方式转600圈,债务就消失了。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聪明的小伙伴已经发现了,即使没这从银行借来的钱,这三个人其实已经互不相欠了。如果换成两个人相信会更好理解,你欠我我欠你,其实这时候债务已经相互抵消了。而这从银行借来的1元钱,只不过是走下过场。
但关键是,因为这三个人的负债行为,使得社会多了一件衣服、一筐鱼、一箱水果,总值6元的GDP。而这期间的货币流通量只有1元。
** **
我们不妨再大胆些,把它弄到6亿元的GDP如何?老A找老B做1亿件衣服、老B找老C捕捞1亿筐鱼,老C找老A种1亿箱水果——总共6亿的总债务。** **
同样的,市场只需要1元钱,让它赚2亿次,总债务就会消失。而市场上因此多了总值6亿的物资财富。
这就是债务的神奇之处,关键是,我们该如何使这样的事情发生?
欢迎来到大金融时代。
其实“经济”这个词可以由另外一个词替代,那就是“交换”。虽然我们现在有了货币作为媒介,但本质上货币最终还是为了成全物物交换。
举个例子,你打工上班后发了工资,你拿这工资去购买了几件衣服,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你用上班期间给社会付出的劳动力,换取了几件衣服。
经济发展的本质,其实就是让这样的“物物交换”规模扩大,释放产能,丰富社会物质财富。
在过去还是贵金属货币与金本位货币时代,社会经济的规模直接受限于贵金属的开采总量。想象一下,原本一个地方有丰富的资源可供开发,但就是因为没有贵金属,所以只能晾在那。
后来,人们发现了“债务“的魔力,利用债务与信贷来拉动经济,于是市场经济的规模从被贵金属总量限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为了带大家理解债务的力量,我就举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例子:
现在有个菜农,还有一个建筑师,菜农想要请建筑师建一个房子,需要100万元,但菜农没那么多钱于是找银行申请贷款,贷款了100万通过电子转账给建筑师,这时候银行并不需要真的用到100万的现金,只需要在账户上操作下,这时候建筑师的电子账户瞬间多了100万,于是他给菜农建了一套房子,而菜农接下来的30年时间为了还款,于是不停的种菜卖菜,而建筑师因为有了100万的收入于是每天都找菜农买菜(也是通过电子转账),30年过后,债务还清了。
而这债务从发生到消亡的过程,社会上多了一个价值100万的房子,跟总值100万的菜,总共200万的产值(GDP),数倍于债务本身的产值。
其实仔细想想,事实上银行并不需要真的存在100万的现金,甚至我们可以说建筑师一开始多出的100万收入是凭空诞生的,但同时,建筑师也因此给社会创造了一个房子,另一方面,债务可以看做是负债者在未来劳动生产创造的承诺,菜农因此不断的种菜。所以你瞧,100万的债务,转化成200万的物质财富。
而这凭空诞生的100万,我们称之为信用货币,它不需要贵金属为其作为发行担保,它的发行担保资产就是债权,或者说居民的信用。并且它一定能够流通,为什么?
因为它是因债务而生,只要有人需要追求它去还债,它就有了能够流通的逻辑基础。
当然,过去并没有电子账户转移支付,我只是为了让大家方便理解所以取一个比较贴近生活的例子,过去虽然没有电子账户,但用的是商业汇票、支票、债券等方式进行会计账簿上的转移支付,而对象一般也是不同领域的大型开发商之间的大宗交易上,直到后来电子账户的运用才普及到日常交易中。
简单来讲,近代就是以贵金属货币与金银本位货币作为基础货币,然后用基础货币为锚,以商业票据的转移支付、债券货币化等方式来实现存款派生,从而扩大债务规模(或者说信贷规模),从而拉动整个社会的产值。那时候的铁路债券甚至是硬通货,可以直接作为支付媒介。
近代史的大英帝国,还有另外几个列强,就是通过这样拉动债务来拉动整体产值,信贷、债务是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秘诀,这种方式基本不用担心货币滥发导致物价上涨(暂时是这样的),因为上面解释过了,有多少债务,就意味着将有数倍于债务本身的产值,社会产品的增量是数倍于债务本身,这也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目的——丰富社会物质财富。
首先尝试让当地加入列强主导的信贷体系,接受诸如铁路债券、物流港债券、工厂债券等公司债券作为其支付手段,当然这不是强迫的,而是利用其本身具备的国内或已经跟其他国外建立好的贸易市场保证这些债券的流通力,同时因为其市场产品的品质使得这些债券在国际贵金属交易平台上获得稳定的汇率,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资本家如果看上了一块地,然后让地主开价,然后直接开具债券,直接用其发行的债券买下地并建设好工厂,且雇佣员工,然后开始生产东西,而因为当地人多了这些债券收入,他们的消费力就增加,于是生产的东西不愁卖不出去,债券重新流回到资本家手里,债务消亡。如果不具备开具债券的资格怎么办,或者说一个一无所有的英国小伙想要去那边买地创业,该如何做到?可以直接走银行贷款的渠道,银行开出的是以英镑标的债券,因为银行具有高信用度,所以这种债券也同样可以流通,于是用这债券买下了地建了工厂,那么同样的,因为这一系列操作使得当地收入增加,生产的东西不愁卖,于是债券流回到英国小伙手里,英国小伙于是还清了贷款,同时他手里多出了一块地跟一个工厂。
这样的造富神话在当时多如牛毛,利用债务货币化拉动经济,是西方列强崛起的秘诀。而关于近代清政府的失败,我国教育会归结到体制或国情上,但西方学者认为,虽然清政府学习了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甚至也学习了西方的政治体制(三民主义运动),然而这些都只能算是枝蔓,真正的心脏——也就是银行业主导的信贷扩张体系,却没有学到,这是西方学者所认为的我国近代失败的根本原因。
上面的整个债务货币化的过程,可以看成是广义货币总量扩张的过程,在广义货币总量里面,基础货币是占非常小的比例,所谓基础货币在现代就是实实在在印出来的纸币,而在近代就是金银本位货币,基础货币是作为信贷扩张的基础资产,它本质上还是跟黄金挂钩,以此为基础通过债务的一放一收实现产值增加。如果你看懂了上述过程,就会发现黄金已经不是必须存在的了,就算没有黄金作为担保资产,这样的系统照样能够运转,那些以基础货币为锚派生出的货币化的票据,之所以能流通,是因为它本身就是银行借出来的,所以人们需要它去还债,那它就有了能够流通的逻辑基础,事实上这样的流通基础是比过去的黄金白银更加厚实,想想看,黄金白银为什么能够流通?其实是基于某种“信心”,而这种因债务而生的货币并不需要信心,只要社会上有人需要追求它去还债,那它就必定能流通。
上面是二战之前的信贷与货币体系,二战之后的今天,我们已经很少用到支票、或是债券等作为支付手段了,因为我们找到了更强大的替代品——银行电子账户与电子转账的广泛运用,它使得存款派生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上述的债务驱动经济模式更加广泛庞大。
本篇文章所描述的,就是以债务与信贷为核心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形态,在这个系列专栏里,我接下来会带大家更加全面详细的理解金融与市场经济的全貌。
你会理解美联储的运作模式,它的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到全世界;
你会理解马歇尔计划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如何构建起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
你会理解如索罗斯量子基金这样的大型游资,是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与市场规则来收割小国羊毛;
你会理解日本与美国的广场协议与泡沫经济的全貌;
你会理解为什么经济运行必然存在繁荣与萧条周期的切换,我们又该如何利用这点。
金融与市场经济的奥秘(2)——美联储与美元霸权
理解美联储的基础货币发行体系,是理解美元霸权真正内涵的重要一步。
本篇文章会带大家全面理解美元基础货币是如何发行的。还有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底层逻辑与意义。
美元基础货币的发行是有一套严格的规范,使得它既能保证币值,又能在国际货币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怎么做到的呢?
用来规范美联储权限的联邦储备法里面,其中里面有两条非常重要的条款,分别是第16章第2条、第18章第6条。
如果大家想了解联邦储备法,可以直接百度“美联储官网”,弹出的第一条“Federal Reserve Board - Home” ,点击进入就是美联储的官网,不需要翻墙哦。
然后如下图所示的位置点击进去,就是联邦储备法的全文:
以下两个是这两条法例的原文:
16.2. Application for notes by Federal Reserve banks
Any Federal Reserve bank may make application to the local Federal Reserve agent for such amount of the Federal Reserve notes hereinbefore provided for as it may require. Such application shall be accompanied with a tender to the local Federal Reserve agent of collateral in amount equal to the sum of the Federal Reserve notes thus applied for and issued pursuant to such application. The collateral security thus offered shall be notes, drafts, bills of exchange, or acceptances acquired under section 10A, 10B, 13, or 13A of this Act, or bills of exchange endorsed by a member bank of any Federal Reserve district and purchased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section 14 of this Act, or bankers’ acceptances purchased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said section 14, or gold certificates, or Special Drawing Right certificates, or any obligations which are direct obligations of, or are fully guaranteed as to principal and interest by, the United States or any agency thereof, or assets that Federal Reserve banks may purchase or hold under section 14 of this Act or any other asset of a Federal reserve bank. In no event shall such collateral security be less than the amount of Federal Reserve notes applied for. The Federal Reserve agent shall each day notify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of all issues and withdrawals of Federal Reserve notes to and by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to which he is accredited. The said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may at any time call upon a Federal Reserve bank for additional security to protect the Federal Reserve notes issued to it. Collateral shall not be required for Federal Reserve notes which are held in the vaults of, or are otherwise held by or on behalf of, Federal Reserve banks.
18.6. Collateral for notes; form and tenor; redemption; etc.
Upon the deposit with the Treasurer of the United States, (a) of any direct oblig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b) of any notes, drafts, bills of exchange, or bankers’ acceptances acquired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ct, any Federal reserve bank making such deposit in the manner prescrib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shall be entitled to receive from the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circulating notes in blank, duly registered and countersigned. When such circulating notes are issued against the security of oblig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amount of such circulating notes shall be equal to the face value of the direct oblig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so deposited as security; and, when issued against the security of notes, drafts, bills of exchange and bankers’ acceptances acquired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ct, the amount thereof shall be equal to not more than 90 per cent of the estimated value of such notes, drafts, bills of exchange and bankers’ acceptances so deposited as security. Such notes shall be the obligation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procuring the same, shall be in form prescrib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shall be receivable at par in all parts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same purposes as are national bank notes, and shall be redeemable in lawful money of the United States on presentation at the United States Treasury or at the bank of issue. The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is authorized and empowered to prescribe regulations governing the issuance, redemption, replacement, retirement and destruction of such circulating notes and the release and substitution of security therefor. Such circulating notes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same tax as is provided by law for the circulating notes of national banks secured by 2 per cent bonds of the United States. No such circulating notes shall be issued under this paragraph after the President has declared by proclamation that the emergency recognized by the President by proclamation of March 6, 1933, has terminated, unless such circulating notes are secured by deposits of bonds of the United States bearing the circulation privilege. When required to do so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each Federal reserve agent shall act as agent of the Treasurer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of the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or both, for the performance of any of the functions which the Treasurer or the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may be called upon to perform in carrying out the provisions of this paragraph. Appropriations available for distinctive paper and printing United States currency or national bank currency are hereby made availab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circulating notes of Federal reserve banks herein provided; but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reimbursed by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to which such notes are issued for all expenses necessarily incurr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curing of such notes and all other expenses incidental to their issue, redemption, replacement, retirement and destruction.
这里就不详细翻译了,简单来讲,以上两条法例规定了美联储发行美元必须要有担保资产,这些资产可以是贵金属、有价证券、商业汇票等。
其中最主要的担保资产就是债券,而债券里面最主要的就是联邦政府债券,也就是国债。
说到这里,民间不少专家对此会存在这么一个错误的解读:美元发行很简单,就是总统给美联储主席打个电话,商量说我们明天发行10亿美元,我在这边准备10亿美元的债券,你明天印10亿美元买我这债券。于是社会上就多出了10亿美元的基础货币投放。这过程被比喻成“左手换右手的游戏”。
——这样就彻底误解了美元基础货币的发行机制。
首先,根据上面联邦储备法的第18章第6条,里面提到美联储只是美元基础货币的发行机构,不是印钞机构,印钞权是掌握在美国财政部手里。
美联储要先准备好担保资产,例如债券,拿着这些资产去财政部那登记,财政部的铸币局才会印刷出对应的美元基础货币交付到美联储手里。
而美联储拿着这份新增的美元基础货币,去债券二级市场上购买债券,这时候这新增的美元才算发行出去,投入到社会当中。
而这时候美联储又可以拿着这新购买来的债券,去到财政部那登记为担保资产,获得第二份的美元基础货币。
然后又重复上述的步骤,用这第二份的美元基础货币,去购买第二份债券,如此类推,美元基础货币就是这样发行到社会当中。
我们可以把这过程比喻成“鸡生蛋蛋生鸡鸡生蛋……”的过程。
为什么要用这么复杂的过程?直接像上面民间专家所以为的那样左手换右手一次过发行那么多的美元不好吗?
