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即迂回生产
什么是资本主义?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迂回生产”。
奥地利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庞巴维克用无可辩驳的逻辑总结了两种生产方式:
第一种是直接生产。
即将劳动作用于自然,生产出直接用来满足人们需求的消费品。他称之为“赤手空拳的生产”,或者叫“不用资本的生产”。
这时候人类只是作为一种自然的掠食者而存在,他不创造和增加任何东西,树林里的野果、河里的鱼、自然界的野兽,在经济学意义上,都可以称之为“土地”。
现代社会几乎没有这样的生产方式。绝大多数物品,采用直接生产的方式,是无论如何也生产不出来的。
第二种是间接生产,即“迂回生产”。
就是说,人们不是直接生产消费品,而是先生产用来制造消费品的资本品,然后通过各种资本品的组合,生产出消费品。所以“资本就是在迂回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出现的中间产品的集合体”。他称这种生产方式为“资本主义的生产”。
按照迂回生产方式先生产资本品,再由资本品一级一级转化,生产消费品,并把它理论化,就是资本主义。
可以看到,迂回生产延长了生产的过程,无法实现即时满足,但是为什么人们会选择迂回生产呢?
这是因为鲁滨逊徒手抓鱼,原始人类捡一块石头猎杀动物,这种不用资本的直接生产固然快捷,能立即满足口腹之欲,但是效率低下、产出有限、不可持续。
而如果先制造渔网、制造标枪,虽然不能即时满足,必须延迟消费,但是却可以获得更多的鱼获和肉食,让未来的生活更好。
迂回生产比直接生产有更高的产出和效率,并且是可持续的。
很明显地,制造渔网和标枪这样的资本品,需要时间。在生产资本品的这段时间里,鲁滨逊是没有消费品产出的。因此,他必须在先前延迟消费、节制即时满足的欲望,积累足够多的消费品(储蓄),才能够去生产资本品。否则,不等资本品生产出来,他自己就饿死了。
因此,迂回生产受到先期储蓄的制约。
如果储蓄不够,就没有办法启动资本品的生产,更大的产出就难以追求。
如果本来没有那么多储蓄,但是人们误以为有足够的储蓄(信贷扩张、人为压低利率),盲目地延长生产时间,那么结果就是生产到半途难以为继。因为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只是交换媒介,人们认为货币有价值,只是因为它有购买力。它可以换得的财货,才是真实的资本。因此,增加货币供应量,并不能增加资本,更不能使我们财富增加,只有真实的资本品和消费品,才是财富。
所以要延长生产结构,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出牺牲:节制欲望、延迟消费,积累足够的储蓄。储蓄越多,生产结构就越长,未来产出就越大。未来产出越大,储蓄又越多,可以投入到更长时间的迂回生产之中。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螺旋上升的过程。
储蓄,包括消费品储蓄,也就是用来消费的积累,它是要被消耗掉的;也包括资本品储蓄,就是用来投入到资本品生产中的储蓄,是能带来未来更大产出的,我们称之为资本家储蓄(例如鲁滨逊可以积累两张渔网,或者制造木船),它是延长生产结构的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在货币经济的情况下,将这些资本品的市场价格进行经济计算,这就是资本。
资本在现实世界里,并没有对应物,它是一个心智计算的工具,目的是为了核算投入和产出。举一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就像我们看到一张桌子,脑子里马上会抽象出平面、直线、长方形、垂直等等这样的几何学概念,并想着用它能干点什么服务于自己,如此而已。
结论是:资本越多,生产结构就越长,意味着未来的产出更大;资本越少,生产结构就越是“扁平化”,更靠近直接生产、徒手生产的自给自足状态,它意味着产出降低,未来变穷。
任何管制和干预,都是在打击储蓄,毁灭资本,让人类退回到直接生产的原始状态。
人类自从告别了原始状态,开始有意识地积累、制造工具进行间接生产,就必然是“资本主义”的。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不在实行“资本主义”。朝鲜也在迂回生产,而没有把所有人赶到旷野里徒手采摘野果。只要没有人为的干预,人类必然选择的是资本主义。即便干预了,人类也必然这样选,因为人的行动逻辑如此,他必然要实现目的、满足欲望,要选择适合的满足欲望的手段,这种手段就是迂回生产。只不过,这种情况下是受到污染的资本主义,它的效率降低了而已。
资本主义,以产权为根基,可以直接给出一个等式,它就等于市场经济。
所有污蔑,都建立在不学无术的误解、心胸狭隘的嫉妒和思维懒惰的庸俗之上。人类善于撒谎,将这种误解、嫉妒和庸俗包装成一套反资本主义的哲学。他们反对的一切,都不是市场经济本身的过错,恰恰是因为,还不够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