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可以管理吗?-094

整篇文章可以帮助你解决以下问题:

  1. 每天感觉浑浑噩噩,无精打采,做事效率低?
  2. 做事不持久,三秒,分分钟感觉到疲劳?
  3. 感觉身体莫名其妙被掏空?
  4. 如何最有效率的管理精力?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下面正文开始……

很多人提起来精力管理,就会往各种高大上的词汇去靠:什么你要自律啊,养生啊,有目标啊……

老常就讲究实用,咱不整那些不落地的鸡汤,咱们从本质出发,来告诉你什么是精力管理 ~

精力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用最落地的话说,精力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合理的管理和调用你的身体能量,让你做事更持久,更有战斗力,而不是像 XX 一样,三秒就完事了 ~

也就是说,我过去只做一件事,身体就虚了,但是通过精力管理后,我能做三件、五件事,依然还能金枪不倒,精力旺盛….

这就是精力管理,不扯闲篇,就这么简单粗暴。

img

好了,通过以上,我们定义了精力管理,那么问题来了 ~

如何长时间的金枪不倒?

我通过多年实践,把它们总结成两个点,即:用好你的精力存量 和 创造你的精力增量,你就能达到金枪不倒,精力旺盛到令人发指的状态。

那什么是用好精力存量,和创造精力增量呢?

下面,我分别给你介绍下,你请上眼 ~

\1. 什么叫做用好精力存量?

所谓用好存量说白了就是:利用好你本来就有的能量,通过调整做事的方法等方式,让你本来就有的精力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就是用好精力存量。

比如:你的体力可供你跑 500 米,如果你上来就死命的跑,估计你跑 100 米就歇菜了,这就是没有用好你这 500 米的体力存量。

但是你通过方法技巧调整你用体力的方式,用快跑慢跑结合跑,你就可以用 500 米的体力,跑出个 1000 米来,这就是用好了存量。

img

\2. 那什么是创造精力增量呢?

所谓创造增量就是:通过调节生活习惯等方式,改造自己,告别过去的弱不禁风,让你能有更多的力量,去战斗,这就是创造增量。

同样拿上文举例:我们可以通过更换更好的跑鞋和其他跑步设备,让自己跑的更舒服 ~

或通过日常训练,让自己的体力更持久,增加能量,如此比原来多出来的这部分体力,就可供你跑的更快,更远,这就是创造更多增量。

img

再给你一个形象的类比:用好存量就是,把你从一颗小豌豆,变成机枪豌豆,而创造增量,则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再给你架上几台机关枪……

而当你知道了如何用好你现有的精力,和创造更多的精力后,把他们结合起来,你做事的战斗力,就如下图…..

img

好了,通过以上,你知道了想要让你精力旺盛,做到金枪不倒,就是要用好存量,和创造增量。

那么如何做到呢?

下面,我会给你分别介绍,首先,我们先来聊聊如何把你现有的精力存量用好 ~

一:如何用好精力存量?

关于如何把精力存量用好,我给你两种方法,我们下面逐个介绍 ~

1. 区别用你的精力

什么意思?

意思很简单:因为你的精神状态,不是像小猴滑滑梯一样一天到晚都是平稳一样的,而是更向是小猴做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的。

img

也就是说,无论你多虚,你的一天一定会有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敏捷的时候,同理,无论你的精力再旺盛,你也会有最虚最疲劳的时候。

到这里,你就应该明白我说的区别用力是什么意思了。

即:找到你的精力周期,摸准你注意力最旺盛,思维最敏捷的时候,把它们用于做最需要动脑子的活。

而对于状态没那么好的时候,则去做一些相对轻松点的活 ~,如此有张有弛的安排,让精力和计划高度匹配,效率最大化 ~

如果你摸不准你的精力周期,把你最牛逼的时候,送给打游戏、刷抖音,那你简直是暴殄天物好么。

好了,那问题来了 ~

那么如何找到你的精力周期呢?

我就以我自己举例子,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日常作息是:早 6.00-晚 11.00,然后我就通过观察我每个时间段的精神状态,把他们分成如下几块…..

img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通过反复观察,我发现完成清晨的所有事做到工位上工作的时候,也就是:8:00-10:00 的这个时间段,是我的思维最敏捷的时候。

我可以臭不要脸的说,那个精神状态,简直无敌,所以,我称为这段时间为王者时间。

而过了这个时间段,我发现我思维的敏捷度就会开始下降,脑子和身体开始呈现疲态,但是在这个时间段也还能坚挺一会,所以这样的时间段,我称为白银时间。

而过了 11:00 后,也就是到了午饭点前夕,我发现我整个人就会很糟糕,注意力难以集中,人困马乏,外加肚子饿,这时候只想吃饭休息,工作学习就别想了。所以这段时间是青铜时间,即最差的状态期。

而到了下午,通过午睡充能后,思维就会又开始活跃,挥去疲态后,到正下午,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会非常充沛,但是还是和王者时间不能比,所以我把这个精力周期称为黄金时间。

如此,不断的周而复始,我对身体的这种规律的掌控就会越来越强,精神状态尽在掌握之中…….