你理解了这过程背后的意义,就能理解美元霸权的实质是什么。
**一、从金本位货币时代沿用下来的资产负债表形式。 **
首先要从近代金本位货币的发行机制说起,因为现代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的形式就是沿用了过去金本位货币时代银行的。
关于资产负债表,做财务的肯定不会陌生了。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资产负债表、以及所运用的复式记账法,最初是银行家发明出来的,用于银行的记账,后来才推广到企业运用当中。
考虑到阅读此篇的人有很多没学过财会的,所以在这里简单的说下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在于这么一个公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没学过财会的人,第一次看到这公式,可能会产生误解,以为这公式说的是资产是一个大类,这个大类里面包含两个小类分别是负债跟所有者权益,其实这是错的。
这个公式里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三个分别独立的项目,只是数值上这公式是成立的,也就是负债项目下以货币为单位的数值,加上所有者权益的数值,恒等于资产项目下的数值。
那么银行家们是如何运用这资产负债表发行金本位货币的呢?
金本位货币,就是以黄金为抵押担保资产发行的纸币,持币者可以去到银行那用纸币兑换纸币面值对应的黄金,银行见票即付。
首先银行家要先有第一份黄金,这个黄金属于自有资产。
这时候资产负债表里面,公式右边的负债为0,资产就是这第一份黄金,所有者权益的标的也是这份黄金,资产的数值等于所有者权益的数值。
然后,银行家以这第一份黄金为抵押担保资产,印了第一笔金本位货币。这时候这金本位货币还没发行出去,所以资产负债表没有变动。
那什么时候资产负债表开始变动呢,就是当银行家拿着这以第一份黄金作为抵押担保资产的第一笔金本位货币,去黄金市场上购买黄金或其他资产的适合。
这时候这第一笔金本位货币就算发行出去了。
这时候资产负债表里面,公式左边跟右边同时增加。
资产项里面,原来的第一份黄金,加上新购买的第二份黄金。
同时公式右边的负债项不再是0,而是新增了第一笔发行在外的金本位货币。
为什么发行在外的货币,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面记为负债?因为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有多少金本位货币在社会上流通,就意味着银行欠了金本位货币持有者多少黄金。
就如下图所示:
这图的左边是资产项,右边是所有者权益+负债。
黄金A是指原来银行家自有的第一份黄金,黄金B是指新增的第二份黄金。
Notes就是指发行出去的金本位货币。
接下来,银行家可以用同样的方式继续扩大资产负债表。
因为第一笔发行出去的金本位货币的发行抵押担保资产是黄金A,而黄金B没有被抵押,所以银行家可以以黄金B作为抵押担保资产印出第二笔金本位货币,然后去市场上购买新的第三份黄金,也就是黄金C,于是这第二笔金本位货币就发行到社会中去了。
而资产负债表以同样的方式再次扩大。
银行家可以继续重复上述的过程,不断的扩大资产负债表。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越大,说明这家银行发行在外的金本位货币越多。
有小伙伴会问到,银行家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呢?
首先银行家可以通过此方法抢占市场上的黄金,虽然是负债的方式,可以看成除了第一份自有的黄金外,其他所有的黄金都是借来的。抢占的黄金越多,意味着自家发行在外的纸币越多。
自家发行的货币流通量足够大,那么市场交易会倾向拿它作为结算货币,当某个货币作为市场主要结算货币的时候,会给这家发行方带来怎样的效益或优势,文章后面会探讨。
另一方面,以这货币作为标的债务得以扩张,也就是M2货币总量的扩张是以这货币为单位,具体过程与其给发行方带来的效益,会在本专栏另一篇文章详细探讨。
然而,金本位货币有着天然的缺陷,就是其发行量受限于黄金开采的总量,发行量一旦受限,也就意味着社会的经济规模因此受限。
并且黄金的价值,本身就是基于人类对它的“信仰”,它的存在本身并不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使用价值,而它的高价值源于它的“稀缺性”,这就陷入了一个悖论——如果想要扩大经济规模,就必须开采贵金属,然而开采量的增加就会降低其稀缺性,于是货币价值也因此降低。这个悖论我们可以称之为“稀缺悖论”。
也正因为黄金本身不会带来实际的使用价值,但人们却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去开采它,那样就意味着社会的一部分产能与劳动力,耗费在这种实际实用意义不大的事物上。
于是顶层的银行家与经济学家们就开始思考,有没有一种东西,能够替代黄金这样的贵金属作为货币的抵押发行担保资产?而这种东西的诞生能够不受限制,并且不用耗费劳动力与产能,甚至能促进产能,同时又不存在贵金属那样的“稀缺悖论”,它的价值不会因为流通量增加而减少。
有怎样的东西能够兼具以上要素呢?
答案是:债务。
于是,在1914年的时候,结合了当时最顶尖的经济学家与银行精英们,设计出了对后来世界经济格局影响至深的20世纪最伟大的货币发行系统——基于联邦储备法的联邦储备系统,也就是美联储。
**二、基于债务发行的现代信用货币。 **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形式,其实就是沿用了过去金本位货币时代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只不过资产项里面不再是只限于黄金这样的贵金属,同时还包含了各种有价证券、债券、商业票据等。
于是我们可以把上面的资产负债表图里的黄金换成其他资产。
其中债券是最主要的美元发行抵押担保资产,为了方便理解,我就全部换成债券好了:
回到上面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以“鸡生蛋蛋生鸡鸡生蛋……”的形式来发行?
如果不以这种形式,而是以民间专家所认为的那样无资产抵押担保的直接印一份货币去购买新的资产,这就相当于在金本位货币时代,银行家不需要有第一份自有的黄金,直接凭空印一张纸,去黄金市场上购买黄金——这无论在道德还是逻辑上都站不住脚。
并且,以这种方式来扩张资产负债表,本身就是一个自动稳定器。想像一下,在这样的模式下,如果美联储不断的发行美元,也就是要不断的在债券二级市场上买买买,这样就会不断推高二级市场上的债券价格,那样就意味着买下一手债券所需要的美元额要不断的提高,这样就使得美联储的发行美元的量是边际递减的。
什么时候美联储的美元发行能力比较强?就是二级市场里债券价格处于低位的时候。而债券价格处于低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不足(流动性不足的意思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市场比较缺钱),也就是说当市场流动性越不不足的时候,美联储的发行美元能力是越强的。
反过来,当市场流动性越充足,那么美联储的美元发行能力就越弱。
这样就意味着,当美联储为了追求利润而在二级市场上低吸高抛赚差价的时候,就是在调节市场流动性。
然而这还不是这个系统最伟大精妙之处,这个系统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产能问题,把人类社会的经济规模从贵金属总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怎么理解以上这段话呢?
美元发行的抵押担保资产是债券,是基于债务而生。这就意味着所有发行出去的美元基础货币,最终会回流到美联储这个债券的持有者上面,形成货币流通的闭环。
于是我们可以看成,所有的美元实际上都是从美联储“借”出来的,最终会回到美联储手里。
前面提到,贵金属的价值是基于“信仰”,同时又源于“稀缺性”。但美元这种基于债务发行的货币却不是基于“信仰”。正因为所有的美元都是“借”出来的,那就意味着社会需要追求它去还债,而只要有人追求它来还债,那它就有了能够流通的逻辑基础。这使得美元的内在价值从根本上区别于金本位货币。同时越是发行,流通量越大,意味着社会对银行的债务越大,于是对美元的需求越大,从根本上解决了“稀缺悖论”。
并且债务的发生是不需要成本的,使得社会不再需要像金本位货币时代那样,需要一部分劳动力与产能消耗在贵金属开采这种实际意义不大的事情上,使得社会的产能与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另一方面,债务货币化使得货币的真正创造者不再是银行系统,实现了货币创造的去中心化(不要跟我提比特币)。
怎么理解以上这句话呢?
表面上看,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是发行美元的唯一机构,但实质上,一个巴掌拍不响,美联储发行美元的前提是社会上必须发生债务(或者说创造信用)。也就是说,真正美元的创造者是社会上的各个个体,当社会个体创造信用的时候,就是创造了货币,而美联储担当的角色实际上把这些创造的信用统一包装起来,或者说统一载体,也就形成我们看到的美元。
金融与市场经济的奥秘(3)——存款派生、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霸权
原创 何佳磊 干货逻辑 2022年09月20日 19:58 广东
此系列来到了非常重要的一集,本篇文章会全面的带你理解二战后世界经济与金融的秩序是如何建立的——而这又是国内教育最为薄弱与模糊的环节。
不少人还是觉得欧美列强的崛起靠的是掠夺,二战后美国的崛起靠的是发战争财,日本德国能够战后成为发达国家是因为战争期间设施没被破坏。
我不否认确实有其中的因素在里面,但说这些话,就如同我说“爱因斯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数学很厉害”,虽然算不上错,但也绝不是事情的全部真相。
在看本篇以前,推荐大家先看上一集: 金融与市场经济的奥秘(2)——美联储与美元霸权
要想复盘欧美列强二战后经济崛起的过程,就必须全面理解以美国主导的世界金融秩序底层逻辑。本篇会详细给大家解释马歇尔计划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诞生与解体。
在正式开始下文前,先给大家玩个小游戏。
假如某天突然来了外星人,并用某种黑科技,把所有的货币都传送去了别的星系。
地球上一分钱货币都没有了,这样看的话,是不是所有人都要饿死了?
你作为其中一个种大米的,你想请人做一件价值100元的衣服,但所有货币都消失了,你怎么办?
你想到了一个办法,你写一张欠条,上面注明凭此票可在日后来到你这里换取100元。拿着这欠条请做衣服的给你做了一件价值100元的衣服。
这时要问了,不是说好所有货币都消失不见了吗?到时候他拿着欠条找你要100元怎么办?
然而,对方想要的并不是100元,而是想要一袋大米,于是拿着欠条跟你说,“你不是欠我100元嘛,我刚好想要100元的大米,我用这欠条换你100元的大米,咱俩就互不相欠了。”
于是,你用了一袋大米赎回了100元的欠条。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过程,其实并没有货币的流通,流通的只是欠条,或者说是“债务”。而整个过程都没有“真正”的货币参与。
而因为这债务的发生与消亡的过程,使这市场上多了价值100元的大米,与价值100元的衣服,总共200元的GDP增量。
我们可以看到,你创造的这张欠条,其价值在于这张欠条的标的100元,也就是能兑换100元。然而,这个过程真正促成其流通能力的,在于你愿意为了赎回这张欠条,去产出价值100元的大米。
我们可以看成100元是基础货币,而这标的100元的欠条,是这基础货币派生出来的货币,可以称之为“存款派生”,它可以是债券、商业票据、汇票、提款权等——而这就是广义货币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货币我们可以称之为M2货币,它是同样具有流通力的。
上面我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虚构了一个外星人卷走货币的故事。现实中,只需要存在少量的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就是实实在在印出来的纸币),就能“撬动”出数倍于基础货币本身的M2货币,具体过程后面会详细讲解。
有聪明的小伙伴就会想到,上面这个故事还有个更“高明”的做法,就是那欠条的标的不是货币,而是你生产的大米,你承诺任何一个人拿着这张欠条来到你面前,都能兑换到一袋大米。直接跳过基础货币的部分,所带来的效果跟前面所讲的是一样的啊。
这是不是真的更高明呢?
如果真按这种做法,其实这时候,你所创造的“欠条”就成了基础货币。如果你是个绝对守信的人,每创造一张欠条,必然有与之对应的等量大米储备起来作为担保资产,那么这个系统运作起来就没问题,而这时候的你实际上担当了“中央银行”的角色。
但是,如果你并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人,你凭空创造欠条,却没有足够的担保资产与之对应,这时候你的所发行的欠条就是丧失了信用——对应现实,就是主权信用违约。
而这时候整个市场都流通着你的欠条,已经形成了依赖,一旦发现了这欠条并没有实际价值支撑,那么都找你挤兑大米。
整个市场因此停滞,经济崩溃。
这就是为什么存款派生的环节必须由商业银行去主持,而不能够让中央银行去做。中央银行的任务是发行基础货币,它必须保证基础货币的信用。
而存款派生交给商业银行去做,哪怕有一天某些商业银行违规操作,亦或是坏账太多导致违约,甚至破产,也不会影响到基础货币的价值,即不会发生主权信用违约,也不会影响其他以这个基础货币作为标的的有价证券的价值。
甚至,大家都去挤兑基础货币的时候,反而更加提升了这基础货币的价值。
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成是中央银行把货币信用违约的风险,“下渡”给商业银行。
然而,哪怕是不把这种信用违约风险下渡出去,中央银行自认为自己绝对守信,不可能存在信用违约。就好比你绝对会保证每张欠条必然有以产出的大米对应,你担当了一个合格的中央银行的角色。
但你生产大米的产能始终是有限的。哪一天市场规模足够庞大,所需要的货币流通量已经超过了你的大米产能的极限。
这时候,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就必须诞生出一种以你的欠条为标的的新的欠条,也就是你欠条的欠条。这可以看成是以你的欠条作为基础货币,以上面所讲的方式派生出M2货币。
所以你瞧,市场自然而然的分化出两个角色,一个是发行基础货币的角色,也就是中央银行,另一个是负责以基础货币为标的派生出新的货币的角色,这个角色必须与中央银行割裂出来,也就是商业银行。
回到现实,因为过去基础货币主要是金本位或银本位货币,其发行受限于贵金属总量,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就必须有一个角色负责以基础货币为标的进行存款派生。
(需要注意的是,中央银行并不一定是政府部门,它可以是个私营机构,广义的中央银行的定义其实就仅是发行有抵押担保资产且见票即付的货币的银行,这种货币被称之为基础货币,它并不一定非得是政府机构。
如果你某种资产足够多,而社会也确实认可这样的资产,这个资产本身能够流通,例如你有很多灭霸用的那种无限宝石,那么你可以发行一种以无限宝石作为发行抵押担保资产且见票即付的货币,于是你创造了一个新的币种,这时候你自己就成为了这种货币的中央银行。
事实上早期有很多发行金本位基础货币的银行最开始是私人银行,后来被政府收编而国有化,变成国家中央银行。然而即使是今天,也有部分货币是由私人银行发行的,例如港元,它是由三家私人银行共同发行,分别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
但是美联储确实是根红苗正的政府机构,是的,货币战争里面的说法是错的。)
这就是近代欧美列强崛起的秘诀,以金本位货币基础货币,利用存款派生机制来扩大债务规模,从而扩大M2货币流通量,于是扩大经济规模。
很多不了解货币银行学的人会天真的以为,让国家富起来,只要黄金多就行啦,不够的话就去别的国家抢,有了黄金大家就能富起来了。进而认为,现代欧美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是因为一百年前掠夺了许多黄金。
不妨假设一下,现在突然有个大型黄金陨石撞向地球,碰到大气层那刹那解体成碎片了,黄金散落到地球人人有份。这样的话是不是大家就富起来了?经济就发展起来了?所有人都不用挨饿了?
