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晖,货币理论白痴,一剂思想病毒

秦晖的这段视频,来自他的一个演讲《21世纪全球化危机》。是2018年特朗普第一次当选美国总统后发表的。为了防止断章取义,我全文阅读了这篇演讲,确定没有误解他。

他在这段视频中的主要观点是:**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美元是可以自由兑换成黄金的,它是不能随便印钱的,它印出来的钱一定要有相应的黄金作为保证,持有美元的人可以自由地兑付黄金。但是到了1971-73年间,**大家都去用美元去兑换黄金,结果美国受不了了,然后就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在此之后,才有了现在有些人指责的所谓美元霸权问题。

他由此否定了“美元霸权”的说法:美国不能随便印钱的时候,力量是最强的,发行美元是有黄金制约的,这是他自己制定的规则。后来“金元帝国”崩溃了,美国就不那么强大了,它反而有了霸权了?那布雷顿森林体系难道是美国人自己制约自己吗?那个时候它更强,为什么它反而可以兑付呢?它都兑付不了了反而有了霸权呢?

秦晖进一步反问道:假如不兑付就是霸权,为什么他们还要为贸易赤字烦恼呢?如果贸易赤字大就说明你有霸权,那赤字不是越大越好吗?

他的结论是:不可兑换美元实际上是美国高负债造成的,它不是什么霸权。在演讲文字文本中,他说,这种财政透支(高负债)的本质是借钱,不是抢钱。

我们从这段视频中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秦晖是一个思维极其混乱的糨糊。他完全不懂货币的基本理论、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国际货币的多级膨胀机制、金本位与金汇兑本位的区别,也不懂得“美元霸权”到底是在说什么。他是一个如假包换的货币理论白痴。

第一,“美元霸权”,是在说什么?

它不是在说,美国政府用机关枪——即依靠军事和经济实力——逼迫世界各国使用美元,而是在描述一项客观事实:美元到现在为止,仍然是各国普遍接受的、购买力最坚挺的国际通用货币。

这个事实意味着: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彻底失去黄金锚定的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下,美元法币,即不兑现纸币,可以无成本地印出来,美国由此可以征收“铸币税”,用一张张几乎无成本的纸币(现在是直接在电脑上敲一串数字)来交换各国真实生产的财富,并将通胀输出到国外,全球人民对美元的超发买单,由此,让美国人的生产和消费不成比例,即可以少生产而多消费。

在一个国家垄断货币发行、不以黄金储备为基础、不兑现纸币的世界里,每一种法币都是一种霸权行径,都在干着空手套白狼的勾当,实际上就是在印假钞。只不过,其他国家的央行收割本国人民,而美联储,则收割全世界。换句话说,世界人民受到了两层盘剥,一层来自本国,一层来自“世界政府”美国和“世界央行”美联储。

有人说,又没有人逼着你用美元,没人逼着你把东西卖给美国。没错,人们总是会在烂货中选择一个相对更不坏的、购买力相对坚挺的纸币。但是这并没有改变美元收割全世界这个事实。

况且,这种说法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美元纸币的存在,本身就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垄断货币发行、废除黄金的国际通货地位、中止偿付的结果。美元法币本身就是强制的产物。

不要忘记罗斯福曾经干过的脏事:没收人民手里持有的黄金,将私藏黄金的人关进监狱;强制银行关门,不准人民自由兑换。收缴黄金的时候,以1盎司:20美元补偿给人民,而后来又将其标价为35美元,美国政府从中赚差价,将人民的钱直接贪污了。这些“利润”最初被用来建立外汇平准基金,成了“小金库”,进行暗箱操作,不受国会监管,还可以获得大量利息,随心所欲地做他们喜欢的事。

**第二,**在1944年到1971年之间,全球货币体系实行的并不是金本位,而是金汇兑本位。

秦晖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期间,美元是可以自由兑换成黄金的,它是不能随便印钱的,它印出来的钱一定要有相应的黄金作为保证,持有美元的人可以自由地兑付黄金。

这是他犯下了另一个致命错误。

这个期间世界货币体系实行的并不是秦晖说的“自由兑换黄金”的古典金本位,而是“金汇兑本位”。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是以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关键通货的世界货币体系。它与金本位的一个关键区别是:美国民众不能再拿美元换黄金,而是只有外国政府可以。美元作为其他各国基础准备金膨胀自己的通货。

