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爆款电影的底层逻辑

图片

阿发,我的发小,年龄相仿,辈分没我大,他喊我三叔,我喊他兄弟。

阿发:叔,我也想投电影。

我:电影是个高危行业, 阿发,咱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阿发:是大风刮来的,朋友家里是搞风力发电的,3亿现金,就要搞电影,叔,就要搞个150亿,叔,你给我讲讲怎么才能搞一个150亿的电影。

我:行,正好,叔在人大上丁老师的《消费者行为学》,那就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给你说说这150亿是咋来的。

首先,看一下这10年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背景,毕竟,哪吒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阿发:孙悟空是石头缝里蹦奔出来的。

我:这不是重点,阿发。先看这十年,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分界点,将中国动画电影顶到了9亿以上票房,也将中国动画电影从“低幼”的人群里拉到了成年人主力市场。

第一部分:背景分析

图片

再看一下去年2024年,全年总票房不及十年前2015年的总票房,中国有57%的观众,8亿人,一年只进一次电影院。

图片

阿发:那哪吒的票房是不是大家刷出来的呀?

我:看看春节档的数据,90%是一次观影,单片、单一市场,就能干一个世界纪录,任何小生意,在14亿人的市场里都是大买卖。

图片

阿发:叔,那消费者行为学主要是干啥的?

我:阿发,你入活入的很快,消费者行为学主要干三件事:”解释、预测、操控“。

图片

解释消费者行为现象,预测消费者现象,顺便还能学习一些操控小技巧。

消费者行为学,核心就是消费者,正如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争夺消费者,市场营销的核心是争夺注意力。

图片

阿发:那怎么争夺注意力呢?

我:丁老师说了提升注意力的四个方法,分别是:与个体相关、趣味性、出其不意、易于理解。

图片

阿发:那我把争夺注意力的事干好,是不是电影就能卖150亿呢?

我:不能光有注意力,你看《封神2》也干了争夺注意力的事,可是还是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了别的地方。

阿发:那还需要啥?

我:还需要共情力,电影是一门讲故事的产品,产品就要提供价值,比如水杯提供价值的是喝水,手机提供的价值是通话和上网,电影提供的价值就是情绪价值,别的产品提供情绪价值是增值服务,电影提供情绪价值是核心服务,所以注意力还要加上共情力。

图片

阿发:叔,那我怎么才能做一部票房150亿的爆款电影呢?

我:好,叔有六句话,送给你,你拿个本记好。

第二部分:内容分享

图片

怎么才能做一部票房150亿爆款电影呢?

第一句:“执大象,天下往”。

图片

大象,就是大道,只有坚持大道,天下人才能跟随你,支持你,这就是战略定位,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团结主流价值观。

图片

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看看2025年以前,中国最卖座的三部电影

《长津湖》、《战狼2》、《你好,李焕英》

图片

这背后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呢?行业共识就是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基因里的忠和孝。

图片

这要感谢四个人,秦始皇、汉武帝、孔子、司马迁,合力一块,让大家有了想象的共同体,叫做“华夏”,华人历史大家许倬云先生有个关于天下和华夏很妙的解释,没有这四个人以前,只有“天下”的概念,天下是没有边界的,如同《诗经·小雅·北山》所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华夏是有边际的,华夏的边际在哪呢?儒家文化能够渗透的地方就是华夏的边际,这样,我们就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无论是你姓王、他姓李、它姓赵,

有了它,咱们就像石榴籽一样牢牢抱在一起,因为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想象共同体叫做“华夏儿女”。

那是不是团结了主流价值观,有了战略定位,电影就能大卖呢?

不 ,还得加一句话

第二句:“这个妹妹我好像哪里见过

图片

什么意思呢?拉近与用户的距离感。

图片

因为观众更愿意选择自己已熟悉的内容,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看一下中国大卖的动画电影长什么样?

图片

《大圣归来》脱胎于四大名著《西游记》

《白蛇》四大民间故事《白蛇传》

《姜子牙》脱胎于《封神演义》

《哪吒》脱胎于《封神演义》

《长安三万里》脱胎于中国文人顶流IP李白

除此之外,无一幸免,孙悟空和哪吒两个哥们,多次挽救过中国电影、中国动画和中国游戏!

