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会不会逝去,由每一个人的观念决定!

繁荣会不会逝去,由每一个人的观念决定!

那篇繁荣已逝的文章,传播很广,其实内容乏善可陈,无非是呼吁要增加财政支出,发钞救经济。

不过这篇文章能火,不是因为他写了什么主张,任泽平也天天呼吁印钞救国,而是因为,标题是确定地说:繁荣已逝。

这样的话,在互联网上长期流传,每一年都有人在说,今年是过去十年来最好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最差的一年。

我听这种话,听了十几年了,这是一种情绪,是不是会成为未来,我们得进行分析。

一个地区的繁荣,指的是什么?这在经济学上,有明确的定义,那就是处于资本扩张期的,就叫繁荣,处于资本收缩期的就叫衰退。

资本扩张,对于过往的中国来说,由两种资本扩张方式构成.

第一种:外来资本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几乎没有资本积累,因此,打开国门,欢迎全球资本来中国投资,就成为了改革开放起手式。

外来的资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线,这就叫资本品,资本品马上让中国人生产效率提升,生产决定了消费,于是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也一天天提高。

第二种:国内的资本积累

民营经济的开放,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创业者出现,他们在市场获取利润后,并没有直接消费掉,而是存起来,用于扩大再生产,这就是中国的资本积累。

在八十年代到2000年,中国经济主要的资本投入,来源于国外的资本进入;

在2000年之后,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资本积累量在逐步增加,形成了与外来资本齐头并进的资本扩张局面。

在2020年前后,中国引进的外国资本量已经远远低于国内的资本积累量了,这时的中国企业,不仅在中国投资,他们还向全球投资。

202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631.2亿美元,为全球第2位。截至2022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2.75万亿美元,连续六年排名全球前三。

也即,不仅中国摆脱了资本极度匮乏的情况,并且,大量的中国企业开始对外投资,并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而在2005年,经商务部核准和备案的的境外中资企业106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69.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7.3%。

可见国内资本积累的速度,在这十余年间,是超常的。

出海投资,现在是中国企业的热门选项。越南、印尼、印度、墨西哥、匈牙利、巴西等地,都是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热门之地。

过往中国的资本积累是天量的,外来投资也是天量的,这些都构成了今天中国繁荣的直接原因。

这一因果关系,在中国大街上随便找个人就能明白。

但难的是,如何让资本扩张持续呢?

资本扩张,简单来理解,就是生产扩大,遍地工厂、遍地写字楼,就代表着生产在不断扩大,他必然是由资本驱动的。

这里就涉及到两个观念方向,这两个观念决定了繁荣能不能持续。

第一个观念:

如何扩大生产?这个放到政府案头上,就叫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目的,就是扩大生产,出一个政策,却导致生产量变小,物价上升,这显然不是经济政策的目的。

经济政策有可能在错误的观念下出错,那就是它出台后,导致了生产变小,导致了资本收缩。

比如,印钞救经济,就是一种错误的经济政策,他的目的是希望刺激经济,然后消费增加,企业收入就增加了,然后就进行资本扩张,多开工厂多招工人,多发工资。

经济政策的讨论,是讨论其能否达到让资本扩张和生产加大之目的。

比如,减税,是否有利于资本扩张,这是显而易见的。

在疫情期间,政府提出来保市场主体,手段是降税,这当然是正确的,降税就能让企业家的资本支出减少,这个钱就可以用于扩大生产,多招劳工。

如果我们只聚焦在经济如何发展上,那么,这就叫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二个观念:

如何让人民幸福?这个政策放在政府案头,就叫做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的目的,不是追求经济发展,而是追求安抚那些感觉到”不幸福“的人。

比如,无数人要求免费医疗,这不是经济发展问题,这是他们在比较了国外的情况后,认为国外人更”幸福“,因此,中国人也要得到”这种幸福“。

如果是希望医疗价格便宜,那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是很简单的,那就是放开医疗管制,让医疗生产更多,马上就便宜了。

