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放水终于来了,但经济真的会好吗?

图片

昨天,中国股市猛涨,昨晚,中概股也猛涨。

因为,任泽民等人,一直呼吁的大水,终于放出来了。

准备金率降!不但是降,还说明,以后还要降!

往股市中注水!不但要注,还告诉你,还会持续地注!

往地产业里也倒一盆大水,首付降低到15%,未来零首付也说不定,兄弟们,买房呀!

还向中小企业放水,宣布经营困难,经营贷可以继!不得断贷!

政策管理部门,充分汲取了过往政策不利的教训,不再挤牙膏了,要放,就告诉你,咱们放个痛快!

以前降点印花税,就认为是大政策了,但没反应。

现在多管齐下,同时发布,并且告诉你,后面还有,你涨是不涨?不涨,我跟你拼了!

欧神早在今年就大喊,这是史上最好的机会,现在不抄底,将来就没有机会了,因为水,就在眼前,必然会放。

尽管不要搞大水漫灌,政府一直在说,但还是没忍住,任泽民等人都等疯了,天天在催着放水,不管他在恒大,还是后来在东吴证券当首席经济学家、现在在中原银行当首席经济学家,放水,都将为自己任职的单位及行业带来红利。

水,能载舟,起码,往股市里放水,就能止跌,拉红。

这次学上了日本,央妈实际上间接入市了,要知道日本央行,可是成为了日本一众大企业的最大股东。

直至 2021 年底,日本央行持有36.3万亿日元的股票,同时也是优衣库母公司、龟甲万等大量上市公司的股东。并且占东京证券交易所总市值的5%以上。

现在只要你以上市公司股权为质押,也可以从央妈那里贷到款,虽然与日本央行的作为有所区别,但本质是一样的。

这两种方式,都是一种货币宽松的手段。

多了一个有无限子弹的央妈,那股民们的心情一下就好起来了,并且央妈大方得很,首期几千亿,接下来还有啊,预期给你拉满,你满意不满意?

房市的动作也超大,房贷利率给我降!首付比例,给我降!

一句话,央妈急了,兄弟姐妹们,你们贷款么?只要你贷,怎么都好说!关键的不是房贷利率多少、首付多少,而是央行的决心。

既然目标就是让你贷,那么,万一这些手段没有达成目的,那还得加大力度,央妈说,决心我已经表完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对于深陷地产价格痛苦的欧神及水库粉们来说,这真的是天降甘霖吗?

且慢、且慢!

我同意,这么大规模的放水,并且是定向往股市、房市里注水,这能在短期内改善预期,但是,请你注意,放水的姿势千百种,你需要仔细辨别。

美国佬放水,比中国的央妈要疯狂。

人家放水,是直接印钱发给民众,这种放水方法,有着明确的确定性,那就是,市场上的新增货币一定会增加。

当年的四万亿,直接印钱给政府去做基建,这也有明确的确定性。

但这一次的放水,并不一定有明确的确定性。

先说股市的水,虽然央妈愿意给贷款,但首先需要机构去贷款,机构去央妈贷款也有他们的考量,那就是,我得确定我的股价真的是低估了,否则,我用100元的股票价格去贷款了100块回购自家股票,结果股票跌到了八十,这是何苦来着?

股票的股价,最后的基本面支撑,依然是盈利。

再说,房产的水。

央妈很想让你贷款买房啊,但是即使首付是15%,利率下降,从月供两万降到了月供一万八,你如果面临失业、降薪的威胁,你贷么?首付是零,你都不一定贷。

你敢贷款,必定来源于你坚信:你未来的收入会节节上升,不会让你中途断供。

在经济低迷期,中国各个银行里的储蓄之所以节节上升,就是因为在风险的预期下,人们增加现金握存,以对抗萧条期的不确定性。

收入不涨,企业利润不升,谁敢买房呢?

因此,这两种水,依然不是美国那种水,它依然由企业和个人的预期决定,只有企业的销售额恢复增长,个人对未来的收入信心恢复了,才能构建对股市、房市长期的预期。

本来我认为,最多再过一年,只要不放水,控制一下支出,减减税,那么,中国经济恢复增长,那是必然的。

因为只要土地、劳动力的价格跌到了位,那么,投资就将有利可图,资本扩张自然就恢复了,虽然在出清的过程中,人们比较痛苦,但,这毕竟是短期的。

当下的干预反而是在阻碍出清的过程。

然而,中国存在着另一种情况,导致这种市场状态下的出清难以完成,那就是地方政府作为地产行业的参与者,他们无法出清。

恒大可以倒闭破产,地方政府怎么倒闭破产呢?