那是不是有个见过的妹妹,就可以大卖了呢?不,你还得把自己变成“宝哥哥”。

怎么让变成“宝哥哥“呢?是不是靠嘴甜,做一只舔狗就行了呢?

第三句:“这些花,是只有我有,还有其它妹妹都有

图片

这句话是《红楼梦》里林黛玉说的,怎么好东西被嫌弃了呢?

先分类,科学的起点是分类,只有通过分类才能区分事物之间的不同,微信的老板张小龙也说过:“设计就是分类”。

图片

这就是市场细分,这就是STP经久不衰的原因,凡事先分类,有了分类,就有了目标受众,有了目标受众,就有了市场定位。

电影市场核心观众就是18-25周岁,就像咱们做产品,上来就搞“合家欢”一定是个外行。

怎么分类呢?

第四句:“不要让焦大去爱上林妹妹

图片

焦大的归焦大,林妹妹的归林妹妹,“贾府上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这句话是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的一句话,什么是好电影呢?看电影就像穿鞋,比如,一个外卖小哥已经送了六天外卖了,就想在周日下午看一个90分钟哈哈一乐的电影,你非得给安排一个侯孝贤的《聂隐娘》,80分钟没有一句台词,观众出来指定骂娘,即便像《哪吒》,先放在海外首映,结局或许也一样。

好的,如今已经分好类,锁定了人目标人群,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接下来,就是聊聊“产品”

图片

脱离产品,聊营销,就是在干传销。

这就是行业里,预告片挺好看,进去一看,好看的都在预告片里了,这叫诈骗。

电影作为产品,有很多工种组成,分为演员、导演、制片、道具、剪辑、美术、编剧等等,电影是一个讲故事的艺术,最核心的技术一定是“故事”,

怎么讲好一个故事呢?

图片

因为普通观众不是专业从业者,没人会用拉康、索绪尔去分析电影,对于优秀电影故事的评价一般都是这个字:“太牛了、太爽了、笑死了、看哭了”。

图片

这些词,共同点,都是“情绪”化用词,因此,正如前面所说,电影作为一个产品,是产品就得有价值,比如杯子的价值是喝水、手机的价值是网路、车的价值是载客,那电影的提供的最本质的价值就是“情绪价值”。

作为普通观众对“情绪价值”的最高评价,“牛逼和爽是怎么来的?”

图片

一种是,乔布斯的观点:“创造前所未见”。

图片

比如皮克斯在创立之初,磨刀十年,1995年《玩具总动员》横空出世,一举以3.94亿美金夺得当年票王,第二年,皮克斯上市,两年后,1997年,乔布斯被重新请回苹果执掌苹果CEO,皮克斯做对了什么呢?因为这是全球首部纯电脑制作的3D动画电影,电影还能这么搞?大家从来没见过。

再比如,如今全球电影票房最高记录保持者詹姆斯·卡麦隆在2009年上映的《阿凡达》,横扫29亿美金,折合成人民币212亿,两部加起来52亿美金(380亿人民币),3D电影还能这么搞?大家都没有见过,甚至看电影还有了黄牛,也正是这部电影,中国电影市场开始起飞,进入院线的黄金十年。

这是创造前所未见,满足的是“猎奇性”。

另一种是电影节奏。

图片

怎么控制节奏呢?电影节奏,有两个关键因素,业内有个形象的比喻,人物是球,故事是坡,节奏怎么起来呢?

要么球足够大,要么坡足够陡。

《哪吒》取胜,故事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成功就在人物上,“球”足够大,无论是烟熏妆的形象,还是痞帅的人物性格,我们之前都没有见过这样的“球”。

我们知道了讲“态度”的“牛逼和爽”的来源,那么讲“感受”的“笑死了、看哭了”是怎么来的?

“笑死了,看哭了”怎么来的?

