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民增加养老金,真的会造福农民吗?
专家要走正道,不要煽动抢劫!
现在经济学家的名声非常臭,是什么原因?
因为经济学家根本就不谈经济学,而是要么充当权力的知识卫队角色,为干预经济出谋划策,为干预主义寻找所谓的理论依据;要么就是某个群体、利益集团或者企业的代言人,想的是怎么瓜分他人上交的税金,增进他所代言的群体的利益,以提升自己的名望。
比如这位专家,说要给农民增加养老金,他当然是知道风向的,刚开了大会,里面讲的就是“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所以他需要“论证”一下以提供合理性:“把农民养老金提高到800每月,就可以扩大消费了”。同时,这样说还能树立自己关心农民的良心学者形象,何乐而不为呢?你不得不服他的“嗅觉”灵敏,表演得也非常逼真。
但是,怎么分钱的问题从来不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自由市场中并没有一个独立于生产过程的“分配”存在。因为,生产就是从原始生产要素一级一级组合,转化为消费品的过程;而“分配”,就是把消费者的付费,一级一级付给了资本品和原始生产要素。也就是说,生产、及其自然的结果交换完成,“分配”就自然完成。
一个卖馄饨的早餐店,有100个顾客来吃馄饨,每碗10块,这100人口袋里的10块钱共计1000元,进了早餐店老板口袋里。“分配”完成了。而早餐店老板做馄饨,要租房子、买原料、雇佣劳动者,把钱又付给了他们。“分配”也完成了。
这就是最公平正义的“分配”:你能为消费者创造多少价值,你就能拿到多少财富。
如果经济学要讨论分配,它讨论的是市场之外的政府行为,即凌驾于自由市场进程之上的权力之手,怎么破坏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的,它在经济学上的分类是“暴力干预市场的经济学”。进而,经济学会以无可辩驳的逻辑,把再分配手段会对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其中确凿无疑的因果关系揭示出来。
你看看这位专家,他讨论的是怎么给农民分钱,所以是权力视角,而不是市场视角,所以他是个政客、瞅准风向的投机分子;说分配问题呢,唯独却不说它的后果,这跟经济学就毫无关系了,我还可以说给农民每人发一万呢,这就纯粹是个爱表演的骗子。
所以他不是经济学家,他是个Bullshit!
我们当然首先强烈建议:谁主张给任何一个群体发钱,那么请他言行一致,把自己的财产拿出来给他们发。因为国家不生产财富,它的每一分财富都来自于征敛,它只有伤害一人,才有可能造福另一人。那么如果他自己不出钱,他的言论就是一种公开主张抢劫大众财富的言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煽动犯罪。
下来的问题是给农民加钱刺激消费。这是已经被批烂了的凯恩斯主义的胡言乱语。
消费不用刺激,是个人,他就会消费,因为人不消费就会死。是个人,也天天想的是怎么提升消费,不用专家告诉他宝马开着坐着比五菱宏光舒服。不要把人当机器,你一刺激他就消费,不刺激他就不消费。
消费的前提是生产,你必须首先生产出别人需要的东西,换来钱,才能用钱购买你更需要的东西,实现自己的消费。所以我们可以立即给出一个结论,消费下降的原因是:生产减少了。
在自由市场上,生产绝对不会莫名其妙地减少,因为有需求就有供给。那么生产长期、普遍减少的原因,除了自然灾害和战争,就只有一种可能:有人在破坏生产。比如啥都不让干,不准你跟别人交换,你生产出来的东西被征收走了,等等,这都会导致生产的减少。一个人的生产下降了,他的消费能力就必然下降;一个社会总体上生产减少了,那么所有人消费能力都下降。
通过发钱刺激消费,完全是南辕北辙。因为货币并不是财富,而只是交换媒介。当财富并没有增加,而增加货币供应量,那么就只有再分配的效应,谁拿到新增货币了,谁就购买力增强,把别人的储蓄稀释一空,把别人的财富搞进自己口袋。这当然会打击生产,打击生产的结果,就是消费下降。
这是理论问题。都很简单,一看就懂。如果你不爱看理论,那就看经验。但是看经验就更让人不得不说:这帮专家眼睛都长在裤裆里,没有一点观察能力吗?
前些年经济好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说刺激消费,大家却都在可劲消费?
啥叫经济好?就是企业生产很好。企业生产好,一是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并且能不断提高工资率;二来由于生产扩张,所以供给增大,物价相对于工资,是下降的,所以购买就多。
现在为什么消费下降了?因为现在企业生产不景气了,破产的破产、关门的关门、正在经营的也在苦苦支撑。或者,在干预主义下,有些拿到信贷资金和补贴的企业错误地生产,导致生产过剩——实际上就是在毁灭财富。于是,相反的效应出现了:企业关门或者减产,意味着工作更难找,失业率上升,或者你要就业就必须降低实际工资率;生产缩减,或者错误生产,导致供给减少,价格可能并没有上涨,那是因为大家需求减少,紧衣缩食了,即缩减消费了。
前些年企业生产经营好,消费就火爆;这几年大小企业都经营困难,伴随而来的就是消费下降,再“刺激”都不起作用。这难道不是非常容易观察到,也非常容易对比的经验现象吗?难道不是很容易就能够做出正确归因的吗?为什么这些专家视而不见?经验主义者已经拙劣到这个程度了吗?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关门或者生产缩减呢?
