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人:因为什么而无法享受自由?

简中人最大的可悲,是过早被社会所定型。传统中国文化是早熟文化,简中人也一样,生下来就容易被夺走赤子之心。人性的丰富性让位于社会的阶层性。

由于人性被严重抑制了,故简中人在日常中都容易愤怒。他既无法表达自己,也无法跟人对话。因此,简中人基本上都是独断论者,性格专断,心胸狭窄,没办法让自己变得清醒。

自由是什么?自由其实就是在命运的终止中重启自身。自由就是让自我救赎的可能性无限敞开。自由就是让每一个瞬间、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被再次唤醒。因此,自由需要极大的心智锤炼、极强的生命热情,自由人对死亡不会恐惧,因为他总是在重新创造自身。

瓦尔特•本雅明在《论本体语言和人的语言》中写道:“上帝没有用语言来创造人,也没有给他命名。上帝不希望用语言来约束人,但赋予了人这种被他用来创造世界的媒介。上帝把自己的创造能力留给人自行发挥后,便去休息了。……人类的堕落标志着人类语言的诞生,命名由此开始受到影响。……人类被逐出伊甸园这件事,让语言成了一种中介,为其多样化奠定了基础,此后,语言的混乱便近在咫尺了。”

上帝赋予了人自由。这是真的!人利用语言,而创造自由。但简中人绝大多数都想不通自由这件事,因为他们害怕失去自己,即使这个自己在背负着锁链。鲜有简中人是清醒的,是在努力摆脱困境争取自由的。

图片

刚刚看完了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徐英瑾的书《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他的思路相当开阔,什么都能谈出新意。他在普及哲学方面,其靠谱程度,在国内可以排在前列。而且,他还有很多文学创作,因此,书写得活泼生动,能够将重大命题比较贴心地传达给读者。

下面的蓝色字是这本书中,我比较欣赏的句子。

马克思有一个口号是“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会关心这个国家的工人和那个国家的工人在穿着打扮和语言上有什么不同,会去放大这种差异吗?他显然会宽容地看待这种差异。有人误解了马克思,说马克思至少是恨资本家的。错了,马克思恨的是那种抽象的剥削人的制度,而改变这种制度也是为了拯救资本家,将他们从更爱钱的人改造为更爱人的人。

人类的矛盾是通过语言、眼神和动作来表达的,而不是只根据语言的表面信息来表达。同样说一句话,说话者的语气和台词、肢体语言不同,背后的含义就不同。ChatGPT是掌握不了人类这些微妙的信息的。

只要我们始终记住我们是人,我们能够自由地思想,我们能够自由地绘画,AI就永远打不败我们。

我们并不存活在一个纯粹、主观、体验的世界之中。如果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就要让它变成真实的人生——与真实的世界有真实的联系的人生。

人生非常有趣。好玩的地方就在于,你根本就不知道下一次遇到的人会把你带到哪个方向去,充满了巨大的偶然性。

总而言之,人生充满惊喜,充满偶然,甚至厄运本身也是个惊喜。

“我”不仅仅是记忆,还意味着我能够通过我的欲望和外部的世界进行互动,由此创造未来。请注意,自我不仅仅是通过记忆指向过去的一个箭头,它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统一体。而洛克的观点,则过分地强调了过去,没有强调未来。如果要强调未来,就要重视灵魂中的其他成分,不仅仅是记忆,还要重视欲望,因为欲望往往是指向未来的。

人的自我本质是什么?就是:人有能力做出选择,并且不停地做出选择。如果丧失了选择的能力,你的自我也就死亡了。那些放弃选择的人,就是放弃了生存的本质意义。

人生无非就是在各种类型的自由和不自由的相互斗争中前行的过程。有人可能就要问我了,人到底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这就取决于你的雄心了。谁会更多地感受到自己不自由?就是那些行动欲望很高,并要在一个很广阔的领域里开疆拓土的人。这样的人更可能遇到那些阻碍他的力量,会有更大的概率觉得不自由。

只有在资源高度匮乏的情况下,恶意才会滋生出来。而“高等文明”这个概念本身就意味着它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和再循环能力是非常强的,假设它们真的存在,将更有可能是善意的文明。

我们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要验证宇宙中的资源是不是有限的,这是超越我们的能力的。不过,若从猜测的角度看,我愿意相信宇宙中的资源是无限的。爱因斯坦早就告诉我们了,一瓶水里面的物质能量,假如你能好好利用,也能够推动宇宙飞船。主要的问题其实是目前没有能够将这些能量充分运用的科技。但现在不行,不等于说未来不行。

真正高级的悲剧,它的一个体现就是,主人公虽然死了,但他是为了一个高级的理念而死的。他往往是为了民族、为了国家,或者为了某种更加崇高的、美学的或者道德的理念而死,大家才会去纪念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完成了超我的构建。

当主人公意识到,超我能够在千秋万代生存下去的时候,他也会对自己产生一种审美快感。这也会进一步激发他这种特定的道德行为。

社会的点滴进步需要的是批判性思维基于逻辑理性的诊断意见,而不是试图在一片白纸上重绘江山的妄念。

上面的这些文字,跟很多哲学家及其思想、命题相关。但徐英瑾将它们轻松嫁接到了人性、人生态度和人生意义等常见问题上。他很懂英美分析哲学,但却能够将数理、逻辑问题转换成自由、伦理问题。而且,他的人生观非常积极,这本书让人看到:无论你的命运如何,自由总是你的个人选择;而且,自由并不是你固定地拥有什么,恰恰是因为你欲望上的不满足、你的批判性思维、你对自由的渴望,让你处于永不停歇的自我建构之中,没有这种理智上的清醒,就不会下定决心去争取自由。

遗憾的是,当下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失去语言,将它交给了AI。尤其是简中人普遍情绪化,能够清醒思考和表达并且具有较高追求的人越来越少见了。自由是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暗中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自己的生命回归并拥有整个宇宙和所有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