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国家的资源诅咒说起
资源诅咒,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却大起大落,很不稳定,最终各方面发展情况,还不如资源欠缺的地区。
这个概念由英国兰开斯特大学教授理查德·奥蒂(Richard M.Auty)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各国研究经济增长、避免发展陷阱的重要课题。目前相关研究和流派颇多,但都有各种不可解释的缺陷和反例。在我眼里,就是没有引入文明维度的概念,所以无法确定清晰的边界。
今天简单说说
地球上的资源会不会用完吗?很多科幻电影经常用这个吓观众。其实这个问题,向来有两派:
一派是悲观派,认为早晚有一天,地球资源没了,人类会为了争夺资源而打架,最后打回原始社会。
另一派是乐观派,认为人类的智慧,会不断开发出新的资源,宇宙不灭,资源就会源源不断。
我属于乐观派。
一、资源是变化的。
我们先定义资源。度娘认为人力物力财力都是资源——定义太复杂了。为了清晰概念,我这里的资源,单指物质资源。
资源对人类很重要,能产生人们需要的物质。所以,资源是有价值的,没价值的不叫资源。
资源价值怎么衡量?根据人类认知的变化而变化。
举个栗子,在农业社会,土地是资源,可以种菜。
假如,一个农民发现自己的菜地下面有石油,那这块地就废了,因为不能种菜了。这个农民会哭死的。
但如果在工业社会,石油能提炼出来,成为工业的血液,绝对的好资源,这个农民立马能笑死。
结论就是:认知和技术,赋予资源价值。
每个文明维度,人类的智慧和认知不一样,所以资源内容和价值都不一样——我们简单八一八资源的变迁。
1、零维文明的自然。
原始社会的资源是什么?周围果子树多,动物多——这就是资源。原始人打架,抢的就是果子的采摘权和动物的猎杀权。
原始社会的资源,是纯天然的自然资源,所以我们定义为零维文明。其特点是:资源决定一切。人类受资源所困,很被动。
由于地球上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丰富,有的贫瘠。由此形成了人种的差异——丰富的地区,碾压贫瘠的地区。
比如,非洲处于热带雨林,原始动植物资源丰富,所以最早发展起来。使非洲智人的进化高于其他人种……所以他们走出非洲,就杀遍天下无敌手。
这时如果有经济理论,就一句话:有资源,任性!
2、一维文明的人力。
一维文明差不多可以理解为奴隶社会,但不完全重合。
一维文明诞生了畜牧业和农业,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所以资源升值了——本来纯天然的资源,加入了人的技术:通过人类驯化和养活动物,动物资源丰富了;通过驯化和种植植物,植物资源丰富了——这些生产出来的物资,变成了社会重要的资源。
这个时期,可能还有采摘和打猎,以及抢劫……不过生产的资源比重开始加大。
一维文明确立了资源的私有属性,自己生产的物品归自己。社会通过交易交换,让资源流动。城市成为资源流动的场所。
一维文明是人类文明启动阶段。特点是:养殖与农业并行发展;抢劫技术提高,出现专业化组织化的军队。交易的出现,反过来促进生产。
此时,资源中心变成了“人”——能养会种、抢劫能力高的人,越多,资源越丰富。交易市场越发达,人越多,吸引力越强。
此时的经济理论,简单说:人多力量大,有人就牛B。早期繁荣的文明古国、包括罗马帝国,都是这类典型。
3、二维文明的土地。
进入二维文明,农业大规模普及,畜牧业退居其次。《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讲的就是二维文明形态,即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资源),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此时,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土地的占有,土地肥沃程度……所以抢土地是常态。俄罗斯属于二维文明的标杆。
