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边界是思想的边界,哲学最难是语言

图片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立场是:

语言具有一种可以发现的独一无二的本质,一种单一的深层逻辑,它可以通过对语言和世界作出的显示结构的分析和对两者之间的“图示”关系作出描述而得到说明。

而图示关系本身依靠名称客体之间的指示性联结关系名称“意指”客体

我说“苹果”这个词,你脑子即刻浮现出对于苹果那一红色香甜客体的图示。

一切可以被“意指”的客体都可以被讨论,一切不可说之物的都应对以沉默。

所以才有了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的命题:

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

However,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明确的否定。

维特根斯坦说,不是只有一种“语言逻辑”,而是有许多种“语言逻辑”;语言不具有单一的本质,而是由各有其自身逻辑的实践组成的广大集合。意义并不存在于字词与事物之间的指示关系或命题与事实之间的图示关系。

进一步说,语言并不是某种完备而独立的东西,可以不考虑其他因素进行研究。语言就交织在人类全部活动和行为之中,由此语言的许多不同用法乃是通过我们的实际事务、彼此交往以及与世界的交往才获得内容和意义的。

语言是一种涵盖一切的“生活形式”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大声说“水”这个词,可能是我渴了,可能我房子着火了,可能只是我在贴吧回个帖加个经验。

我说“鱼”这个词,你想的是汪峰,而我其实想的是松鼠鳜鱼。 ——梅老板

通俗的说,语言不能脱离语境与使用者的意图目的单独存在。

甚至在某些情境下,语言可能是另一行为的一部分。

如,我说“痛”这个词,并没有指代任何一种可以被他人完完全全接收理解到的客体,语言在这里只是作为“疼痛”这个动作的一部分而已。

回到生活中去,去理解"语言游戏"是如何被使用的,才是祖师爷说想表达的。

*此外,“图示”或“图像映示关系”这个概念本身也是不可说的,不可讨论的,应对以沉默的

一、语言既是工具,也是最重要的哲学主题之一

做哲学首先是一种陈述活动,这种活动要尽可能清晰和有力地把我们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这句话的重中之重就是,哲学就是将无形的思想清晰、有力地说或写出来。

只要是说和写,工具只有语言及它的符号——文字。

语言开启了人类进化的历史飞跃,而文字因为能够储存记忆,使得知识可以累积式传承,人类也才能螺旋式发展。

不过,我们对于人的语言和思想是如何产生的这类问题,基本上不甚了解。

语言与思想不可分割,思想和语言紧密相连,我们可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观察到这一点。

语言,作为一种无法回避的思想媒介,是最重要的哲学主题之一,或许语言也是思想的边界。

一个刚开始学习哲学的人,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语言的障碍。

可以说,众人皆知哲学,但真能将一本哲学书从头读到尾读完、读透的,寥寥无几。

很多人估计读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处,便昏昏欲睡,或是因百思不得其解而将其束之高阁了。

虽然如此,千万不要怀疑自己不适合学习哲学或认为自己理解能力不足。

因为,哲学最难的就是语言,越是哲学,语言的不通就越是阻隔。

二、哲学,要把不可言传变成可言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了表达、交流使用语言。

而哲学却要将那些我们认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付诸语言。

如果你说,“我很快乐。”一般人会接着说,“很好呀,有什么高兴事?”

而哲学家则要问:

“‘我’到底是谁?”

“‘快乐’是什么?”

相信,你的快乐在这样的刨根问底下,很快就会跑到九霄云外了。

哲学,要通过语言言说我们平常不必用语言说明的事。

它可能是对对象纵横左右、上上下下的打量审视,也可能是对表达方式的反复推敲,再三斟酌。

哲学是运用语言来诠释语言,所以也被称为语言的游戏。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哲学是针对借助我们的语言来蛊惑我们的智性所做的斗争。”

这话请细品最少三遍,是不是越品越觉得有道理,越品越被之陶醉?!

拆开来读一读:哲学是——针对——借助我们的语言来蛊惑我们的智性(的东西)——所做的斗争。

图片

三、哲学在语言上的六大难度

坤鹏论总结了哲学在语言这一关的几个主要难度:

**难度一:**哲学要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变成可言传。

但是,我们都知道,越是思想的深处越是难以言传,甚至连意会都不容易,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因此,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有语言都只是方便法门,目的是助人以心灵之眼去直观“道”。

也难怪存在主义会将现象学发扬得那么光大,谁让人家的门派里个个都是文学大师呀!

