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平衡”是计划经济思维

“贸易平衡”是计划经济思维,它意味着国家对生产的“分配”(干预),来实现人为的目标。在存在通货膨胀或其他干预的情况下,会产生经济结构的扭曲,但这不属于国家之间贸易的“不平衡”问题,并且这样的扭曲也不能通过进一步的干预(关税手段)来纠正。我们将说明,“经济”的问题,要放到自发秩序的框架下思考、解决,而不是在一个国家主义的框架下思考、解决。

图片

追求这样的贸易平衡,意味着国家不仅要控制关税,还要控制每个生产者的生产效率、生产的产品的价格、数量、类型、生产时间以及每个消费者的购买的产品的种类与数量等等,这样才能实现他们想象中的平衡。这种想象中的“贸易平衡”根本不存在,完全是政客或错误的经济学虚构的,它违背了效用是个体的、主观的这一基本的经济学事实。贸易发生于个体之间,而不是发生在“国家”之间,因此只有个体的经济计算(盈亏平衡计算),而不存在以国家为单位的计算。**这种计算,必然意味着政客代替无数个体的经济计算,是政客想象中的最优取代无数个体自己认为的最优。**预设可以通过控制某些变量(如关税,贸易顺差,利率等等),来实现自己想象中的新的平衡将对美国更有利,也是理性的狂妄。追求这样的平衡,是使用政治手段对个体施加强制,是否定人类追求幸福的权利以及人类的幸福本身。

**这种“贸易失衡观”背后的国家主义思维,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建构主义性质有关。**新古典经济学没有真正的个体主义,这容易使它转向国家主义,把“国家”作为经济活动单位,从“国家”的角度理解经济活动,它的方法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古典经济学阶段,比如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就是以国家为单位的。换句话说,这种经济理论或贸易理论没有被现代主观主义经济学与个体主义经济学重塑,使用的还是古典经济学的客观主义方法。特朗普的御用经济学家,如米兰,纳瓦罗等人所持有的也正是这样的经济学,他们迎合了特朗普的政策目标。

回到真正的经济学逻辑,也就是基于个体行动的经济学,答案必然是指向自发秩序的促进,而不是干预的升级(加关税)。只有找到坚实的经济学逻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逻辑错了,会进一步制造混乱。正确的经济学逻辑指向各国都要不断地减少干预,让自发秩序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不是用新的干预(如关税,保护主义等等)去纠正既有的干预所存在的问题。

“贸易失衡”是“伪问题”,经济结构扭曲(干预主义导致)是真问题。当把“经济结构扭曲”的问题,视为“贸易失衡”的问题之后,就为干预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认为可以通过干预(关税谈判)来纠正这种失衡。然而,这样的平衡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虚构的。因为如前所述,它违背了效用是个体的、主观的这一基本事实。

追求“贸易平衡”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国家主义”的经济观。这种观念指向干预主义,它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可以通过人为的调控(如对关税的调控),来达到某个理想的水平。并且,它也指向“冲突说”,认为“我国”的利益与“他国”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可以通过牺牲他国利益来增进“我国”利益。这一基于国家概念的经济学,把经济(贸易)问题政治化。然而,我们知道“经济”是在个体行动基础上产生的自发秩序,它必然是基于方法论个体主义,而这种国家主义的经济观,试图以人为设想的最优(比如贸易平衡,最优税率等等)取代自发秩序的过程。

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寻找平衡(均衡),在已经存在各种干预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正确的做法,是减少干预,以产生新的平衡,这种新的平衡将增进普遍利益。比如,中国加入WTO,就是这样的方式,它没有消除干预,但却是一个显著的进步。很多人指责中国制度的问题,认为这种制度导致了贸易的问题,因此特朗普加关税是正确的,**这种观念是把完美的制度作为贸易的条件。**我们不能追求这样的完美,而是要追求“干预的减少”或自发秩序的促进。然而,特朗普及其团队的贸易平衡观,则是试图通过干预的强化,来达到目的,它是一种追求想象中的完美状态的“理性建构主义”。这种干预(比如加关税),不是促进自发秩序,而是阻碍自发秩序,将使经济在一个普遍降低大众生活水平的基础上达到平衡。

**这种干预主义,把一个自发秩序的问题,变成一个人为寻找最优的问题。**也即,它用干预的办法实现一个自己想象中的最优。如我们所强调的,市场从来不是完美的,只能通过不断地减少干预去减少不完美(自发秩序的促进),而不是通过新增的干预去放大这种不完美。市场是一个不断改善的“过程”,不存在政客想象中的“最优状态”。

**“贸易失衡”其实是政治的经济化表述,因为它本身是不符合经济学逻辑的,可以视之为政客为了保持本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而制造出来的“借口”。**然而,以干预手段保持国家的领导地位,与自由贸易是不相容。或者说,这样的政治目标,与自由市场不相容。自由贸易不是预设某国领导地位下的自由贸易。把有利于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的手段施加于市场,必然会损害市场,也会制造冲突。特朗普团队中某些政客的基于“价值观”来重塑世界贸易秩序的观念,更是置大众的普遍利益于不顾,把自己的政治目标(自己认为的理想状态)放到“经济”(经济学或自发秩序)前面,用“政治”去定义“市场”,是让世界重回冷战,是在里根(结束冷战)基础上的严重退步。

不断减少干预,更好地让市场发挥作用,那么美国的伟大,与其他国家的伟大是相容的。追求“共同伟大”的美国,才能做人类文明的引领者。假如把干预手段作为实现自身伟大的手段,那么将会牺牲其他国家,损人不利己。

经济的问题,在“国家主义”的思维框架下无解,因为经济是一个自发秩序问题。经济问题是在自发秩序的过程中解决的,而不是“人为”解决的。认为可以控制某些变量(如关税),通过政治手段(如关税谈判等等),可以解决经济问题,是把经济(社会)理解为机械装置,是用机械论因果观取代目的论因果观,是对经济的自发秩序性质的无知

人类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回到自发秩序的不断促进上去,要么回到干预主义(对经济的控制)的强化上去,前者才是正道,才是符合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