二维文明,技术的力量开始显现,但是还不明显。比如,种地是需要技术的,背后的智慧链立体而丰富:你得知道一年四季天气变化、遇到蝗虫、洪水等天灾,要会应对,什么种子该怎么种?——这些,没多年经验和学习,你是种不好地的。
此时经济理论,简单说:地越多越好。当地主,最牛!大航海后的欧洲,之所以全球殖民,就是当地主的理想激励着他们。
4、三维文明的企业。
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后,物质不再从地里长出来,而是从工厂生产出来。于是资源的形态变了,与机器生产有关的资源,才是重要资源。比如石油、钢、铁……
由于机器力代替了人力,使得体力劳动不值钱了。但脑力和智力上升,技术成为最重要的力量。三维文明的竞争,背后都是技术的竞争,表现出来的,是企业的竞争。
所以进入三维文明后,欧美纷纷从殖民地退出,不再抢土地,而是致力于搞企业。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各种辅助机构——比如资本市场,发展起来。
此时经济理论,简单说:技术是王道,资本是催化剂。
5、四维文明的信息。
信息是四维文明的中心。由于人类还没有到达四维文明,还在探索中,所以打住,免得说错。
能肯定的是,科技是第一力量。比如今天一个小小的芯片,材料就是普通的沙子,但是却能造出互联网、导弹、航天器等高科技产品。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明显的线索:技术(智慧链)的发展。随着人类智慧越来越高,纯自然资源的时代终将过去,智慧时代必然来临。
*二、鸟粪的故事*
搞清楚资源在不同文明维度的情况,再来看资源诅咒,就很简单了。我们还是举个栗子——鸟粪战争。
在二维文明,农业生产最大的瓶颈是粮食产量无法提升,无法养活更多的人,这也制约了工业的发展。突破这个瓶颈的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他创立了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引发了农业理论的革命。
李比希同志,不仅有理论,还亲自实践——搞人造化肥的研制工作,1850年,他成功发明了钾肥……但由于技术不够成熟,成本过高等原因,人造肥料无法大规模量产应用。
以李比希为首的欧洲科学家,于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自然优质的肥料——他们在南美秘鲁的钦查群岛,发现了大规模的鸟粪资源。这里鸟多,气候干燥,千万年累积的鸟粪,堆积成了山——进过检测,这些鸟粪,富含氮和磷,是非常优质的植物肥料,可以让土豆等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经济价值巨大。
于是,欧洲各国,闻讯蜂拥而至,大量购买鸟粪——你看,本来脏臭的鸟类排泄物,因为科学认知的突破,眨眼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爆款资源。
小国秘鲁,本来是印加帝国所在地。处于原始文明高峰期时,遭遇西班牙殖民者,被强行拉入了一维文明。1821年刚独立,正对经济发展一筹莫展时,没想到,天上掉下馅饼……可见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
秘鲁直接卖鸟粪就发财得不要不要的。很快,成为拉丁美洲最富有的国家,走上长达40年的“鸟粪繁荣”新时代……不仅偿还了外债,还大搞基建,秘鲁人走到哪里都买买买,财大气粗得一B。
为了最大程度获利,秘鲁对鸟粪实行了国家垄断经营——控制鸟粪出口。在国家垄断操作下,鸟粪价格不断飙升,从最初的每吨约49美元,一度暴涨到最高79美元。这让很多农业国受不了啦。连美国都低声下气地跟秘鲁勾搭“鸟粪外交”——希望从秘鲁获得价格合理、供应稳定的鸟粪资源。
你看,有资源,任性吧!小小的秘鲁,手握鸟粪,相当于农业文明的最强战略筹码,可以决定欧美强国的粮食产量,轻松卡它们的脖子。感觉实在爽翻了!