请大家记住,“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让每个人能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但作为回报,就是每个人都需要生产出其他人所需要的东西,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让这样的事情不断重复,扩大规模。而货币仅仅是一个实现这个过程的工具,它不是目的。
** **
而上一集讲到,“债务”就是这么一个工具,债务诞生的时候必然是有人需要借款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那个人为了清偿债务,于是不得不去劳动生存出社会需要的东西——所以,扩大债务规模就是扩大经济规模。
在上一集,我们详细解析了美联储是如何发行美元基础货币的,接下来,我们会详细探讨,现代商业银行是如何利用资产负债表来进行存款派生的。
相信不少金融专业的新人,刚接触货币银行学时,都会被教材里关于“存款派生”的解释搞得一脸懵逼。
教材里是这么解释的,大家可以在百度上找到:
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购买有价证券等方式创造的存款。商业银行吸收到原始存款后,只按规定留一部分作现金准备应付提存,其余部分可用于放款和投资。在广泛使用非现金结算的条件下,取得银行贷款或投资款项的客户并不 (或不全部) 支取现金,而是转入其银行存款帐户。这样就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笔新的存款。接受这笔新存款的商业银行,除保留一部分作准备金外,其余部分又可用于放款和投资,从而又派生出存款。这个过程继续下去,就可以创造出大量的派生存款。
以上这段解释并没有错,而之所以让很多人困惑,是因为这段话并没有解释这样“设定”的意义是什么。
而教材的侧重点却放在了“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个概念上,所以学生们只是知道要这样设定,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设定。
金融与市场经济的奥秘(4)——手把手带你彻底理解期货交易市场的运作原理
原创 何佳磊 干货逻辑 2022年12月11日 14:05 广东
其实就连做期货很长一段时间的人,自己都说不清楚期货的机制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机制。我一直都强调,大家要先把一个市场怎么诞生的,怎么运作的,再来谈怎么进去里面赚钱。
**另外我强烈建议大家,**不管你有没做期货,但你至少要理解期货市场运作的原理,因为这是整个金融市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跟每个人息息相关,你不了解期货,你连做空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
本篇会详细解答几个问题:
1、期货市场怎么诞生的?它是怎么运作的?为什么说它是风险最大同时也是最容易暴富的市场?
2、为什么期货市场的基本面分析比股票市场重要很多(同时也容易很多)
3、真正顶层的对冲基金,是如何利用期货市场来无风险盈利的?
期货市场。
期货的起源众说纷纭,已经无从考证了,但第一次把期货交易平台化、规模化的就是在那一次郁金香泡沫事件,大型游资就是利用这个平台来收割郁金香散户的。
其实期货诞生的初衷是拿来规避风险的,它其实是一种远期交易合约,是用来套期保值的,就是买卖双方在约定的时间以约定的价格交易,不管这期间这交易品种的市场价格怎么变动,买卖双方都必须按原先约定的价格来交易——这个交易我们称之为“交割”。
于是同个交易品种的期货市场往往以交割日期来分类,例如比特币期货价格,有分5月交割合约、6月交割合约、依次类推。
并且期货市场跟现货市场有点最大的不一样是,现货市场的总流通盘是有限的,例如比特币、贵金属的总量就这么多,总流通盘不可能超过它;但期货市场却不一样,理论上讲它的流通盘是可以无限的,只要有新的合约签订,那么它的流通盘就会扩展。
那期货又为什么成为风险最大的市场之一?光看上面的解释你是无法看出的,即使是金融专业的初学者,刚开始时在这里也是一脸懵逼。别急,接下来就手把手的带你理解。
我们在期货软件上看到的分时走势,其实是做买(做多)与做卖(做空)双方签订的最新合约交割价格。因为如上所述现在期货交易平台都是统一了交割时间,例如比特币5月交割合约的最新价格,就是买卖双方最新签订的、在5月份交割的最新成交价,就是这每一分钟的最新成交价,连成了线,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分时走势。
其涨跌原理就跟上面讲述的资本市场价格涨跌原理一样,一个合约是否成交,是要看多空双方是否同意按这个价格在5月份交割,所以一个合约必然有做多盘与做空盘,他们相互称之为“对手盘”。而如果按现在最新的5月份交割的合约价,想要在这个价格签5月份买入的人或资金盘比想要按这价格签5月份卖出的人或资金盘多,那么期货合约价格就会上涨,反之就会下跌。
——注意到没有,这个涨跌过程是跟现货价格无关的,理论上讲不管现货价格怎么变动,最终决定期货合约价格的是参与到期货市场的人或资金盘,它甚至有可能跟现货市场价格反着走。
就这么看的话,那期货合约价格又为什么影响到我呢?既然我跟卖方约定了5月份按约定价来交割,那接下来期货合约市场价不管怎么变动,我跟卖方的约定不会因此改变啊,那为什么期货成了风险最大的市场?我是如何在这样情况下亏损或盈利的?
假设你现在刚签订了一个郁金香5月交割的期货合约,你是做买(做多)的一方,合约上约定的交割价是每吨1000元,交割量是10吨,也就是你到了5月份交割日,你要准备好10000元的现金。
然而,在你买入后没多久,人们对郁金香的价格预期非常看好,都争先恐后的想要签订5月份买入交割合约,也就是期货市场上做多的资金盘非常多,比做空的要多很多,于是郁金香期货5月交割合约成交价节节攀升(注意这里说的是期货合约价格,不是现货价格,现货价格有可能反着走),现在最新的合约成交价去到了1200元每吨。
于是你就会想,既然你手头上有一个按1000元交割的买入合约,那为什么不直接转手赚个差价呢?
你只需要这么做:你自己再开多一单,只不过这次是做相反方向,你找一个对手盘签一个5月份交割卖出合约,也就是你要去做空,按合约现价1200元成交,交割量也是10吨——这样就意味着到时候5月份你要准备好10吨的郁金香给跟你签订合约的买方。
那这10吨的郁金香怎么来呢?
——还记得你之前已经签了一单1000元的5月份交割买入合约吗?也就是说,到那时候你可以先以每吨1000元交割买入了10吨郁金香,总付出10000元,然后再拿着这刚交割入手的10吨郁金香,以1200元每吨的价格卖给跟你签约的买入方,到手12000元。于是你净赚2000元。
于是更骚的来了,你会想到,其实你根本不用准备这10000元的现金,你也无需等到交割日来进行以上操作。
你只需在做空时这么跟签订合约的对手盘说:“你不是愿意以每吨1200元的价格在交割日从我这买入10吨吗,恰好我这里有张合约是以每吨1000元价格买入10吨,我只需把这个合约转手给你,到时候你拿这张合约去找这张合约的卖家买10吨,那我就算履行了我跟你之间的合约了。哦当然,你要给差价给我,毕竟我们签订的是1200元每吨,而我跟那个卖家签的是1000元每吨,所以你要给2000元的差价我,立刻马上哦毕竟现在郁金香涨的那么好,恐怕之后再也找不到愿意以1200元跟你签的人哦“
于是对方也同意了,毕竟反正都一样,他最终付出的总成本还是12000元,跟合约约定的一样。
你瞧,这个过程中你实际上不需要准备10000元,这一来一回你空手套白狼了2000元。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平仓“,平仓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你通过做一个与你手上合约相反方向的合约,来对冲掉原来的合约,这时候你手上就没有任何合约了。
上面这个过程,还没有涉及到“保证金”的概念,可以看成这个过程的保证金为0,也就是无限杠杆,因为你不需要准备任何资金,就可以空手套到2000元。上面的平仓是带来利润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止盈平仓。
于是,你开始不断重复这绝妙的点子,只需再期货市场上开单,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平仓,无需等到交割日来赚差价。
然而,情况也有可能往相反方向发展。假如市场对郁金香价格的预期非常悲观,都争先恐后的想要签订5月份卖出交割合约,也就是期货市场上做空的资金盘非常多,比做多的要多很多,于是郁金香期货5月交割合约成交价不断下滑,现在最新的5月交割合约成交价跌到了800元一吨。
而你对其预期也非常悲观,你担心到了5月份现货市场的价格已经一文不值,但你却还是要强制以1000元一吨的价格来买入,甚至可能你根本就没有10000元的现金,于是你想在此之前止损。
于是你给自己开多一单,也是做相反的方向,开了一单5月份卖出交割合约,约定价格为每吨800元,交割量10吨。
这次你会这么跟对手盘说:“我们约定5月份以800元的价格交割,恰好我这里有一张买入交割合约,我把它转手给你,你只需要拿着这合约找那个跟我签订的卖家,他把货卖给你,那我就算履行了我跟你之间的合约了。只不过我这张合约约定的价格是1000元每吨,但不要紧,我现在就补差价给你,我补2000元给你,求你了老哥~你就答应我吧!”
对手盘看反正也一样,最终他所付出的总成本还是8000元,于是就答应了你。
你成功平仓了,只不过这个过程你亏损了2000元。我们称之为“止损平仓”。
以上只是我拿做多的例子来讲解,其实做空的平仓原理也一样,用同样的方式复述一遍,这里就不重复了。于是做空的人,并不需要自己手上真的有那么多货,只需在交割前平仓就能空手套白狼赚差价,这种亦叫“无货沽空。
但记住,做空的止盈平仓是在期货合约交割成交价下滑的情况,如果期货合约交割成交价上涨,那平仓就是止损平仓,这跟做多是反过来的。
简单一句,做多就是赌涨,做空就是赌跌。
这样操作的人多了,许多人根本不打算等交割,都是想在交割前平仓来赚个差价,而期货交易所也迎合这帮人,为了方便统一管理、统一结算,于是推出保证金机制。
保证金就是按最终交割日约定的交易总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上缴给期货交易所,一般是10%。例如你签订了每吨1000元的5月交割买入合约,交割量10吨,也就是到时候交割交易总额是10000元,这时候你只需付出10%也就是1000元作为保证金;同样,跟你签合约的空头也一样,也是上缴1000元作为保证金。
而你的浮盈浮亏怎么计算呢?就是以你签订的合约标的总交割交易金额为基准,根据期货市场合约最新成交价的涨跌比例来计算浮盈或浮亏。
那样就意味着,你的资金成本是1000元,但涨跌幅带来的浮盈浮亏是按10000元为基准去计算,如果期货合约交割成交价涨了10%,也就是从1000每吨涨到了1100每吨,那你的浮盈是去到1000元,也就是你浮盈了100%,资金翻倍;反过来,如果期货合约交割成交价跌了10%,那你就浮亏了1000元,浮亏了100%,如果这1000元就是你的全部资金,那就意味着爆仓,财富清0。
这就是为什么说期货市场风险大,实际上你是以一笔金额撬动了10倍价格的交易,所以说是10倍杠杆。
但注意一下,期货市场浮盈浮亏的本质是如果你选择在交割日之前平仓所带来的利润或亏损,但如果你不平仓,你打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套期保值等交割,那么不管期货市场合约价怎么变动,都对你无影响,浮盈浮亏对你没意义的,因为到时候你只需按约定的价格交割就好。
如果对上面期货市场的讲述还没看明白,不要紧,这不影响下文的阅读,你只需要记住两点:
1、做多的资金盘多了就会推动期货价格上涨,做空的资金盘多了就会推动其下跌;
2、多头平仓就是在做空,也就是他的平仓行为会让期货价格下跌;空头平仓就是在做多,他的平仓行为会推动期货价格上涨。
另外还有第3点:期货账号分为有交割权限跟没有交割权限的账号,如果是没有交割权限的账号,如果在交割月份到来前没有平仓,那么期货公司就会强制平仓——这个机制非常重要,后面就会谈到,那些大机构就是利用这个规则来收割散户的。
(扩展阅读:
以上的平仓,对应盘口语言就是”多换“或者”空换“,意思是一边想要平仓套现离场,一边新开仓进场。而这时候期货市场总持仓OPID是不变的。
下面简单讲解下另外两个盘口语言,”双开“与”双减“。
”双开“很好理解,就是两边都是新进场开仓的,两边互为对手盘。
”双减“就是两边都平仓离场——问题来了,我签订的期货合约,我想离场,但我的对手盘不想平仓离场,那么双减就是恰好别的合约的对手盘,跟我达成协议,一同退出。该如何理解这个过程,现实中是怎么实现的呢?
