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常常说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我来举一个例子。
日本不但不动产的税收非常高,而且物业费、修缮基金等价格也非常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带着这个疑虑,我向好友古老板请教。他娴熟地运用经济学思维方式、深厚的学术积累、强大的检索能力和丰富的商业经历,很快给出了初步答案:
正确!
原来是日本的物业管理员,也有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通过抬高职业门槛的方式控制从业人数,享受垄断利益;而对物业公司的组织形态和注册资本金的要求,目的同样在于此。由此,限制了供给,扩大了供需矛盾,抬高了价格。
想想韩国的医生罢工闹事吧,就是通过绑架政府的方式,设置较高的职业准入资格,排除竞争,独享医生职业共同体的较高工资率。
美国的汽车工会、钢铁工会等等,都是同样的道理。
这个时候的所谓民主政府,变成了某一行业的打手,为了自己的选票利益,运用强制力替他们打压竞争对手,官商勾结,二者是反市场、侵犯他人财产权和剥削消费者的同谋。
民主,其实也就是这样运作的。
如果这太远,身边最常见的就是出租车行业。出租车通过高昂的牌照费等方式排除竞争,限制准入,由此就能独享垄断收益。他们对任何市场竞争都充满仇视,打砸网约车、将共享单车扔进护城河或者三环外的郊野垃圾场,都是他们干的事。
董小姐为什么要说,要按照最高质量标准来检验家电,要把企业往死里查,这样企业才活得好?她说出如此反智的话,是傻吗?当然不是。因为格力有最高的质量标准,据她说有1000个实验室,她财大气粗不怕查,但是没有达到格力这样的标准的,以及小企业,就活不下去。
她试图通过制定较高产品标准的方式排除竞争,由此市场上最好就只有格力一家家电企业。其做法侵犯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质量较差的商品的权利。要知道,商品并不是质量越高越好,而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才是好。
美国、香港等地的劳务费和人工费为什么特别高?同样是这个原因。修水管的、装空调的、理发的、搞家政的,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考个证。持证上岗,从来不是他们宣称的要保障安全和质量等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准入难度的方式排除竞争。
更大的动作就是,限制移民,阻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这同样是要减少外来移民的竞争。在一个自由的市场上,允许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将世界各地工资率拉平的趋势,那美国人的工作效率跟中国人没有多大差别,甚至远远低于中国的工人,为什么能享受高工资?就是因为他们限制了外来移民,减少了市场竞争。
以上种种,都是在侵犯他人的产权——只准你搞,不准我搞;都是在剥削消费者,让人们不得不选择他们质次价高的商品。这将保护落后的产能,减少储蓄和投资,瓦解社会分工合作,启动贫困化进程,最终不利于所有人。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在一个自由市场上,价格会越来越低,服务会越来越好,因为商家打动消费者、在市场中赢得优势的办法,就是不断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贫困阶层为什么现在生活比40年前好太多?就是因为商品在不断地降价,他们现在的购买力是过去的几十倍。老农现在200块就可以买一部手机,性能比富人过去使用的几万块的大哥大还要强。
市场经济,就是不断地将奢侈品变成生活必需品的过程。市场经济,是最有利于穷人的经济体制。
那么,如果没有天灾,其他条件不变,一种商品不降价却涨价,服务很差,一定不是市场出问题了,而一定是因为有各种管制和干预,破坏了市场进程。
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至于是什么样的管制和干预,各种管制和干预对市场影响的权重,这就需要搜集经验证据和进行历史地理解。但是经济学这个“技术精湛的医生”,已经给我们指明了“诊疗”方向。
有时候,有管制和干预,但是价格仍然在下降,我们绝对不能得出一个结论:管制和干预降低了价格。而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虽然有管制和干预,但其力度还不足以将经济进步这辆列车彻底刹停。换句话说,如果不是这些管制和干预,我们本来可以享受更低的物价,即更高的生活水平。
就像改开几十年,经济高速进步,但是M2迅猛增长,我们不能得出结论说,印钱有利于经济增长。而是说,资本积累的速度,超过了印钱的速度,这两个因素,对经济进步起到相反的作用。
这同样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就是你要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找到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不是把前后顺序和相关关系,当成因果关系,更不能把毫无关联的两件事强行用“因为”和“所以”连接起来。
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跟物理学不同。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行为,人的行动没有常量,它没法进行实验室里的受控实验。历史事件总是多因一果,必须严格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观察一个变量,分析其影响的后果,找出根本性的因果关联。
我们可以反过来再举一个例子。
国有化的机制,必然质次价高。因为它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没有利润机制,无法进行经济计算。这已经被经济学原理所证明,也已经被实践所证明。
那么当一家国有企业却散发出活力的时候,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一定不是因为国有化这种机制本身好,或者那里面的人突然变好了,而一定是因为它引入了市场化的因素。
过去的邮电局,是国企,质次价高是出了名的。现在的移动联通电信,同样是国企,但是服务比以前好了,价格比以前低了,难道是因为他们突然良心发现了,国企突然变好了?