图片

笑,是因为喜剧,哭,因为共情力。

先说“笑”

图片

喜剧,有两种主流形式,一种是肢体,比如卓别林,一种是语言,比如赵本山、郭德纲等。

图片

动画电影的故事类型,普遍属于两个范畴:喜剧+冒险

喜剧有没有套路呢?

不要小看喜剧元素,大家知道漫威在这之前力压DC系列,成为横扫全球的“漫威宇宙”,就是因为喜剧元素。

负责漫威漫画创作的主编总结漫威成功的原因,写了三个关键词:宏大的背景、富有人性的人物、幽默

图片

对比之下,宏大的背景,就是世界观,DC有没有呢?有,富有人性的人物,DC有没有呢?有,甚至比漫威更富有人性,比如蝙蝠侠,区别点就是幽默不足,不如如日中天的漫威有趣。

所以童话大师安徒生有句名言:“童稚性只是我童话中的一部分,幽默才是它们里面的一抹“盐”。

这就是幽默的重要性,也是提升注意力的“趣味性”的重要性。

那喜剧元素是天赋呢?还是有技术可以量化呢?

好莱坞著名编剧作家卡普兰总结了一个喜剧公式:

图片

这里面的关键词就是“普通人的希望”。

比如周星驰电影、沈腾的电影、贾玲的电影、皆是如此,第一部魔童哪吒要干天劫,第二部魔童哪吒要干学术权威。

好,这是笑死了,下面说说看哭了

图片

看哭了,是一种情绪的外放,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共情力

共情力怎么来的呢?

两个方面:感同身受和与我相关

图片

首先是感同身受

图片

感同深受是共情力很重要的内容,感同身受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自我投射”。

比如《哪吒》这部电影,尤其是《哪吒1》里,除了讲年轻人反抗权威、追求个性解放的投射,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共情群体,就是妈妈粉,动画电影市场,比如像《熊出没》每年都进入春节档长盛不衰,很大的一个市场策略就是“小手拉大手”,小手拉大手,抉择者是妈妈,口碑传播者也在妈妈,因为一个7岁的小朋友是不可能拿着小天才手表去豆瓣、微博去发评论、小红书去吵架的,因此,《哪吒》成功之处之一就是激起了妈妈粉的强大共鸣,为母则刚,我的孩子,无论别人眼里怎么样,谁都她妈的不能动!动一下,老娘就跟你拼命!感同身受。

图片

这种叫做“自我心理投射”,还有另一种感同身受,叫做“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比如刚才,就是你替我讲了我想讲的。

图片

谁是共情大师呢?我举个例子,比如唐朝的王勃就是一位共情大师,26岁的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写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可能也见过这个场景,但是王勃用凝练的文字写出来我们内心的旷野,这就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王勃做到了,因此流芳百世。

其次是与我相关,这在《消费者行为学》也叫与个体相关。

图片

我们为什么会关心一件事情,多数是因为这件事与我相关,比如,木卫二星球明天40级大风你不care,但是明天海淀有没有小雨,我得看下,这就是与我相关。

在电影行业里,尤其是大卖的电影,强共情力就是就是不断强化“与我相关”的关联性。

比如中国电影市场大卖电影的宣传语

头两名,我们看下

图片

其中的公约数,都是“我”。

是不是凑巧呢?

并不是,我们甚至还可以换一行业做推论。

比如,我们知道,中国华语乐坛有一个断档级人物的存在,就是周杰伦,周杰伦歌曲最具代表的推出了“中国风”歌曲,其中幕后推手,就是中国第一中国风作词人方文山。

图片

方文山的词为什么写的好呢?他自己在他的付费课上,公布了三个写作秘诀,今天免费送给各位。

图片

1、人称代名词的使用

2、韵脚文字的掌握

3、情感的最大公约数

我解释一下,韵脚文字的掌握,所有的作词,基本都要押韵,这个没问题,情感的最大公约数,就是前面我们讲的“执大象,天下往”,团结主流情绪,比如亲情、爱情等,高手过招,区别就在于人称代名词的使用,中国风不是古风名词的堆砌,更不是古风词汇的堆砌,而是要“与你我相关”。