中国的地方政府实际上是房地产企业的上游,无数恒大的供应商都在哭天喊地,地方政府也不例外。

而地方政府刚性支出太高了,失去了土地财政收入,却无法减支,无法像无数企业一样,出售资产、缩减开支来降低债务。

向地产业放水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救地方政府的财政。

但很显然,这些放水手段都受到了制约,人们是否有意愿,还是要打个问号的。

欧神根据过往的历史经验来判断是错误的,因为过往的放水,同时还伴随着资本的扩张,也即一边通货膨胀,一边存在真实的资本扩张,真实的生产力在增长。

真正让中国地产价格节节上升的更为重要的因素,不是放水,而是真实的生产力的增长,是无数人真实的收入增长。

而真实生产力的增长,来源于营商环境的改善,来源于给资本和生产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比如事实上的低税。

因此,如果仅仅是放水,不出台更多改善营商环境的开放性措施,这种形式的放水效果,无法持续,他只能如天空中的流星一样,只是很短的时间点亮天空。

如果配套上减税,放松管制,对外大力度的开放等一系列改革动作,才能真正的启动资本扩张。

短时间的繁荣,从来都不难制造。民众不贷款,大不了政府直接借钱来花,直接了当地增加总货币量,就能带来表面的繁荣。

税收也会增加,物价涨一倍,按比例征收的税收,当然也要涨一倍。

但真实的繁荣,不是货币单位变化的增长,而是人们收入可以购买到的商品数量的总和。

央行很多只箭,射出来,力度不小,放就放吧,但能不能再配套这些不花一分钱的政策呢?

1、宣布商品房使用期限为999年

2、宣布全面实施三零(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的单边自由贸易

3、农村土地产权流转限制取消

4、废除影响企业发展的大部分的各种管制

5、回到以地方政府GDP为目标的管理体制中,放手让地方政府搞经济,不要连税收都统一

6、减减支啊,政府国企裁裁员啊,国企啥的卖一卖呀

只有让营商环境变好,才能让企业利润增加,从而让资本市场真正繁荣,只有让企业发展起来,劳工收入才节节上升,房市的上升才有坚定的基础。

如果下个季报, 一堆上市公司的利润在跌,能撑起股市的繁荣吗?

如果送外卖的人增加了,能撑起房市的繁荣吗?

不回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光靠搞货币政策,怎么可能解决资产价格下跌的问题。

欧神啊,国家的确骑着白马来救你了,但是泥潭里的你,真的就能起来吗?未必啊!

当然也别大惊小对,日本不也这么玩过吗?有效果吗?

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当年日本泡沫破裂后,日本政府不管,任由企业破产,市场出清,日本早就恢复了繁荣。

市场出清怕个毛啊,真实的财富不会受到损失,那些倒闭的工厂不过过一段时间被他人接收,重新开始生产,只有某些具体的个人会在时代的洪流中遭遇悲惨的命运。

但是,没办法吧,谁叫全世界各国政府都喜欢玩币呢。

我就不扯什么奥派经济学了,能把中国带出泥潭的,从来都不是什么货币手段,而是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啊!

这是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明白的道理,有谁会说今天中国四十多年的发展是因为央妈货币玩得好呢?一个农民都懂啊!

降准降息降首付,央行大招,市场接得住?

今天,众多经济学家、众多房地产持有人期盼已久的大招终于来临,一大帮人额手相庆,某非著名生发养发水代言人任泽平激动得爹妈叫个不停:

图片

他把这些放水政策称之为抓经济、尽力、专业、担当、人文关怀。此人经济学语言没见说过几个,美国政客式的虚骄、浮夸语言倒是学会了不少。

我们经常听美国政客发表演讲,说“我们采取了一项富有勇气的勇敢的政策,兑现了我们对美国人民的承诺,彰显了我们美国人的慷慨和对社区的热爱与责任,捍卫了美国的自由……”云云。你以为他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呢,原来是说给每个人发2000美元支票。是够慷慨的,慷他人之慨;政客后面的气氛组开始哗哗鼓掌,怎么能不鼓掌呢,因为邀请来的,都是受益者啊,付出代价的冤大头,不会出现在画面中。

任泽平的微博,几乎就只有一句话,“何以解忧,唯有放水”。不知道他持有多少股票和房地产,恒大的烂尾楼是不是有他的份,所以总期望放水以拉升资产价格。包括任泽平在内的一大帮专家现在在鼓吹10万亿规模的刺激政策,他们认为这是解决当前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真是爹亲娘亲不如“财爸央妈”亲。

货币银行原理异常精深,在经济学中是“皇冠级”的存在,加之银行系统的实操业务又非常复杂,所以我搞不懂多少,只能说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建议先读这几篇文章:

发国债的经济学含义

二级市场买国债,意味着什么?