正是他们将那些我们认为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付诸为语言、文字,才那么让人们如此地感同身受,并迅速在其中找到共鸣,达成共识。

**难度二:**哲学家也是人,表达能力、文字功底各异,而且像萨特、雅斯贝尔斯、克尔凯郭尔、尼采、叔本华等文笔超群的哲学家,实为少数,甚至要想哲学文学双修,没有天赐的文学天赋是很难的。

**难度三:**哲学家的个人喜好不同,有的认为哲学要通俗易懂,比如:罗素;有的则坚持哲学永远应该是准确,因此的晦涩难懂不算事,比如:海德格尔、胡塞尔。

**难度四:**在表述中,有的哲学家喜欢创造词汇,有的哲学家则偏爱给旧词赋予新意义,特别是后者,很容易造成一种尴尬:一句话里每个字都认识,也没有一个生僻的专业名词,但是,听起来跟天书似的,让人有种理解不了的晕眩与无助感,比如:

“普遍而言,每一种个别存在都是‘偶然的’。它如是存在着,就其本质而言它可以不如是存在……但是这种被称为事实性的偶然性的意义是有限制的,因为它与一种必然性相关,此必然性并不意味着在诸时空事实间并置关系的有效规则这种纯事实性的组成……”

晕不?

这是现象学鼻祖胡塞尔在其《大观念》中的一段。

如果不是已经知道它是一位著名哲学家写的,估计没有人会愿意花时间读它。

**难度五:**正如笛卡尔所说的哲学低劣的另一面——哲学给了人就所有事物发表些装模作样的观点,博得那些学问浅薄之徒称赞的手段。

其实,哲学在很长很长一段历史中,追求的是通俗易懂。

哲学家为了吸引更多人的支持,都尽力避免诘屈聱牙。

可是,随着哲学向专业化、学术化发展,它也像其他学科(比如:经济学、金融学等)一样,渐渐披上晦涩的外衣。

如今,甚至有些哲学家就像吸血蝙蝠讨厌阳光一样讨厌明白清晰的话语,一见到朴素无华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就怕得发抖,闭上眼睛,因为这样的文字和话语会破坏他们私有的小天地,他们认为把术语连成一长串才是做哲学。

多亏当年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人将哲学数学化的目的没有实现。

否则,哲学现在绝对也是数学模型满天飞的学科了。

牛顿也不会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

图片

**难度六:**我们说,哲学就是破坏,破坏的是所有“理所当然”,其中就包括像真理、实在、道德、爱、自由、真实……这些“理所当然”的词汇。

而这些词汇也是哲学中最受欢迎、最富亲和力的词语。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认为,自己使用了年轻人流行的东西,自己就年轻了一样。

上述词汇也成为了许多人用来证明自己身份的徽章,以为只要谈论它们就代表了自己的哲学水平高,甚至仅仅说说它们都能让人感到高人一等的快慰。

可是,它们也是哲学最难理解的词,它们引发了哲学中一些最困难的问题,当我们试图去说出它们是什么东西时,就会发现,有多么难,比如:任何人都信仰自由,但问题在于他们所信仰的到底是什么。

“科学”和“艺术”是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有多少可疑的建议和愚蠢的广告不是打着“科学”的幌子来赚钱的?

有多少激进的行为不是凭借“艺术”的名分而被容忍的?

因此,这些词不仅妨碍我们理解自己行为的真正本质,而且还会成为哲学的绊脚石。

它们非但不能帮助我们思考,还会替代我们思考。

这个世界上的欺骗和愚蠢往往就是出在了这个上面。

想想看,这些年,有一些人专门通过给这些词语加上或时髦或虚幻的形容词、定语,创造出一波又一波的所谓年度或是时代新词,然后大肆贩卖焦虑,从而实现收割智商税的勾当。

但是,就像即使你穿着最专业的游泳衣,也不代表你就会了游泳。

哲学也不是会说几个名词术语就证明你有智慧了。

真理是要在你继续拿这些词语做事时才能发现的。

坤鹏论再次提醒大家,哲学思考中,定义你的术语相当于一个必须执行的命令。

虽然很难,但它必须在思考的起始部分,而不是中间和结论。

可惜我们看到的是,大多数情况,定义出现在一个思想过程的结尾而非开端。

另外,对于哲学这一彻底、正确地进行思考的工具来说,光知道一个词语的意思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它和其他词语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正确地运用。