并不是。
很显然地,它们虽然还继续是国企,但是引入了竞争机制,重要的是,引入了利润考核机制。他们的股权结构中,有了民间资本的参股。
也就是,允许国企和它的股东赚钱了,所以激发出了他们服务消费者的动力。
利润是个好东西,它迫使生产者服从于消费者的指令。因为在市场中,利润的来源,是消费者的金钱投票,你如果不好好服务消费者,消费者就不买单,你就会亏损和倒闭。所以,要想让生产者好好服务消费者,就要让它按照市场规律赚钱。
试想,一家企业如果不以赚钱为目的——也就是计划经济下的传统国企,那它何必服务于消费者呢?消费者又不能将它怎么样,所以他就只用服从上级的命令,反而要消费者纳税补贴它。这时候的企业,其实就是公务员。
只要一家国企,以追求利润为目标,那就比不追求利润好很多。只要它追求利润,它就不敢轻易涨价,反倒会降价。因为价格规律决定了,一旦价格上涨,需求量就下降,那么总的利润就下降。只要它追求利润,它就不敢随意打骂顾客,因为那就会让它损失客户。
一个不追求利润的国企,才是最可怕的。因为那就意味着,消费者在它面前必须卑躬屈膝。谁有权力,谁才能得到它的商品和服务。那么凭票供应、谁能批到条子谁才能拿到配给。这就变成了一个等级社会。
中国的医疗,是公有化的,加拿大也是公有化的。那为什么加拿大的所谓免费医疗,就是“要命”的免费,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死。所以许多加拿大的华人得了大病,回到中国来治疗。
同样是国有化的医疗,为什么会存在质量和效率上的差异?
经济学思维方式马上可以告诉我们:必定是因为中国的医疗系统虽然是公立的,却引入了市场化的因素。也就是,虽然两者都是公立,但是中国的医疗市场化程度,高于加拿大。
中国的公立医院,虽然也有财政拨款,但是占到总营收的很少部分,所以公立医院总体上是自负盈亏的,是允许赚钱的;医生和护士,也会根据工作的水平和工作量的大小,取得不同的收入。这些市场化的因素激励了医生和护士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而加拿大的医疗系统,跟英国的NHS一样,国有化程度更高,医生则直接就是公务员,干多干少一个样,所以他们何必高效务实地服务患者呢,他们恨不得你快快死掉,反正又不少自己一分钱。
所以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并不仅仅意味着富裕还是贫穷,而是意味着生存还是毁灭。
那现在中国的医疗系统存在的种种问题,恰恰就是因为市场化的程度很低,几乎集中了所有可以想象的反经济学的管制和干预,如私立医院的执照难于上青天,医生的准入门槛限制,医保制度的大锅饭模式,药品集采制度对医生和患者的限制,挂号和诊疗的价格管制等等。
假如放开医疗领域的准入限制,允许民间资本办医疗,解除各种干预主义政策,医疗这种服务就跟开饭馆没有任何区别,需求如此旺盛,各种医院会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会把价格降到最低,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市场能够把手机价格杀到什么程度,就能把医疗价格杀到什么程度。现在一场病,花了1万,报销给你3000,可是真的医疗市场化了,你只用付300甚至更低。
那些整天反对市场化、鼓吹免费医疗的人,只是因为自己不用付出代价,而且看不到这样做的后果。他们的目的不过是,要剥削医疗工作者,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奴隶,并且将手伸进别人的钱包,给自己看病。
可是世界上没有既要又要的事,一方面要免费医疗,另一方面还想质量好、价格低,这是不可能的。大锅饭怎么可能持续下去呢,结局就必然是,医保要控费,单病种核定最高报销数额,以及越来越差的医疗服务。
公社过去不就是这样吗?吃饭都是免费的,可是吃的什么?还不如猪食,饿死一大片。
所以如果你想有一个更好的医疗体制,让价格不断降低,医生医术精湛并且快速响应,唯一的办法就是进一步地市场化,让他们赚钱。
健康和生命,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不让赚钱呢?理个发都40了,挂个号才8块,难道理发比生命还重要?