美国大跃进 ——次贷危机的根源:美国的经济适用房“大跃进”计划

还有一篇讲准备金率的文章,记得叫《铁锤仓库的故事》,那个号没了之后,找不到了,有收藏的朋友,请在留言区见。

下面简略说说降准降息降首付的经济学含义和影响。

1、降准。

我们首先要知道,现在的商业银行,都是部分准备金银行。也就是说,银行系统发行的信用媒介,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真实储备。假定是黄金货币,银行仓库里有1吨黄金,但是市面上的黄金票据,却是10吨。

这个1吨黄金,就是这家银行的准备金了,但是实际流通的黄金凭证是10吨,所以准备金率就是10%。也就是,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是10,信贷扩张了10倍。

这个事实意味着什么呢?当然意味着只要大家一块儿去取钱,银行就倒闭了,因为它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真实储备。所以银行最怕的就是挤兑,为了防挤兑,它必须告(欺)诉(骗)公众,它的储备很充分,大家不用恐慌,到必要的时候,就会像罗斯福一样,把银行直接关门停止营业,以防止公众的挤兑。所以部准银行的存在,依赖于公众的信心,对通胀是否持续下去的预期。

现在是法定纸币时代,从根本上来说,根本就不存在“兑现”一说,因为兑现,也是用纸币“兑现”纸币。银行系统理论上是可以无限扩张的,对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规模予以限制的,只有准备金率了。

假定准备金率仍为10%,1亿元的基础货币,最多可以扩张出10亿元的信贷规模,信用媒介就这样创造出来了。如果它想扩张到11亿,那就不允许了,因为准备金已经“耗尽”了。

降准的含义,就是进一步扩大的信贷扩张的理论上的规模。

假定1亿元基础货币不变,准备金率下降到5%,那么货币乘数是20,就可以扩张信贷规模至20亿了。理论上,市场上可以一下子多冒出来10亿元。这就是这句话“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的含义。

假如,一家商业银行准备金是1亿,准备金率5%,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后面会提到——放贷规模是10亿,那么这个时候,它的准备金运用得就不充分,因为10亿信贷只需要5000万的准备金,那么,多出来的5000万准备金,就是“高能货币”,只要准备金率不变,这家银行就可以随时扩张信贷。

2、降息。

对于银行来说,降息就是在增加准备金,或者说,真实的准备金储备可以发挥最大的信贷扩张效应。

比方说中央银行控制之下,有10家商业银行,准备金率是10%,这些商业银行在央行这个最终贷款人的护佑下同步扩张。这时候假如A银行,信贷规模已经达到准备金的10倍了,它就没有扩张能力了。而b银行,这时候还有“高能货币”储备。那么这个时候,如果A银行要放贷,就可以通过同业拆借的方式,向b银行融资。

这就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美联储经常讲的降息,说的是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多少个基点,说的也是,商业银行间同业拆借的隔夜利率。

说白了,就是几个银行间相互挪腾,使信贷扩张规模最大化,并不突破准备金率的底线。

那只要降低同业拆借利率,银行间的挪腾余地就更大了,成本就更低了,准备金实际上就增加了,信贷规模就更大了。

而可贷资金余额增加,本来就有降低利率的作用,降息也会刺激企业进一步贷款,所以其结果也是信贷规模趋向于扩大。

3、降准降息的经济影响。

很明显,降准降息,都是在扩大社会融资规模,也就是任泽平等人期盼已久的“拧开水龙头”。

但是且慢,前面说的扩张10倍也好、20倍也罢,还是有关部门说的“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都是理论上的,实际情况会与此有很大不同。

还按1亿准备金,10%准备金率举例,理论上的确可以扩张信贷至10个亿,但是,要是只有若干家企业贷了5亿,那么剩下的准备金就无法发挥其效用。这就是前两年的情况,就是说,其实原有的准备金率,已经够用了,根本都没触底呢。现在再降,理论上可以继续扩大信贷规模,但是实际效果却不一定。

这是因为,货币信贷与其他商品一样,有供给有需求。央行你可以决定供给,但是你无法决定需求。也就是说,你可以放贷,但我可以不要。这时,这些货币只是在银行系统增加准备金或者内部流转,但贷款放不出去。

贷款放不出去的原因,是人们对经济的未来预期降低,不敢投资,你给我放贷,我也不敢要啊。

这就是我们看到,央行已经很“给力”了,它在卖力地拧开水龙头了,然而经济不见起色的原因。

为什么未来预期会降低呢?因为管制和干预太多,产权的预期不稳定,看不到市场化的美好前景,投资可能打水漂。所以,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不但不敢贷款,不敢消费,反而增加现金握存。

