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莱赢了,厌倦了“大政府”和“民粹主义”的民众用选票发出怒吼进行痛苦的蜕变,人类社会管理的颠覆性实验
米莱党取得压倒性胜利:
攻破票仓布宜诺斯艾利斯省
**全国得票破****40%!!!
米莱政府终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在 2025 年 10 月 26 日(星期日) 举行的国会大选中,以米莱为首的执政党收获了选民掷地有声的支持票。这场胜利不仅巩固了执政地位,更在政治版图上写下了一个惊叹号。
最令人震撼的是,米莱党竟在庇隆党的大本营、阿根廷最大票仓——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几乎赢得了胜利。要知道,就在不到两个月前,米莱党还在这里惨败 14 个百分点,如今却强势翻盘,可谓一场荡气回肠的逆袭。
这场大选的结果,让米莱总统在国会中坐拥更稳固的支持力量。理论上,只要不犯下重大错误,他在第一任期内被国会弹劾下台的可能性几乎已经微乎其微。
更重要的是,这次压倒性的胜利,也为米莱注入了重新布局、重组内阁的政治“氧气”。从此刻起,米莱不仅有了更大的底气,更握住了推动改革的主动权。

2025 年 10 月 26 日,这一天将被载入阿根廷的史册。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选举,这是一场政治地震。这不是一次胜利,这是一场压倒性的“革命”。
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和他那被讥讽为“疯子”的“自由前进党”(La Libertad Avanza),在这场国会中期选举中,不仅赢了,而且是彻彻底底地赢了。他们赢得了超过 40% 的全国选票,拿下了 16 个省份。
但这些数字,都不足以形容这场胜利的戏剧性。

真正的“惊天逆转”发生在阿根廷的“心脏”——布宜诺斯艾利斯省。
攻陷庇隆主义的“巴士底狱”
你必须明白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以下简称“布省”)在阿根廷政治版图中的分量。它不是一个普通的省。这里居住着阿根廷近 40% 的人口,是全国最大的票仓。
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庇隆主义”(Peronismo)的“铁票仓”。在过去几十年里,庇隆主义——这个建立在国家福利、工会力量和民粹主义之上的政治幽灵——几乎统治着这里的一切。这里是他们的“红色长城”,是他们权力的源泉,是他们永不陷落的“巴士底狱”。
就在不到两个月前,米莱的政党在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滑铁卢”。在 9 月份的地方选举中,他们惨败给了庇隆党整整 14 个百分点!
那场惨败,让全球市场恐慌,让支持米莱的美国(川普政府)捏了一把冷汗,让国内的反对派们弹冠相庆。他们嘲笑着:“看吧,阿根廷人受不了‘电锯’的痛苦了,米莱的改革到头了!”
然而,仅仅 45 天后,奇迹发生了。
10 月 26 日的计票结果显示,米莱党的名单(由迭戈·桑蒂利领衔)在布省,这个庇隆主义的“心脏地带”,以 41.53% 的得票率,反超了庇隆党的 40.84%!
这是一场荡气回肠的逆袭!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那些最依赖国家福利、被认为是庇隆主义“基本盘”的选民,亲手用选票“撕毁”了与旧时代的契约。他们选择了“阵痛”,而不是“等死”。
这场胜利,犹如攻破了庇隆主义的“巴士底狱”,其象征意义甚至超过了 40% 的全国得票率。它向世界宣告:阿根廷,真的要变天了。
一场豪赌:人民为何选择“痛苦”?
米莱的胜利,之所以如此震撼,是因为他违背了所有传统政治的“常识”。
自 2023 年 12 月上任以来,米莱——这位自称“无政府资本主义者”和“奥地利经济学派”(Austrian School)的信徒——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激进社会实验。
他挥舞着“电锯”,对准了阿根廷臃肿、腐败、低效的国家机器。
在“奥派经济学”看来,政府的干预和“印钞”不是解决方案,它们 就是 问题本身。通货膨胀不是“物价上涨”,而是政府对人民财富的“公然盗窃”。
所以,米莱的药方简单粗暴,甚至堪称“残忍”:
- 停止印钞: 立刻停止央行无休止地印制比索,这是所有罪恶的根源。
- 财政“休克”: 大幅削减政府开支,砍掉补贴,裁撤部门,强行实现财政盈余。
他真的这么做了。他把内阁部门砍掉了一半,他停止了所有的公共工程,他让比索一次性大幅贬值。
随之而来的是什么?
