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上坡路走向下坡路,就从干预主义开始的。
美国从上坡路走向下坡路,就从干预主义开始的。
孤立主义的川普,干预主义的罗斯福
川普表达的是一种孤立主义的态度。
也就是他并不希望美国介入这场战争,甚至希望终结它。
美国,其实是一个有着孤立主义外交传统的国家。
但现在的美国,成为了世界霸主,各地有任何冲突,美国政府都冲在前面。
一百年前,孤立主义在美国被消灭的历史,其实对应着当下的现实。
历史仿佛正在重演,因为,一百年前,瘟疫,贸易保护,战争,经济危机,这一系列事件,也是当时世界的主题。
今天俄乌战争中民主党的表现,正如同一百年前罗斯福面对欧洲战争的表现。
1934年,美国共和党人指责美国民主党人参与欧洲的一次世界大战,他们说,美国参战既不是为了“拯救世界民主事业”,也不是“为了保卫美国利益”,而是利润攫取者的阴谋。
有意思吧。想想今天的俄乌之战,历史的轮回似乎就在眼前上演。
或许,我们能从美国从孤立主义走向霸权主义的这段历史中找到各种历史事件真正的动因。
我当然知道,写美国这段历史,无数读者并不接受,因为他们心中依然有救世情怀,并不能真正懂得美国孤立主义的伟大之处。
但我还是坚持写这一段历史,毕竟这是美国最为重要的一段历史,也是整个美国历史的分界线,甚至可以说,美国从上坡路走向下坡路,就从这个时间点开始。
这段历史发生后,美国从一个比较自由的国度变成了一个干预主义的典型国家。
美国早期孤立主义
孤立主义的开创者是谁?华盛顿。
1793 年 1 月爆发英法战争。
尽管美法之间订立有同盟条约,可是总统华盛顿决定在 7 月 22 日发布中立宣言。
宣布对交战双方**“诚心诚意地”采取“友好和不偏不倚”**的政策,并严禁美国人以任何形式参与、帮助或支持交战双方的活动。
三年后,1796 年 9 月 17 日,华盛顿发表了他的著名的《告别演说》,在这篇演讲中,华盛顿告诫美国人:
“我们对待外国的重大的行为准则是,在扩大我们的商务关系的同时,尽可能少与它们发生政治关系。”
这话说的太直接了,就是咱只做生意,少扯那些有的没有。
他反对把美国的“命运与欧洲任何一部分的命运纠缠在一起,以致使我们的和平与繁荣卷入欧洲的野心、争夺、利益、情绪或反复无常的罗网中去”;
他认为“美国的正确政策是避免与国外世界的任何一部分永久结盟”。他还认为美国“可以稳妥地信托暂时的联盟来应付非常紧急事件”。
这篇演讲稿在美国的政治中,成为孤立主义的宣言,并在150年的美国前期历史中支配了美国的外交政策。
美国的孤立主义是以中立主义的形式诞生的。
简单地说,就是你们打你们的,不关我事,我中立,OK,别扯到我头上来。
从美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是否卷入的问题上,华盛顿的遗训仍然起着他本人万万没有料到的巨大作用。
这个作用有多大,恐怕今天的我们无法想像。
参众两院在二战爆发前的的 60 年中,每逢华盛顿诞辰日(2 月 22)或此日前夕,都要诵读他的《告别演说》以资纪念。
这是不是有点象“祖宗之训不可”违的中国王权传统。
著名的“门罗主义”原则,从根本上说来,不过是华盛顿原则的发展。
门罗只不过进一步清晰地描述了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具体执行方案:
不仅重申不卷入欧洲的野心、争夺,同时警告欧洲:不允许欧洲任何国家在西半球殖民或进行任何干涉。
门罗曾就这一原则征询过杰斐逊的意见。
杰斐逊在他的复信中,简要地把日后门罗所宣布的政策归纳成两句话:
“我们首要的基本的箴言应当是:决不把我们卷入欧洲的纠纷中;其次是决不许欧洲来干涉大西洋这边的事情。”
这两句话如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
说白了就是,你不要来管我的地盘,我也不参和你的那些烂事。
不过,需要清楚的是,当时的美国,可不是什么世界大国。
在华盛顿发表告别演说时,美国还只是一个拥有不到 500 万人口的小国;
门罗主义宣布时,全国人口也只有 1000 万多一点,经济、军事的实力都很弱小。
而当时的欧洲,时不时爆发战争。
在当时的美国人看来,欧洲才是霸主云集的地方,全球开拓殖民地,而美国而是偏居一隅的小国。
欧洲的战争使美国工业和航运在中立的旗帜下,从交战双方获利,避免战争,这种政策带来的利益多么清晰而自然!