医疗,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交给中央计划机构呢?他们不把事情搞砸,怎么可能呢?
越是重要的事情,就越是要交给市场,就越要让它、也应该让它多赚钱。你只有允许它多赚钱,你才能少花钱——因为它会降价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那些反对的人,从来没有从逻辑和理论上驳倒过经济学。他们只有情绪和立场,对利维坦有宗教般的崇拜,当然,他们还有“傅里叶变态心理”和不可告人的野心。
所有政治人物和舆论领袖,都在鼓吹按照他们的方法和绘制的蓝图,人类将到达奶与蜜的天国。从来没有人会说,你按照我的观念搞,带来的将是衰退、贫困、病痛、死亡。
既然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必然有正确的手段和错误的手段之分。
而经济学就是揭示人的行动规律的科学,一种手段能够达成什么样的经济后果,是确定不移的。它帮助我们精准把握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透过现象直击本质的逻辑关联。可以说,经济学是我们理解现实世界的唯一可行工具。没有经济学基础,你永远无法识别政治谎言,也永远无法正确地理解社会经济现象。
那些对经济学不了解的人,总喜欢从所谓的道德、人性、文化、民族性等角度去分析社会经济现象,这都是不得要领的,他们就是在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细枝末叶上绣花,不会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
每个人都应当学习经济学,在自己的武器库中加入经济学这个终极大杀器,让经济学给自己一双慧眼,洞穿当今世界的一切谎言。
中国要是像日本这样征税,很多人会疯的
1991年,日本静冈县的一位先生花了1300万日元购买了一块300平米的土地,打算在这片土地上给自己建一个小别墅在未来养老。到了2017年,已经老去的他,将这块土地以10万日元的价格,卖给了当地的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还支付给中介公司中介费和广告费21万日元。也就是说,单是这笔交易,他亏损了11万日元,如果算这块土地的全部净亏损,是1301万日元。
你肯定觉得这老家伙肯定是疯了。
但是,当他完成这笔交易后,长吁一口气,感到了无比的轻松。
为什么呢?
因为他现在再也不用为这块土地花钱了。只要手里拥有这块土地,他没有任何收益,却每年要向政府缴纳4.6万日元的别墅用地管理费,7000日元的固定资产税;还有按照土地评估价值要交的各种费用,包括物业费、修缮费、除草费等等。
他有两个女儿,但是没有人愿意继承这笔遗产,因为这是一笔“负资产”,谁继承谁倒霉。所以老人原本打算把这块土地捐献给政府,可是政府不要,说没有这种规定。他心想,如果不把这块土地脱手,一来要源源不断地纳税和交费,二来将来他死了,按照法定继承,政府会要求他的女儿必须继承这笔遗产,那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太对不起她们了。所以哪怕是赔钱,都要赶紧卖掉。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那离奇的一幕。
与静冈县这位男士相同处境的新泻县的另一位男士,有一套20平米的度假公寓,是从他去世的哥哥那里继承而来的。这里原本是滑雪和旅游胜地,但后来经济下行,他对滑雪度假也没有兴趣,于是房子空置了下来。但他每年依然要缴纳15万日元的物业费和维修基金,还有3万日元的地方政府固定资产税。于是他决定将这套房子卖掉,开价40万日元,结果整整一年,没有一个人联系他。
于是他拨通了房产中介公司的电话,中介公司告诉他:卖掉您的房子,您需要交纳120万元!