但社会政策的角度,则不是如此,他取决于如何抚平情绪,至生产量会不会减少,当然不是其政策目标。

他呈现的就是一种按闹分配的情况。比如,过往三十年来,一直在呼吁免费医疗的,并不是医疗购买力最差的农民,而是城市知识分子及城市职工。

他们一直在闹,分到了没有?分到了。

现有的医保体系,农民受益不多,但城市职工受益明显要远高于农民,并且他们退休金也远高于农民。

因此,社会政策,是不考虑经济发展的,他只是一种安抚情绪的手段。

因为幸福是主观的,人们的可欲是无限的。这是没有任何标准、科学,可以讨论如何让具体的人变得如何更幸福,如何满足一个人无限的需求。

但生产扩大,社会商品丰富程度增加,物价降低,有利于任何一个人实现自己更多的目的。

即使他要自杀,也多了N种选择,比如,去宾馆烧碳更没有痛苦,但是,也需要他有宾馆的支付能力,八十年代以前,想自杀的人是不可能去宾馆烧碳的,因为终其一生的财富,都住不起一晚的宾馆。

社会政策,多聚焦在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生育、扶贫、食品安全、环保、工作时间等问题上,这些领域人们的情绪最大。

在一个越来越繁荣的社会中,人们很难说,自己赚不到钱。因为周边的大把人日子越过越好,甚至每一个人身边,都有人发财赚大钱。

抱怨赚不到钱,抱怨工作机会少,就是对经济的抱怨,这种抱怨反而是比较少的,那些社会问题的抱怨反而是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很多国家普遍会出现富裕后,繁荣后,速度就变慢了?

因为呼吁社会政策的观念增加了,没有人在意经济发展了,所有的人都在主张,如何通过政府手段,让自己变幸福(只工作五天)、让自己少劳动多收入(最低收入要求),让自己可以不用考虑未来安心躺平(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免费)。。。

而这些目的要达到,必然要从生产者那些征税,也就是减少资本量。

这时,繁荣消失,就是必然的。

不管你是什么制度,不管你是什么阶段,资本的回报减少了,税收增加了,资本难以获得利润了,那么,资本投入生产就一定减少。

繁荣会不会消失,不是由某一个政治人物决定的,更不是由某一种政治体制决定的,而是由普遍民众的观念决定的。

只要你呼吁食品安全,有足够的人参与,那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就一定越来越严,政府一定会满足你。

同理,任何社会政策,都不过是呼吁出来的。

现在,的确有更多的声音在呼吁经济增长了,这是好事,开始有人认知到,资本不扩张,带来的后果很严重,地价会降,劳工收入会降,人们实际可得会降。

他们希望更多的减少管制,让企业家有活力,希望更多的保护产权,让企业家敢投资,从而带来资本扩张。

如果呼吁减少管制、减少税收、扩大生产的人越多,那中国还有希望。

因为在很多国家,经济困难时,他们要求政府发更多的福利,要求政府阻止外来的竞争,以保护本国工人的短期利益。

繁荣不繁荣,只是在无数人的一念之间。

如果过去那种疯狂地追求免费医疗、天天要谈如何分钱,每一天都在试图通过舆论要政府去多征税、以让自己实现利益的舆论持续下去的的话,

那繁荣消失,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如果你是李玲的粉,到处传播她的免费医疗言论,那你就是繁荣的杀手。 **

有意思的是,今天自媒体里为经济衰退嗷嗷叫的人,同时他们还天天在呼吁各种福利,既要又要是做不到的。

要想大搞分配,大搞福利这些社会政策,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既要,又要,是做不到的。

你参与过呼吁各种社会政策的舆论,你就一样是繁荣的毁灭者。

你支持过各种减少管制,减少分配的舆论,那你就是繁荣的支持者。

繁荣有没有逝去,取决于这两类人的在舆论场上的观念斗争结果,而不取决于政治。

因此要看一个地方的发展,主要看的就是这一地区的精英们在讨论经济政策,还是社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