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在苏醒:关闭美国教育部,立刻马上! - 价值
川普一直说要关闭美国教育部,其理由是,美国教育部每年花费数百亿美元,然而教育水平却很低;教育事务,应当下放给各州。有记者问他,既然你要关闭教育部,怎么还提名麦克马洪担任教育部长?川普回答:我希望她做一件伟大的事情,那就是让自己失业。
有网友在微博上评论:同理,联邦政府也可以关了,大家都可以自己管理的。
这是一个满分留言。
希望川普也做一件伟大的事情,那就是让自己和美国联邦政府的所有人失业。
当然,我们知道这只是美好愿望。在一个美国民众观念把联邦政府视为奶娘的时代,绝无可能实现。而川普,是一个重商主义者,重商主义者是国家主义的、甚至帝国主义的,他爱死联邦这种中央集权的建构了,松散的邦联——这才是真正的联邦制——各自为政、相互竞争、无限分离的格局,绝对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解散美国教育部,川普给出的理由是教育应当回归各州,这是完全正确的。
不论川普的真实动机是什么,解散联邦机构,将权力下放至各州,客观结果就是收缩联邦政府权力,这一点值得肯定。美国教育协会坚决反对,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种协会是教育领域的工会流氓无赖组织,其唯一的目的就是维护自身特权,扩张自身权力和预算,除此之外他们不关心任何人和任何事情。其目标是教育领域的全盘计划和美国孩子的国有化。
权力下放各州,是联邦制的精髓。这是美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的。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明确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各自保留,或由人民保留。”换句话说,成立教育部,将教育权力集权至联邦,是联邦政府的一次自我颠覆,是对各州权力的篡夺。所以1979年签署成立美国教育部的吉米·卡特总统、以及当时通过这个议案的美国国会,是违宪的,他们在篡权。
作为联邦制的题中之意,权力下放的必然逻辑,就是下放至各州以后,也应当不断下放,其逻辑结果是:下放到各个县、各个市、各个社区,直至下放到每一个家庭。
这就是教育领域的“无限分离”原则。
无限分离,对政府规模施加了严格限制,给人们了更多的选择权,让他们可以用脚投票,来到更自由的地方。人们可以以脱离相威胁,迫使统治者剥削有度,否则就会流失税区人口,丧失合法性。这是制约权力扩张的压舱石。这也是一种和平机制,当忍无可忍的时候,至少可以脱离而不用革命。当每个州、每个社区、乃至每个家庭都可以无限分离的时候,自由就得以确立。
美国当年从英国独立,就是一次分离运动。这就是坚决反对林肯的理由,他是一个集权狂魔;也是加州独立运动被许多人支持的理由,因为反对加州独立,与美国当年的独立无法做到逻辑一致。这是古典自由主义自决权的范畴。
回到教育。教育,本质上是家庭的事,个人的事,跟联邦和各州,都没关系。
联邦控制教育,就是在与家庭争夺对孩子的控制权,将孩子国有化。它是一种柏拉图式的梦想。柏拉图的《理想国》,文如其名,他当年的设想就是,将所有孩子由国家委派的“哲学王”统一培养,甚至让孩子不认识父母,父母不认识孩子,这样就能够让孩子们随时接受哲学王的调遣为国家所用。“哲学王负责统治,民众负责服从”,真可谓“秩序井然”。
联邦控制的教育体制下,学校教授给孩子的,都是国家主义意识形态,这一点,在任何国家都一模一样。美国的“国旗致敬案”、“校园祈祷案”,就是统一思想,给孩子灌输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定于一尊。学校,从来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机构。
这倒不是说他们的目的就一定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达成,因为人总是有自由意志,每个人的成长总是自己的事情,接受与不接受什么,总是个人选择的结果。那种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于学校教育的观点,恰恰是在逃避自身的责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就是联邦控制教育的目的所在。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由每个家庭、每个人掌控自己的教育,就是回归自由的决定性步骤。
教育必须市场化。教育,跟所有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一样,都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教育领域的公有化,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教育产品的低劣。教育的“产品”是什么呢?是孩子。因此教育领域的公有化,就是向低智和平庸看齐。
一切公有化的结果,都是如此。
托马斯·索维尔记述了美国著名的黑人高中——邓巴高中——衰落的故事。这所黑人精英高中,曾经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培养出了美国第一名黑人部长、黑人将军、黑人商业精英。结果在民权运动的平等主义思潮下,放宽录取限制,纵容放荡行为,不以成绩取胜,而是坚持各种政治正确,很快,这所学校就湮没无闻。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在粮食生产领域实行公有化,最后是大家都吃不饱饭;在教育领域实行公有化,结果就是培养出一大帮蠢材,因为最好的必须向最烂的看齐。
教育没有什么特殊的,它跟市场上任何商品和服务,遵循同样的经济学原理。实行教育市场化,各种家庭的需求都会得到满足,各类人才都会得到适当的培养。
北京过去有民工学校,专为进城农民工兄弟的子女提供教育服务,收费低廉,解除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前些年,各类私立学校和幼儿园如雨后春笋纷纷设立,满足了各类需求。然而知识分子们要求教育平等化,结果是,将孩子们赶回了农村,变成了留守儿童。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什么呢?是一对一。就像孔子收徒一样,拿着束脩,让老师教育自己。家长们之所以选择学校教育,唯一的原因是经济因素,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储蓄可供支配,这样做会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困境之中,难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求。
只要完全放开教育市场,有需求就有供给,学校就会如同餐馆一样,既有五星级,又有大排档,既有小班又有大班,但都能吃饱饭,把价格杀到最低,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总觉得教育很特殊,必须国有化,是一种病。吃饭比教育重要多了,不吃饭会死,不接受教育活得好好的,为什么不重回人民公社?