很简单,这就相当于我拿着这个合约,例如我是多头,我现在处于浮盈,照上面的路子想要通过按市场现价做一手空单来把这手多单转走,当我找到一个多头的时候,我就说我把我手头的这个多单转给你,你到时候找我原来的那个对手盘交割就可以了,哦,对了,我原来那个合约的交割价比现价低很多哦,所以你要补回差价给我。
但这个对手盘多头却说,巧了老哥,其实我也是想平仓离场的,我原本是一个空头,要不这样吧,我把我原来的对手盘、也就是那个原来的多头,跟你的那个对手盘、就是那个原来的空头对接上,然他们互为对手盘,这样就好了啊,我们就可以离开,让他们自己玩。
可是到时候他们交割怎么办?毕竟他们的合约价不一样啊!
那我们就各自找回那个对手盘,说说这事,按新的市场现价签订新的合约,但按这市场现价来补回原来的价差。止盈平仓那方,要原来的对手盘按信的市场现价补回差价;止损平仓那方,则是补回差价给对手盘。
从原来的对手盘角度来看,其实并没什么区别。于是就这么撮合成交了。
而市场就少了持仓,于是称之为”双减“。
而市场发展到今天的交易所统一结算,等于是交易所把各自的浮盈浮亏按上述的计算分配到新对接的对手盘。)
期货的基本面分析为什么跟技术面同样重要?
在期货里面基本面分析非常重要,相对于股票市场重要的多,也相对简单很多。如果你能掌握期货市场最重要的数据——产量,基本上你的盈利水平就会比没掌握这数据的高很多。
为什么呢?
很简单的道理,我就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只要想通这问题,就明白做期货基本面分析有多重要。
期货软件里的OPID指标都知道吧?就是总仓位指标,它一般是跟成交量图一起。
假如现在有个品种,例如螺纹钢吧,且不管现在现货与期货的价格如何,假设现在现货市场产量与存量加起来是100万吨,但近月的OPID总持仓对应的标的却超过了100万吨,例如去到了200万吨。
问:这时候你应该做多还是做空?
如果看过我这篇
你至少要理解了对冲基金是怎么赚钱的,再来谈自己作为散户该怎么通过金融投机市场赚钱(修订版)
就知道应该是要做多,为什么?
很简单,这说明期货市场上有很大一部分空单是“无货沽空”。无货沽空意味着这些人不可能一直持仓到交割,他们必定在此之前平仓,而空头平仓就是在做多,这也意味了有很多一部分成为未来多头的主力。
当然,以上是举了个极端的例子来带大家理解,现实中大多数情况是,期货市场近月的总仓位一般都接近或小于现货市场总存量。
但如果你能了解当下市场需求,现货存量中有哪些是已经在场外交易了,那么你就能大概估算出期货市场里无货沽空的仓位有多少。
投机本身赚的就是信息差的钱,如果你不做这些功课,你相当于瞎了一只眼,而其他人都在做这些信息收集,你觉得你有胜算吗?
所以我一直都说,适合做期货的是哪些人?就是本身是某个行业里的前线人员,例如你是螺纹钢、铁矿石、或其他农产品的供应商或采购方,你本身对这个市场比较了解,那么你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可以做期货,前提是要合理风控。
我看有些人是冲着期货杠杆高,有可能一夜暴富,对于这些人我都是劝退的。我一直都说你做期货的仓位要相对于你的股票的仓位的十分之一才是正常的。
也有一些人,学了点缠论就不知天高地厚,以为只要看着个价格K线就足够了,还看不起那些做基本面的,这类人我见得多了,对市场毫无敬畏之心,这些人其实非常愚昧,老是想着走捷径。
当然,这市场是没有绝对的,就算你完全了解了现货市场,确定无货沽空的资金盘大于有货的,这时候只能说大概率多头胜出,但还是有小概率事件,例如期货市场的多头大部分是没有交割权限的,而空头大部分有,这时候多头是无法持仓到交割,会在此之前强平。
——虽然这是小概率事件,但依然有可能发生。所以做投机的宗旨是凡事没有绝对,我们应该要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去分析,确保自己的操作在大概率的一方。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强调要基本面跟技术面一同分析。
如果说市场的产量数据,自己努力点,打点些关系就能拿到第一手讯息,还有可能进入这赛道,那接下来我要说的,会让你感受到普通业余散户跟职业交易团队那让人绝望的信息差差距。
那就是期货开户公司之间会信息共享,甚至跟交易所信息共享,知道在主力合约临近交割月的时候,这个市场里开仓的资金盘里,哪些是有交割资格,哪些是没有交割资格的。
一旦获取了这些信息,就知道多头与空头之间,哪一边没有交割权限的仓位多。
相较多些的那边,多出来的仓位我们可以称之为“无交割权限净头寸”,如果多出来的是多头仓位,那么就可以说无交割权限净头寸是多头。
那么,私募公司就可以用有空头交割权限的账户,去做这个无交割权限净头寸多头的对手盘,也就是做空。这净头寸有多少仓位,就做空多少。
大家都知道,如果无交割权限,那么到临近交割月的某个日期,如果自己不主动平仓,期货公司就要强行平仓,而强行平仓是按对手价哦。而多头平仓就是在做空。
而因为临近交割,本来市场上大部分参与者已经退去了,多头平仓的话去哪找对手盘成交?
就只有那些私募公司一早建好的空单,因为他们有交割权限,所以不会被强平,于是他们可以把空单平仓价挂到很低的位置,而多头被强平的时候,就只能按私募的挂单价成交,于是多头亏多少,私募的空单就赚多少。
这样的收割手法屡见不鲜,是圈内的秘密了,就是典型的机构知道你的底牌,并利用之。而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前年的中国银行原油宝穿仓事件,用的手法是一模一样的。
那次原油宝的多头穿仓事件,就是美方处心积虑的收割手段。
原油宝跟上述的私募基金不一样,严格来讲它不算一个基金,而中行建立一个搭桥平台,让国内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参与到美国WTI原油期货市场投机,实际上是投资者自负盈亏,由投资者自行操作。
但它并不是真的拿客户的钱换成美元去美交易所买卖,而是先构建一个虚拟盘,做多者与做空者根据WTI的原油期货价格走势来计算浮盈浮亏,这种形式的虚拟盘一个特点是,多头跟空头仓位几乎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如果是实盘,多空仓位必然相等,但这种内盘虚拟盘却不是),那么就会有其中一方的仓位多于另一方的仓位,我们称之为净头寸,这时候中行会拿自己的资金跟净头寸对赌,例如如果净头寸仓位是多头,那么中行就会建等量的空头仓位对赌。同时,中行自己会在WTI原油期货交易所那建与跟原油宝对赌的仓位的相反仓位,通过实现对冲,例如,接着上面,中行在原油宝建了空头仓位跟原油宝净头寸对赌后,同时会在WTI原油期货那建多头仓位。
但它却有一个漏洞——如果是自己去到美国那开账户做实盘,是可以自行决定做哪一个月份的合约,但如果国内投资者通过原油宝来参与投机,则没有的选择,而是统一由原油宝来决定月份,同时也统一由它来决定什么时候换月移仓。
这样,就可以有这么一种可行操作:WTI交易所是可以知道中行在WTI原油期货的仓位情况。据说这次原油宝客户95%做多,只有5%做空,那就意味着原油宝的净头寸是多头头寸且占总仓位的95%,按照规矩,中行在原油宝与净头寸对赌于是建了等量的空单,同时在WTI那建等量的多单实现对冲,只是想不到美国套路如此之深,既然美幕后知道了中行的仓位,那么美幕后庄家自己就在美国开一个私人账户去05合约那建空单(并且做的事跟原油宝对应的月份),然后一方面因为大量在05做空,是的05合约的价格一直压在低位,与06合约拉开了距离——这也是中行为什么迟迟不移仓的原因之一。拖到临近交割日,而因为原油宝在WTI是没有交割资格的,所以在最后期限会被WTI平台强行平仓,但是你懂的,多单能否平仓要看市场上还有没有其他人愿意做多,因为是临近交割,所以市场上没人去建多单了,就算有少数也很容易被消化掉,现在唯一能做多的就是那早些时候建空单的那个美幕后,因为是强平,所以不管那个幕后挂多低的价格去平仓,空头都必须接受并且成交,于是就有了-37.63美元的成交结算价,而幕后作为空头则因此大赚了一笔,可以说这次原油宝客户总共亏多少,他就赚多少。
这就相当于,最后时刻,美幕后同时掌握了空头与多头的遥控器,空头是自己的私人账户,他只要保持着不动,多头仓位只剩下中行这个冤大头,然后WTI以中行没有实物交割资格为由进行强制平仓,做过期货都知道,多头平仓就是在做空,等于是顿时出现了大量空军,形成价格踩踏,而美空头只要保持这不动,价格就会一直下滑。
以上就是整个收割的过程,可以说,这是一些美幕后恶庄以牺牲广大投资者的本金与中行的口碑来换取大量收益的行为。
上述的方法成功的条件,就是跟交易所打通关系,获得仓位信息,所以这只有机构才能做到的事情,我们散户就别想了。
所以,一个私募机构要收割散户很简单,只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有一个有买入交割权限的期货账号,一个有卖出交割权限的期货账号,跟交易所打通好关系,拿到有交割权限跟没有交割权限的仓位信息(或者是几个期货公司共享信息,全国也就那么几家可以开期货账号的)
这就是业余与职业的差距,要我说其实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门槛与差距,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有信息渠道,而你没有。你进去这市场跟他们竞争,就相当于蒙着眼睛跟他们对打,你觉得你的胜算多高?
散户永远无法拥有的硬件——对冲基金的高频量化交易工具
首先,很多自称自己是搞量化交易的,其实很多是来搞笑或坑人的,例如说什么1分钟macd kdj量化交易模型,很多是来坑新手的。
还有一种量化交易,是用python或C来构建AI自主学习,通过历史大数据来整合特征,然后当同样的特征发生时自动交易——这个不是我熟悉的领域,所以不好说。
最后一种,也就是真正站在鄙视链顶端,最古老、被对冲基金运用最广泛的,就是自动化高频套利,以及衍生出来的第三方中间物定价模型的衍生品自动化量化交易。
这不是普通散户能做到的,但却是你进入这市场必须了解的东西,因为正是这种方法的存在,推动了整个市场的价格波动,本篇文章就详细讲解其中的逻辑。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现在美元对日元升值,但如果现在日元对欧元没变化,欧元对美元没变化,那么就可以用美元换日元,然后用日元换欧元,最后用欧元换回美元,这样一轮操作下来口袋里的美元会比一开始多了,这是无风险利润。
正是这么做的人多了,最终推动三方汇率去到一个新的均衡点,整个国际汇率市场随之变动,最终使得套利空间压缩到极致——所以quant拼的就是速度,在市场还没完全传导以前,比其他参与者更早的进行这样的操作。
而衍生品quant定价模型,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其实你并不需要真的按上面操作,因为这个过程中,要么欧元对日元升值,要么欧元对美元贬值,或者两者皆有。所以,我可以做多欧元对日元汇率,做空欧元对美元汇率。
例如我做多欧元对日元的汇率,实际上是以美元作为第三方中间物,去衡量了欧元与日元的相对价值,因为先有美元对日元升值,而如果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不变,实际上欧元对日元的潜在价值提升——于是我可以抢在市场还没反应之前,先做多欧元对日元,实际上是用了较低的成本买入了较高价值的东西。
除了汇率市场外,同样的手法可以运用在两个不同类的市场,例如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与汇率市场。
举个例子,以美元结算的芝加哥原油期货市场,跟以日元结算的JPX原油期货市场,如果两个市场的原油价格没有发生相对变化,但外汇市场上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却变了;亦或者汇率市场没变动,但两个原油市场的价格却发生了相对变化。
这时候你能做什么?可以结合上面的例子自己推演下。
所以,高频量化交易拼的是网速,还有算法的优化,通过设立一个自动化程序,自动捕捉这些套利空间。
也正是有这些机构的存在,使得套利空间被压缩到极致,可以说国际金融与衍生品市场的价格变动就是靠这些来推动的。
我们普通散户基本上很难分一杯羹,但了解这些至少能知道市场发生了什么事,或是正在发生什么,不然就算发生了,连复盘都做不到,谈何盈利?