杰斐逊曾经用买卖人的口吻形象地表达美国从中立中可以得到的好处,他在1790 年给一位友人的信中说到在英法之间“可望发生的战火将是炽烈的”, 而且“是命中注定的,我们只有祈祷士兵们多吃一些东西”。
他在谈到美国在俄土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好处时说:“当俄国人抓住牛角,土耳其人揪住牛尾时,让我们挤牛奶吧!”
从 1793 年到 1941 年的 150 年期间,美国孤立派把华盛顿的告诫当作王牌。
没有介入战争,自然使得美国这片大陆一直处于和平之中,美国不仅在地理上远离欧洲强国,也在欧洲强国之间的战争中迅速发展经济,在二十世纪初就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工业国。
如果孤立主义传统保持的话,今天的美国会繁荣到无法让人想象,因为孤立代表着永久和平和减少军事支出,低税、发展经济会成为美国的传统并一直保持下去。
可惜的是,这一传统被打破了。
孤立主义的动摇
谁向孤立主义传统开了第一炮?
那就是威尔逊,威尔逊就是在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出尽风头的美国总统。
威尔逊从属于民主党,1913年上台。
他上台的第二年,在欧洲爆发了牵涉到许多国家的大战。
美国如何行动,成了一个关系战争全局的问题。
孤立派(共和党)和国际派(民主党)为代表的两大政治集团,在国会内外,在中立这个题目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从当时的美国舆情来看,压倒的倾向是反对介入欧洲的战争。
但介入还是不介入战争,必然有利益获得者和利益损失者。
比如,卖武器问题。
从大战一开始就面临一个出售武器的尖锐问题。以摩根为首的东北部财团坚决主张向英法出售军火。
那时的美国人,比现在要直接得多。
代表金融界的报刊直言不讳地宣称:“我们需要军火产生的利润”。
为什么是金融界支持呢?因为卖武器可不止是工业厂家的事,因为交战双方可没钱买军火,他们需要的是美国金融界的贷款,才能买武器。
1917 年美国参战前,美国银行家给予英法政府的贷款达 20 亿美元之巨。
金融利益才是最大的利益。贷款给他国政府,这就与一般的民间军火贸易完全不同,而是有着明确的政治倾向问题了。
可是一些中西部城市和农业地区,强烈支持武器禁运。
他们的理由则是,如果输送武器到一方,这绝不是自由贸易,而是有明显的政治站队,另一方就有可能不再采购美国的农产品了。
一个不小心,还有可能让美国陷入世界大战中,最后让美国人的对外贸易受损。
当时,美国民众中,反对卷入战争的情绪仍是压倒一切的。
尽管威尔逊在实际上是支持纽约的银行家的,但是他不能丢掉中立的旗帜,还不能不安抚国会内强大的反对干预欧战的势力。
因为,他正面临连任的选举。
1916 年的大选时威尔逊的竞选班子还提出了一个抓住人心的口号:“他使我们置身战争之外”。威尔逊在这个口号下获选连任。
不过几个月后,他又在“为世界拯救民主”的口号下使美国投入了战争。
紧接着,中期选举来了,1918 年的国会选举,共和党获胜,孤立派控制了国会,而这正是威尔逊在 1918 年 12 月 5日动身去欧洲参加巴黎和会的前夕。
当威尔逊 1919 年从巴黎带回他国际联盟盟约(作为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时,在美国国会内等待着他的是一个磨拳擦掌的共和党联盟。
他们的共同论点是:威尔逊倡导的国际联盟,包含了相互保证的条款,授与欧洲列强以干涉西半球事务的可能,从而背离门罗主义,违背华盛顿关于避免卷入与其他国家的联盟中的告诫。
也就是骂威尔逊,你这个孙子,背叛了祖宗遗训,否定了孤立主义。
你不但参与了世界大战,你还搞回来一个国际联盟,这怎么可以接受?
