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竞争不要斗争:除了市场经济,没有别的出路!

市场经济,其实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规则:人们自愿地交换他们各自觉得有价值的东西。

这样做的好处是,买卖双方都能得到好处,相当于大家一起创造了新的价值。

赚钱(或者说创造财富)的门道,说白了就是这么简单。这也是在世界任何地方,你光明正大地获得别人认可、愿意付钱的东西的最佳方法。

除了这种方式,还有另一种路子:骗人、坑人、偷东西、抢东西。

这种路子是靠不正当的手段,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这样一来,只有一方得了好处,另一方却只有损失。

这就像一场“零和游戏”——总的财富没有增加,只是从一个人的口袋强行挪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

市场经济对普通老百姓最有利。

在这个体系下,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别人做好事情(创造价值),然后换回自己想要的东西。你的想法越有创意,越能满足更多人的需要,你就越有可能赚到更多钱。

这样一来,社会上的资金会越来越多,大家就会更愿意投资。有了更多投资,就会有更多工作机会,创造更多财富,最后大家都有机会变得更富裕。

那为什么人们会觉得相互交换的东西有价值呢?这完全是个人自己的感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说哪个东西值多少钱。

所以,市场经济最能体现个人的自由,它允许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当然,这里有个重要前提:你的行为不能伤害到别人的身体和财产。

可能有人会问,市场里难道就没有约束吗?

当然有!一个最重要的约束就是:你必须为别人贡献价值,否则你就可能没钱。如果你伤害了别人,很可能立刻就会遭到对方的反对或者抵制。

如果交换能让参与的各方都变得更好,那么只有市场经济体制才让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脱离市场经济的制度,是无法实现普遍富裕的。

有人可能会说,按你这么讲,如果市场经济能让所有人都富裕,那不就没有穷人了?这不一定。

前面说了,那些无法为别人创造价值的人,肯定会比较穷。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可以用来为市场里的其他人提供帮助。而且,就算一时运气不好变穷了,只要能吸取教训,迟早也能东山再起。因为在市场经济里,你可以选择的道路是很多的。

另外,每个人给社会做的贡献不一样,富裕的程度自然也会不同。

每个人的能力、天赋都不一样。就算两个孩子上同一所学校,同一个老师教,甚至来自同一个家庭,成绩也可能差很多。

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下也是一样,不可能人人都有一样的钱。如果钱都一样多,社会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 反正大家一样富,谁还愿意努力干活、动脑筋呢?做什么选择好像都无所谓了。

只有在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的“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社会里,才会有富裕程度完全一样的情况。

那种“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结果大家都清楚,根本不可能实现。相信那一套的人,最终只会一起变得贫穷。

市场经济里有竞争,但不是斗争。

竞争,是指做生意的人(企业家)要挖空心思,改进管理,谨慎投资,想方设法做出让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赢得顾客的认可,生意才能做好。

那些做得不好的企业,自然就会在这样的竞争中被淘汰。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从整个社会来看,一个人可能有多种身份。他可能是老板,同时也是顾客,也许还是公司的高管,或者普通员工。

某个行业的产品生产者,对另一个行业来说,可能就是它的顾客。

所以,整个市场经济其实是一个大分工、大合作的体系。大家在更大的范围内互相协作,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

那斗争是什么呢?

很明显,斗争就是那种“你死我活”的状态,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大家互相消耗精力。

无论是“斗地主”还是“斗资本家”。这些行为只会让那些有创业精神、愿意为社会提供好产品和服务的人,失去他们的时间和能力。

斗争只会让大多数人陷入困境。请记住,共同富裕不是靠“你有我就没有”然后去抢夺,而是靠大家自愿地交换和合作。

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可以靠着权力变得富有。这种富有,我们称之为“寻租”。

这种通过权力得来的财富,让很多人深恶痛绝。一些人仅仅因为掌握了权力,就能不劳而获地变富。这实际上是在一点点地损害整个社会的财富。

但是,真正应该痛恨的,不应该是那些为了办事而不得不送钱给官员的企业家。他们只不过是想用钱换取官员的审批,好让自己能为客户提供服务,赚取正当的利润。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果不行贿,很多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市场上能买到的东西就可能变少,大家的选择也就更少了。

世界上,可能还没有哪个国家是完全彻底的市场经济。政府的管理都有轻有重,所以市场经济的程度也分高低。

但一个规律是:市场经济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人们普遍生活得越富裕;反过来,市场经济程度低的地方,人们就普遍比较贫穷。

在我写恒大相关文章时,有人留言说很讨厌房地产开发商,觉得是他们和炒房的人把房价抬高了,剥削了真正想买房的人。

他们觉得开发商太没良心了!

对开发商来说,最重要的两种资源是土地和资金。这两种资源掌握在谁手里?不是普通私人。

如果开发商通过各种办法拿到了这两种资源(很多时候需要和权力打交道),他们就可以利用这种优势(寻租),甚至可以不负责任地盖出质量差的房子。 如果土地能在私人之间自由买卖,借钱投资更自由,盖房子也不需要被管得死死的,那么我们住上更好、更便宜的房子并不是不可能。

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关键资源被少数人(往往是权力部门)控制,而不是开发商本身。在房地产开发这个领域,市场经济的成分其实很低。

当最核心的资源都掌握在官方手里时,你就很难说它是彻底的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程度不高的行业、地区或国家,很难有高质量的产品。房地产质量普遍不高,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通过强制企业或个人捐款、收重税等方式,把一部分财富拿走,这实际上是一种资金的浪费。这些钱本来可以用来投资,创造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结果却被迫转移给了官员使用。这从道义上讲也说不通。

花钱消费和投资赚钱,这是两回事。

对企业或个人来说,投资是为了让钱生出更多的钱。本来的目的是不仅要收回最初投进去的钱,还要有利可图。

消费则不同,钱花出去买了东西,并不能让你的资金变多。钱花出去就没了,最多让你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所以,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一条: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走更加市场化的道路。

除此之外的路,包括那些坑蒙拐骗偷抢的方式,全都是死路一条。它们只会让大家一起走向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