文章先到这里,下一篇会详细给大家讲解另一个重要市场——期权。
可以说,基本理解了整个世界金融的运转逻辑,可以说整个认知大厦已经建立好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的“装修”而已。
敬请期待。
金融与市场经济的奥秘(5)——你相信期货也能无风险盈利吗?手把手带你理解期权,期货与期权的对冲套利
原创 何佳磊 干货逻辑 2022年12月11日 14:05 广东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真正的量化交易者、或者说自动化程序高频交易者,甚至都不需要看K线,就能稳定盈利,甚至是无风险的——散户也可以哦。
要实现这个目的,就不得不利用另一个市场——期权。
相信刷到此文章的你,一定也曾自行百度过或是知乎上搜过关于期权市场的整个底层原理与运作模式,但你还是一脸懵逼。
其实百度百科上关于期权的解释,每一个字都是对的,但离真正了解期权市场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本篇就保姆式手把手带你全面理解期权市场。前面已经讲解过期货市场,本篇就是最后一块“拼图”,读完本篇基本上你对世界金融的整个理解框架已经是很全面了,后面就可以进一步理解对冲基金如何利用现货、期货、期权几个市场的对冲交易实现无风险盈利,而这些对冲基金的行为又如何影响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
不要觉得你只是炒股的,或是炒期货的,从来不碰期权,就可以不用了解期权。可以这么说,期权市场跟现货、期货市场息息相关相互影响,你不了解期权,就是在盲人摸象,你连复盘都做不了,还谈什么预测。
所以此篇文章很重要,非常干货,看完本篇,那么你基本理解了整个世界金融的运转逻辑,可以说整个认知大厦已经建立好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的“装修”而已。
对于赌徒来说,期权市场的风险甚至比期货还大。
但对于量化交易者与数学家而言,期权市场就是天堂。之所以这么说,在于人们能够利用期权的特性来进行期权与期货两个市场之间的对冲交易来锁定利润。它给机构与散户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锁定利润下限的同时,有机会获得远高于这个无风险利润下限的超额利润。
基础篇:
期权在百度与教材上的定义是这样:
期权是一种权利,一个期权合约必须有买方与卖方,期权的买入方(也就是期权持有方、亦称权利方),有权以事先约定的价格(执行价格或行权价)在未来约定的时间向期权的卖出方(亦称义务方)买入或卖出某个资产,而期权的买入方可以选择行使权利(下面简称行权),亦可以选择放弃这个权利不去执行(简称放弃行权),但期权的卖出方不能自己选择,他只能顺从期权买入方。
而期权合约又分为看涨期权(认购期权)与看跌期权(认沽期权),看涨期权的买入方就是以约定价格在约定时间向期权卖出方买入某个资产;看跌期权的买入方就是以以约定价格在约定时间向期权卖出方卖出某个资产。
这样看的话,期权的买入方岂不是很香,看上去貌似没有任何风险啊,如果是看涨期权,那么买入方可以根据期权标的的资产的市场价来做出决策,如果期权到期日的时候此类资产的市场价高于期权合约里约定的价格,那他肯定选择行权,如果市场价低于期权合约里约定的价格,他可以放弃行权,毕竟这时候直接去市场上买更划算啊。
所以很多人在这里就懵逼了,明明这么香这么无风险,为什么说期权市场的风险比期货市场还大呢?
另一方面,相对期权买入方的有限风险,期权卖出方的风险可是无限的,因为到时候不管期权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涨到什么地步,他都必须要以约定的价格满足买入方的行权。那为什么有人愿意去做期权卖出方呢?那些人是傻子吗?
因为期权卖出方可不是一点好处都不拿的,你要人家满足你这个权利,那必须得有报酬人家才肯干啊,这个报酬就是“合约价格”,一开始就支付给期权卖出方的,亦可以视为这个期权的卖出价格——这是整个期权市场最重要的概念。
所以,名义上讲,期权的买入方是亏损有上限(亏损上线就是他买入合约支付的价格),收益无上限。(但如果你认为这样就意味着风险有限就大错特错了)
而期权的卖出方是收益有上限(就是他卖出合约收获的价格),亏损无上限。(但并不意味着他的风险一定比买入方高,后面会解释)。
那么,期权市场投机的对象是什么呢?说直白些,赌的是什么呢?
其实赌的就是这个合约价格,也就是这样的一种权利值多少钱?你要出多少钱才能让有人愿意做义务方满足你的这个权利?
期权合约里,标的资产、行权日期、执行价格都是固定不变的,我们称之为固定参数。
而唯有合约价格,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它是期权市场唯一的变量,正是这个变量决定了期权买卖双方的盈亏。
就直白点的话讲,现在约定一吨玉米以3000元的价格在2023年1月份交割,行权方、也就是期权买入方有行权与放弃行权的自由,那么期权卖出方、也就是义务方,愿意收多高的合约价格,才会签订这样的合约呢?
由市场决定,采取的是跟股市与期货同样的撮合成交方式,我们看到的期权分时走势,实际上就是每一分钟成交的最新的合约价格连成的线。
直接上图:
上面画横线的地方,玉米2301,意思是行权日期是在2023年1月份。
下面画横线的地方,就是玉米2301下面的其中一个执行价格为3000元的期权合约的最新行情,画圈的地方就是这个合约的最新合约价格,是20元,也可以说这样的期权现在市场价是20元。(其中买入、卖出,可以就类似股票市场的挂买单与挂卖单)
然后我们点击这个合约进去,就能看到过去到现在每一分钟的最新合约价格连成的分时走势:
看到左上角 c2301-C-3000 没?这就是这个合约的简称,里面可看到所有的固定参数,c2301就是约定2023年1月份交割玉米(其中c就是玉米的简称,跟国内期货市场一样);中间的大写C指的是这是一个看涨期权(认购期权),如果是看跌期权(认沽期权)则中间的是个大写字母P;3000就是执行价格为3000元的意思。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 c2301-C-3000 合约的最新价格为20元。
这20元是由期权的买入方与卖出方共同决定的。
显然,期权的买入方,也就是权利方,他肯定是看涨未来玉米的价格,才会愿意出20元买这样的合约。
而期权的卖出方,也就是义务方,他肯定是觉得未来玉米不会再涨,才会愿意卖出这样的合约,成为义务方赚取那20元。
所以如果你看涨未来玉米价格,在期权市场里有两种做多的方式,一种是买入看涨期权,成为权利方;另一种是卖出看跌期权,成为义务方。
同样的,如果你看跌未来玉米价格,在期权市场也有两种做空的方式,一种是买入看跌期权,成为权利方;另一种是卖出看涨期权,成为义务方。
而期权合约的价格走势,就是多空双方角力的结果,看多或看空者根据自己这样或那样的分析,去做出买入或卖出的决策。
跟期货市场一样,它是独立于现货市场之外的,理论上讲它是有可能跟现货市场价行情反着走的,它完全是这个市场里面做多者与做空者角力的结果。
虽说如此,现货市场对期权市场的影响力非常大。
想象一下,假如玉米的现货市场已经涨到了5000元一吨,那么 c2301-C-3000这样的合约值多少钱?肯定非常值钱,因为这个合约的执行价格是3000元,而市场价却去到了5000元,这时候必然有人会争先恐后的买入这个期权认购合约,于是自然就会推高这个期权合约的价格。
作为合约卖出方、也就是义务方的角度,现在市场价都5000元了,你却要找我签3000元的执行价格,可以啊,你只要给的合约价格足够高,我就满足你咯。
反过来,如果玉米的现货市场价格跌到了2000元一吨,那么 c2301-C-3000这样的合约值多少钱?肯定非常不值钱,作为买入方的角度,市场价都2000元了,我干嘛还去买执行价格为3000元的合约啊!要我买也可以,毕竟说不定到了2023年1月份的时候,玉米价格会反弹涨破3000元也说不定,就算这事没发生,我也有不行权的自由,但合约价格你给我便宜点,我才会去签。
作为合约合约卖出方、也就是义务方的角度,现在市场价都2000元了,哪还有傻子去买执行价格为3000元的期权啊,所以这期权价格多低我都愿意卖,不赚白不赚。于是必然有大量人愿意卖出这样的合约成为义务方,于是自然这个期权合约的价格不断走低。
至于合约价格会被推高或压低到怎样的价格区间,我们放到后面谈。
现在来谈谈,为什么说期权市场是风险最大的市场?按道理,不管期权价格、也就是行权费怎么变动,都不影响已经签订合约的双方啊,都是买方亏损有上限收益无上限,卖方收益有上限亏损无上限。
那么期权合约价格的变动,是如何带来买卖双方的浮盈浮亏的?
这里就要引入“平仓”的概念,是的,就是跟期货市场类似,就是买卖双方在合约还没到执行日期的时候,选择提前离场的一种操作。
是如何实现平仓的?
这要回到期权市场刚诞生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现在的统一结算系统,那时候的人们是如何平仓离场呢?
先说期权的卖出方,也就是义务方。如果你作为 c2301-C-3000 期权的卖出方,什么情况下对你有利呢?
就是 c2301-C-3000 期权合约价格不断走低的情况对你有利。
你原本是20元一手卖出这个期权合约成为义务方,现在因为玉米现货市场价格下滑,大家对玉米未来的价格预期普遍呈现悲观,导致 c2301-C-3000 期权合约价格不断下滑,假设下滑到10元。
你作为义务方,就会想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提前锁定利润?
你只需这么操作,你可以以现价10元的价格买入同样手数的c2301-C-3000 期权合约,现在你成为了权利方。
你会发现你的利润被锁定了,因为不管玉米现货价格如何变动,你只需要在合约执行日期的时候,先是作为权利方行权,以3000元一吨的执行价格向你的义务方买入玉米,然后拿着这些玉米,去到你的权利方,同样以3000元一吨的执行价格卖给他。
而你的利润,就是期权合约价格1手20元-10元的差价。如果你做了100手,那么你净赚了1000元。于是你在无需准备任何货物的情况下,空手套白狼了1000元。
然后你会想到一种更骚的操作,那就是你无需等到执行日期,你可以提前锁定利润套现离场,提前摆脱这样的义务。
你只需这么操作,你同样以现价10元的价格买入同样手数的c2301-C-3000 期权合约,现在你成为了权利方,只不过你跑到准备跟你签订合约的卖出方那跟他说:“你不需要满足我,恰好我之前跟另外一个人签订了同样的c2301-C-3000 期权合约,我是那人的义务方,现在由你来做那个人的义务方,他到时候行权的时候你满足他就好,就算是满足了我,你对我的义务就算完成了,怎样?这合约签不?”
而对方也答应并与你签订合约了,毕竟对于他来说,不管是做你还是做另外一个人的义务方,没有任何区别。
于是整个过程,可以看成是你最初以20元一手的价格卖出期权合约成为义务方,然后以10元一手的价格把这义务转给另外一个人去承担,你摆脱了这个义务,并且赚取了每手10元的差价,如果你做了100手,那么你净赚了1000元。
这就是“平仓”,跟期货市场类似,通过相反的操作来对冲掉原来的合约,这时候手上没有任何合约了。
上面讲的是作为期权合约卖出方、也就是义务方的止盈平仓。止损平仓也是类似,我就不多说了,你可以自己去推演下。
现在讲讲期权合约的买入方、也就是权利方,是如何平仓离场的。
很多新人,还有一些院校教授专家会犯这样的错误,就是把期权买入方的平仓等同于行权,这是大错特错的。
平仓≠行权。
认购期权的行权,意味着权利方要准备好现金去执行买这批货。
但平仓是让你提前离场,其过程跟上面的期权合约卖出方、也就是义务方的平仓类似。
你作为 c2301-C-3000 期权合约的买入方、也就是权利方,什么情况下对你有利呢?
就是 c2301-C-3000 期权合约价格上涨的情况,对你有利。
假设你原先签订的c2301-C-3000 期权合约价格是20元,现在涨到了30元,你如何提前锁定利润呢?
你只需这么操作,你可以以现价30元的价格卖出同样手数的c2301-C-3000 期权合约,现在你成为了义务方。
你会发现你的利润被锁定了,因为不管玉米现货价格如何变动,你只需要在合约执行日期的时候,先是作为权利方行权,以3000元一吨的执行价格向你的义务方买入玉米,然后拿着这些玉米,去到你的权利方,同样以3000元一吨的执行价格卖给他。
而你的利润,就是期权合约价格1手30元-20元的差价。如果你做了100手,那么你净赚了1000元。于是你在无需准备任何现金的情况下,空手套白狼了1000元。
然后你会想到一种更骚的操作,那就是你无需等到执行日期,你可以提前锁定利润套现离场,提前摆脱这样的义务。
你只需这么操作,你同样以现价30元的价格卖出同样手数的c2301-C-3000 期权合约,现在你成为了义务方,只不过你跑到准备跟你签订合约的买入方那跟他说:“之前有个大聪明卖了同样这个期权合约给我,我是那人的权利方,我把这个权利转让给你,你想行权的话找他就好,这样我就算履行了我的义务了。怎样?这合约签不?”