是痛苦。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阵痛”。
物价飞涨(因为取消了价格管制),失业率上升(因为政府项目停摆),成千上万的家庭收入锐减。阿根廷社会陷入了“休克疗法”带来的剧烈动荡。
按照传统政治逻辑,一个政府如果给人民带来如此大的痛苦,它早就该被愤怒的民众推翻了。
但米莱赌赢了。
他赌的是,阿根廷人民对过去 100 年的通胀、腐败和民粹主义的 厌恶,已经超过了对眼前“休克疗法” 痛苦 的恐惧。
他赌对了。
就在选举前,奇迹的“曙光”出现了:在经历了可怕的通胀飙升后,月度通胀率从他上任前的 12.8%,骤降到了上个月的 2.1%!阿根廷,这个“超级通胀”的代名词,居然实现了财政盈余!
这就像一个重病患者,在经历了高烧和抽搐后,体温突然开始下降了。
10 月 26 日的选举,就是全体阿根廷人民的一次“公投”。公投的议题是:“我们是选择重返那个(虽然腐败但有福利)的过去,还是咬紧牙关,继续这场(虽然痛苦但有希望)的改革?”
人民用 40.84% 的选票给出了答案:“我们,继续!”
正如一位选民古斯塔沃·萨巴特所说:“除了支持政府,我更想做的是改变阿根廷,这意味着阿根廷不应该再像我们近年来所经历的那样,民粹主义盛行,腐败猖獗。”
这是一种绝望中的呐喊,也是一种对未来的孤注一掷。
“川普的赌局”与“南美灯塔”
这场选举,不仅仅是阿根廷的内政。它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牵动全球神经的地缘政治博弈。
在米莱身后,站着一个强大的身影——唐纳德·川普领导的美国政府。
就在 9 月份米莱在布省惨败后,华盛顿“忧心忡忡”。在他们看来,米莱不仅仅是一个阿根廷总统,他是美国在南美洲对抗“左翼浪潮”的“灯塔”。如果米莱的改革失败,那将是自由市场理念在南美的一次重大挫败,“多米诺骨牌”可能会倒向另一边。
于是,美国迅速出手了。
他们提供了高达 200 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这笔“救命钱”为阿根廷经济紧急“输血”,稳住了摇摇欲坠的比索汇率。
川普甚至毫不掩饰地公开表态,支持米莱赢得选举,并罕见地将援助与选举结果直接挂钩。
这是一场赤裸裸的政治豪赌。美国在用真金白银和政治声誉,为米莱的“电锯改革”背书。
现在,米莱赢了。这场豪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米莱:从“困兽”到“狮王”
这场胜利,对米莱政府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米莱终于吃下了那颗“定心丸”。他从一个“跛脚总统”,变成了一个手握强权、真正可以“大展拳脚”的改革者。
在此之前,米莱虽然是总统,但在国会中,他的“自由前进党”是绝对的少数派。他在众议院仅有 37 席,在参议院更是只有 6 席。
他的任何改革法案,都会在国会被反对派(庇隆主义联盟)撕得粉碎。他就像一头被关在笼子里的狮子,空有“电锯”而无法启动。
而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根据最新的选举结果,米莱的执政党在众议院的席位将飙升至 101 席,在参议院也将增至 20 席!
这意味着什么?
- 弹劾风险解除: 理论上,米莱在第一任期内被国会弹劾下台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 改革“通行证”: 他获得了强大的政治支撑。虽然可能仍未达到绝对多数,但他现在拥有了足够的筹码,可以通过与其他政党结盟,强力推动他那些更激进的改革议程——比如,出售国企、劳工改革,甚至是他最终的“美元化”梦想。
- 市场信心爆棚: 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最大的风险(政治不确定性)已经解除。他们现在相信,米莱的改革将是“可持续的”。阿根廷的资产和比索汇率,将迎来一波强劲的提振。
这场选举,给了米莱“重新布局”的政治氧气。他不再需要看反对派的脸色,他握住了推动改革的绝对主动权。
结语:一场“颠覆性革命”的开始
米莱的胜利,不仅仅是阿根廷一场选举的胜负。
这是“奥地利经济学派”思想在现实世界中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实验。 这是厌倦了“大政府”和“民粹主义”的民众,一次用选票发出的怒吼。 这是阿根廷,这个曾经的“世界粮仓”、后来的“破产专业户”,在沉沦百年之后,选择的一条最艰难、但也可能是唯一正确的自救之路。
当然,这场“休克疗法”的阵痛仍在继续。这场改革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现在断言还为时过早。
但 2025 年 10 月 26 日,阿根廷人民做出了选择。他们选择相信那个挥舞着“电锯”的“疯子”,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自由之路”。
这“引发了一场有史以来人类社会管理的颠覆性革命”。
阿根廷,这个潘帕斯雄鹰,正在经历一场痛苦的蜕变。全世界都在屏息凝神地注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