因为不断地扩张信贷,意味着启动国有化进程,把资源都吸引到了国家的目标上(例如大工程),或者照顾它的关系户(例如国企),而国家、以及拿到信贷资金的关系户,总是最有能力的买家,它在市场上竞买生产要素,推高了资本品价格,所以民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难以经营了。
这导致企业减少,规模缩减,纳税减少。
所以财政有点吃紧了。解决财政吃紧的办法,本来是缩减支出,然而社保这一块是绝对的刚性支出,不敢减,减一分钱就出事;国企那么多人,补贴少一分就活不成,也会出事。所以,要么继续印钱,要么多征税。
于是,钱在继续印。税率虽然没有调整,但是严征管了,因此才出现层出不穷的各种行政检查和远洋捕捞,所以实际税负提高了,而且动辄就责令停业停产。
这样一来,企业生产就更少,税收更会减少,恶性循环。所以上面才发文件,规范涉企检查。
以上印钞票、国有化、严征管,加之三年疫情,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资本消耗。就像《活着》里面的福贵一样,不生产财富,却一直在乱搞,吃喝嫖赌,到最后的结果就是饿肚子,啥都消费不了了。
以上这些,难道不就是人类生活常识吗?一个先有生产、后有消费的“萨伊定律”,到底有多么难以理解,导致这么多专家像个白痴一样胡言乱语?
专家们现在都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骨头软到连经济出了一点状况,都不敢承认吗?连经济出状况的根源,必然是市场遭到了破坏这个基本常识,都不敢说了吗?难道就只会说发钱?要这样的棒槌专家干什么?
那么再下来的问题是,给农民增加养老金,真的会造福农民吗?
增加养老金的办法,当然是印钞解决。因为直接再加税,很快会出事的。而发钞,可以稍微延缓一点。
要是真的印钱能把石头变成黄金,这么多人辛勤工作,不是个笑话吗?直接印多好,纸又不值钱。要是一条法令就可以提高养老金标准,让那么多年轻人天天996地辛苦,去养别人家的父母干什么?有病吗?
如果不印钞,减税收,就会有更多的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增多,一方面使生产结构横向拓宽和纵向延长,即安排更多的就业;另一方面,可以推动技术进步,由此提升工资率。
所以这意味着可以将更多农民吸纳进入就业市场,成为生产增加、创造财富的力量。并且他们工资率不断提升,购买力增强,由此消费提升。
现在这位专家的呼吁,一个月800块,将使农民成为分配财富的主力军。以现在的货币购买力,800块钱在农村,完全可以躺平了,不用奋斗了,农民将彻底地变成食税阶层。
到这个时候,年轻人才真的是牛马。他们连孝敬父母的钱都没有,但是却必须月月一分不少地供养他不认识的老头老太太。
这种沉重的负担,将导致企业倒掉一大片,失业率居高不下,年轻人也会躺平。这可从来不是专家说“只不过是GDP的1%”这么轻描淡写。
你说那无所谓,我管它呢,反正我一个月800块到手就行。问题是,都没人愿意生产了,谁给他们发?整个社会的生产缩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家都会失业,工资率降低,物价上涨,靠发钞票领来的那800块,早就一文不值。
我们所有人,都从一个社会的资本积累增多中受益、“搭便车”。产权有保障,资本存量增加,让土地和劳动力的价值提升,让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升,工资率上涨,物价下降,所有人消费水平提升,也就是生活水平提高。
现在,这个专家在摧毁我们社会繁荣进步的根基,他要搞再分配,要侵犯产权,要毁灭资本,要打击人们的生产,这种方式除了让所有人变穷之外,不会有其他结果。
所以这位专家到底居心何在?可不可以说他在祸国殃民?
我们非常不幸地跌入了这样一个漩涡中:城市居民在较长时间内,享受着高于农村人的一系列福利,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吃亏。吃福利,就是特权阶层。
本来,如果一个社会存在特权,正确的办法是取消特权,而不是给更多的人赋予特权。解决福利不均等问题的办法是,减少那些拿福利的食税阶层和数量,即减少财政开支,而不是人人均等地享受福利。
然而社会舆论的发展走向了完全相反的道路。本来应该缩减支出呢,结果却在扩大支出。本来应该做的是收回那些“抢劫执照”,现在却是给人人颁发一张“抢劫执照”,只看谁舆论声音大,闹得欢,谁就抢得多。这将开启社会贫困化和野蛮化的进程。
事情正在起变化。农村、农民的舆论势力正在崛起,他们会上网了,也有更多的经济学家代言人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加入的税金争夺大战,已经打响,城市中产阶级,在享受了这么多年的福利特权后,可能要迎来反噬了。一个社民化的社会,将更快到来,人人都会受损。
可惜的是,城市知识和精英阶层,至今还在鼓吹通胀,鼓吹耕地红线,鼓吹免费医疗教育——还在给自己争特权,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将迎来什么样更加激烈的后果。阿根廷的百年衰败之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福利制度毁灭一个民族,前有德国,后有阿根廷。我们才吃饱饭几十年而已。想到这里,唯有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