威尔逊苦心筹划的国际联盟为参议院所拒绝。
尽管威尔逊拼出他最后一点精力进行全国巡回演说为国际联盟辩护,但他失败了。
美国大多数民众依然认为,国际联盟是一个将会把美国拖入战争的玩意。
威尔逊对抗美国孤立主义的计划梦断蓝桥,也将美国民主党的执政权葬送。
美国在 1920 年以后迎来了三任共和党总统的 12年任期。
在国会位居要津的孤立派, 不厌其烦地向美国人民灌输这样一种意识:
尽管是 20世纪了,美国还是可以象华盛顿、杰斐逊、门罗的时代那样,自由自在隔着大洋过安稳日子。
世界上哪怕它战火滔天,不关我事,别打到我这来就行了,美国要闷声发大财。
但他们没有想到,掀掉孤立主义的神来了!
大杀神降临!
这个是就是美国历史上分水岭式的人物——罗斯福。
这个家伙干了很多传统美国政客想都不敢想的事,比如收缴美国人民手里的黄金,比如将个人所得税提高到了最高90%的税率。
罗斯福不是普通的政客,他还是一位观念传播者,在他推出的所谓四大自由中,甚至出现了免于匮乏的权利,这一政治主张,直接就让美国在杀富济贫的路上一去不回去。
这在以保护私有产权著称的美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美国大规模破坏产权,也就是自罗斯福开始的。
更值得关注的一件事是,罗斯福是怎么样在一个孤立主义为主流民意的美国,把美国变成了一个四处征伐的霸权国家的呢?
这就得回到罗斯福的个性了。
1932 年,罗斯福作为一个威尔逊主义的拥护者闻名的民主党人开始参选总统。
历史学家詹姆斯·伯恩斯以《罗斯福:狮子和狐狸》为题写的一本评介这位美国总统。
伯恩斯写道:“罗斯福喜欢而且要求权力”,由于“他的目的是如此堂堂正正, 以致于他不惮用马基雅维里式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对于一再向他提出告诫的理想主义者, 罗斯福一次又一次的答复是取得权力—-赢得选举胜利,这是他首要的任务。他愿意用狐狸的计谋为狮子的目的服务。”
讲得简单一点,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所以,罗斯福虽然作为长期支持威尔逊的知名民主党人,在竞选时,公开宣称,
他在 1920年时,同千百万美国人一样,是主张美国参加国际联盟的,这个机构体现以防止世界大战为目标的国际友谊的最高尚精神。……可是今天的国际联盟已经不是威尔逊当年所设想的那样。这些年来它的主要职能不是为了世界和平,而成了仅仅是讨论只不过是欧洲国家政治纠纷的场所,而这些纠纷与美国无关。……美国参加国联,不会对防止战争这一最髙目标有所贡献,也无助于根据美国的基本思想解决国际纠纷。”
因此,罗斯福声明,他不赞成美国参加国际联盟。
牛逼的政客就有这种本事,为了达成目标,是完全可以推翻自己过往的观点的,或是隐藏自己的观点的。
因为只有选上了,才有意义,选不上,一切都是空。
罗斯福成功了,甚至他的老对头孤立派领袖人物如共和党参议员波拉和民主党参议员惠勒都一反常态,对罗斯福大为嘉许。
于罗斯福的这一行动,美国史学界一直有着不同的评价。
有人说,罗斯福就是见风使舵,一切为了当选 。有人说,他本来就是一个伪装的威尔逊主义者。
罗斯福本人怎样解释他自己的意图呢?