教育也不像社会主义知识分子想象的那样复杂,好像没有他们的政府爹,就办不成。不就是租几件房子,搞几张课桌,招聘几个大学生讲课吗,有啥难的?企业家能把deepseek搞出来,你认为他们缺那点资本,办不了几个学校,教不会几个小学生?
美国在南北战争后,南方一片废墟,黑人子女们目不识丁,是市场化的精英们筹资,办起了5万多所黑人学校,实现了对黑人儿童的全面教育。市场,有的是慈善心,有的资本,有的是办法。
一切需要政府“慈善”救济的领域,恰恰都是干预的结果。不让办,非要说市场办不了,耍流氓了哈。
市场化的教育,不断下放到社区,下放到家庭,意味着自由教育的回归。越是权力下放,就越是在边际上接近自决自愿,就越是接近自由。你在美国3亿人中,说一句话无足轻重,但是你在自己的家庭和个人事务中,就是绝对的国王。
这时候,人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让孩子接受相应的教育,不受联邦政府的统一控制。在学校实行祈祷制度和国旗致敬,以及DEI意识形态,是绝对违背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它违背了孩子们的良心自由。如果在一个分权的教育体制下,这种荒唐的事情绝对不可能发生。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公有化,那么一切的规则就由联邦政府制定,就不可能有个人选择的自由。公有化领域越多,个人就越没有自由。
那些自以为享受着义务教育的人,其实在被强制教育。在享受税金资助的教育的情况下,抱怨孩子们接受的教育不符合自己的愿望,是矫情而虚伪的。当你吃嗟来之食的时候,就不要假装清高。
因此,必须在教育事务下放各州的基础上,堵绝联邦政府一切形式的对教育的税金资助。道理很清楚,资助就是不正当竞争,资助就是干预,只要你接受资助,你就不可能要求独立。奥巴马赤裸裸地威胁天主教养老机构,你要是不接受堕胎自由(并且将堕胎手术纳入医保),那就停你的联邦拨款。因此,一个天主教机构,视堕胎为杀人的机构,乖乖就范。
美国的各类学校,之所以现在流行DEI,把马斯克的儿子变成了女的,因为这就是LGBT利益集团推行的政治正确政策,只有这样做,才能拿到联邦拨款,才能享受各种联邦的优待政策。如果在不受干预的私立教育体制下,这种学校将很快失去生源而倒闭。
如果在一个多语言聚集地区,联邦和州政府资助教育,则恶果更加明显,它将使那些少数族群变成二等公民,制造无休止的族群冲突,它足以毁掉一个国家的和平环境。
所以,并不是将教育下放到各州就完事,而是不断下放,并且完全、彻底的私有化,且不得接受各级政府的任何资助。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同样是成立的。那些整天依靠政府资助生存的机构和个人,不可能保持独立自主,因为他们的经费来源来自于政府,那么他们当然要听从政府的指令。
也从来不存在所谓的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这是平等主义的又一个乌托邦,其目的就是让所有人向最差靠拢。无视人天然的差异,废除分数的考核,以为不经过严苛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成就,完全是幻想。用那些不用付出艰辛的思想努力就可以取得的所谓成绩(如体育、社会活动),来代替严肃的学术训练,无非就是给那些教育垄断者更大的裁量权,以他们所谓的标准来代替市场的评判标准,培养出一大帮莽夫、蠢材和趋炎附势之徒,那些艰苦努力而善于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孩子被打击,由此系统性地使社会陷入幼稚、肤浅和低智之中,导致人种的退化。
看看美国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快乐教育,那分明是给那些驽钝的孩子的一种特权,让他们顺利地通过考核,并自以为可以跟天生聪颖的孩子处于平等之中,这就是给他们注入的一剂迷幻剂,让他们拥有了与自己的智识水平完全不相称的盲目自信,完全认识不到自身差距,进入社会后只会产生更大的挫败感和心理失衡。以为通过教育,就可以敉平所有人的差距,这是一种足以颠覆人类社会生存法则的反动信条。
总之,川普把教育下放至各州,迈出了正确的一步。任何形式的权力下放,都是边际改善。一个社区,当然比远在华盛顿的联邦政府官僚更了解当地的民情,更能发展好满足本地家长需求的教育事业。但是要真正实现教育的自由化和社区自治,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让家庭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还需要教育领域的彻底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