而对方也答应并与你签订合约了,毕竟对于他来说,不管是做你还是做另外一个人的权利方,没有任何区别。
于是整个过程,可以看成是你最初以20元一手的价格买入期权合约成为权利方,然后以30元一手的价格把这权利转给另外一个人,你转让了权利,并且赚取了每手10元的差价,如果你做了100手,那么你净赚了1000元。
跟上面一样,通过相反的操作来对冲掉原来的合约,这时候手上没有任何合约了。
期权市场发展到了今天,实现了电子化统一平台统一管理。你不需要像上面古时候那样找到你的对手盘跟他谈,平台会帮你撮合成交,你无需去见面。
认沽期权(看跌期权)的买卖双方平仓原理跟上面一样,我就不重复了,读者们可以自己去推演下。
总之记住,不管是认购期权还是认沽期权,都是期权合约价格上涨的话买方(权利方)浮盈,卖方(义务方)浮亏;如果期权合约价格下跌,买方(权利方)浮亏,卖方(义务方)浮盈。
以上就是期权市场的基本运行原理,如果你理解了以上内容,接下来进阶篇我们继续更深入的探讨期权的价格决定理论,我们会理解为什么从赌徒的角度看期权是风险最高的一种投机,而从对冲基金量化交易的角度看期权却是最适合无风险套利的市场——这是当今世上最顶级的财富密码,把它啃完,基本上你对金融市场的认知框架会很全面了。
首先我们打开随便一个品种的期权的合约列表。
看到图中画圆圈的地方吗,那个就是标的的价格,但其实它是这个品种的期货合约现价,例如这个期权合约列表是c2301-C的合约列表,也就是玉米行权日为2023年1月(其实准确来说是12月)的合约列表,那么那个红圈里显示的就是期货合约c2301的行情,你点击进去就是直接进入期货行情里面。
所以实质上期权的标的既可以说是玉米,也可以说是玉米这个品种的期货合约。所以有人说期权其实是期货的期货,但我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
所以我们国内大宗商品期权是期货期权,这个权利的本质是权利方有权让义务方跟权利方按约定的行权价作为交割价签订一定份额期货合约的权利,义务方只能接受。
然后我们在点击左下角的”看涨“,随便选一个期权合约看看。
我们会看到这么个图:
首先说下左下角的期权类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期权类型是美式期权。
**期权按照行权时间划分,分为欧式期权与美式期权。 **
美式期权意味着一旦期权合约签订,权利方可以在合约到期前任意一天选择行权,例如现在这个玉米期权c2301-C-2900,权利方可以在2023年1月前(具体是2022年12月7日前)任意一天行权。我国大宗商品期权基本全部都是美式期权
但欧式期权的话,就只能是期权到期日那天行权。我国的股指期权基本都是欧式期权。
所以美式期权的权利方的权利要大于欧式期权。
到这里有小伙伴就懵逼了,那如果我作为这个玉米美式期权的义务方岂不很危险?我只是来搞投机倒把的,我又不生产玉米,到时候权利方突然想行权,那我怎么办?我哪去搞这些玉米啊?
放心,还记得前面提到我国大宗商品期权其实是期货期权,它的标的实质是期货不?也就是说,如果行权的话,期权合约买卖双方就会转化成对应的期货合约持仓,按照行权价作为交割价来签订期货合约,并互为对手盘,权利方成为了这个期货合约的多头方,义务方成为这个期货合约的空头方,并按现在期货市场价来计算浮盈浮亏。
并且1手期权合约的实际成本就是行情上的合约价格乘以10,因为1手期权合约对应的是10吨。例如这个玉米期权c2301-C-2900合约里,这2900元是1吨的价格,一吨的合约价格现价是28元,而期权一手就是买了10吨,也就是实际成本是280元。同样的期货里面也是1手对应10吨现货,这样的话刚好1手期权合约对应了1手期货。
你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你看到的期权合约价格其实是1/10手的价格。
就拿这个c2301-C-2900期权来说,如果对方行权,你只需要跟对方以交割价为2900签订期货合约,你是卖方(也就是空头),权利方成为了你的对手盘买方(也就是多头),并且这时候的浮亏浮盈是按现在的c2301期货价格行情来计算。
例如如果现在期货价格去到了2912元,那么你作为义务方被行权后,你持有c2301的期货空头合约,这时候你肯定是浮亏的,因为这个期货合约是按交割价为2900来计算浮亏浮盈。
那如果反过来,行权的时候,玉米期货c2301的价格跌到2900以下呢?那你作为义务方是浮盈的。(其实一般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因为行权方一般是不会在这情况下行权的,除非是傻子,即使过了最后行权期限,行权方一般都是放弃行权)
所以,有种最常见的对冲手法就是先在期权市场上卖出期权认购合约作为义务方,同时在期货那做多对应标的的期货合约;亦或者在期权市场上卖出期权认沽合约作为义务方,同时在期货那做空对应标的的期货合约。
例如这个玉米期权c2301-C-2900,你可以在玉米期货c2301的价格还在2900的时候,在期权市场上卖出认购合约作为义务方,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以交割价为2900做多对应手数的期货。
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哪怕未来玉米期货价格暴涨,那时候权利方执行行权,虽然你作为期权义务方,转换成对应手数的玉米期货c2301的空头持仓,并且按照行权价2900来计算你的浮亏,但因为你之前一开始就做多了玉米期货c2301,所以你被行权后的浮亏恰好被一早就持有的期货多头合约的浮盈给抵消掉了,于是你不赚不亏。
以上过程,如果标的是现货的话,可以简单看成是你在期权市场卖出认购合约的同时,马上以现价买了一批货,准备在被行权时交付给权利方。
那整个过程,你赚到了什么呢?
你赚的就是一开始期权的合约费,例如这个玉米期权c2301-C-2900的合约价格现价为28元,那么你这么对冲操作下来每手都锁定了280元的利润(前面解释了,1手期权对应10吨)。
这是最基础最常见的期货与期权对冲手法之一,但单单这样远未能达到无风险套利的目的,还是存在风险的,具体后面会详细谈到。
想要真正做到无风险套利,还需要其他重要的步骤。
下面是付费内容,知乎来的朋友们,想要付费观看的话,需要先转发到微信(可以转给自己),从微信打开后,点下面合集付费才能付费哦。你也可以先点击进入合集,观看免费内容后,再考虑付费。** **
其实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如果标的物是期货合约,对于对冲而言,美式期权跟欧式期权的差别其实并不大。最大的差别在于美式期权的义务方自主权更小,要随时满足权利方的平仓行为。
金融与市场经济的奥秘(6)——手把手带你理解顶层游资如何利用股市现货、期货、期权三大市场的对冲收割股市
原创 何佳磊 干货逻辑 2022年11月04日 07:16 广东
(前言:本篇前面部分会跟过去发表的 你至少要理解了对冲基金是怎么赚钱的,再来谈自己作为散户该怎么通过金融投机市场赚钱(修订版)
财富篇:庄家通过对个股控盘实现盈利的全过程解析 很像,但后面是完全不一样的,会有很多新的知识。另外为什么直接到第6集了,4、5去哪了?放心,还在整理,迟些会放出)
看完本篇,你就知道为什么股票市场里面90%以上的散户都在亏钱。
首先问各位一个问题,假设有只股现在总流通市值100万,属于中小板里面的最小规模,每股1元,总共100万股。
假设市场上没有其他人愿意买这只股,除了你,你是唯一一个愿意买这只股的人,所有持这只股的人都只想抛售。
请问,把这只股的市值推到100倍,也就是推到1亿元,每股100元,你需要多少的成本?
给一点时间大家思考下
。
。
。
。
。
答案是,100万元。
不会吧!很匪夷所思对吧?才100万元?能把一个上市公司市值做到1亿?你说这不扯的吗?
怎么做到呢?
过去看过 你至少要理解了对冲基金是怎么赚钱的,再来谈自己作为散户该怎么通过金融投机市场赚钱(修订版) 的,在这里肯定已经秒懂了。
这要从当今全世界所沿用的资本价格决定机制说起:
你在股票分时走势看到的曲线,都是由每一分钟的平均成交价连接而成的,而最新的价格也就是最新的成交价。
曾有朋友问过我,股价涨上去的前提是不是要有足够多的资金进来才可以涨上去呢?
答案是不需要,因为这样的价格决定机制,使得最新的价格跟总成交量无关,我就直接举个简单且极端的例子:如果那一分钟内只发生了一手成交,股价原先是10元,但那一手(一手100股)的成交价却是20元(忽略涨跌停限制而言),那么我们会看到这个股的价格从10元瞬间飙到了20元,也就是说这一次成交,仅仅用了2000元就使这上市公司的市值整整翻了一倍,也就是说原市值1亿元现在就去到了2亿元。
听上去很荒谬,但这确实是现今市场经济所采用的的市场价格决定机制,不单只是股票,你能想到的所有市场的价值评估都是以这种方式。当然,现实中这种极端的案例很少出现,毕竟一个活跃的市场很少说只有一手成交,也很少有傻帽会挂高一倍的价格去买这股,就算有,那么他也必须先把挂11元、12元、一直到20元所有的卖盘全接下,才能把价格推到20元,这需要一笔相当大的资金。
回到上面。
假设你现在用100万在1元的位置把这只股的所有流通股买下了,那么你想把这个股的股价打多高都没问题。
因为所有的流通股都在你手里,你只要不卖,这市场就没卖盘。
你只要挂个卖单,在100元那里挂个卖单,并且自己拿100元去成交,实质上这100元又回到了自己口袋里,但我们看到这只股票的分时走势,瞬间从1元涨到了100元,市值也因此翻了100倍。
(当然,这里面忽略了涨停板的限制,如果有涨停板的话,这个过程只不过花费更长时间而已)
这样看的话,你无需付出任何成本,就把自己的总资产翻了100倍。
通过这个极端例子,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当某个股被某个机构大量持仓的时候,就相当于这股大部分流通市值被“冻结”了,真正流通的市值非常少,这种情况下,把股价推到高位所需花费的成本非常低,是越涨越好涨。
然并卵,即使这市值翻得再高,股价去到1万元、1亿元也好,那都只是盘面上的浮盈。
你要想实现真正的盈利,就必须把手里持有的股票全部抛售套现了,才算结束。
那问题来了,当你想要在100元的位置抛售的时候,发现没人接盘,如果自己硬抛,会把股价不断的往下打,最终没赚多少,甚至有可能亏本。
哪怕一开始有人接盘,但你·还没抛出一半的时候,之前接盘的那些人也跟着砸盘。
因为你在抛售的过程中,就是不断把自己的控盘能力削弱的过程。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在不丧失控盘能力的前提下,实现利润锁定?
这就是顶层对冲基金所面临的问题,它们被俗称为“庄家”。
下面就带你理解庄家们如何利用对冲来实现利润锁定。
首先,庄家不会只买一个股票,它会买一篮子股票,因为要实现利润锁定,就必须得在几个市场上操作,分别是现货、期货、期权市场。
而现在国内没有个股期货期权,只有股指期货与股指期权,所以对应的,庄家要在现货市场上控盘组成股指的成分股。
本文就拿上证50为例,庄家需要在上证50成分股,上证50股指期货,上证50ETF期权操作。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声明接下来的内容都是未被证实的阴谋论,是虚构创作。
现在上证50指数为2300点左右,假设庄家在这个点位上大量控盘了成分股。
现在上证50成分股的总流通市值大约在6万亿元左右。那庄家们的财产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吞下这些市值吗?这些庄家又是谁呢?
其实就是券商与投行(我国的投行其实也被划分为券商的范畴)。国内大部分的券商是有自营业务资格,是可以以公司名义买卖股票的,只是从业人员不能以个人名义买卖股票。
券商们能调度的资金总额一直是个秘密,只能从一些数据推出一二:截至2022年6月,券商们的总资产已经突破12万亿了,年净利润达2200亿元,注意这是净利润,不包含它们的融资额度。从这资产总额上看,能够通过资产抵押或质押的方式融到6万亿元应该不难,加上它们的自有资金,应该绰绰有余。
另外,上文只是用一种极端的案例带大家理解股价上涨的本质,其实现实中庄家并不用真的买下所有的股票,只要持有的份额越多,那么股价就越容易涨,因为潜在卖盘会越来越少,并且会分布的非常稀疏。
所以,随着庄家持仓的增加,推动股价上涨所需要的成本会越来越少。
这时候,庄家们会利用对现货市场的控盘,实现在期货市场的大量盈利。
**如果庄家大量控盘了上证50的成分股,那么上证50股指期货市场就是它们的提款机。 **
股指期货跟大宗商品期货最大的一点不同在于,股指期货是没有实物交割的。如果你做多,到了交割日是不需要准备现金买下对应标的;如果你做空,也不需要准备这些成分股卖给签订合约的对手盘。
取而代之的,是会进行现金交割,规则是根据现货价格与当时所签订合约价格的价差,进行“多退少补”。其实股指期货市场更接近赌场的本质,根据交割日现货价格来决定你的盈利或亏损,你的盈利就是你对手盘的亏损。
这样相对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来说,股指期货非常有利于庄家。
庄家们只需要在上证50期货市场上疯狂建多单,仓位随意。然后在现货市场上爆拉上证50指数,前面分析了,因为大量控盘了成分股,拉涨这些股所需要的成本是非常低的。
因为股指期货不用像大宗商品期货那样。我们知道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里建了多单拿到交割日,是要准备现金去购买这些货的,你买了这些货后,还要拿到现货市场把它卖完了才算套现完成,卖不卖的出去还是个问题。
但股指期货却丝毫没这方面的烦恼,因为到交割日是根据现货价格来执行现金交割。
于是庄家们在上证50期货市场只需要等交割,对手盘的钱只能乖乖的送到庄家口袋里。因为到时候是根据现货价格来决定多单的盈利。
前面提到,因为大量控盘上证50成分股,所以在现货市场上拉涨上证股指的成本非常低,于是只需要非常低的成本,就能实现期货市场多单的大量盈利。
这种手法不叫对冲,而是对冲的反义词,叫“双开”。是指同时在现货与期货市场上做同样的方向,都是做多。
其实,只要把股指拉得足够高,期货市场的盈利完全可以覆盖掉现货市场的成本。例如如果从2300点拉到6000点,哪怕现货市场上的钱全部亏光,直接0元抛售所有成分股,期货市场的盈利是现货市场总资金成本的两倍,所以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
然而,我们的庄家们深深继承了华尔街之狼的本色,其贪婪程度远不止于此。
**它们会想要让现货市场上高位套现,其方法是在不丧失对现货市场控盘的基础上,在期货市场上建大量空单,其仓位刚好对应现货市场上的仓位,实现对冲。一旦建仓完成,那么庄家的利润就被锁定了,然后庄家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在现货市场上大胆抛售套现,因为不管行情怎么走,庄家都是盈利的,后面会详细解释这个过程。 **
然而问题在于,该如何保证在期货市场建空单的时候,有足够的对手盘呢?