理由是,这套公寓未来三年的各项税费、以及过户需要的各项税费总共需要115万日元,即便是这样,三年之内还未必能卖得出去,所以你交120万把房子转让给我们,我们可能还会赔钱。
他毫不犹豫地付钱,“卖”掉了房子。
完事后,跟静冈县的那位老人一样,一身轻松,说“我哥哥给我留下的这个大麻烦,终于解决了”。
在日本,有这种负资产的人非常多。这些资产大多是祖辈留下来的,但是没有经济价值,却一直要交费和纳税,税收主要是固定资产税(财产税,相当于我国一直想开征的“房产税”),城市规划税,还有遗产税。费用主要包括物业费和修缮基金等。
日本《朝日新闻》的记者们采访了众多继承了负动产的民众,给我们举了个例子、算了一笔账:
一套面积为34平米的房产,收购估算价为10万日元,但销售费用超过了143万日元。费用明细为:处理费54万日元,过户登记手续费15万日元,空置1年半的物业费、维修基金、自来水基础费、固定资产税等49万日元,房产勘察费5万日元,登记时还要缴纳税费约19万日元,基础清洁和基础家具清理费11万日元。
要缴纳的各项税费,是按照政府的房产评估价格来征收的,这所房子的评估价格为430万日元。可是它只能卖10万日元。
这就是明抢!
我换算了一下,如果按照这套办法,我现在住的房子换算成人民币,一年要交各种税费22万左右,不算过户时候的税费。这真TMD太狠了,住不起了,这真的会逼疯很多人的。
如果我死了,我孩子继承我这套房子——按照日本法律,她不继承都不行——她又不住,但随着通胀的持续,房屋评估价格会节节攀升,但是税收是一分不能少的,同时也会节节攀升到50万一年。
她可不就是继承了一笔负资产吗?我这不是害孩子吗?
然后,到了2015年,安倍晋三执政时期,将遗产税的最高税率提高为55%,而同时免征额比以前减少了40%,这使得更多保有很少资产的人,也要缴纳遗产税。然后,安倍为了拉动日本经济,将利率降到负利率,不断增发钞票,导致遗产数额按照日元计价不断高涨。
这就是许多国内舔狗整天吹嘘的所谓“安倍经济学”!狗屁。
新的遗产税基础扣除标准为3000万日元。但问题是,一栋120万日元的小房子,在地方政府的评估部门评估下,被评估为1200万日元,一般都是实际成交价格的10倍。
纳税人不满,说你怎么评估的?税务厅官员拿出一套看似非常公平的模型,有地段、是否临街、临街的长度、房屋年限等等,然后设计了复杂的各种“系数”,数字就出来了。
他们拿着几十年前国土交通省的勘查结果来计算税额,那些结果非常粗糙,根本与实际不符,但是当房主要求地方政府去实地测量的时候,地方政府官员说,不,我们的规则是,必须按照国土交通省的勘察图纸进行。
说白了,如果图纸有利于他们征税,他们就按照图纸;如果图纸不利于他们征税,他们才会去实地勘察。财产税是日本地方政府的命根子啊。
什么叫削足适履,这就是了。什么是政府官员的做派,这就是了。
在这样的税收压力下,日本出现了非常荒诞的一幕:
老人去世的时候,他原本拥有的土地和房产,都成了闲置资产,也不过户,最早的产权人登记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年久失修,造成巨大的安全和各种隐患。
没有孩子愿意继承这份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继承资格的人越来越多,最多的达到200位。想处置这项资产,需要200人的同意,根本不可能;想要捐给政府,政府不要。政府非常鸡贼地在这些继承人之中指定一个资产管理人,这个人甚至都不知道那笔资产在哪里,就要开始交税了。
为了遗产而自杀。注意这可不是为了争夺遗产含恨自杀,而是在说,一旦继承了遗产,一辈子都被套牢了,还不如死了好。日本,可真是绝了,向死人要税收,唯有死亡和税收不可避免,在日本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出现了一种“新兴产业”。由于这种“无主资产”、没有愿意要的资产占到了30%左右,日本兴起了一种独特的房地产中介公司,他们的广告词是: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即使不要钱,您也难以找到愿意接手的人,鉴于这种情况,本公司建议您,请考虑付费将您的所有权转让给我们。
广岛的一位律师鹿岛康裕先生看不下去,对此发起了法律诉讼。他继承了父亲生前留下的23000平米山林,但是沉重的税收负担让他不想接受,他想**“扔掉土地”。他援引日本民法典中“没有所有人的不动产应当归属国库”**的规定,将政府告上法庭。
当地政府应诉说,政府接手会增加维护管理成本,增加纳税人负担,因此不接受捐赠——这时候他们想起纳税人负担重了!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结果是他败诉。法官说:原告想将持有山林的负担转嫁给政府,属于滥用权利,驳回起诉。
消停了,这意思很清楚:这土地,烂都要烂在你手里,税一分都不能少。
日本为什么出现这种“负资产”的局面?