其简要的膨胀机制是:美国政府基于黄金储备,发行美元,这时候在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下,美国本来就已经扩张了信用,例如在只有1盎司黄金储备的情况下,准备金率为10%,即货币乘数为10,那就发行了10盎司黄金的美元钞票,按照固定兑换比率1盎司黄金=35美元,也就是发行了350美元纸钞。

事情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各国再以已经膨胀了的美元作为基础准备金,假如货币乘数继续为10,那么再扩张10倍。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发行价值相当于3500美元的本国货币。假如在德国,美元:马克汇率为1:4,德国就可以基于350美元的储备,发行14000马克的德国货币。

这就是“倒金字塔式”的多级膨胀货币体系。它是一种更具膨胀能力,让政府拥有了轻易操纵国家通货的权力的货币体系。

这个时候的另一个关键区别是,民众不能持有黄金,也不能像金本位下一样,拿着美元纸钞直接去银行兑换黄金,只有外国政府才能这样做:各国货币按固定汇率兑换美元,美元则兑换黄金(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

这就是金汇兑本位制。

黄金已经退出了日常流通,它就为废除黄金、实行不兑现货币铺平了道路。因为这个时候民众已经失去了对政府发行纸币的日常监督,挤兑的风险大大降低,黄金与纸币的联系已经很微弱了,当政府宣布纸币不再可赎回时,没人会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秦晖说原来是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的,后来大家都用美元去兑换黄金,美国受不了了,所以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充分说明他完全不了解这种体系。如果美元是以黄金为基础没有超发的,那么大家都会兑换,怎么会受不了呢?正是由于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美国发行了大大超过黄金储备的联邦储备券(即美元),所以才会出现美国受不了的情况。如果继续兑付下去,必然是大多数美元钞票根本就不能被兑换,因此才将美元与黄金本来就微弱的联系彻底切断——中止偿付了。

这实际上就是美国公开耍流氓、公开违约、宣布国家破产。试想,如果你把黄金放在一家银行里,到你去要求兑付黄金的时候,它说不能兑换了,这不是盗窃犯、诈骗犯,又是什么?

第三,美元的霸权地位,是怎么形成的?

不是秦晖胡言乱语地说的,能兑现的时候反而不能霸权,不兑现了反而霸权了。用这个时间节点来判断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说明他对法币的演变一无所知。

从上述金汇兑本位制的确立就可以看出,美元确立霸权地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像古代皇帝,要把金币银币变成纸币,并不是他一声令下民众就会认可,而是必然经历垄断货币发行-剪币-货币替代物-中止偿付-法定纸币的漫长诈骗过程。

美元也一样。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建立美元霸权的一个过程。将国际货币从英镑转变为美元,并且建立金汇兑本位制,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由此将全世界纳入美元体系。由此,强势货币国家可以对其他国家实施货币帝国主义。

然后才是中止偿付,最后才来到了现在的不兑现美元纸币时代。

而欧洲其他国家之所以接受这种体系,是因为这给了他们同步扩张的权力,便于他们也进行货币操纵。就像黑帮头目与底下的小弟:头目当然抢最多,但是只要你们支持我,你们也可以抢更多。所谓货币协议,都是各国商量着怎么汲取民间财富的劫掠协议,银行的创新,都是变着法子开创盗窃新局面。

这绝对不是秦晖说的,美国自己制定的规则,来制约自己。如果真的要制约,金本位就是最好的制约。美国就是要通过让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通货,并且能够操纵信用扩张,来谋求货币霸权。

秦晖心中住了一个神灵,美国政府就是他的图腾,他把美国政府想的跟白莲花一样总想制约自己。

而美元能够取代英镑的地位,就是因为英国和欧洲国家,在一战期间,为了支应庞大的军事开支,不断扩张本国纸币,通胀一发不可收拾。欧洲各参战国均无法信守承诺,于是脱离了金本位,等于宣布政府破产。

由于纸币通胀,黄金不断流出,来到了当时的避险地美国。美元由于有了更多黄金储备,由此成为强势货币,替代英镑成为国际通货。

但是如前所述,美国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坚守金本位,而是在部准银行体系下,美元不断膨胀,价值被高估。德国、瑞士、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在奥派经济学家的影响下,实行强势货币政策,美国持续逆差。欧洲国家政府开始行使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权利,1950年代以后20年间,黄金持续从美国外流,从200亿美元减少到90亿美元。60年代后期欧洲各国加速囤积了至少800亿“欧洲美元”。