看过我过去发表的 你至少要理解了对冲基金是怎么赚钱的,再来谈自己作为散户该怎么通过金融投机市场赚钱(修订版)
就知道,如果是外汇市场,是不用愁对手盘不够的问题。
例如当年以索罗斯为首的华尔街对冲基金们控盘英镑的时候,只要在现货市场上推升英镑兑美元汇率,那么期货市场上的英镑兑美元汇率也会被动跟随。
因为如果期货市场上的英镑兑美元汇率还保持原低位,那么必然有人想到在现货市场上卖出英镑兑换较多美元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用同样多美元做多英镑,然后等交割,当他这么做的时候,不管接下来行情怎么走,利润已经被锁定了,这是无风险利润,不赚白不赚。
如果手头上没有英镑,他可以在英镑利率市场上借入英镑去操作,只要整个过程的利润率高于其英镑利率市场的年化利率,他就有利可图。
正是这么做的人或机构多了,必然压低现货市场上英镑兑美元汇率,同时推高期货市场上英镑兑美元汇率,使其两者接近,套利空间被压缩到极致。
而作为庄家的索罗斯,只需要在现货市场上以较低成本推高英镑汇率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顺势挂卖出英镑的空单,他不愁没有对手盘跟他成交。一旦建仓完成,他就在现货市场上大量抛售英镑,使得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同时大赚。
那同样的情景,能否发生在股票市场上?
对于庄家们来说,这就是股票市场尴尬的地方。因为即使庄家们把上证50拉高,使其高于其期货价格,也不会有人像上面那样做空现货的同时,做多期货。** **
为什么?
因为现货都在庄家手里,股票的发行无法像央行增发货币那样随意,短期内是总存量是不会增加的,其他人如何在现货市场卖出呢?
有聪明的小伙伴想到,是否能用融券的方式?用融券做空成分股,同时在股指期货上做多,锁定利润。
确实是有这样的套利方式,国内不少量化交易团队做的就是这个。
包括贵金属市场也有这样的套利模式,称之为“融货”或“融物”。
但问题在于,现在成分股现货都在庄家手里,庄家不可能做到在拉涨的同时借出股票。
虽说庄家们主要是券商,它们可以利用手头持有的股票来对外出借,但当这么做的时候,就意味着是在现货市场上做空,毕竟融券的人肯定是拿去卖的。
这样就导致一种结果是,现货市场被融券做空的人砸盘,导致股指期货也跟着跌,于是庄家在期货市场上高位建空单的目标泡汤。
这本就跟原本庄家通过拉涨现货价格实现期货市场上成功建空单的意图相矛盾了。
所以,在股票市场上,仅仅存在现货与期货市场,庄家的意图是无法实现的,这时候需要第三个市场——期权市场。
在继续看接下来的内容前,强烈建议先阅读完这篇免费内容: 财富篇:保姆式手把手带你精通世上最顶级财富密码——期权 (基础篇)
读完这篇就会理解期权市场的运作原理,然后再接下来读下面内容。
知乎来的朋友,后半段需要付费。想要购买文章,需要右上角找到分享按钮转发到微信,从微信打开才能购买到微信豆付费哦。此付费是合集购买,一次性付费便可打包购买所有内容,包括过去与未来发表的。并且是永久的哦!你以后任何时候都可以看到最新内容。
合集内每一篇都有免费试读部分,可以点击进去阅读再考虑购买。
接下来的内容非常干,是不会出现在教材里、只会口传于顶层金融圈的秘密知识。理解了它,就能通过观察三个市场的变化,来研判牛市与熊市的信号。
你只有看懂了这篇文章,才能在股市里盈利——一篇文章彻底讲透股票技术分析底层逻辑
原创 何佳磊 干货逻辑 2022年09月20日 19:40 广东
前言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看完此篇文章并理解了,你已经超越大部分的技术分析者,因为大部分的技术分析者只懂得找规律,甚至会用到python来创建计算机自我学习来总结规律,但哪怕是真的成功总结出规律了,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本篇是股价涨跌基础逻辑系列1-6集的集合简化版
此篇文章会一次过带你彻底理解股票市场技术分析底层逻辑。趋势的本质,趋势与成交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理论是你在外面书籍找不到的,因为是圈内人口传的秘密。
有想过一段趋势里面为什么总有价格回撤?为什么会有波浪?我该如何判断这是趋势中间的短期回撤,还是趋势翻转?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看完此篇文章并理解了,你已经超越大部分的技术分析者,因为大部分的技术分析者只懂得找规律,甚至会用到python来创建计算机自我学习来总结规律,但哪怕是真的成功总结出规律了,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你连这些现象发生的底层逻辑都不理解,谈何盈利?
** **
文章会详细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观察成交量那么重要,量价齐升为什么是好事?
2、为什么股价总是处于波动,横盘越久爆发行情可能性越大?
3、趋势的本质是什么?macd为什么有用?
4、为什么会有支撑与压力?
5、为什么一段上涨趋势中总会有价格回撤?
** **
首先科普下股票市场价格决定机制的最基本的设定,就是你在股票分时走势看到的曲线,都是由每一分钟的平均成交价连接而成的,而最新的价格也就是最新的成交价。曾有朋友问过我,股价涨上去的前提是不是要有足够多的资金进来才可以涨上去呢?答案是不需要,因为这样的价格决定机制,使得最新的价格跟总成交量无关,我就直接举个简单且极端的例子:如果那一分钟内只发生了一手成交,股价原先是10元,但那一手(一手100股)的成交价却是20元(忽略涨跌停限制而言),那么我们会看到这个股的价格从10元瞬间飙到了20元,也就是说这一次成交,仅仅用了2000元就使这上市公司的市值整整翻了一倍,也就是说原市值1亿元现在就去到了2亿元,听上去很荒谬,但这确实是现今市场经济所采用的的市场价格决定机制,不单只是股票,你能想到的所有市场的价值评估都是以这种方式。当然,现实中这种极端的案例很少出现,毕竟一个活跃的市场很少说只有一手成交,也很少有傻帽会挂高一倍的价格去买这股,就算有,那么他也必须先把挂11元、12元、一直到20元所有的卖盘全接下,才能把价格推到20元,这需要一笔相当大的资金。然而现实当中,确实存在一些因为成交清淡,只需要少量的成交额就能把资本价格推到高位或打到低位,理解这现象相当重要,这个我们会在以后深入探讨。
首先,要从成交量的意义出发。
为什么一段趋势开启前,会先出现一轮横盘放量?或者先波动个几轮才出现主升浪?
首先从买方角度出发:
** **
先想一下,你为什么会去买一支股票?你买一支股票,肯定是因为觉得它会涨才去买对不对?在还没涨之前,你都会握在手里,等涨到心理价位才会卖掉它,对吧?
现在我们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如果一个人拿着钱去买一支股票,则说明什么?说明他经过这样或那样的分析,技术面分析也好、基本面分析也好、或是仅仅是收到了小道消息,他觉得这股会涨,所以才去买它,对吧?
如果市场上还有大量的人(或者说资金盘)跟他抱有同样的想法,则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一个股的股本是有限的,当大部分的流通股都去到了这些人手里,就意味着这些大部分的股都被“冻结”了,因为他们都想着等涨了再卖,自然这个价位就没多少卖盘。而买盘则可以是无限的,那么自然就会容易涨。
所以横盘过程中成交量越高,则意味着这价位的卖盘会越来越少,那么自然就更好涨。
然而以上只是解释了会涨而已,那会涨多少呢?为什么成交量越放量,未来的幅度就越大呢?
很简单的道理,假如现在这市场只有两只股给你选择,你会如何分配仓位?你肯定会在你最有信心的那只股,或者说觉得它能涨到更高价位的那只股,投入更多的仓位不是吗?相对没什么信心的那只股投入较小仓位,甚至不投,对吧?
那我们又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当一个人在某只股投入更多的资金,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认为这支股会涨得比其他股要好,他会倾向等到涨到那个较高的价位,才会卖出。
那就意味着,如果一支股发生的成交量相比其他股越高,则说明持仓者越倾向于等它涨到更高价位才抛售,那就意味着现价上方附近的潜在卖盘越少。
现价上方附近的潜在卖盘越少,说明压力面越小,只需少量的资金就能推动股价涨到高位。(注意这些资金不一定是庄家或主力,可能就是多了那么几个散户)
** **
(其实以上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所以采取较为通俗的方式解释,但其实上述论证是很不严谨的,更严谨的论证过程会在后面放出,理解其论证过程是理解波浪的关键)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成交量放量,并不是单纯的看成交量柱哦,而是要结合价格波动幅度。在同样的幅度下,成交量增加才是有意义的。因为价格大幅波动肯定是伴随着高成交量柱的,虽然看上去是放量,但发生的成交是分布在较宽的价格区间里,这种放量的意义不大。举个例子,同样的一个股,涨了10块钱,期间发生的成交量是10000手,而后来涨了1块,发生的成交量只有2000手,这两者谁才是放量?显然是后者,因为虽然2000手不如前者10000手多,但它是分布在1块钱这窄区间内。)
但成交里面,有买必有卖,上面的论述又可以用在卖方身上啊,持股者之所以卖,肯定是因为它不值这个价了。
所以,成交的发生本身就自证了多空双方必然不认可现在的价格。
那就意味着,横盘过程中越是放量,那么现价上方附近的潜在卖盘,与现价下方附近的潜在买盘,同在同时越来越稀疏。
所以,横盘放量并不意味着接下来一定大涨,它有可能大跌。
那成交量放量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拿它来预测幅度,但预测不了涨跌,我可以知道一个股准备有大行情,但我不知道是大涨还是大跌。但我可以等行情确定再跟进去,或者我现在买进去,等确立是空头趋势的时候,我马上清仓止损。
所以整个交易系统应该是围绕着止损展开,即使我每次的成功率是50%,哪怕更低,但我只要做对一次,就是踩中大行情,做错了只要及时止损,我每次失败的亏损都是有限的。长久下来自然盈利大于亏损。交易系统的建立详细方案会在其他文章详谈。
那么接下来的关键,我该如何确定趋势确立?那就要从趋势的本质出发:
以上论述的是市场对一个股存在分歧的情况。现在我们换另外一个角度,如果市场对一个股不存在分歧,则会呈现怎样的状态?
答案是成交低迷且横盘。因为没人觉得它会涨,所以没人去买它,同时也没人绝对它会跌,所以没人去卖他。
那现价上方的潜在卖盘与下方的潜在买盘会如何分布呢?
当市场整体对某个股的股价分歧不大,例如现在某个股的股价是10元,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股就值10元,不会涨也不会跌,那么潜在卖盘与潜在买盘会如何分布?
答案是,大量的潜在卖盘紧紧的贴着10元这个价格线上方,同样大量的潜在买盘紧紧的贴着10元价格线的下方。10元上方与下方是厚重的压力面与支撑面,紧紧的”夹着“10元。然而却成交低迷。
为什么?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100%的把握确定这个股就值10块钱,不会低于10块,那么假如它开始跌,跌到9块,你是不是肯定会买进?因为你100%确定它会回到10块,所以这钱不赚白不赚。同样道理,如果突然间涨了,涨到11块,你肯定会去卖他,因为你觉得它就只值10块。
所以,这跟成交活跃而自证市场对这股存在分歧的情况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向对比,我可以画个图来形象的表达下:
以上这图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把时间静止,从上帝视角上看,现价价格上方的潜在卖盘分布是有限的,为什么?因为股本是有限的,持股的人肯定有自己的心理价位,所以超过一定价格后,上方就是一个真空带,没有一丁点卖盘。
这时候有人估计会很困惑了,不是价格越高卖的人越多吗?那为什么会存在真空带呢?