比如:哲学和思想,这两个词就似是而非。

哲学,指的是进行思考的行为,而思想则是指哲学(思考)所获得的结果,即语言或文章。

哲学可以产生思想,思想却不能产生哲学。

因此,爱智慧,指的是热爱智慧的行为。

正如康德定义的哲学——人不可能学习哲学,人只能学习进行哲学思考这一行为。

而且,哲学术语只有当紧紧扣住所要解决的问题时才是有用的,这时它们的含义已经明确了。

可惜的是,许多人特别喜欢累计术语和名词,听上去一套又一套,其实是言之无物,空洞的术语堆积。

正是以上的六大难度,让哲学式的表达有时会拐弯抹角,与语言的日常用法迥然不同,有时用的又是司空见惯的说法。

一、语言是工具,也是艺术

坤鹏论认为,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思想的工具,也是声音和符号的艺术。

因此,世界上所有语言和文字在工具性上基本是相通的。

不同民族、人种、国家的语言和文字能够通过互译并被理解。

但是,它们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性。

文字的艺术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书法艺术,不管是汉字,还是字母文字。

当然汉字因为属于象形文字,更具有承载艺术的空间,所以,书法成了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语言呢。

它的艺术性,需要从小在相应的语言文字环境中成长,并且还要有系统的学习和应用才能充分理解和体会。

天天说、日日看,就像那句老话所讲: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如此,重复得多,不仅是熟练,还会演进为艺术。

想想看,手艺、技艺、工艺、武艺……这些词无不在揭示着这个道理。

所以,这也再次向我们证明了,坚持,是通往更高境界、通往成功的阳光正道。

毋庸置疑,历史悠久的语言艺术品——诗歌,就是语言独特艺术性的最典型体现之一。

我们中国人都觉得唐诗宋词很美。

可是,如果将它们翻译成白话,无论如何,那种古汉语独特的美,比如:对仗、韵律、写意、境界等,都将被冲淡成了白开水,全然没了意境在朗朗上口中油然而生的那种诵诗所特有的感觉。

同样道理,比如:叶芝,他是世界闻名的爱尔兰诗人,他的诗堪称美轮美奂,但是,那也是在英文原版的情况下。

一旦翻译,比如:翻译成中文,如果你不知道作者的情况下,通常不会觉得有多么好。

国人对叶芝那首《当你老了》比较熟悉,坤鹏论看了很多翻译版本,真没发现谁的翻译能让我心服口服地感叹它是人间神作。

同样道理,我们的唐诗宋词被翻译到国外,也会是一样的尴尬。

也就是说,不管翻译得如何信达雅,都会让原作失掉堪称灵魂的一部分。

这一部分就是语言在几十万年的使用中所形成的,那种只有本民族才能欣赏、体会的味道,堪称艺术的味道。

比如:很多词语是带有丰富背景的,就像成语,它们背后基本都是一个个历史故事。

再比如:很多词语带有强烈的感性,同样表达一种心情,用词的不同,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还比如:诗歌都讲究遣词造句,字斟句酌,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典故最能说明此点。

因此,将一国作品翻译成另一国文字,特别是带有艺术性、思想性的内容,往往就像本来用顶级茶叶泡的茶水,翻译后却变成了普通等级茶叶泡的,寡淡到了无滋味。

在《 心斋坐忘 唯道集虚 》中,坤鹏论曾介绍过黑格尔对《论语》和《易经》的评价。

“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西塞罗留下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内容丰富,而且更好。我们根据他的原著可以断言: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对于《易经》哲学,他这样评价道:“我们必须注意——他们也达到了对于纯粹思想的意识,但并不深入,只停留在最浅薄的思想里面。”

在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看来,黑格尔真黑,这话说得也忒不中听了吧。

不过,咱也别暴跳如雷,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而且,不管多么牛的人,他说一句话,可能一时会有效果,但是,这个世界上,只有时间才是最好、最终的裁判。