同理,你可以直接参考我的这种方式,确定你的作息后,通过观察你身体和头脑在那个时间段最活跃,而又在那个时间段最迟钝,把它们记录下来,找出规律,如果你作息稳定,只需几天的功夫你就可以找到它 ~

当你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你的精力周期后,你就可以把你的日程表的日程拉出,根据你的精力周期,和任务紧急程度来安排配合使用 ~

比如,我会在青铜时间,去做一些只动手不动脑的活,比如文章排版,或者购物、聊天等等,而白银时间则会去做点稍微动点脑的事情,至于黄金时间和王者时间,则去做最需要专注的事情。

img

如此,你对你自己的精力状态就可以了如指掌,把最旺盛的精力用到最高产出的事情上,而最弱的精力状态,用在处理不太重要的事情上。

当你的这种身体状态呈现出可掌控的规律性后,你的身体精力周期,会完全按照你所划定的圈来走…..,尝到过甜头的,都说顶呱呱 ~

好了,通过以上,你知道了用好精力存量的第一种方法,下面我们再聊聊第二种方法……

2. 避免注意力的损耗

什么意思?

所谓避免注意力损耗就是:当你做事的时候,尽可能的让自己不要被打扰。

我们之所以感觉到精神被掏空了的核心原因就是因为事情的不断出现,你的大脑需要不断在事情间切换,结果就是很快精力被榨干。

在之前的文章我提到过,大脑不是电脑,我们的大脑做事都是有启动成本的,你从 A 事切换到 B 事,就需要耗费大脑大量的能量,如果切换频次过高,你那点精力,分分钟就被你榨干了。

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过去的灯泡:如果你按下开关,让灯泡正常工作,这样灯泡的使用寿命会很长,但是如果你不停的反复开关,很快,你的灯泡就报销了。

img

这就是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不要一心多用,要专注做事,因为专注做一件事,大脑的能量损耗是最小的。

img

专注做事,是人尽皆知的大道理,我不想在这一点上强调太多,这里你知道重要性即可,下面,我们把篇幅着重放在,最牛逼的专注状态是怎样的体验 ~

所谓最牛逼的专注,就是指你做事的时候精力耗费最小,效率却最高的状态,也就是进入心流模式。

那什么是心流模式呢?

所谓心流(Mental flow),是来自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全力专注于某事的一种忘我状态。

心流最直观的体验就是:你可以回想下,你玩游戏或看电影时候,完全入戏的状态。

在那种状态下,你会忘记时间,忘记空间,忘记吃饭,忘记现实中的一切,你会进入场景中,和主人公一起冒险,大脑在持续高潮,这就是心流模式…..

下面我用 24 个字告诉你,我进入心流的感受 ~

img

我在某些时候,我甚至一度认为,那种感觉甚至比 XXOO 都爽 ~,哈哈,玩笑玩笑 ~

那么如何进入心流模式呢?

关于如何进入心流模式,因为话题比较大,限于篇幅,我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了,我改天单独写一篇文章,分享下我的实践心得。

当然,有阅读条件的同学,强烈建议你去读读米哈里的书,里边有系统完善进入心流的方法论,强烈推荐 ~

img

好了,通过以上两个原则,可以让你有限的精力,得到最大幅度的利用,做到了用好精力存量 ~

下面 我们讲讲如何创造更多的精力增量!

本文未完,这是精力管理系列第一篇文章,后面还有五篇,请移步个人主页查找….

本文复习导图

img

我还有其他好文,你也许感兴趣~

看似厉害的人是怎么分析问题的?

世界上真的存在记忆宫殿吗?常人能掌握吗?

怎么有效锻炼自己的记忆力?

学过的东西马上就忘了怎么办?

常青:小白如何养成运动健身的习惯?

常青:超级干货!让你快速恢复精力的高效休息法!!

常青:快速入眠,无痛早起,规律作息!绝不外传的高效睡眠法!!

常青:精力管理:提升你颜值,让你精力充沛的饮食习惯!

常青:超级干货!如何让你的精力充沛到令人发指!!!(二)

常青:超级干货!如何让你的精力充沛到令人发指!!!

常青:超级干货!分分钟让你成为时间管理高手!(三)

常青:超级干货!分分钟让你成为时间管理高手!(二)

常青:超级干货!分分钟让你成为时间管理高手!

20-30 岁怎么规划自己的人生呢?

常青:如何制定计划?为什么你做的计划执行不下去?

常青:目标必达!如何做到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

常青:理解能力差怎么办,如何提高理解能力?

常青:拯救懒癌!如何提升行动力,想到就能做到?

常青:如何成为问题分析高手,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常青:如何练就超强的分析能力,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

常青:如何快速搭建知识体系?

常青:这或许是最牛逼的做笔记的方法!

常青:如何迅速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常青:读书不懂这个方法,你永远只能被洗脑!

常青:三步让你 30 分钟,读完一本书!

常青:4 招让你快速读懂一本书!!

常青:读书:4 步告诉你,如何选出有价值的书?

如何每天只睡6小时,还保持一整天都精力充沛? - 常青的回答 -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