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塞斯论凯恩斯
凯恩斯勋爵有句名言:“从长远来看,我们都会死去。” 我并不质疑这句话的真实性;甚至认为,这是英国新剑桥学派唯一正确的论断。(《为自由而规划》,第 7 页)
这正是“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典型政策。这一政策的旗手凯恩斯勋爵说:“从长远看,我们都死了。”但不幸的是,几乎所有人都活过了“短期”;我们注定要用几十年时间,为短短几年的廉价货币狂欢买单。(《全能政府》,第 252 页)
许多人赞叹的所谓凯恩斯“风格之华”与“语言之妙”,其实只是廉价的修辞花招。(《为自由而规划》,第 55 页)
凯恩斯主义之所以空前成功,在于它为当代政府的“赤字支出”政策提供了表面上的正当性;它是那些只会挥霍前人积累资本者的伪哲学。(《为自由而规划》,第 71 页)(评:凯恩斯就是米塞斯所称的霍亨索伦王朝的知识卫队,罗斯巴德说的宫廷知识分子,霍普说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人类最大的智识丑闻。)
凯恩斯并未教会我们如何实现 “点石成金的奇迹”,他所传授的,不过是 “吃掉种子粮” 这种毫无奇迹可言的做法(注:“吃掉种子粮” 喻指消耗未来发展的资本,损害长期经济基础)。(《为自由而规划》,第 71 页)(评:凯恩斯认为通过信贷扩张能够把石头变成黄金,金本位为信贷扩张设置了天然的限制,因为金本位是一种让货币脱离政府和压力集团控制的诚实货币体系,因此,凯恩斯学派的首要任务就是,千方百计诋毁金本位,将其称之为“野蛮的遗存”)
他真正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政府的现行政策撰写辩护词。(《为自由而规划》,第 69 页)(评:当今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在从事这样的勾当,他们不是经济学家,而是宣传家,他们加入了维护体制、瓜分税金的狂潮之中)
凯恩斯主义的本质缺陷,在于它完全未能理解储蓄与资本积累在改善经济状况中所发挥的作用。(《为自由而规划》,第 207 页)(评:哈耶克在他的经济学著作中也说过类似的话:“凯恩斯缺少一个资本理论”。哈耶克的经济学著作是可以看的,他的政治哲学著作基本上都是胡言乱语。然而国内的经济学界,几乎很少有人看他早期的经济学著作,例如《纯粹资本理论》《价格与生产》《货币理论与商业周期》等,都喜欢他的政治哲学著作。那些政治学著作,正因为胡言乱语,谁都可以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解读,可以根据他写出垃圾论文,因此哈耶克吸引了一大批智识上极其低下的大学教授和知识分子拥趸,形成了一个“哈耶克产业”。进而,有许多所谓的自由派说会祭出一个大旗:“连哈耶克都这样说了”,来支撑自己的论点,对自由事业形成了持久的危害。安·兰德虽是个邪教分子,但是对哈耶克的评价可以作为参考:那个人简直就是一剂毒药。)
他们(凯恩斯主义者)想当然地认为,国家拥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可供支配。(《为自由而规划》,第 90 页)(评:增发货币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资源稀缺性问题,货币只是交换媒介,多与少都是够用的,增发货币不能生产财富,不能让石头变成黄金,只会重新分配财富)
当 1500 万人在战争中丧生后,世界各国的首要政治家齐聚一堂,本欲为人类构建新的国际秩序与持久和平…… 而这位大英帝国的金融专家(指凯恩斯),却在嘲笑法国总理鞋子的乡土风格。(出自《为自由而规划》,第 56 页)
用传统的话说,凯恩斯提出的主张,本质是欺骗工人。(出自《经济政策》,第 70 页)(评:这指的是“货币幻觉”,即通过通胀手段维持名义工资率的基础上,降低实际工资率,以此让工人产生货币幻觉,进而维持就业率。米塞斯评论道:它必须假定工人都是弱智、无法感知货币购买力变化的情况下才能奏效。霍普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实际上相当于降低工资率,那么只要工人愿意降低工资,就可以就业,何必通过通胀的手段呢?)
凯恩斯并未为 “通胀谬误” 这一已被经济学家驳斥过上千次的观点增添任何新内容。他的理论甚至比西尔维奥・格塞尔等被斥为 “货币怪人” 的前辈们的学说更矛盾、更混乱。他所做的,不过是用复杂的数理经济学术语,为 “通胀与信贷扩张” 的主张披上伪装。(《人类行动》,第 787 页;第 793 页)
凯恩斯主义 “充分就业理论” 中隐含的谬误,虽换了新外衣,但其本质与亚当・斯密、让・巴蒂斯特・萨伊早已驳斥过的错误并无二致。(《货币与信用理论》,第464 页)
凯恩斯并未驳斥萨伊定律(注:萨伊定律核心为 “供给创造自身需求”,是古典经济学重要理论)。他只是情绪化地排斥它,却从未提出任何站得住脚的论据,来否定其理论的合理性。(《为自由而规划》,第 70 页)(选自The Quotable Mises)(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不能被误解为自动创造自身需求,可以参见萨伊最不重要的贡献,就是萨伊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