在他发表这次演说后不久,1932 年 2 月 25 日他给有影响的民主党人罗伯特·伍利的信中写道:
“难道你看不出我对伍德罗·威尔逊理想的忠诚是同你一样强烈吗?但是你能不考虑理想与达到理想的方法之间的不同吗?理想是不变的,但是方法是在随着每一代人和世界环境在改变。
这就是我与我的一些胆小怕事的朋友们的分歧所在:我是在寻求达到目标的最现代化的车辆,可是他们却还在坚持要用十二年前说来是崭新的和行驶良好的车辆。”
罗斯福的这一自白,其实说的很明白了。
罗斯福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取得权力,首先是要赢得选举的胜利。这就使得他“愿意用马基雅维里式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这么牛逼的手段,不成功才怪。
罗斯福在 1932 年的大选中,在 48 州中取得了 42 州的支持,胜利地走进白宫。
当选后,罗斯福对 1933 年的伦敦国际经济会议大泼冷水,美国拒绝承担任何义务;并支持孤立派在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空前的高额保护关税,这一举动彻底与欧洲强国闹翻。
罗斯福甚至不顾国务院和财政部的反对,签署了老牌孤立派参议员海勒姆·约翰逊提出的一个法案:旧债未清,禁举新债。
也就是那些欠美国债务的欧洲国家,很难从美国这里借到钱了。
不仅如此,孤立派的共和党人还要求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大公司与英法的军火交易的内幕进行调查。
这个调查的意思是,是不是有些孙子为了赚军火钱,推动美国政府搞国际主义?嘴里全是主义,心里却是利益?
参议院在 1934 年 4 月决定成立调查委员会。
这个调查是针对罗斯福的,因为罗斯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是威尔逊政府的高级官员,威尔逊政策的忠实执行者,现在孤立派旧事重提,多少有点“项庄舞剑”的气味。
可是罗斯福也忍了。
1934 年底,这个委员会公开声称经济利益集团对美国 1917 年参加协约国一方施加了巨大影响。
报告点了摩根和杜邦四兄弟的名,指出他们充当协约国代理人谋取巨额利润。
委员会的结论是,美国参战既不是为了“拯救世界民主事业”,也不是“为了保卫美国利益”,而是利润攫取者的阴谋。
报告从政治上对威尔逊大事抨击,并提供了许多材料使美国许多人相信美国参战是为了 “死亡商人”发财。
报告对美国人说,假如欧洲还非要打仗不可,“让他们为自己的战争出钱,假如摩根们和其他银行家硬要参加到另―次战争中去,那就让他们应募参加外籍军团去打仗”
**言外之意,纳税人的钱可不能用来买军火,更不应该用来支付欧洲人的战争开支。 **
罗斯福走进白宫之日(1933 年 3 月 4 日),也正是希特勒攫取权力之时(1933 年 1 月 30 日),在这种形势下,孤立派感觉到美国被拉入战争的可能性在明显增加。
尽管罗斯福多次肯定孤立主义,但孤立派不放心,毕竟他当过威尔逊的小弟。
为了防止美国扯入欧洲战争,国会制定了对交战国实行武器禁运的 1935 年中立法,参议院通过这一法案时仅仅花了 25 分钟。
罗斯福在 8月 31 日签署了这个法案。
他为了抚慰孤立派,在 1935 年 10 月的一次演说中, 用听来十分悦耳的声音宣布:
“不管海外的各个大陆发生什么事情,美国仍将而且必须不卷入其中,保持行动自由,这是很久以前我们的国父所祈愿我们保持的”。
但共和党还是不放心。
一个孤立主义情绪强烈的国会最担心的是行政当局成为脱疆的野马。
继 1935 年中立法期满之后,共和党主导的国会又制定了禁止向交战国贷款的 1936 年中立法。
1937 年制定了不准美船航行到交战区,不准武装美国商船, 以及对交战国实行非军火贸易的“现购自运”原则。
在欧洲战云风起时,中立法反映了当时美国舆论追求和平、害怕卷入世界大战的情绪。
1935 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 年希特勒进军莱茵区,罗斯福说他只能对局势“警惕地等着瞧”。
1936 年 8 月,罗斯福在肖特夸发表了博得一片喝彩声的“我僧恨战争”的演说,他向美国人民保证他殚精竭智地“思考和计划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免于战争”。