发财成这样,周边邻居早眼红了。19世纪,阿塔卡马沙漠发现了大量鸟粪和硝石矿,周边的智利、玻利维亚、秘鲁为争夺鸟粪,爆发了著名的鸟粪战争。这场战争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场用“弓弩对抗火枪的战争”。
这里多句嘴,鸟粪战争中有中国人的身影——失败后从福建远逃海外的太平军残部,利用他们积累的丰富战斗经验,加入智利一方,帮助智利打赢了战争。智利政府因此给予他们永久居留权。后来,他们融入了当地社会。
战争赢家智利,获得了大片土地以及上面的丰厚资源——鸟粪。智利人都激动地琢磨着,如何躺着数钱……谁知,鸟粪的好日子却到头了。
因为,技术发展了。
鸟粪战争,三国演义南美版。
在秘鲁等国坐地起价、没事卡别人脖子时,欧洲的科学家也在加紧对化肥进行研究和技术改进。
早在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就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尿素,1838年,英国人劳斯制成了磷肥。到李比希的农业营养学说出来后,很多人更有目标地研究化肥,终于到1909年突破了——德国化学家哈伯与博施,合作创立“哈伯-博施”氨合成法,实现了合成氨技术从实验室到工业化投产的转换——这是现代化肥工业最重要的突破。
哈伯由此获得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合成氨技术,为农业增产贡献了30%以上的力量,让人类第一次靠自己的智慧,摆脱了土地肥力匮乏的制约。
由于人工化肥不仅效果远超鸟粪,而且可以大规模量产,省去了跨国长途运输的成本,优势明显……于是,风光一时的自然鸟粪,又变成了废物,退出历史舞台。
结论就是:能卡脖子的,从来不是资源。技术能赋予资源价值,也能拿走它。所谓资源诅咒,背后是技术实力的问题。
三、资源诅咒。
再来看两个例子,可能更清晰:
一个是玻利维亚的波托西,曾经的白银之城,1500年后,这里的白银几乎流向全世界——能直接产钱的地方,想不牛都难……但是,当银矿资源枯竭后,一切繁华都烟消云散。波托西变成最穷的地方。
另一个地方,美国的加州,1849年发现金矿,引发了全世界的淘金热。全球范围内前后约有30万人涌入加州,其中还有2万多中国人……等金矿资源枯竭后,却出现了繁荣的加州:加利福利亚银行(现为最大的美洲银行的一部分)、好莱坞、硅谷……至今,加州的经济都能傲视全球。
所以哪有什么资源诅咒?资源之外的东西,决定着经济的发展。
我们试着做点归纳:
**1、技术决定资源价值。**只有资源,没有相匹配的技术时,才会发生资源诅咒。那么,能否通过发展技术而摆脱资源诅咒呢?
理论上,完全可以。
实际上,很难!
缺乏技术的国家,往往文明维度低。大多是一维文明,要补到三维文明的技术……中间补课量太大。需要一个很艰苦的过程,大部分人都受不了。
人都有惰性的,资源好的时候,卖资源就可以躺平了,干嘛要苦哈哈的学习奋斗呢?完全没必要啊!
从基因角度能给出合理解释:人类惰性来自基因。基因主要功能是复制、传承,即基因不喜欢变化——能不变就不变。很少有人杠得过基因。
变化意味着基因突变,不符合基因复制的要求。只有环境恶劣、威胁生存时,基因才会被迫改变——不改变的基因就被淘汰了。
我们在文明维度论中谈过,文明的升维,都是压力的结果。升维后的文明,基因其实已经(被选择)改变。文明越低维,受基因原始本能的影响越大,惰性越大;越高维,惰性越小。
其中,二维文明是一个坎——能养成劳动习惯。
所以我们能发现,二维以上的文明,学习技术很快。二维以下的文明,基本上学不了,只能卖原始资源。
2、市场开放程度决定技术高低。
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要有市场。市场可以看作技术交流的场所。没有交流的技术,终归会被淘汰。
资源垄断的秘鲁,鸟粪经济一支独大,其他经济无法发展——哪怕他们把鸟粪技术研究得很好,保护得很好,也没用——他们缺技术交流及生态。所以化肥工业一崛起,就带来降维打击:消灭你,与你何干?