最著名的是法国总统戴高乐,他在其经济顾问、坚守古典金本位的雅克·吕夫的建议下,抗议被高估的美元,要开军舰去美国兑换黄金。

由于美元的膨胀,若是各国纷纷挤提,将会掏空美国的黄金储备,于是才有了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中止偿付,实际上就是公开赖账了。

由此,我们来到了不兑现美元纸币时代。现在美元上面写的“见票即付”,就是一句屁话了,谁要是拿着一张100美元的纸钞去要求“兑现”,美国的银行不会给你等值黄金的,它会给以另一张100美元的纸钞即可。用纸钞“兑现”纸钞,理论上可以无限“兑现”,直至兑到恶性通胀、货币体系彻底崩溃为止。

但是这个时候,美元为什么还能继续成为国际货币呢?

当然也不是秦晖说的,不兑换了反而霸权了。而恰恰是因为美元继承了黄金的历史购买力成分。美元的地位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美国政府法令和强迫而来的,而就是因为它从黄金中获取了价值。这就是货币回溯定理。

而通过了解金汇兑本位和当今货币的金字塔式膨胀机制,我们知道,这并不是因为美元有多好,而是因为在一个比烂的世界里,它的超发相对较少,由此币值相对坚挺,由此被人们选择为国际通货。

这种不断扩张的过程,是不可持续的,迟早会崩溃。但是经济学并不能告诉你什么时候会崩。

秦晖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时候,全世界的左派都在欢呼“金元帝国崩溃了”,其实是没错的。只不过,这种崩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胀会持续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在进步,能够挽救通胀造成的危害、填平通胀制造的窟窿;另一方面,正是由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能够将通胀不断输出到全世界,才延缓了美元的崩溃过程。如果是一个小国家,而且不是国际货币,它早已经崩溃了100回了,比方说津巴布韦。

但是只要法币体系仍然在运行,那么崩溃是必然的。如果像川普这样又搞贸易战,又没收外国美元资产,又不断扩大债务并实行债务货币化,那就会加速美元崩溃的进程。

第四,秦晖最后说的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恰恰就是因为美元霸权造成的。

秦晖说,假如不兑付就是霸权,为什么他们还要为贸易赤字烦恼呢?这并不是美国想要的结果。如果贸易赤字大就说明你有霸权,那赤字不是越大越好吗?

美国为贸易赤字烦恼,不是因为美元霸权,而是因为他们既想要美元霸权、又想要贸易顺差、还想要制造业回归国内,既要又要还要,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才“烦恼”。

正是由于美元是国际货币,美联储又在不断扩张,美国出口最多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美元,用增发的美元来交换世界各国真实的商品,所以美国必然是赤字的。

既然可以不用生产就可以用纸钞来消费,那为什么要生产呢?加之美国国内干预主义横行,企业在美国生产就没有比较优势,所以制造业就外逃了,怎么可能回归美国国内呢?这就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原因。

企业生产能力下降,经受不住外国高效企业的竞争,于是组成压力集团,一方面要美国政府给他们补贴,补贴又会依靠举债、信贷扩张来解决,这会进一步扭曲生产结构,造成生产能力下降,并且由于货币坎蒂隆效应,美国的物价会先上涨,进一步打击出口;另一方面,寻求美国政府保护,打贸易战,阻止进口,维护自己的垄断特权。特朗普就是美国压力集团的代言人,他通过这种方式谋求选票和支持,以消费者利益受损为代价。

但是打贸易战的结果是,进一步提高美国企业的成本,增加消费者负担,减少资本积累,扭曲生产结构,所以生产能力进一步下降,国际收支只会更加不平衡。

这就是干预递增定律,国内干预不断走向国际干预的过程,也是贸易战的根源。

秦晖显然不但对货币一无所知,对贸易战的根源也一无所知。

秦晖正确地认识到,“美国民主制度下,民众只想要高福利,但是不想要高税收,这是既想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由此造成债台高筑。但是他又说,不可兑换美元实际上是美国高负债造成的。这又是因果颠倒。

阿根廷也债台高筑,它搞一大批不兑现比索,能解决它的债务问题吗?谁认它像废纸一样的比索?