但是,私底下,罗斯福想参与欧洲战争的心早就按捺不住了。
罗斯福的支持者、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委员康纳利写道:
“罗斯福要求我们到白宫去看他。他非常烦躁,诅咒中立法:‘如果德国侵犯一个国家,宣布战争,我们应用这法律,那就只有站在希特勒一边’” ,
罗斯福对他说:“如果我们能摆脱武器禁运,局势就不会这样糟。”
中立法的束缚当然不是使罗斯福对慕尼黑悲剧采取消极态度的根本原因,但是,修改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条款,是珍珠港事件以前的时期中罗斯福与国会孤立派斗争的一个最主要的事务。
特别是东北部工业和金融集团,他们早就按捺不住了。
政府不能参战,那企业就主动向战区靠拢。
美国大量企业进入德国,参与德国的战备生产。
整个战争期间,德国境内的美国企业依旧在为德国生产军备,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福特汽车。
战争中直接与纳粹提供石油的美国企业便是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在战争中,这家公司便通过瑞士将大量的石油出售给了资源匮乏的德国,
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该战争期间直接与德国人当面交易,为德军解决该民用和军用设备问题。
道德上当然可以批评美国的这些企业,消费者也可以杯葛他们,但是,在法律上,企业拥有与其他人交易的权利,美国的法律并不能约束企业与其他国企业的自由交易。
然而罗斯福最终改变了这一切。
罗斯福逆转乾坤
罗斯福面对的依然是美国强大的和平主义观念,这一观念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的民众。
在慕尼黑危机期中,民意测验表明 95%的美国人反对卷入另一次战争中。
丘吉尔曾经有所感触地说:“在战时比生活在盖洛普民意测验探测舆情的气氛中可舒服多了。”
他要表达的意思是,政客在和平时期必须要迎合主流观念,而在战时,则根本不用考虑这玩意。
20 年前使美国卷入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教训,象梦魇一样压在美国人心头。
在新的一代美国人中和平主义情绪尤其强烈。
30 年代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纲领概括起来就是反对与欧洲结盟(不仅限于国际联盟)、反对干预其他大陆的战争(不干涉主义)。
孤立主义在美国各地都有强大势力,尤其是在中西部、西北部和落基山地区更为强大,而芝加哥则是孤立派的中心。
他们所代表的是与欧洲利害关系较少而与西半球有密切关系的利益集团,特别是与农牧业有关的利益集团。
1937 年 10 月 5 日,罗斯福在孤立主义大本营的芝加哥发表了一个著名的演说,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无法无天的瘟疫正在蔓延,看来这是不幸的事实。每当一场侵害人身健康的瘟疫初起时,社会上都会赞同并实行隔离病人,以资保护本区居民的健康,防止疫病蔓延。”
近一百年前,隔离还是不隔离,就是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区别了。
罗斯福抛出这个议题,目的是试下美国的民意是否在疫情下发生了改变。
这就是被称为有重要意义的“防疫演说”。
罗斯福还暗示美国不能排除卷入战争的可能,他说:“我们决心置身战争之外,可是我们不能保证我们不受战争的灾难性的影响和免于卷入战争的危险。我们正采取使我们卷入的危险减至最小限度的一些措施,但是在一个信任和安全已经遭到破坏的无秩序的世界里,我们不能得到完全的保护。”
这一段话就是在说,兄弟们,我们可能很难避免参战了。
这个演说一发表,国会中孤立派大为恼火,竟以提出弹劾相威胁。
《芝加哥论坛报》认为罗斯福就是当年的威尔逊,他想参战。
这是罗斯福的一次努力尝试,但失败了。
后来他对罗森曼法官谈起这次演说时说:“你一心想带领人们前进,可是掉头一看,没有一个人跟着,这真可怕”。