沉重的税收是直接原因。但是远期的原因,是信贷扩张导致的房地产泡沫,引发的经济危机。
日本在1980年代在凯恩斯主义的忽悠下,政府大幅扩张货币供应,新增信贷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领域。一时间,日本到处大兴土木,高档公寓、别墅群、度假村、旅游景区、长租公寓、廉租房建设热火朝天,生产结构严重扭曲,出现了巨大的经济泡沫。
为了延续这种虚假的繁荣,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出现了专门投资不动产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金融产品,购买不动产的基金被转化为股票,卖给投资者,不动产公司可以避免房地产贬值的风险,银行也将在房地产投资基金将股票卖出时收回贷款,不必担心成为不良债权。
日本央行为了激发投资者信心,饮鸩止渴地继续扩张信贷,大量购买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有了中央银行的托底背书,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更加高涨,以为进了保险柜。
这种情况下,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资金困难,就会引爆危机。这跟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如出一辙。
最终,泡沫越吹越大,已经危及到了金融安全。银行必须收缩信贷,这时候房地产价格暴跌,不动产公司破产,不良资产堆积如山,泡沫破裂,一场波及所有人的经济危机爆发。
这时候,许多原来想从信贷扩张中大赚一笔的囤房囤地、搞大规模扩张的人,发现自己在裸泳,根本无力还贷;而市场根本没有这么大的需求,加之老龄化的到来,更是需求出现巨大萎缩,于是大量的土地和房产成了毫无用处的没人要的“大件垃圾”。
本来,没人要的东西,按照产权原则,就是无主财产;谁愿意要,那就先占取得即可。日本政府既不需要接收,也不应当强行指定一个继承人,但是贪婪的日本政客却要向死人征税,要求后代中必须有一个人负责管理并交税,其目的就是增加政府收入,并且逼得不堪重负的民众求着它接受自己的“遗产”,由此启动国有化的全面进程。
这就是后来日本改革负资产所采取的行动。除了让邻居和社区设法接收这些负资产、政府给予财产补贴之外,核心就一条,怎么让这些资产更加便捷地被政府接手,变成国有资产。一个财产不断国有化的日本正在向世界走来。
日本,在错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下行阶段,许多人房产价格跌了10%,就哭爹喊娘。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不是跌了10%,而是原来的高价本来就是信贷扩张制造的泡沫,它本来就不值那些钱。这正是市场必要的调整过程,不让它跌,才会制造更长的萧条和更大的灾难。
许多人基于“我不好,别人也休想好”的变态心理,甚至呼吁尽快征收房产税、遗产税、离境税。从没见过当奴隶,嫌奴隶主的鞭子抽得不够狠的人。贱成这个样子真不多见。放心,以为自己征不上的人,随着通胀的持续和有关部门变魔术一样的“评估”,你一定会成为光荣的纳税人的。
想知道这样呼吁的结局吗?