而资源开放的加州,伴随淘金热,食宿、交通、金融、娱乐等领域都发展起来。自由市场演化,自发产生各种需求及消费,最后形成了综合城市的生态。
今天赫赫有名的硅谷,已经成为加州技术生态的标杆,领先全球。
3、制度环境制约市场。
拉美、非洲等地,经常遇到资源诅咒。但同样资源丰富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挪威等,却没事。他们能稳步地从资源中获益,推进国家发展。因为他们具有强大的将自然资源转换为商业生态的能力。
这个能力,说白点,就是制度对市场的保护能力。
美国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认为:制度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对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经济表现如何,取决于制度是否提供了正确的激励。当经济发展时,制度的保护能力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成为“束缚”和阻力。
小结一下:资源是“诅咒”还是上天的“恩赐”,取决于技术能力,背后是市场和制度环境。
四、科技中心。
目前流行的内生增长理论(又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就把技术进步视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包括几个内容:第一,获取新“知识”(包括革新、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等概念);第二,刺激新知识运用于生产(市场条件、产权、政治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稳定);第三,提供运用新知识的资源(人力、资本、进口品等等)。
一言以蔽之:今后,国家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
因此,我们再谈一个概念——世界科技中心。当某个国家的科技成果,占同期全世界总量的25%以上,就可以视为世界科技中心。
从历史上看,每隔一百年,世界科技中心就会转移一次。
近代史上,有过三个科技中心:
1、英国(1660-1730年)
17世纪的英国,作为启蒙运动的最早发源地,开启了思想与观念的大变革;英国最先认识到科技的力量和价值,于是大力发展科学,鼓励科学实验,为此成立了皇家学会。
1687年,被苹果砸了的牛顿同志,出版了《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牛顿力学横空出世——这标志着英国科学革命达到顶峰。第一次工业革命能诞生在英国,绝不是偶然。
这一时期,英国诞生了一大批闻名世界的科学家:牛顿、虎克、波义耳、哈雷……占世界36%以上,其重大科学成果更是占全世界40%以上——妥妥的世界科技中心。
2、德国(1810-1920年)
19世纪的德国,建立了现代大学制度,把大学变成汇聚人才和科技交流的中心,加上社会普遍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氛围——于是德国,从英国手上夺下科技中心地位。
引发变革的,是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他跟拿破仑打架失败后,一怒之下,进行了大学改革。
作为国家最高领导,威廉三世有着超前的意识,他认为:“教育是摆脱贫穷的最好手段。”他甚至很内行地喊出了大学的口号:“大学是科学工作者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这样,他一举抓住了现代国家的发展根本。
响应威廉号召,教育家洪堡创建了世界第一所现代化大学一一柏林大学。University这个词,在德语中即有“普遍,无所不包,万有,广博”之义。
著名的“洪堡五原则”,给出了现代科学的定义:(1、科学无最终定论,它取决于对真理和知识的永无止境的探求过程;取决于研究、创造性以及自我行动原则上的不断反思。(2、科学是一个整体,每个专业都是对生活、现实的反思,对世界的反思,对人的反思。唯有通过研究、综合与反思,科学才能与苍白的手工业区别开来。(3、科学的实用性是第二位的。对真理自由式的探求才最重要,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导致实用性知识,服务于社会。(4、科学与高等学校联系,方便于学术研究、科学交流、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大学生形成独立的判断力及个性很重要。这样才能达到自由、技艺、力量的境界。(5、高校的生存条件是独立与自由——国家要保护科学的自由,在科学中永无权威可言。
柏林大学开办以后,现代化大学随后在德意30多个邦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那时,大学教授被高薪养着,教什么随便,没有限制。但要求他们做到:必须献身于科学研究,必须向已形成舆论挑战,必须冒着与他人在学术上冲突的危险。鼓励在科学研究上的真正突破,鼓励独立的研究,独立的见解。
同时严格禁止教授去办公司。鼓励企业投资大学——说实话,当教授又体面又有尊严,还可以想说啥就说啥——谁不想干啊?