正是由于美元霸权,可以不断通过信贷扩张的手段为政府筹措资金,减少直接征税的痛感,所以美国政客举债发福利发补贴才有恃无恐。因为总有人购买它的国债为它不断融资,而它还债的办法,是继续信贷扩张,债务货币化。

他拿希腊做对比,但是希腊为什么就财政崩溃了,而美国还没有崩溃呢?不就是因为美国有美元霸权,全世界在承受吗?希腊后来之所以走出了债务危机,恰恰也是因为,欧元区其他国家为它买单了。

秦晖还说,这是借钱而不是抢钱。这就是粉饰,舔美国屁股。他根本就不懂信用创造的基本原理,债务货币化,用“轻美元”去还“重美元”,跟一个印假钞的人用一沓假钞还账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它就是抢劫。

结语

秦晖这种人,就是对经济学一无所知,却敢信口开河的朋克分子。对货币理论这个最艰深的问题,他不懂装懂地侃侃而谈,像背口诀一样说几个名词,显得高大上。他是那种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想插个话,然而什么都不精通的江湖骗子,忽悠外行是一把好手。

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是他的社会民主主义和福利主义观念框架。在这篇演讲中,他对美式社会民主制度大加赞赏,即便他已经意识到这种制度“只喜欢高福利,不喜欢高税收”,造成了财政透支,债务攀升,通胀加剧,但仍然认为这提供了大众的福利,“左右两党都会讨好民众”。而他所批评的另一个实体,在他看来是“想收多少税就收多少税,却不履行福利责任”,搞的都是“血汗工厂”。

秦晖丝毫意识不到这种美式民主制度和福利国家,是一种侵犯产权、最终降低他所热爱的“人权”的溃败之路、通往奴役之路。他天天要求福利和再分配,要求国家要承担起照料公民的责任,他的理想国就是一个父权式、保姆式的利维坦,而他是这个利维坦的高级智囊。殊不知,这足以毁灭繁荣和文明的根基。

他假装理中客地赞扬改革开放,但是对中国经济腾飞的根源做出了完全错误的解释。我国40年取得的伟大经济成就,正是自由化、市场化的结果,即普遍人权提高的结果,而不是他含混其词的“政府能力”的结果,更不是他所说的“低人权优势”。他假装关心弱势群体,却从来不知道他所主张的手段将与目的背道而驰。他看不到市场经济解决了巨大的贫富差距问题——穷人也能吃饱饭,富人开玛莎拉蒂,但穷人也能开上五菱宏光,而不是计划体制下的生死之别——反而把贫富差距归结为市场经济的罪过,充斥剥削和压榨,这完全是睁眼瞎!

他把中国千千万万的民营企业,贬低为“血汗工厂”,要求劳动管制,崇拜工会暴力。他根本不知道,正是民营经济为中国人的福利改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让穷人得到了较高工资率的就业,享受了价格低廉的商品服务。劳动管制和工会暴力,并不会改善劳动者福利,而是会步入拉美陷阱之中,最终让所有人吃不饱饭。

中国人要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就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原则,而不是推行他心心念的欧美社会民主和福利制度。一个国家,不可能靠再分配和政府包揽一切而变得繁荣,繁荣是每个人自负其责辛勤打拼出来的,不是把手伸向别人口袋带来的。

他总认为自己作为清华教授,坐在书斋中就可以指点江山、为天地立心,殊不知劳动者并不需要他致命自负地教导如何生活。他对经济学一无所知,却容不下尖锐的批评,将奥地利学派基于严格逻辑演绎指出的经济学原理,视为“奥斯维辛派”。我们倒是要问:按照经济学原理推动繁荣和民众福祉改善,是奥斯维辛,还是他基于恨国与情绪,导致经济衰退和民生福祉下降,是奥斯维辛?喊口号表演,谁不会,重要的是什么样的手段能实现什么样的目的。

经济学分析指出中国的市场化程度高于美国,似乎挖了他的祖坟。可是经济学并没有任何立场和情绪,它不站任何国家,只是基于逻辑分析给出一个比较性的结论,让民众能够由此看清真相,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当我们说博兹瓦纳和津巴布韦两个其他条件基本一致的邻国,前者的市场化程度更高,因此更繁荣,并不是因为我们热爱博兹瓦纳和对穆加贝有什么偏见,也不是说博兹瓦纳就没有问题。经济学才不会像秦晖那样整天心里藏着一个全能神,粉这个踩那个,经济学排斥一切“全能神”。

秦晖抓住了人们的嫉妒心、对市场的偏见和恨国情绪,掀起了一场反资本、反市场的强大舆论声势,像病毒一样植入到了中国的舆论场中不断发酵。今日国内舆论场上的各种错误思潮,都可以从他的观点中找到根源。

秦晖,是一剂思想毒药。只有彻底清除秦晖的思想病毒,繁荣才能够持续。这就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