那就看看日本吧,真的开征了,你的资产就不是缩水10%、20%了,而是你如何向你的孩子交待的问题。
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才能看清世界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一定能让你改变世界,但一定能让你改变看这个世界的方式。我讲这句话的目的,是想提醒大家,经济学作为社会学科的皇冠,人人都可以懂一些,这不是坏事,只会是好事。
但如果你手里拿着“30分钟读懂经济学”“极简经济学”这种欺世盗名的散装经济学书籍,那么就有些可惜了。
但如果你不是读经济学专业,想做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读更专业的经济学专著又难免太过艰深,不够深入浅出,门槛太高,反而让你对经济学心生畏惧。
所以,我准备简化这本书,那就是索维尔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用专研经济学,但又想懂一些经济学,看懂市场各种现象背后的逻辑和规律,这本书是必看的。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程,其中有接近一半的内容就来自这本书。
对于经济学小白来说,这本书和《一课经济学》(我也将改写)《小岛经济学》可以说是最好的入门书籍。
之前,我认为要改写一些复杂的理论书籍,现在我认为先要搞普及书先,这样基础才会扎实,才会更容易喜欢上经济学。
我会配上音频,方便大家收听。全年计划十来本吧,现在已经更新了六七本了,预计全年会超过十五本书。这个合集仅售99元,更新将超过200次。
第 1 章
什么是经济学?
无论是保守派还是激进派,贸易保护主义者还是自由贸易 主义者,世界主义者还是民族主义者,牧师还是异教徒,了解经济现象的因与果都是非常有用的。
经济事件经常登上报纸头条,或成为电视上的“突发新闻”,但我们通过这些新闻故事,往往难以确定事件的真正原因,更不用说预测其未来的后果。
虽然大多数经济事件涉及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但由于政治辞令和经济学术语的使用,这些事件显得晦涩难懂。
至今,那些能够解释事件基本原理的人并不多见,媒体中也少有人能真正理解。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经济制度,无论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还是其他任何经济制度,都能适用于不同的国家、文化和政府。
例如,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政策导致物价飞涨,与数千年后美国物价上涨的原因相似;各地实施的租金管制法案也导致了类似的后果。
同样,印度和欧盟国家实施相似的农业政策,也承受了相似的后果。
要理解经济学,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经济。很多人把经济看作生产、分配日常生活必需品和服务的系统,这种观点并没有错,但还不够准确。
传说中的伊甸园也是一个生产、分配产品和服务的系统,但它与经济无关,因为那里一切都应有尽有。
没有稀缺性,就没有节约的必要,也就没有经济学。
英国经济学家莱昂内尔·罗宾斯曾给出一个经典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用的学问。”
稀缺是指个人需求总和超过了现有资源数量。
尽管这一概念看似简单,但许多人常常误解其含义。
比如,《纽约时报》曾发表一篇专题文章,讨论美国中产阶级的经济困境,尽管他们拥有私人游泳池等财富,但他们的欲望仍然超过了他们的资源。
这篇文章的主标题是“美国中产阶级,只能勉强度日”,并引用了一位哈佛大学社会学家的话:“这些人的预算真是太有限了。”
但实际上,限制他们的不是预算,而是现实。从来没有足够的资源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这才是稀缺性的真正含义。
经济学不仅关注消费者如何利用现有商品和服务,更关注生产过程,即从原始的稀缺资源到产出的整个过程。
生产需要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资源的投入,产量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
经济学研究资源使用决策及其后果。虽然有些国家资源丰富,但人民生活贫穷;而像日本和瑞士这样的国家,尽管资源较少,却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
每种资源都有多种用途,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分配资源,以达到最有效的使用。
例如,水可以制造冰块、蒸汽,也可以与其他物质结合生产混合物和化合物;石油不仅能生产燃油,还能生产塑料、沥青和凡士林;铁矿可以生产各种钢铁制品。
不同经济制度以不同方式决定稀缺资源的分配,这些决策对社会生活有深远影响。
经济学的作用不仅在于理解物价、工资、利润或国际贸易平衡,更在于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如何影响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
经济学是系统研究因果关系,揭示特定行为导致的结果,而不是表达意见或发泄情绪。
拥有良好意愿容易,但如果对经济运行方式没有正确理解,再好的意愿也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许多经济灾难实际上源于标榜为人民造福的“好”政策。
如果那些提出或支持这些政策的人懂经济学,这些灾难本可以避免。
尽管经济学中存在争议,但这并不意味着基本原理是见仁见智的。
例如,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理论通过广岛和长崎的事件得到了验证;同样,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萧条以及印度和中国在20世纪后期的经济政策变革,也验证了经济学基本原理的重要性。
