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乌托邦是被谁彻底否定了?

计划经济是人类的一种乌托邦。

他试图构建一个中央政府来安排分配生产,以达成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甚至到今天,还曾有马云、刘强东等企业家,妄言过,只要有大数据,算得足够好,那么,计划经济依然有实现的可能性。

然而,有一个人,早在计划经济没有在世界上出现之前,就彻底用理论否定了计划经济,并且非常彻底。

这个人就是米塞斯。

他否定计划经济的理论为——经济计算理论。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图片

什么是经济计算?

戈尔巴乔夫曾满脸疑惑地问撒切尔夫人,“您如何保障英国人民获得足够的食物呢?“撒切尔夫人两手一摊回答道:“我没办法保证,但价格会自行做到这一点。“这个回答让戈尔巴乔夫一脸茫然。

撒切尔夫人后来在回忆录中直言不讳:戈尔巴乔夫完全不懂经济学。

图片

你想想,要是我问你,你要用一吨饲料去换三头牛,能不能做?

这个答案很简单,看市场价格就行了。算清楚饲料多少钱,人工多少钱,牛又能卖多少钱,这时,你才能决定要不要买饲料去养牛。

但是如果没有市场和货币,请问怎么比较它们的价值?怎么决定该买什么价格的饲料,买多少,要不要生产?

这就是经济计算问题。

经济计算是人们用来评估各种行为方案的思维工具,它能帮你决定该生产什么、不该生产什么,该用什么方法生产、不该用什么方法生产。

做一套衣服和做一辆自行车,哪个更赚钱?你肯定会通过计算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再看能卖多少钱,然后比较利润来决定。

这个思维过程,就是经济计算。

看着简单,实际上这个问题直接打破了计划经济者美好的幻想。因为没有市场,就没有价格,没有价格,就无法计算,无法计算,整个经济就会陷入混乱。但很多人还没搞明白这个问题,他们以为计划经济只是消灭了人的积极性,当然不是这样。

人性的确是可以被改造的,但即使人性全部改造成毫不利己,天天为人,计划经济依然要失败。

经济计算来源于两个基本事实的冲突:

第一,人类的内心世界是不可度量的。我们的主观价值观只能分出高下,却无法精确衡量。你可能知道自己更喜欢喝可乐而不是矿泉水,但可乐对你的重要性到底是矿泉水的3.5倍还是4.8倍?

这根本无法计算!没有衡量主观价值的统一尺度。

第二,外在的物质世界却是可以度量的。可乐有确切的毫升数和糖分含量,生产它需要精确计量的原材料和劳动力。

但事实是,这两个世界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

假设你是某个社区计划委员会的主任,手下有土地、钢铁、水泥和劳动力。如何分配这些资源来满足居民需求?有人想要更多的住房,有人希望有更好的食物。但你如何比较10亩土地和35吨水泥的价值?2万升水和500小时劳动如何相加?各种资源的单位不同,你无法核算生产成本。

更糟糕的是,你也无法衡量最终产品的价值。人们的主观需求只能排序而无法量化,你无法计算你所达成目标的实际收益。

结果就是:无头苍蝇式的混乱生产,要么面包短缺,要么住房不足。

米塞斯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了。

他的理论揭示了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因为有一个神奇的工具可以打通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壁垒——那就是货币!

基于货币的经济计算,让不同单位的资源可以转换为同一货币单位进行计算,从而判断盈亏,评估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

图片

计划经济由于没有私有产权,生产要素不能被私人所有,因此无法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没有价格,就无法进行经济计算,也就无法知道资源是否被有效利用。这才是计划经济失败的根本原因!

马云刘强东错在哪?

他们认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马云曾说,未来可能计划经济会比市场经济更有效率。但即使科技再发达,能直接读取每个人大脑中的偏好,仍然无法解决主观价值不可量化的本质问题!