因为现在我们把时间静止了,先不管以后换手后下一手持仓的人会在哪个价格卖,在此之前,原先持仓的人的潜在卖盘分布必然是有限的。卖盘总量就是这股的总股本,哪怕有人要等涨到100000元再卖,依然卖盘是有限的,从上帝视角看超过某个价位上方必然是真空带。
我们再看看10元下方潜在买盘的分布。理论上讲,潜在买盘量可以是无限的,但这只是理论,因为市场资金是有限的,并且分布在整个A股的几千只股上,所以在这个静止的时刻,下方买盘量也是有限的。
并且,如果市场对这个股价值10元的认可度越高,分歧越小,那么10元上方的潜在卖盘与下方的潜在买盘的集中度越高,越是紧贴在10元这里,密度会越高,也就意味着压力面与支撑面的压强越大,紧紧的夹着10元这个价格线。
如果这时候想要推涨这个股,所需动用的资金量非常大,因为它要把紧贴在10元上方的卖盘全部吃完了,才能涨上去。
那么接下来我们推动时间,如果这支股,市场上开始对它产生分歧,于是成交量越来越高,累积的越来越多,我们假设它一直都保持横盘。
横盘成交的发生,必然意味着价格上方的旧潜在卖盘减少,也就是说原本想在10元以上卖的,忍不住在10元上卖出了。同样道理也必然意味着价格下方的旧潜在买盘减少。
正如前面所论证的,新接盘的人,他必然是觉得它会涨所以才去买,于是新潜在卖盘必然是在远离10元的上方(至于有多远,后面会有严谨的论证过程)。
随着横盘成交量的不断累积,最终紧贴着10元上方的旧潜在卖盘会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远离10元上方的新潜在卖盘。
同样道理,紧贴着10元下方的旧潜在买盘会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远离10元下方的新潜在买盘盘。
于是从上帝视角上看就会看到这么一幅景象:
是不是跟上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先的压力面与支撑面跟真空带互换了位置。换成了真空带紧贴着10元价格线,而压力面与支撑面都远离10元。(先说明下,这时的真空带不是绝对真空,只是潜在卖盘买盘比较稀疏罢了)
这时候,只需要少量的资金,就可以制造价格波动(不一定是庄家制造,也许就是多了那么几个散户)
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是,从一开始的市场无分歧状态逐渐向分歧扩大的状态演变,这个过程中潜在卖盘与潜在买盘的的分布变动时怎么变化的?为什么说横盘时间越长,或者成交累积越多,紧贴着现价的真空带的范围越大(也就意味着未来可能的价格波动越大)?
这个问题先放一放,接下来我们从价格波动的角度谈谈,为什么会有趋势。等谈完价格,再回过头结合成交量,来解释价格波动的本质是什么,
** **
现在技术分析指标中最常用的是MACD跟均线系统,可你知道它为什么有用?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
先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macd指标有预测涨跌的功能吗?答案是有的,但必须配合其他工具共同判断,单单看macd是没意义的,至于为什么,后面会讲解。
macd与均线系统存在意义与底层逻辑,是基于概率学上的决策者在时间轴与价格轴的平滑正态分布。
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讲,就是参与市场的人们,在同一时间收到同样的信息并做出同样的决策,是非常小概率的,一般大概率的情况是总会存在一些人先收到消息并做出决策,总会有人后知后觉。
就拿股票市场来说,假设有一个股一直处于下行趋势,现在有个重大利好,从上帝视角看这个重大利好最终会导致这个股票扭转为多头趋势并使股价回升到某个较高价位。而这个重大利好,必然会有人较早知道,有人较迟知道,而要市场所有人在同一时间知道这利好并又在同一时间做出买入决策,是概率极低,几乎不可能的。大概率情况是有人提前做出买入,随着时间的推移,收到这利好消息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做出买入决策,而做出买入决策的人数在时间轴上必然有个峰值,过了那峰值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做出买入决策的人会开始越来越少——这是因为一个利好因素的作用时间范围是有限的,例如根据这利好做判断的人,肯定不会等到这利好公布完一年后才想起要买入。所以,根据这利好做出买入决策的人在时间轴的分布不可能无限增加,它必然有个峰值,过了峰值后就开始下降。
于是就可以得出下面一个正态分布图:
那这样会对盘面产生什么效果呢?
那就是股价由熊转牛的过程,大概率会经历一个先是下行趋势逐渐放缓,然后形成一个底部,在底部横盘一段时间(有长有短),然后股价开始缓慢上翘,(是的,这一过程就是macd底背离),然后会经历一个加速上行的阶段,上行到一定阶段后又开始放缓。
这就是一个股价由熊转牛的过程,相信大家也都发现,股价由熊转牛一般都会经历一个下跌放缓,然后横盘震荡一段时间筑底,最后开始慢慢上扬,原因就是上面我解释的,决策者在时间轴上的正态分布。
如果要求股价跌到某个价位,不经历减速过程,突然一个深V锐角式的头也不回的快速上涨,等于是要求市场上所有的决策者原本是统一看跌的确又突然在某个时间点上突然达成一个看涨并买入的统一共识,想想都知道这是不符合概率学的。
以上是决策者在时间轴的正态分布原理,下面就讲解在价格轴上的决策者正态分布。
相信大家一定听过顺势而为,或者强者恒强这样的说法。为什么?为什么涨得越厉害的,往往会更加涨,前一天涨停板的股票往往会高开。
其实这也是缘于上面所说的决策者在价格轴上的正态分布。什么意思呢?我就拿涨停板这种极端的例子来说明,涨停板是什么?就是股价到了今日的最高限价点,依然买盘远远大于卖盘,通俗点讲就是这个价位上几乎没有人肯卖,但想买的人却大把,于是价格封死在那里。往往涨第二天会高开,为什么?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这个价格点99%的人都认为继续涨而做买,那下一个价格点突然间看跌而做卖出的人(资金量)大于做买的人(资金量)的概率有多大?
例如现在股价是10元,并且封涨停了,也就意味着市场上99%的资金盘在这个价格点继续做买,做卖的人却很少,而如果要下一个价格点跌,那么就要那个价格点的人看跌并做卖的人大于做买的人,也就是说看空的资金盘必须大于50%(通俗点讲就是至少一半以上的资金盘看跌)。原本10元的时候买盘比例占99%,也就是看涨的人占了99%,看跌的人只占1%,然后10.1元的时候突然整个市场看涨的人骤然降低到50%以下,看跌的人去到50%以上,这概率有多大?
很显然这概率极低,大概率的情况是这样:10元的时候看多盘99%,然后10.1元的时候继续看多盘降到90%左右,10.5元时候80%左右……12元的时候,市场上只剩下50%看多,50%看跌,这时候就开始停止涨,我们可以把这个价格点称之为转势临界点。(以上数字我只是随意编的,方便大家理解,但请注意,我说的是看多盘而不是做多盘,因为每一个成交价买盘跟卖盘是恒等的,但想做多跟想做空的资金盘却不是相等的,如果想做多的盘大于想做空的盘,那么这个价格点买盘消化完对应的卖盘后,多出的买盘只能去到更高价格点寻求成交)
以上这种才是符合概率学的,简单来讲就是当一个价格点市场上统一看涨,往往接下来的价格点都会继续看涨,虽然看涨的资金量会随着股价越高而有所减少,但它一般符合平滑逐渐递减的状态。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强者恒强,因为均线斜率越高,说明这个价格点上市场上看涨的资金量占的比例越高,占的比例越高,说明离上方转势临界点越远,于是上涨空间越大——这就是右侧交易的底层逻辑,右侧交易又可以称之为追涨杀跌,我遇到的最极致的追涨杀跌就是专追涨停板,虽然我不建议,但不可否认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为了更好的利用上述的决策者在时间轴与价格轴的正态分布原理,人们发明了均线系统。
为什么要均线?想象一下均线没被运用以前,人们只能看K线与分时走势,你会发现上述的原理并不适用,因为分时走势下,价格都是上蹿下跳毫无规律可言。
为什么分时走势下价格上蹿下跳毫无规律可言?我在别的文章解释过了,我们只要反过来想,在一个成交活跃的市场下,价格始终保持一条水平的直线有多难?那就意味着任何时候,买盘跟卖盘资金量恰好是相等的,这显然是不符合概率学。
所以价格之所以在分时走势下总是出于上窜小跳——因为任何一个价格点,买盘跟卖盘资金量都无法在时间轴上一直保持恰好相等的状态,更多情况是有时买盘多一些,有时卖盘多一些,只要有这么一点或多或少的差异,那么溢出的资金盘只能在下一个价格点寻求成交,而我们看到的分时走势都是每分钟的平均成交价连成的线,于是就呈现出上蹿下跳的状态。
那么是不是就说明上述的决策者在时间轴与价格轴的正态分布原理就不适用呢?
在这里我要继续深化下决策者在时间轴与价格轴的正态分布图。事实上,跟上述提到的“市场上所有的决策者都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操作是极低概率”一样,决策资金盘在时间轴上等密度均匀分布也是近乎不可能的,跟前者概率是一样低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决策者B在决策者A做完操作后紧接着做同样的操作,同样决策者C又紧挨着决策者B做同样的操作,这种在时间点上完美承接是几乎不可能的,一般不同的资金盘做决策的时间点之间必然存在间隙,再加上不同资金盘的资金量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每个决策者所操作的资金量是不一样的),但它们都是受同样的利好或利空因素作为决策依据(或者是同个时间段几个不同的利好或利空事件)。所以“决策者在时间轴与价格轴的正态分布”原理依然成立,只不过更具体的时间轴分布图应该是这样:
正因为做多资金盘在时间轴上必然存在间隙,所以股价在上涨过程中必然存在来回震荡,(这个震荡不单是指分时走势上的上蹿下跳,同时也是指小周期均线的波动,理解这点很重要,是为后面理解股价在上涨或下跌趋势中必然存在价格回撤做准备的,后面我还会在这点继续展开探讨。)
为了解决分时走势上的这种问题,于是发明了均线。
其实即使还没发明均线以前,分时走势下选一条连续平滑的曲线,除去两个不可导的点,这连续平滑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都可以视为看多资金盘与看空资金盘的资金量比值,上涨曲线的点斜率越大,那么说明这个价格点看多资金盘比看空资金盘的比值越大,比值越大则说明看多资金盘相较于看空资金盘越多(这时候有人又要困惑,不是说好成交里面做多盘跟做空盘资金量是恒等的吗?是的,前面已经解释过一遍了,如果想做多的盘大于想做空的盘,那么这个价格点买盘消化完对应的卖盘后,多出的买盘只能去到更高价格点寻求成交,于是股价就是这么涨上去的)——以上是经过一套严谨的数学证明过程得出的结论,证明过程我就不在这里展开了,其实你脑洞够大也很容易想通的。
然并卵,因为分时走势都是上蹿下跳,存在太多不可导的点了。所以才需要均线的诞生,其实均线就是数学所说的线性回归,其意义就是让一系列杂乱无章不可导的曲线转换成一条平滑连续可导的曲线。
有了均线,我们就能规避掉因为上述解释的各个决策资金盘在时间轴上的间隙所造成的价格波动,让趋势更好呈现出来。
而均线的使用意义就是让我们看到现在股价是处于加速上行(或下跌)阶段还是转势阶段,但如果仅仅是一条均线,会发现没那么直观,所以人们发明了一个K线大图里面存在三或四条均线——分别是大周期均线,中周期均线,小周期均线,一般炒股软件系统默认四条,120日均线、60日均线、30日均线、15日均线,(但其实多少日这种参数的设定真的是次要的,我在后面会解释)。设多条均线的意义是什么?因为大周期均线转势以前,小周期均线必然先穿过它,例如大周期均线由空转多时,必然先有小周期均线从下往上穿过大周期均线(这就是所谓的金叉),并且在此之后小周期均线一直处于大周期均线上方,则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大周期均线转势了。另外,亦可以通过观察小周期均线与大周期均线之间的间隙是否拉大来判断趋势是处于加速还是减速(如果处于减速,同样可以通过MACD背离或背驰来判断,两个现象必然同时出现)。
而MACD,则是建立在均线系统上的产物,它等于是把其中一条最大周期的均线拉直成水平线,另外两条均线跟它的间隙保持不变形成的图,也是为了观察趋势是否处于减速状态。
macd与均线系统的运用,还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缠论,其实都是围绕着趋势翻转前大概率经过原有趋势的减速状态这一定律的运用展开的。
以上就是macd与均线系统的底层逻辑的大概讲解,但其实聪明的人会发现,就这样的解析,还是有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例如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连续的趋势里面,必然会有几次价格回撤,例如上涨趋势里面,总会经历几次小周期均线回调后又继续上涨,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辨别这是趋势的翻转,还是仅仅是上涨过程的一次小回撤?——这才是此篇的重点,我们才辨别之前,首先要先理解为什么会又价格回撤,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接下来才是重点部分。
接下来就要结合上面的成交量分析底层逻辑,才能完整看出股价涨跌底层逻辑的全貌
** **
**以下是付费内容,知乎来的朋友,你要购买的话需要先右上角找到分享按钮,转发到微信上(可以是转给自己的微信号),从微信打开才能购买微信豆 **
回到上面的横盘累积成交后潜在买盘卖盘的分布:
从上图到下图,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首先一个概率学上的命题,就是现价上方的潜在卖盘当中,越接近现价的潜在卖盘者,会相较于没那么接近现价的潜在卖盘者更早放弃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