经济学的重要性在于其超越个人观点和情绪,是一种因果分析工具,是经过检验的知识体系及其原则。
经济学的应用不仅限于金钱交易。例如,当军事医疗队抵达战场,面对各种伤员时,他们面临的是经典的经济学问题:如何分配稀缺资源。
如果医疗队不能有效分配资源,就会浪费资源在不需要紧急救护的伤员身上,或者投入到救治无望的伤员身上,而那些能被救活的伤员将会无谓地死去。
生活中充满了选择,而经济学试图教会我们如何做出这些选择。
理解经济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经济问题。
第 2 章
价格的作用
市场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够协调无数人的选择。
在任何经济体中,对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进行配置是一个关键任务。
不同的经济体显然有不同的做法。
在封建经济中,庄园领主只需把要做什么、资源投向哪里吩咐给底下的臣民。
例如,可以指示少种大麦、多种小麦,或在某地施肥。
20世纪的计划经济,比如苏联,也采取类似的方式构建复杂的现代经济体。
政府通过命令决定伏尔加河上建水电站、西伯利亚生产钢铁、乌克兰种植小麦等事宜。
相比之下,在由价格调控的市场经济中,并不存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人来发布指令控制或协调整个经济活动。
这让许多人困惑不解,尤其是在一个极为复杂的高科技经济体中,没有中央指令也能正常运作。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曾问过时任英国首相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你如何确保人们能得到食物?”撒切尔回答说她无法确保,但价格可以做到。
尽管英国粮食产量不足以自给,但因为价格机制,英国人比苏联人享用了更丰富的食物。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价格发挥作用,仅伦敦市就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来确保日常消耗的种类繁多、数目巨大的食物供应。
而价格机制能更快、更好、更低廉地完成相同的工作,还能让精简出来的人员在经济的其他领域从事生产性工作。
中国在21世纪的大部分经济运作依靠自由市场。尽管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但耕地面积只占全世界的10%。
为国民提供食物是个重要问题。
旧中国频发的饥荒夺去了数百万人的性命。
如今,价格机制使得食物从南非、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流入中国。
市场经济中并不存在某个人或某个群体控制或调节所有经济活动。
一个词,带来的弥天大谎!
社会科学之所以难普及,人们往往容易在社会问题上犯下大错,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科学是一个依赖精确的语义构建的科学。
然而语言,往往是模糊的,是不精确的,他不能象1+1=2这么清晰地将事实和推理进行说明,这就导致了各种混乱。
比如,很多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由市场中,那些在市场中被淘汰的人怎么办?你们支持自由市场,就是支持资本家,不同情那些面临淘汰的普通弱势群体。
在这一句话中,淘汰这两个字,就是引发无数错误观念的源头。
那我就要问了,淘汰,是什么意思?
比如,一个人生了大病,死了,这是市场淘汰的吗?这是自然灾害,与市场有什么关系呢?正如一个人车祸死了,这也是意外,运气不好,能怎么办呢?与市场有什么关系呢?
比如:一个人天生残疾,就是个脑瘫,一生不能工作,没有收入,这是市场淘汰的吗?这不是天生的运气不好吗?
只要你进一步追问,对方甚至很难举出一个例子,说明一个普通人,是如何被市场淘汰的。
恰恰相反,在市场中,最为常见的被击败者,是企业家。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新注册量达到134.6万家,而注销、吊销量也达到惊人的105.6万家。
105万个大大小小的餐饮企业家,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了,往往是以亏损为结果,有些人甚至亏到倾家荡产和一身债务。
这种淘汰出局,是所谓的资本家企业家的常态,每一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企业破产亏损倒闭,即使是上市公司,巨头企业,也免不了亏损倒闭被收购。
在这些企业家亏损破产倒闭的过程中,作为普通的劳动者,有被淘汰吗?你们当老板的亏损,与员工有何关系?该发的工资那是不能少的。
你看看,事实正好是倒过来的,所谓人人都骂的资本、企业家,往往是经常被淘汰的对象,但普通人,只存在收入高低,却不存在亏损、破产,失败。
你从一个设计师,改行去做了外卖员,没有被淘汰,只不过是换了个职业,或是收入降低了。
但一个老板投资百万千万办一家公司,最后负债累累,房产卖掉还债,变成一无所有的,太常见了。
因此,在自由市场中,被淘汰的永远是老板们,而不是作为劳工的普通人。
而普通人,不仅不被淘汰,而是什么都不用改变,收入也能节节上升,生活水平也可以节节升高。
今天,无数的普通人,比如农民这样的没有文化技能的普工,数十年来,自己没有任何技能上的变化,但收入却节节上升,买上车的农民都有大把。一年三千万台车的销售量中,有一半以上是农村消费的。
当下,中国农村地区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08亿辆,其中汽车1.4亿辆,分别占全国50.2%、44.1%。
有人说,是农民辛勤劳动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几千年以来,农民从来都很勤劳,很辛苦,为什么仅仅在这几十年来,生活发生了剧变呢?