那时,德国大学生有充分自由,可以到任何一所大学里去学习,只要有注册名额——学习氛围特别自由,没有什么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就可以去学什么——流动性和学习项目的选择自由,使得任何一名大学生都有机会与这个国家中最优秀的科学家和教授讨论问题。卡尔·马克思就是这样学习的,他一年级在波恩大学,二年级在柏林大学,三年级在耶拿大学,最后在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德国那时候的大学,是人类大学的黄金时代。培养出了群星灿烂的一大批牛人:哲学家——康德、黑格尔、叔本华、费尔巴哈、尼采、海德格尔……历史学家——兰克、莫姆森、斯宾格勒……文学家——歌德、席勒、海涅……经济学家——马克思、李斯特、瓦格纳、艾哈德……数学家——高斯,黎曼、哥德巴赫……物理学家——赫茨、哈伯、洛伦兹、普朗克、爱因斯坦、波恩、玛依尔、伦琴……化学家——奥斯瓦尔德、哈维尔、威尔斯塔、瓦尔堡……
德国的科学研究,也碾压全世界——影响世界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相对论、量子力学……主力都是德国科学家。
据统计数据,
在生理学领域里的重大发现中,到1864年,德意志人取得了156项,而世界其他民族总和只有57项;1864年到1869年,德意志人取得了89项,而世界其他民族总共只有11项;
在热力学、电学、电磁学、光学的发现方面,从1855年到1870年,德意志人取了136项,英法总共只有91项。
到19世纪末,德国已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诺贝尔奖开始颁发以来,有95位德意志人成了该奖得主。1933年以前的德国是获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
可惜后来纳粹崛起,德国的世界科学中心地位被毁了——因政治和种族迫害,高达40余万受过大学教育的德国人,被迫流亡美国。
3、美国(1920至今)
美国早就眼热德国科技了。二战来临,希特勒这种小学文化的SB独裁者掌权,搞政治和种族迫害。米帝一看,卧槽,机会来了——立马把抢德国科学家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传说中,甚至有调动五个师去抢一位德国科学家的故事(貌似抢德国导弹项目的主设计师冯.布劳恩?!)
二战后,苏联也意识到科技人员的价值,开始抢人。大约2000余名德国科学家成为猎物。苏帝简单粗暴:要么合作,一切优待;如果拒绝,就扔去西伯利亚的监狱坐牢或服苦役。美帝也差不多:如果拒绝合作,就以战犯的名义起诉他们……两大帝国连哄带吓抢人不手软。
不过,抢到这些科学家后,如何使用他们?美苏两国就不一样了。
美帝继承了英德两国搞科学的优点:(1、政府对科研只管投入,不干涉;(2、国内有多元化的自由研究体制;(3、大学不仅待遇好,而且研究自由。
苏联受制于计划体制——研究不自由。计划内的研究受重视,不在计划的就消失了。导致科技生态被破坏,技术发展缺乏后劲。最后落后了。
于是米帝站上科学之巅,成为第三个世界科技中心。科学家、学者、大师云集,爱因斯坦、费米、弗兰克、西拉德……引领了整个20世纪的科学发展潮流。近百年来,70%的诺贝尔奖都被美国科学家拿走了。
又一个百年过去了,世界科技中心,会易手吗?我是真心希望,能落到咱手里。
最后说下,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条件:
1、尊重科学。
科学只为真相和真理而存在——真理和真相有可能冒犯社会,让你感觉不舒服,你能容忍吗?
2、自由思想。
科学自由,无禁区,无权威。爱因斯坦曾经曰过:不能自由思考不可能产生伟大的科学家。
3、教育对科学的奠基。
16-17世纪的英国是世界高等教育中心;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学是现代新型大学范本;20世纪美国鼓励私立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使大学成为最自由的交流场所。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德国二战的教训是:民粹横行、盲目自大,结果把自己最优秀的科学家逼离祖国,世界科学中心也拱手让人。而美国既向全世界学习,又吸纳全世界的知识和人才,于是成为老大。
5、有好的科学竞争机制。
6、基础科学很重要。
总之,世界强国不一定是科学中心。但科学中心一定是世界强国。
还想添个足:深圳发生的宾利女和宝马哥抢车位的事。在我眼里,根源是资源(车位)不足——如果车位充足,就不存在这问题。所以深圳应该琢磨的是,如何从政策上,引导(开发商)增加资源。而不是仅限于私人道德的评价。
道德评价不解决资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