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究竟是个什么层面的问题

现在要说说戒色这个问题。

孔子说,食色性也,这是人类发展的基因。如果人类没有婚育制度就不可能繁衍,如果没有财富积累,就不可能有文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

但是各大宗教几乎都盛行禁欲主义,要求信徒独身禁欲,看空财色。越伟大的宗教领袖,就越是贫穷,越是守身如玉。

最近特朗普透露了一份关于美国牧师马丁路德-金的档案,他不也是神一样的存在吗。结果档案却显示,他与多名女子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当然,这事还有争议。

请问,为什么神父就不能结婚呢?为什么非得独身呢?比如刚当选的利奥十四世,就是个独身。

这可能与世俗法律不相容,因为世俗法允许私有财产由子女继承,而教会规定教堂财产只能由教会掌管。为了避免教堂财产被神父也好、住持持也好这样的实际管理者分食给他们的子女,教会就从设计了这个独身制度。

但是,和尚是人,神父、主教也是人。血气方刚的,你能禁止他见了美女不心动吗?几个人能像唐朝和尚唐三藏那样坐怀不乱呢?其实,西游里的唐僧见了女儿国的美女国王,好像也差点那个啥了。

所以,神父们偷尝禁果的事,经常被记录在档案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里,水许传中描述了杨雄的老婆潘巧云和僧人裴如海私通。

这种事,还真不好禁。

十一世纪的天主教皇格列高列七世出了个新招,神职人员虽然不许结婚组建家庭,但是你可以养情人。

也就是说,只要不结婚,就不算违背戒律。但是,有一条,你在外面有女人,就必须向组织缴纳特殊奉献金。

听着怪唬人的,其实就是包养税。养一个女人,交一笔钱;生了孩子,再交一笔。

有的主教一年缴纳的这种税,数目大得离谱,相当于当地老百姓十年都挣不到的钱。

图片

到了1550年,这已经是文艺复兴时期了,有一份主教调查报告是关于意大利米兰的一个女修道院的,里面记载:这里超过六成的修女都曾经“与男性接触”,很多人多次怀孕、流产、生孩子,甚至还有修女把刚出生的婴儿扔进河里,就怕丑闻被人发现。

不管怎么说,格列高列七世的税收发明,算是从制度上解决了这个人性的难题,不然,教会有可能无法长存。但是,经过千年的发展,天主教依然要求神父必须独身,这对于年轻的神父们来说,仍然是人性的考验。

所以由此看来,当年马丁-路德的新教改革不是没有道理,他认为独身是教会腐败的根源,人们因信称义,而不是靠禁欲得救,婚姻家庭才是神默许的秩序。所以马丁路德娶了一位修女作妻子,生了六个孩子。

新教之所以普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视家庭观念,家庭是社会的基石。

但是伟大的罗斯巴德对马丁路德几乎没有任何好感,因为后者在宗教改革中培养了一个超级领袖叫托马斯-闵采尔,他发展出了新的主张,认为要通过残忍的武装力量夺取权力并强行建立神权政治的独裁社会,不仅如此,婚姻将被禁止,每个男人都可以拥有任何他想要的女人。

1525年,托马斯-闵采尔接管了德国图林根的一座小城,开始搞他的这个实验,结果惨遭失败。

但是这种主张和运动后来发展到德国的明斯特城。起先,这里的独裁领袖博尔克松认为,与不信上帝的人发生性关系,就属于死罪。后来,他改了信条,决定在这里强行推行一夫多妻制。

由于很多被驱逐的男人都留下了他们的妻子和女儿,明斯特城可以结婚的妇女是男人的三倍多,以至于博尔克松认为一夫多妻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为此,博尔克松立刻就拥有了****15个妻子,其他男性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项法令。

当然,他的结局也好不到哪去。史料记载他是被公开拷打致死的,他的尸体被放在笼子里挂在一个教堂的塔楼上。

说了那么多,只想说明,曾经也有过血气方刚的释永信,并非是一个以一人之力挑战禁欲制度的孤勇者。

几千年来,人性一直在与它对抗。对此,我们只能说理解理解,然后,然后就等着给鸠摩智平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