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奥派怎么唱衰美国?
美国奥派怎么唱衰美国?
彼得·希夫是位奥派经济学家,在中国销售了几百万本的《小岛经济学》就是他写的。
2007年,希夫写了另一本书,叫《美元大崩溃》。
这本书让他在西方财经界名声大躁,因为他在这本书里精准地预言了次贷危机的出现。
在这本书里,他揭露了一个震撼真相:美国经济不是一个健康的有机体,而是一个病入膏肓的垂死之人,随时可能倒下!
所谓的美国梦?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幻觉!
电视里天天播的繁华景象、琳琅满目的商品、自信满满的消费者,这些都是真实的吗?希夫说,这是建立在债务、消费和金融幻觉上的沙丘!
今天我用一篇短文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和观点。
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帝国
美国曾经是什么?是世界工厂,是制造业强国,是勤俭储蓄的典范。美国制造的产品行销全球,资本积累源源不断。
现在呢?完全颠倒了!
美国从生产者沦为了纯粹的消费者,从储蓄国变成了借贷国。工厂关门,制造业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庞大但虚假的服务型经济。美国人不再关心"做什么",只在乎"买什么"。而支撑这种疯狂购买力的,不是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是堆积如山的债务!
想象两户人家:老陈家勤劳节俭,努力工作,储蓄投资,稳步积累财富。史密斯家则挥霍无度,借债度日,表面光鲜。外人看来,史密斯家富裕多了。但这种"富裕"是假象,一旦债主上门,立刻崩塌。
你猜美国是哪一家?
美国就是史密斯家!美国人疯狂消费,远超生产能力,造成巨额贸易赤字。用什么来支付进口商品?不是出口换来的外汇,而是向全世界发"欠条"!同时,中国、日本等国则成了老陈家,辛勤生产,努力储蓄,积累对美国的债权。
希夫的荒岛经济故事更能说明问题:
六人被困荒岛,五个亚洲人忙于打猎、捕鱼、采集、烹饪,一个美国人躺在沙滩上享受盛宴,给亚洲人"欠条"作为回报。所谓美国是岛屿经济"引擎",没他消费,其他人就"失业"。但这能持续吗?当亚洲人发现欠条毫无价值(因为美国人什么也不生产),他们还会继续供养吗?
这就是美国经济的写照!把生产外包,忽视储蓄重要性,沉迷于债务支撑的消费狂欢。世界至今接受美国的"欠条"(美元和国债),换取他们的真实商品。这种不对等交易,迟早崩盘!
债台高筑:三重危机正在逼近
美国经济的马车,早就不是靠自身动力前行,而是靠一种危险燃料——债务!这体现在三个层面:贸易逆差、政府债务和消费者债务。
贸易赤字每年接近1万亿美元!
主流媒体美化它为"全世界信任美国"的表现,简直荒谬!这是极度虚弱的证明!美国人用国家未来(股票、债券、房地产)换取别人的消费品(电子产品、服装、玩具)。这就像农场主卖土地买食物,能活多久?
所谓资本项目顺差,不过是外国人借钱给美国人,弥补商品贸易亏空。外国央行买美国国债,不是因为看好回报,而是为维持汇率稳定。
这是向世界借钱消费,不是外国人在投资美国的生产力!这种依赖外国债权人善意的模式,岌岌可危!
再看政府债务,官方数字已是天文数字,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水下是更可怕的"未拨备负债"——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未来支付承诺。这些承诺没有真实资金储备支撑!
将这些隐性负债计算在内,美国政府真实债务可能超过50万亿美元!
这是官方数字的6倍!这钱从哪来?未来的纳税人!未来美国人将背负沉重税务,仅为偿还前人维持福利的债务。
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崩盘已经反复官宣。
从2041年耗尽,到2035年,再到现在的2031年。
在现收现支的模式下,当前支付不是来自受益人过去投入及回报,而是依赖当前工作一代的缴税。
人口结构变化(婴儿潮退休)或新增缴费者不足,这个系统就会崩溃。政府的解决方案?印更多钞票,引发更严重通胀!
更可怕的是,过去"美国国债是美国人欠自己的钱"已不再成立。
现在超过一半国债由外国政府(尤其中国、日本)持有。美国财政命脉掌握在外国债权人手中!他们一旦停止购买或抛售国债,后果不堪设想!