苏联执行的价格是官员们武断规定的,而非基于真实交易形成的。

所以,官员们疲于奔命地跟踪超过2400万种商品的价格,却仍然无法避免食物短缺与不必要商品的积压。

苏联人排队买面包,买香皂,但却有庞大的军品,还有堆积如山的貂皮。

任何对价格的干预,都会扭曲经济计算,阻碍人们表达真实的需求和价值,最终导致生产混乱。

只要人类的心智构造不变,只要我们还是今天这样的人,那么私有产权和市场经济就是经济繁荣的必要基础。

图片

企业家的经济计算

企业家如何在无数可能性中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为什么有些企业能持续盈利,而有些却不断亏损?

现代经济活动的本质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将资源投入到生产过程中,产出消费品和服务。

但企业家-生产者的真正目标是什么?增加自己的货币财富!

这看似简单的目标背后,隐藏着一个强大的决策工具——货币价格系统。

通过货币价格,生产者能以数据形式确定生产要素的经济意义。

这就是资本概念的核心。

米塞斯对资本的定义是:“资本是一个确定的营业单位在确定的日期,用之于业务的全部资产全额减掉全部负债金额的金额。”

简单说,就是企业在特定时点的净资产值!

这个金额可能体现为土地、建筑物、设备、工具、应收账款或现金。

图片

但本质上,这是一个精神活动。

资本是一个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构造!它帮助人们在心智上意识到为生产目的诉诸的手段的货币意义。

企业活动的成功与否如何判断?

当生产工作导致净资产的货币金额超过投入的资本,企业就赚钱了。

所有的资本,比如厂房,生产设备,最终都会损耗。但资本金的价值才能通过对消耗的恰当安排而不断得到保留或维持。

也就是说,企业家只有通过货币计算的方式,才能不断地扩大生产。

企业家在生产时,采取了两种经济计算方式。

第一种:回顾性经济计算。

通过比较行动前后的资本计算,企业家能确定利润或亏损。

这不仅是历史记录,更是未来行动的指南!他让企业家能根据这种计算,决定,他的消费支出花多少,才不会减少继续生产需要的资本。

任何一个大企业,能做大,必须是企业家不断衡量这一过程的结果。

如果企业家赚了钱,马上到会所给嫩模,那么,这个企业不可能做大。

第二种,预测性经济计算。

每一个企业家,都要对未来的成本和产品价格进行预测,因为市场是动态的,今天这个材料总价是五毛,可以卖一块。但生产需要过程,等你大量投资后,价格变成四毛了,你就要亏损。

因此,企业家在投资时,他所计算的价格是一个未来的可能性的价格。

他根据这个预测的价格,再来决定人工的价格,材料的价格。

以上是在说,通过货币进行的经济计算,在指导着企业家的行动,是一切生产的指南针。

企业家通过这一工具,在无限可能的资源用途中做出选择,将资源导向最有利可图的用途,最终服务于消费者的需求。

如果失去了价格,企业家将变成无头苍蝇,无法为消费者生产。

这时,就是一个物质无比贫乏的世界。

了解了这一过程,就会了解到失去经济计算或干预经济计算的后果。

图片

哪些干预会影响企业家的经济计算

计划经济当然是最为严重的干预,他直接消灭价格。

但其实啊,任何时候,人类社会都不可能彻底消灭价格。因为失去了价格,社会合作会崩解。

即使是苏联的计划经济,官员们在安排生产时,依旧是依旧外部市场的价格进行参照。苏联从未停止过与外部市场的各种交易。

但除了计划经济外,还有很多种手段,会影响企业家的经济计算。

比如: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会改变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在更多的货币量的供给下,价格就会发生变化,这时,企业家根据市场价格来进行的经济计算,就会出现错误。

超发货币,让一部分人先拿到钱,于是他们去市场增加消费,由此带动价格上涨。

企业家一看,生意来了,由于向下游厂家增加订单,增加库存。

下游厂商发现订单激增,于是加盖厂房,购买设备,开高价雇佣工人。

这时,社会一片繁荣景象。

但紧接着,大萧条出现了。

图片

为什么会有大萧条?因为大部分的企业家都被错误的价格误导了,他们的经济计算的结果,没有迎合消费者的真实主观价值的变化。

等到货币洪水开始停下来时,企业家突然发现,原来的价格是错误的,他们的投资是错误的,这时,大量的企业家就要裁员,清算,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于是大萧条出现了。