大家看一下这几首词:

图片

天青色等烟雨,而在等。——《青花瓷》

发如雪,纷飞了眼泪,等待苍老了谁。——《发如雪》

琴弦断了,缘尽了,你也走了,爱恨起落,故事经过,只留下。——《天涯过客》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却错过——《东风破》

说落笔太难,墨走了几行,泪潸然落了款。——《红颜如霜》

意象是景,只有住进了你我,才有了意义,就像两个人吃饭,吃什么不重要,跟谁吃跟重要,没有在意的人,再美的佳肴,也只是摆拍。

有了故事,就有了框架,有了共情力,就有了内核,是不是就一定大卖呢?

不一定!

还要再加个东西,东西好还不行,这是底色,酒香可能也怕巷子深,就需要另一个东西,叫做“口碑”。

怎么做口碑呢?

图片

一个是团结群体的最大公约数,另一个是团结情感的最大公约数

图片

第五句:“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是其善下之,故能称为百谷王

图片

这句话,来自《道德经》,什么意思呢?海为什么能够成王呢?是因为它比其它的小江小河姿态都要低,因此才成了王。

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弱传播理论”。

图片

口碑传播,有两个原因:慕强和惜弱

图片

慕强,就是绝对实力碾压,比如《黑神话·悟空》、国内其它游戏还在做消消乐呢,人搞出了一个3A大作,比如以前的苹果手机发布,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口口相传。

但是,强,也不是天生就强了,胖子也是一口一口从瘦子吃过来的,所有的大佬也都是从小弟一路走过来的,饺子导演也是。

有个年轻人在它25岁毕业北漂的时候,写过这样一句话。

他说:“由于我的职位地下,人们都不愿意同我来往,我的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他们大多数不把我当人看待,在那些看报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新文化运动著名领导者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我对他们抱有强烈的兴趣,我曾经试图同他们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管保洁讲南方土话。”

这个人就是毛泽东。

即便超级大佬也是从nobody,一路走过来的。

慕强好办,可是咱们普通人或者nobody,多数都是从0到1的新IP,该怎么办呢?

破局的方式就是“惜弱”。

图片

他强任他强,我有王宝强

电影《哪吒1》到《哪吒2》就是一个从“惜弱”到“慕强”的过程。

“惜弱“的底层逻辑就是“弱传播”的理论。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鸡蛋碰石头,无论是不是石头的错,我都愿意站在鸡蛋的一边。

口碑管理的本质都是一场舆论争夺战,咱们大佬年轻时都干过一个相同的职位,就是“宣传部长”,做“宣传”这份工作,是要分开讲的,无论是品牌宣传还是电影宣传,宣传就完成两个内容:

告知+说服

图片

宣,就是告知,传,就是说服。

片方负责宣,而传要靠用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来水“,因为信息只有被传播才有价值,传播只有被关注,才能实现价值。

图片

所以,咱们同学如果创业做品牌,宣不是目的,传才是。

同样,试举一个例子,战无不胜的毛主席思想关于长征有句名言:“长征是宣传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电影宣传中的“跑路演”亦是如此。

图片

因为跑不是目的,宣才是,因此“长征”的品牌事件,成为我党出圈的重要案例,不但博得全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年轻人纷纷涌向延安做自来水,甚至出圈国际,大V斯诺整了一篇小红书爆款《西行漫记》,全球流量,泼天流量来了,年轻人就像尔宾冰雪大世界、淄博烧烤一样扎堆来到延安,人一多,就得有事干,就在1937年成了一个培养年轻干部的学校,叫做陕北公学,毛泽东题词:“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

88年后,另一批年轻人,为了共同的梦想聚集在一起,就是在座的各位同学。

有了市场定位、有了好故事、有了共情力,目的就是为了做口碑,有了口碑,将无敌于天下。

因此口碑的关键,就是产品过硬。

正如教员所说:“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纵然有大量人才为了报国的目的来到延安,最终也会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喝彩”。

是不是只有惜弱就可以了呢?