在国会内外的一阵喧嚷还未完全平息时,1937 年 12 月 12 日,停泊在中国南京江面的美炮舰“帕莱”号被日本飞机炸沉,死伤 32 人。
对于这一事件,美国国会内外的孤立派和和平主义者深恐发展成为美日对抗,喊出了“炮舰帕莱号不是战舰梅因号”的口号,国会中孤立派议员要求从中国撤回美国军舰以免引起新的事端。
你看,孤立主义者们是不是看起来很怂,但他们坚决不想搞国战的内心表露无疑。
美国民众们也是这么想的。
有战争风险,那就撤离中国。
1938 年 1 月举行的民意测验表明,有 70%的人主张美国从中国撤出亚洲舰队、水兵、医疔队、传教士。
罗斯福没有在这件事上与日本纠结,但悄悄地开始海军扩建。
1938 年 1 月他在国会会议上要求扩建海军,要求国会拨款十亿美元。提出美国必须准备两洋作战,要建立两洋标准的海军,即建立等于德意日三国海军力量总和的两洋舰队。
孤立派则极力反对,怀疑罗斯福要与英国联合起来玩弄“欧洲强权政治”把戏。
这一次罗斯福赢了,因为战争阴云已经笼罩世界。
国会同年通过文森海军扩军法案,基本上满足罗斯福的要求,建造24 艘主力舰只和相应增加小型舰只。
在国会进行旷日持久的关于扩建海军的辩论的同时,罗斯福极其秘密地为英法购买军火提供帮助和便利。
这种保密既是针对德国的,也是对付国会孤立派的。
可是事有不巧,1939 年 1月在洛杉机附近,一架美国新式轰炸机在试飞中坠毁,在残骸中发现了一名法国中尉飞行员的尸体,他是来了解美国新武器情况的。
这一意外事件泄露了英法向美国购买武器装备的内情。
孤立派大哗。
孤立派指责罗斯福违反中立法精神,推行“他自己的私人外交” ,背离华盛顿订下的明确原则,使美国“落入欧洲人的圈套中”。
罗斯福被整得有点灰头土脸。
但欧洲局势很快让罗斯福占据上风。1939 年 9 月,英法屈从于希特勒的压力,奉行绥靖政策,听任捷克斯洛伐克被肢解。
奥地利被希特勒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被希特勒肢解了,柏林一一罗马轴心更加肆无忌惮了,中欧和东欧实际上已经成了法西斯德国的势力范围,日本正在进行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在太平洋上蠢蠢欲动,同西方的德国、意大利遥相呼应。
1939 年 1 月 4 日,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又重提一年多以前在芝加哥发表的“隔离”概念:“如果另一种形式的政府在攻击民主制度方面组成联合战线,那末这种攻击就必须而且必将遭到一个联合起来的民主制度的反击”。
他将美国参战的意图定义为维护美国民主制度。
在此后的 300 天中,罗斯福为修改中立法,进行了不断的努力。
其核心的要点,就是修改美国的中立法。双方展开了舆论战。
虽然欧洲的战争不依孤立派的意志终于爆发,可是孤立派不服输,组织了一次广播运动,波拉在 1939 年 9 月 14 日的广播演说中对听众说,一旦售卖武器给英法,就是走上了干涉的道路。
罗斯福针对孤立派大造舆论的情况,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通过纽约的社会活动家克拉克·艾克尔伯格和有声望的共和党新闻记者威廉·怀特等人,组织“以修改中立法争取和平非党派委员会”,在美国中产阶级中大造舆论;
1939 年 9 月 21 日开始了国会特别会期。罗斯福在致词中回顾了 18 世纪末美国在拿破仑战争中所持的立场。
他说,为了避免卷入,美国许多年是根据所谓“禁运和不交往法” 行动的。
可是,这一政策是一场灾难性的失败它使美国接近毁灭,它成了美国在它的 1812 年的反英战争中极积卷进欧洲的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罗斯福对国会说:“这只不过是引用历史来提醒诸位,禁运和不交往政策的结果之一就是我们今天在此集会的首都在 1814 年时遭到部分焚毁。”
罗斯福告诉国会,”把军用物资送过大西洋,可以给美国成千上万人以就业机会,而且有利于美国本身的国防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罗斯福这时已经抛开了冠冕堂皇的辞令,而接触到了问题的核心:援助英国就是帮助自己。