增加现金握存的结果,就是明明投资缩减了,大家生活变得没有以前好了,但是统计报表上,住户存款的规模反而更大了。同时,增加现金持有,就是不像以前买买买了,意味着物价反倒可能会降低。

这对经济的调整是有益的,其实就是消费者对现有资本结构投下的反对票。

因为现在的许多不当投资,以及物价的上涨,正是前期信贷扩张的结果。

信贷扩张具有坎蒂隆效应,它会造成再分配,谁靠近货币扩张源头,谁就受益,谁远离,谁就受损。它会改变相对价格结构,导致生产结构的扭曲,将资源吸引到远离消费端的资本品生产中,造成大量盲目的错误投资。同时,当然会引起物价的普遍上涨,只不过,上涨得并不同步同比例。

没有那么多真实的储蓄,只是钱印多了,那么投资根本就不可能持续。错误的投资,必须被清算,这就是烂尾楼的原因。物价的上涨,也是前期信贷扩张的结果,现在也必须回归到市场水平。

这是市场必要的清算过程。如果物价、尤其是被推高的资本品价格不降下来,企业家就看不到利润前景,就更不敢投资,也就无法启动经济复苏的进程。

那么如果这个时候降准降息,扩大货币供给,增加政府赤字和开支规模,结果就是,错误的投资得以延续,物价会继续居高不下,生产结构性扭曲越来越严重,大家就更不敢投资了,经济就可能会持续低迷,高通胀、高物价、高失业率会并存,我们知道,这叫“滞胀”。

美国在大萧条时期、以及1970年代曾经经历过,它宣布了凯恩斯主义的破产,以及菲利普斯曲线的荒谬。

经济的进步,是真实的生产增加、储蓄增加、投资增加的结果,不是货币信贷增加、赤字开支规模增加的结果。如果印钱、发债就能发展经济,那么阿根廷、津巴布韦、委内瑞拉应该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任泽平,以及最近整天在鼓吹10万亿的专家们,你们要走正道,不要总想着那些歪门邪道,你们要有点常识,不要骗人成性,把民众当傻子。

当前推动经济复苏和进步的唯一可行途径,就是要继续扩大改革开放,减税收、砍管制、少干预,停止通胀,砍掉开支。一句话,奉行市场经济。

4、降房贷利率、降首付比例。

每一项干预主义政策,都必然有受益群体,我们可以由此推断其背后的主导力量。透过真实利益,寻找背后的动机。

降存量房贷利率,当然有利于拥有房地产和按揭贷款的群体。有房贷一族,实际上是通胀的受益者,因为房地产行业就是首先拿到新增信贷资金、即靠近货币水龙头的人,对没有贷款的、无房的,构成了购买力的剥夺,即财富的秘密转移。

随着通胀的持续,债务本来就是被稀释的。通胀有利于债务人。然后,这次房贷利率又下降了,还款额更少了。赢了两次。

中国现在城市居民的有房比例已经很高,还有许多“房地产爱好者”,所以这是一个对很多人都有利的政策——至于长远影响,这时候人们是顾不上的。由此,这些人会更加支持他们的央妈,以及背后的力量。这是另一个、其实是各项干预主义政策的永远受益者。

降首付比例,当然就是可以首付更少,拿到的贷款更多,这样,房贷利率降了,首付也降了,可以刺激大家买房,拉动房地产市场;同时,一旦大家开始贷款买房,上面说的降准、扩大信贷规模的边界,就派上了用场——不至于大家都要贷款买房的时候,准备金率触底了。

完美的闭环。

但是仍然且慢。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怎么爆发的呢?我前面推荐大家的文章,浓缩一下就是,无限地降低首付,甚至美国政府直接补贴首付,无限量地给那些根本没有信用、没有还款能力的人即“次级贷款人”放贷——这些人恰恰是黑人居多,谁不放谁就是种族歧视。

结果是,房地产市场在信贷刺激下,大量过度投资,价格不断攀升,转手就能赚钱,那么还款就没有问题;一旦房地产市场在信贷刺激上错误投资过多,经济结构严重扭曲,房地产就烂尾了,就价格缩水了,那么,即便卖了房子,也还不了贷款。这时候,“雷曼时刻”到来,次贷危机爆发。

现在是,很多房地产项目已经出现了错误投资,卖不出去了,那么降首付降利率的结果,就是这些项目有可能起死回生了。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错误的投资无法被清算,稀缺的资源被继续绑定在错误的生产结构中无法释放出来,导致其他行业的生产难以为继,消费者需求无法满足。长期结果就是,生产结构的扭曲将更加严重,经济的必要调整无法进行,经济的低迷将会持续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