往深了思考,东西方思维模式、东西方哲学的差异是重要原因,这个后面坤鹏论会专门讲,这里不赘述。

往浅些琢磨,不懂汉语的黑格尔根本无法体会到《论语》、《易经》等经典在几千年传颂中形成的堪称艺术的韵味。

这种韵味是中国哲学所特有的;这种韵味使人每每念起,便会随之思考;这种韵味朗朗上口中起到了促进传承的作用。

同样道理,不会德语的我们,也一样感受不到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极力推崇的德语诗歌中特有的韵味。

正因为语言既是工具,又是艺术,工具部分可以通过翻译言传,而艺术,从来都是意会,基本无法言传。

图片

二、象形的中文与字母表的外语

语言障碍的问题,在中文环境下尤为突出。

因为,世界大部分语言基于字母表,它们同宗同源,而汉语则完全是另类,是象形文字的后裔。

这样下来,翻译成汉语,不容易,反之,亦然。

最具体的表现就是一个字有着众多含义,这更给翻译带来了困难。

再加上就连中国人都要学习才看得懂的古汉语。

以及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迥然不同的特点——中国哲学家惯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表现自己,明述与暗示结合,读者需要自己从字里行间去会意。

道家思想认为,道不可道,只能暗示,语言的作用不在于它的固定含义,而在于它的暗示,引发人去领悟道。

一旦语言已经完成它的暗示的作用,就应把它忘掉,为什么还要让自己被并非必要的语言所拖累呢?!

这个思想贯彻在中国几乎所有艺术中,包括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

所以,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绘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坤鹏论甚至认为,它们的明述都不是重点,肉眼看到的都只是浅浅的表面,其中蕴含的暗示才是关键所在。

显然,这和西方哲学所认为的“语言是思想的边界”完全不同了。

中国哲学著作具有的暗示性,也就是提示性质,很难翻译。

就算是被翻译成外文,也就由暗示变成了明述,直接丧失了它的提示性质,更是将读者的思想限制住了。

这就导致了原著最有价值的味道没了。

我们说,中国人要想原汁原味地学西方哲学,往往要先学外语,读原著。

其实,西方人想要学中国哲学,更需要有良好的中文及古汉语基础,不仅读原著表面的文字,还要去领悟其中内涵更丰富的暗示。

当然,儒家思想相对容易些,因为它基本属于伦理学。

最难还是道家思想,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发现,光是《道德经》,自古以来,就算是咱们自己,对它的理解也没有达到完全统一。

坤鹏论认为,中国人含蓄内敛、谨慎小心、爱琢磨事等特征,与中国哲学有着很深的渊源。

图片

三、翻译的三个都要硬

在没有能力阅读原著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依赖翻译作品。

可想而知,这对于翻译者的考验有多么巨大。

起码三个方面都要硬:外语要硬;哲学要硬;本国语言也要硬。

因为,哲学是语言的游戏,很多哲学著作满篇都是词意微妙、无法确切翻译的语句,这就要求翻译者即能悟透原文深意,明白其中的哲学思想,还能用本国语言原汁原味表现出来。

当年海德格尔特别推崇道家思想,晚年时试图与中国学者萧师毅将《老子》译为德文,可惜只译了八章,两人就停止了合作。

据海德格尔自己说:“如果我对一种语言不熟悉的话,那么我对此表示怀疑……对于我们来讲这一语言的整体本质是多么陌生;我们尝试了之后,便放弃了。”

确实,这个尝试真不容易,因为如果是将中文古代经典翻译成外文,这里面所面临的困难又多了一重,那就是还要对古汉语进行翻译——古汉语→现代汉语→外语,再加上前面讲的中国哲学充满暗示的特点,更是难上加难。

可以说,任何人如果不能用原文阅读某种哲学著作,要想完全理解原著,的确会有困难,这里面有语言的障碍,以及文化的障碍。

而且,任何翻译的文字,说到底,只是一种解释,当翻译者将一句话译成另一国文字时,就已经不是原作者的了。

比如:当把《老子》书中的一句话翻译成英文时,翻译者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阐述它的含义。

同时,对于处处藏有暗示的中国哲学经典来说,译文通常只能表达一种含义,而原文却可能还有其他层次的含义。

原文是提示性质的,译文则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于是,原文中的丰富含义,在翻译过程中大部分丢失了,或者说是,很难翻译过来。

可以肯定地讲,无论一个译本如何力求完美,它总不及原著。

五世纪的佛教高僧鸠摩罗什将佛教经典译成中文,他曾说,翻译工作如同嚼饭喂人。

显而易见,饭菜最初始的香味和鲜味,是不可能品尝到了。

图片

四、怎么办?