罗斯福赢得了舆论战。
参议院在 10 月 27 日以 63 比30、众议院在 11 月 2 日以 243 比 181 的表决结果, 通过了废除武器禁运条款,但仍保留“现购自运”(即美国不给予贷款,也不得用美国船装运)。
此时,美国民意并不是想要参与战争,只不过觉得卖军火有利于美国。
公共舆论专家哈徳利·坎特里尔在 1940 年 9 月作的舆情分析中指出:
“整个人口的四分之一认为美国置身战争之外比帮助英国重要,同时认为对英国的帮助应该比现在给予的要少,或者至少不比现在给予的还多。尽管他们大多数人认为德国将获得胜利,可是他们认为德国的胜利不会打乱他们的生活,也不妨及美国的安全。”
罗斯福也一再表白“我憎恨战争,现在比过去更恨”,我们决不参加国外的战争,我们决不把我们的陆海空军派到美洲以外的外国去打仗,除非我们遭到攻击”。
他向美国的父母亲们保证,而且“说一遍,说两遍,说三遍:你们的孩子是不会送去参加任何外国的战争的”。
罗斯福讲的肯定不是老实话。
罗斯福则以自己的行动表明他作的一切部署,不是为了避免战争,而是为战争作准备。
1940 年 5 月,他绕开国会,以行政命令恢复威尔逊为准备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在 1916 年成立的国防咨询委员会。
1940 年 6 月 19,在法国投降前夕,他在撤掉了他本党有孤立派观点的陆军部长伍德林后,任命了积极主张援英抗德的共和党人担任他重要阁员,史汀生任陆军部长,诺克斯任海军部长。
1940 年 9 月 3 日,他又绕开国会,以行政命令决定以 50 艘“逾龄”驱逐舰让给英国,交换“租用”纽芬兰、英属圭亚那、英属西印度群岛等处的八个英国海空军基地 99 年。
最为重要的是,罗斯福任上,推动了美国和平时期的第一个征兵法。
虽然愤怒的妇女把积极支持此法的参议员克劳德·帕佩的模拟像吊起来批评,但美国的舆情已发生变化。
法案于 1940 年 9 月7 日获得通过。
舆论的变化的关键在于 1940 年 6 月法国向希特勒投降开始的。
美国历史学家鲁赫腾堡写道:“美国全国情绪一夜之间起了变化。在‘时报广场’,人们目瞪口呆地默默凝视时报大楼的新闻。”
甚至在一些国会孤立派领袖中也出现了某种变化。
比如参议员范登堡,他是中立法案制订人之一,在敦刻尔克后,他公开表示“中立作为一个政策已经结束了”,美国人民“不再是孤立主义者了”。
罗斯福很重视而且很精于观察和掌握舆情的变化。
他在临近投票前的几次演说中,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硬的姿态。
1940 年 10 月 12 日以西半球防务问题为主旨的一次演说中宣称:
“我们的方针是明确的。我们的决心已经下定。我们将继续增强我们的防务和军备。我们将继续援助那些抵抗侵略的人们,继续援助现在离我们海岸很远的地方抑制侵略者的人们。……美国人民,美洲各国人民,反对绥靖主义。“
这是罗斯福对 1940 年 9 月 27日德意日签订三国公约的答复。
1941 年 1 月中旬的民意测验,百分之 70%的人支持援助英国,哪怕冒战争危险也好。1941年底,中立法再次修改,美国实质上参与对德作战。
从 1939 年修改中立法到 1941 年再次修改中立法,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先是美国卖武器,让英国自己打;接着是美国“租借”武器,还是要英国自己打;第三阶段是美国出动军舰开始用美国船装运美国武器让英国去打。总之,美国自己与参战保持一定距离。
孤立派攻击罗斯福参与对德海战是“未经授权的宣战声明”。他们没有想到仅仅一个多月后,美国付出了惨重的血的代价,终于发出了经过授权的宣战声明。
历史的下一页就是珍珠港。
自此,美国孤立主义外交传统彻底终结。美国开启了史上最大的倒退,计划经济模式生产军工,全面的征兵奴隶制,最高税率达90%的个人所得税,全球军事基地扩张,频繁参与世界各地的冲突,每年美国人要拿两个月的收入来保卫美国。
罗斯巴德的评价是,罗斯福一生都被战争带来的功名所吸引。
至今,他的“功名”依然被广泛歌颂,不管在哪一派。因为干预不应该是国家,而应该是个人用他的金钱和行动来干预,谁也管不着。因为国家永远代表不了全体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