消费者债务同样触目惊心!信用卡、汽车贷款、学生贷款屡创新高。房地产市场成为催生消费者债务的重灾区。
在美联储低利率政策推动下,美国经历了空前房地产泡沫。
房价非理性上涨,美国人产生错觉:房子成了无限提款的ATM机。通过房屋净值贷款,将虚增的房产价值"套现",用于汽车、度假甚至日常消费。
这种依靠房屋升值支撑的消费,不是储蓄,而是另一种借贷!它建立在资产泡沫上。
一旦房价下跌,过度借贷的房主会陷入负资产,无力偿还贷款,失去住房。这种模式一旦破灭,对整体经济打击是毁灭性的!
美国个人储蓄率持续下降甚至变负,正是这种借贷消费文化的体现。人们不再相信储蓄价值,而信奉"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没有储蓄基础,消费就是无源之水,终将枯竭!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正在崩塌
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是美国维持不可持续经济模式的关键"特权"。二战后,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国可以向世界输出美元,换取真实商品和服务。
但这个体系早已崩溃!
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关闭"黄金窗口"。这彻底解除了对美联储印钞的束缚。美元变成纯粹的法定货币,其价值不再有实物支撑,仅依赖对美国政府信用的"信心"和全球体系中的惯性地位。
失去黄金锚,美元价值如同断线风筝,其购买力取决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而这两者,极其糟糕!
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好日子正在结束。关键迹象有:
美元持续贬值:相对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美元汇率长期下降。这直接侵蚀了持有美元资产的外国投资者财富。
外国央行储备多元化:越来越多国家(包括石油输出国)减少外汇储备中的美元比重,增持欧元、日元甚至黄金。国际社会对美元信心动摇!
贸易对手觉醒:中国等主要债权国和贸易伙伴,越来越意识到持有巨额美元储备的风险,开始寻求改变。人民币汇率调整压力、贸易摩擦加剧,都反映了这一趋势。
一旦美元失去主要储备货币地位,会发生什么?
过去几十年流散全球、被各国作为储备持有的数万亿美元,将失去持有理由。这些"过剩"美元,会像潮水涌回美国,追逐有限商品和服务。
结果就是美国国内爆发无法控制的恶性通胀,美元购买力瞬间蒸发。对严重依赖进口、国内生产能力萎缩的国家,这是经济海啸!
被掩盖的通胀真相
面对严峻的债务和货币问题,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如何应对?掩盖和欺骗!他们就像安徒生童话里的皇帝,明明没穿衣服,却假装穿着华丽新衣,强迫所有人相信。
官方通货膨胀数据(如CPI)显得温和可控,但这完全是统计操纵的结果!政府通过各种手段,系统性低估真实通胀水平:
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成为主要通胀衡量指标。但食品和能源恰恰是普通人感受最深的生活必需品!油价飞涨、食品价格飙升,对生活没影响吗?
对商品质量提升进行"质量调整",从而降低其在CPI中的价格权重。新电脑性能提升,即使价格上涨,也可能被认为"质量调整后"价格下降。这种方法很容易被滥用,成为人为压低通胀数据的工具。
假设消费者在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自动转向购买更便宜替代品。牛肉涨价了,就假设人们会买鸡肉,用鸡肉价格变化部分替代牛肉。这低估了真实生活成本上升。
用租金变化估算自有住房成本变化,而不直接使用房价。房地产泡沫时期,房价飙升而租金相对稳定,CPI未能反映住房成本急剧上升。
政府为何掩盖通胀?维持民众信心,避免社会恐慌;降低与通胀挂钩的社会福利支付压力;让政府债务相对GDP比率看起来不那么吓人;为美联储维持低利率政策提供借口。
通货膨胀本质不是物价上涨,而是货币供应量过度扩张。物价上涨只是必然结果。制造通胀的"罪魁祸首"就是美联储!通过降低利率、购买国债等,美联储向经济注入海量货币和信贷。这些新增货币追逐有限商品和服务,必然导致物价上涨和美元贬值。美联储甚至停止公布广义货币供应量M3数据,试图掩盖印钞规模!
