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中国经济已陷入两难境地
茅于轼(1929年1月14日-),江苏镇江人,中国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荣誉理事长,人文经济学会理事长。本文节选自2010年网易财经《意见中国--经济学家访谈录》第003期。
网易财经:在经济危机期间政府出台了很多救市的措施,您也是比较赞同的是吧?您说过您是凯恩斯主义者。
茅于轼:凯恩斯的理论是对的,当然这有很多争论。
有人认为用不着,市场会解决问题。但是我还是觉得在危机的时候政府还得出手。
危机的时候就是市场本身出了问题了,你要靠市场本身来解决问题,不是说不行,但是时间长。这有例子在先的。
1929年的全球经济大危机,那个时候政府不出手,或者是政府反而出手搞了错误的政策,所以危机时间就很长了。
这次就相反了。这次我们有了凯恩斯主义了。全世界各国政府都出手。中国政府、美国政府,现在不是希腊的问题欧盟政府要出手吗?都是凯恩斯的主张,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
但是它并不能从根本上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所以说这就没办法了。
金融危机是存在的。粮食危机、水危机、能源危机统统都是假的,没那个事。但是金融危机是真的。
这个时候为什么它会有问题呢?因为它是把市场破坏了一部分。你只要有市场,没有粮食危机,没有能源危机、水危机,什么危机都没有,因为市场能运作,你永远能买得到。
但是金融危机可不一样,金融危机把市场本身破坏了。这个时候靠市场本身时间就长了,由政府来帮助它解决能够很快的把它扭转过来。
网易财经:但是政府的手伸出去以后,怎样保证它还会收回来呢?
茅于轼:这个问题倒不是金融危机造成的。
像美国政府,现在出了很大的力量来解决金融危机的问题,那么政府的手是不是就不收回来了,老待在里头?这个不大可能。
因为美国的企业还是私人企业,美国的大银行都是老百姓办的,不是政府办的。
有一种意见说银行要变成国有化,我估计根本行不通,在美国行不通的。银行还是私人所有。保险公司更是私人所有了。纽约的股票市场政府管不了的。
连联邦储备局,发钞票的单位,总统都说了不算,是联邦储备局的主席才说了算。他们是分权组织,不可能因为金融危机,改变政府对市场的关系,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有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的问题不是因为危机而发生的,危机以前就有这个问题。国企改改革基本没有什么进展,当然危机出现之后这个问题更突出了。
网易财经:不但国企改革没有进展,还出现了国进民退,这个国进民退您觉得还会停止吗?还是会不断的国进民退下去?
茅于轼: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国有企业对于国家有好处,这个非常错误。
我们原来计划经济的时候100%都是国企,后来改革之后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所有权改了,有了私人企业了,所以这个市场就活跃起来了。
我们看全世界成功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是以公有制为主的,都是私有制为主的。我不相信我们会发明一个公有制比私有制好的制度。
我们已经吃过这个亏了,搞公有制搞得非常的失败。也不光是我们,全世界搞公有制的都失败了,而搞私有制的都成功了,这是一个事实,而且理论也可以证明的。
为什么发生国进民退呢?因为里头有好处嘛。
政府底下管了好多企业,政府有利益在里头。现在尤其我们大的国企,连利润都不上缴的,那叫什么国企啊?只上缴10%,而90%,有一部分都是自己花了,所以它们的工资比外头的工资高好几倍。
也并不是它管理得好,出的力气大,它的待遇就好,因为它是一个垄断企业,这就非常不合理了。
网易财经:对于现在政府收入增长得这么快您是怎么看的?比如一季度中国的税收同比去年一季度增长了34%?
茅于轼:中国税收收入超过GDP的增长,这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连续15、16年都是这样的。所以政府收入占GDP的比例从9%涨到了20%,现在看还得往上涨。
当然,政府的收入增加也不一定坏,因为有的国家比例还要高。
问题在你提供了什么服务。你提供的服务,老百姓满意,多出一点钱,多交一点税。你提供的服务还没有什么改进,还要提高那么多税,大家就有意见了,这是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