用一个不太精准的比方,大萧条不是问题,他只是症状,发烧不是问题只是症状,问题是病毒,问题是超发货币。

人们害怕萧条是错误的,正如当下,大家都在说消费不足了。

这是市场自动修复的过程。

投资错了,当然要止损,以过错误繁荣期高发的工资,当然要降下来。以前的房价,当然要跌回去,因为,这是被错误的价格误导的呀。

大家不敢消费,是因为萧条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只有结束了萧条期,重新回到正常的资本扩张期,人们的预期才会改善。

那么,什么时候结束萧条呢?

很快!

只要政府不干预,那么,资本品的价格下降率大幅超过消费品时,企业家通过经济计算就能发现,投资机会来了呀。

这种资本品价格,包括原材料 ,土地租金(厂房写字楼租金),劳动力价格。

但政府干预呢?

比如,通过最低工资法,通过社保,人为地增加企业雇佣劳动力的价格,通过限售,控制土地价格,那么,萧条期就没有这么快结束。

因为企业家一算帐,现在投资还是亏损的风险大呀,还得继续压缩。

全世界的投资,也不会过来。

市场出清的确是痛苦的,会导致很多现象,比如工资下降,企业出货量减少,房价下跌,负债者痛苦不堪。

但,如果不让市场出清,后果更加严重。

那就是长期的萧条。

日本就是这种情况。通过央行对日本大企业的输血,阻止企业破产,阻止市场的出清机制,从而形成了长达二十年的萧条期。

自九十年代后的大通膨后,日本就再也没有进入一个正循环的资本扩张期了。

为什么,日本很少有什么新创企业,原因就在于此。

慈善也会影响经济计算。

慈善,是一个人的消费行为,他将自己的财产馈赠给他人。小规模的慈善,影响很小,但大规模的慈善,反而会对经济带来伤害。

赞比亚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的著作《致命援助》中讲了一个故事。

非洲某地,一位本土蚊帐制造商每周生产500顶蚊帐,雇佣了10名工人。而这10名工人背后,又有150名亲属依靠他们的收入生存。一个小工厂,撑起了160多人的生计。

突然有一天,一位好莱坞明星慷慨解囊,号召募捐,并成功说服西方政府向这个地区捐赠了10万顶蚊帐!

表面上看,这是多么感人的善举啊!

这些蚊帐可以保护当地人免受疟疾的侵害,拯救无数生命。

但故事的发展却出人意料。

这些免费发放的蚊帐很快导致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许多收到免费蚊帐的人并不珍惜,有的被改造成渔网,有的则出现在市场上被转卖,市场上突然充斥着大量免费蚊帐,本土蚊帐制造商被迅速挤出市场,工厂的10名工人失业,连带着150名依靠他们的亲属陷入困境,这些家庭不得不依赖政府救济,陷入新的依赖循环。

这就是所谓的"蚊帐悖论”。表面上的善举破坏了原本就脆弱的"生产-销售-再生产"的可持续市场循环,最终导致了更大的伤害。

欧美国家对非洲几十年来援助了非洲两万多亿美元的物资,但非洲依旧贫困。

因为这些援助的产品,扭曲了市场的正常价格。而往往援助的就是当地急需的产品,这就导致了更加严重的问题,当地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只能倒闭。

你都免费了,我还怎么生产呢?

所以,什么商业是最大的慈善?错了,慈善连给商业提鞋都不配。

基于货币的经济计算,才是人类繁荣的根本原因,而慈善有时还会破坏市场,阻止繁荣。

图片

总结

米塞斯的经济计算理论,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科学中的明珠和顶级皇冠,没有任何一种社会理论能与之媲美。

这个理论,简洁而优美,用无可辩驳的逻辑,揭示了繁荣的秘密,并指出了各种干预的后果。

只可惜,至今,全世界绝大部分的院校,连这个理论都不教给学生。

凯恩斯这种垃圾理论却成为了显学。

人类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