政府还引用看似靓丽的经济指标营造繁荣景象,但这些指标同样具有误导性:
GDP增长衡量总产出,而非真实财富积累。政府支出、灾后重建、甚至打官司离婚费用,都会增加GDP,但不代表国民财富增长或生活质量提高。更重要的是,债务驱动的消费性增长,本质上是消耗财富,不是创造财富!
官方失业率看似很低,但掩盖了就业质量下降。大量高薪、高附加值制造业岗位流失,取而代之的是低薪、低技能、兼职服务业岗位(快餐店员、零售店员)。劳动参与率下降也使失业率数据失真。
所谓生产力奇迹,很多是统计幻觉,或将生产外包给低成本国家的结果,非美国本土劳动者效率的真实提升。
通过操纵关键经济数据,美国政府描绘了远比现实美好的经济图景,但这件"皇帝的新衣"迟早被戳穿!
崩溃迹象已经显现
既然美国经济根基如此脆弱,其运行又依赖债务和谎言,崩溃是否不可避免?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崩溃迹象早已显现:
房地产泡沫破灭是最直接危险的导火索。(预言次贷危机)
次级抵押贷款泛滥、金融衍生品过度复杂化和宽松信贷标准共同吹起了史无前例的泡沫。一旦房价下跌,引发大规模违约和金融机构危机,连锁反应将迅速蔓延至整个经济。
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反映了美元贬值,也预示生产和生活成本全面上升,加剧通胀压力。
深陷债务和面临购买力下降的消费者,信心极其脆弱。一旦失业率上升或资产价格下跌,消费支出可能急剧萎缩,将经济拖入衰退。
外国投资者对美国资产和美元信心的任何动摇,都可能引发资本外逃和美元抛售潮,导致利率飙升和美元崩溃。
最终结局将是:美元崩溃,失去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汇率暴跌;恶性通货膨胀,涌回美国的巨量美元和生产能力不足导致物价飞涨;利率飙升,美联储被迫大幅提高利率抑制通胀,进一步打击经济活动;经济萧条,消费投资急剧萎缩,企业倒闭,失业率飙升;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购买力下降、失业、社会福利削减,导致美国民众生活水平倒退几十年;社会动荡,经济崩溃引发严重社会问题,甚至政治动荡。
历史一再证明,依靠印钞和债务支撑的经济体,最终难逃崩溃命运。委内瑞拉、津巴布韦、魏玛共和国,前车之鉴!
建立在消费、债务和金融幻觉之上的美国经济模式,不可持续!生产和储蓄基础已被侵蚀,美元信用正在动摇,官方描绘的繁荣景象,是精心编织的"皇帝的新衣"。
贸易赤字、政府巨额债务、消费者过度借贷,构成了脆弱体系的三大支柱。美联储通过扩张货币供应、操纵利率来掩盖问题,维系泡沫,无异于饮鸩止渴。
崩溃或许不会明天发生,但其内在逻辑和积累风险,决定了最终必然性。房地产市场崩盘、美元信用丧失、外国债权人撤离,或地缘政治冲击,任何环节断裂,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整个体系坍塌。
认识这一点至关重要!这不是唱衰美国,而是呼吁正视现实。
希夫说的美国的问题,全球各国都存在。
但美国的有些问题,更为严重,同时美国的世界货币地位还让美国人收了全球很多的铸币税,因此,失去了美元地位,美国将面临与现在更巨大的反差。
希夫一家子都算是个英雄家族,他爸也是奥派学者,彼得希夫的小岛经济学,就是他父亲给他们讲的经济学故事,但老希夫因为反抗美国的个税,被抓到牢里去,最后在牢里死掉。
希夫今天活跃在美国的财经界,还是一个投资公司的CEO,持续在舆论上传播奥派。
当然,影响力也就那样了,民粹化、舆论下沉的美国,也不会有什么专家型精英能影响民众,更多的是川普、桑德斯这种民粹政治家能影响他们。
全人类,可能都逃不了这一遭。先富裕,然后作一下,搞到崩溃,然后痛定思痛,可能又走错一回,不停地撞墙,反复在贫富中起伏。
毕竟,失去了正确观念的指引,反复犯错,一点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