还有一点就可以做补充

前面叫群体的最大公约数,咱们再说说口碑的另一个因素,情感的最大公约数。

第六句:“小国寡民,民之老死,不相往来”。

图片

底层逻辑就是“情感的最大公约数”。

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字面的上的意思是:“国家尽量小小的,人民也少少的,最好老死不相往来”,其实这句话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关于自处:“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这里情感的最大公约数就是”孤独“,无论大家是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人能和你100%共情你的孤独和焦虑,即便是配偶或者父母,而孤独和焦虑将会伴随我们每个人的终身。‍‍‍‍‍‍‍‍‍‍‍‍‍‍‍‍‍‍‍‍‍‍‍‍‍‍‍‍

正如陈立老师的一句话:日子都是有毒的,没有解药,但阳光、好友、音乐(电影)就是我们永远的“止痛剂”。‍‍‍‍‍‍‍‍‍‍‍‍‍‍‍

电影是用故事驱动情感的产品,如果想要在市场获得一个更大成功,就是团结情感的最大公约数。

图片

同时,电影都是当下情绪的反应,2019年《哪吒1》、2025年《哪吒2》,要看前一年发生了啥,2018年,经济换挡期,范冰冰事件作为导火索,资本寒冬,封神也是在那个时期出的事,2024年,刚刚过去,经济状况大家也都清楚,当经济下行的时候,爱国情绪降温,个人情绪就开始高涨了,这就是《蛟龙行动》爱国情绪没有转起来,讲反抗威权的《哪吒》如火山爆发般摧枯拉朽之势。

《哪吒》背后的情感的最大公约数是什么呢?是年轻人的焦虑,社会偏见、阶层固化,带来的身份焦虑。

图片

因此,在这部电影中,有两个配角很出圈,一个是小镇做题家申公豹的“人心中偏见是座大山”。

另一个是躺平心态的著名宅女石矶娘娘,“太好了,还剩一点点,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臭小子,你给老娘我记着”。

图片

为什么不是长相更英俊、咖位更显赫的敖广等人火了,而是申公豹和石矶娘娘两个反派配角呢,因为这两个人代表了我们普通人对抗日常焦虑两种最主要方式:反抗和共处。

图片

申公豹选择了反抗,石矶娘娘选择了共处。

图片

如果你问我,爆款电影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我会说:基于价值,构建想象共同体,团结最大公约数

为什么会是一部动画电影?

图片

铃木敏夫在回答宫崎骏的电影之所以可以卖向全球, 总结了两个关键词:信息量+愉悦感

图片

龙猫的肚子为什么软绵绵的,就是你看到它,就想要抱着它,它可以让我们毫无防备的躲进自己的“童年”。

在太平洋的两端有两个动画制作的灯塔,西边是迪士尼,东边是吉卜力,大家都在讲述同一个故事,就是关于“勇气”,主角都是一个小女孩,面对一个巨大困难,勇敢的踏出第一步。比如入选迪士尼公主系列的花木兰,木兰生来就想要做将军吗?不是的,是因为阿爷五大儿,木兰无长兄,自己必须要勇敢踏出一步,Fighting for family.

图片

图片

动画电影通过想象力,构筑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通过优秀故事,凝聚起了强大共情力,为普通人打气,让年轻人面对人生的困难时,充满希望,这也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的初衷之一,所以吉卜力的电影海报上引用最多的slogan就是“活下去”。

阿发:叔,人生是只有现在难,还是一直都这么难。

我:一直

阿发:叔,咱们普通人怎么对抗焦虑呢?

我:电影是一个造梦的艺术,电影散场后,那些未曾逾越的大山依旧存在,所以每个人都是”小国寡民“。。

阿发,人生亦如此,注意力总在共情过去,会抑郁,注意力总在共情未来,会焦虑,所以,对未来的真正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图片

阿发:叔,你走心了?

我:没有

阿发:我隔着电话都听见了

我:北京起风了,吹得,对了,发,你说有3亿投资的事?

阿发:喂…喂…叔,还能听见我说话吗?云南也是个有风的地方…那我先撂了,叔….

PS:以上内容来自邵彦祖 《消费者行为学》学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