对于语言障碍的问题,坤鹏论在哲学学习中不断遇到,有个办法可以尝试,那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细品,字斟句酌,以前讲过的拆句法、拆词法,非常好用。

而且,一定要多买几本书,原著之外一定要买解读类的书,这样就可以针对一个概念看到不同人的阐释,就像现象学的描述,不同角度地观察,自然能将事物看得更清楚。

千万不要贪多。

看书又不是竞速比赛。

贪多嚼不烂的情况在哲学中尤为突出。

读书,看多少永远不是关键,关键是书中的东西有多少真正通过思考转化成了你自己的思想。

其实,任何事都是如此,并且越难越要如此。

化整为零,持之以恒,累积点滴进步,乃致胜之道。

就像坤鹏论和孩子一起坚持每天跳绳,第一天跳200个,之后每天增加100个,现在已经每天跳3500个了。

如果上来就将目标定在3500个,光是体力都难以达到,有心无力,很容易半途而废。

人生就是这样,不怕慢,就怕站。

一天比别人多读10页读,只要坚持,一年就是3650页,少说也是10大厚本书的超出。

而坤鹏论之前多个系列,比如:熵系列、信息熵系列、复杂性科学系列、财报分析系列等,都是秉承着“不怕慢”的理论啃下来的。

人生苦短,越是苦短才越要追求每分每秒的质量才对。

生活如是,学习更该如是。

而且,生活、学习等都是非线性的,这意味着,根基越是稳扎稳打,后面才能更加事半功倍。

上周,坤鹏论参加了孩子的家长会,对于打牢基础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因为孩子班里几个学霸的共同特点是:笔记、作业、学案、小测验全都做得一丝不苟,而且基本都没报什么课外班。

这也让坤鹏论联想到自己上学时,但凡笔记做得好的课目,成绩都不差。

最让人难忘的还是英语。

那时候,是初一才开始学英语,第一学期我学得相当烂。

反省之后,我从笔记入手,课前写预习笔记,记好课堂笔记。

只要是生词,都要工工整整地将字典里的释义和例句抄在笔记本上。

这里面有个关键是,认真地对待写在笔记里面的每一个字。

要达到每每翻看时,都要有欣赏艺术作品的那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因为,所有事情都是做得好了以后,才会真心地热爱,主动要做得更好。

接着就是熟读课文。

每天将所有学过的课文读三遍,不刻意追求背,因为这样的话,背下来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很快,坤鹏论的英语从落后追成了全班的名列前茅。

另外,对于课外班,我也有了新的感悟。

那就是,除非孩子强烈地喜欢,可以用带有提高性质的课外班来锦上添花。

如果因为成绩差报课外班,效果很可能并不好。

而且还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依赖心理:课上不会没关系,反正还有课外班呢。

人吧,只要产生依赖心理,自己的能动性就会大大减弱。

其实,很多时候,报课外班不过是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一种心理补偿和安慰。

再就是凡以哲学为主题的书,讲的内容必定都是人类共通的困惑和问题。

我们可以转而将哲学视为与自己切身相关的问题,进入深入思考、探究,领会哲学家的观点。

人就是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一关己无比积极。

因此,哲学,没有先后顺序的一定之规,何时开始,从哪里开始,都可以。

坤鹏论建议,可以从你最近或一直以来最大的疑惑、想不明白入手,看看哲学家是怎么说的。

不少人,包括我在内,就是这样哲学入门的。

另外,哲学思想的陈述永远要以清晰为准绳,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虽然有不少哲学著作晦涩难懂,但是,文化和语言可能是主要原因,如果是看原著,就会好很多。

做哲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通俗易懂,而不是卖弄文字,请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