正是因为自由市场,正是因为允许资本投资,正是因为资本的累积,正是因为无数企业家不断冒险创富,才使得一个普通人,什么也不用改变,干着同样的无技能工作,但收入却能节节升高。
资本的投资,增加了每一个劳动者生产时的资本品,使得生产效率变高,普通人才变富了。
市场经济,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只有好处,从无坏处,更不存在什么被淘汰。
即使是一个面临天灾的人,面临自然灾难的人,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让他能更有效地面对,以前一些地方发水灾,就有大量的逃荒者,但今天,水灾一样经常有,逃荒者就几乎看不到了。
没有新农合之前,农村老人的寿命也在节节上升,因为市场经济让他们收入增加了,医疗消费的能力增加了。
如果你是一个三千年的古人,生活在一个一年吃不上一次大米饭的时代,全年只能在过年时沾点荤腥的时代,突然穿越到现代社会,他去做洗碗工,可以月入四千,他可以去做个搬家工,月入五六千,他就马上能实现衣服自由,猪肉自由,还可以买很多工业制成品。
市场经济就是这么神奇,能够让一个普通人,什么也不用改变,工作强度也不需要增加,其实际生活水平,就能节节上升,哪来的淘汰呢?
当然,企业家被大量淘汰,甚至被权力干预导致大量倒闭时,那劳动者也必须接受短时间失业,长时间工资下降的命运,但这不是淘汰,是生活际遇变差了。
如果今天用通货膨胀将企业家的资本一扫而空,用各种手段将民营企业全部打死,不允许搞自由市场,那个三千年前穿越过来的古人,马上就会奇怪了,他怎么同样的工作,收入却迅速下降?
普通人,怎么可能被市场淘汰呢?
类似的表达就是市场经济下,是一个丛林社会。这也是胡说八道。
丛林,是一个动物吃另一种动物的环境,他就不是社会,丛林社会这个词就是扯淡的,社会是指人们相互合作的环境。
市场经济中,哪来的丛林?谁吃谁?你请个阿姨来打扫房间,你就算剥削了他吗?企业家请一个人工作,双方自愿谈好价格,对方吃了你吗?
你买一个阿姨的保洁服务,明明是有利于你也有利于她的,是双赢的,你买一包烟,也是有利于你也有利于商家的,企业家购买一个劳动力,同样是双赢的,这哪来的丛林呢?
什么是丛林?抢劫犯是丛林中的兽,他之收入,即你之损失。
福利制度是丛林制度,他通过强制的权力,将一部分人的钱抢给另一部分人使用,你的收入来源于他人的损失,这不是什么文明社会,而是一个相互抢劫的社会。
类似的混乱还有一大堆,比如国际贸易,明明就是两个人之间的贸易,但很多人理解为两国贸易,国家不是人,怎么会贸易呢?
在国界上搞关税搞管制,就在这种错误用词中,长期存在。
因此,在讨论社会问题时,语义的精准,无比重要。
不能对每一个用词,进行清晰的界定,追问其与真实世界对应的行动,那就永远被这些混乱名词所带来的观念欺骗。
奥派经济学之所以被称作为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就是因为他用无数精确的语言进行定义,将人的行动进行清晰的界定,才能推导人类繁荣的秘密,预测各种管制与干预的后果,才能在苏联刚成立就能预测计划经济必然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