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分享:补血,要科学,不要伪科学

图片

应该怎样补血?在微博上列出这个题目,就有很多网友调侃,说多吃猪血、枸杞、红枣、花生衣、红糖、阿胶等等。这些答案确实是每一个中国人脱口能出的,它们代表了一种深入骨髓的以形补形的中医补文化,血是红的,红的自然能补血,这种文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然而,补血实在是一个严肃的医学问题,不需要,也不容半点的媚俗。

应该怎样补血?首先应该了解为什么要补血,为什么呢?自然是因为血少了不够用,这种情况中医叫血虚,现代医学主要叫贫血(还有其他)。那么,接下来自然会产生的问题是:少了什么?少了多少?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的是:血究竟是什么?

血究竟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人类进行了漫长的探索。我们的祖先观察到一个朴素的现象,血流失过多就会死亡。血里面显然含有某种神奇的东西,种种猜测导致种种原始理论。古罗马盖伦医学是西方传统医学的代表,它认为,血液里面含有灵气,分为动物灵、生命灵和自然灵,分别由脑、心和肝产生。中国传统医学则认为血液含有一种由“水谷精微”的神秘物质所形成的“营气和津液”的神秘物质。所有这些古老的理论都是基于想象的推测,没有任何实验观察的证据,我们礼貌的称它们是朴素唯物观。

血是什么?只有到了显微镜发明,物理化学大发展以后,人类才真正弄明白。这种生命不可或缺的含有神奇力量的红色液体被现代科学层层分解到分子水平,揭开了所有的神秘面纱。面纱一旦被揭开,它就不再神秘。在“补血”这一领域,现代医学已经完全掌控。

血液由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大类,其中白细胞又分为中性粒、嗜酸粒、嗜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血浆由水、低分子物质(电解质、营养物质、激素等等)、蛋白质(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等)等组成。这些成分任一种缺乏,都可以叫做“虚”,但是,并不都可以“补”。

“补血”分两种,一种补的直接就是血,这叫输血。输血是纯现代医学的技术,是一种高风险技术,必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完成,这种正确理论以血型为核心,超越了一切传统医学。在血型发现之前,西方进行了勇敢的尝试,有医生把羊血输入人体,也有直接进行人与人间输血。结果令人惊疑不定,有的捡回一条性命,有的输完就死。人类大救星之一,血型之父Landsteiner发现了血型,使输血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安全“补血”方法,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随着输血医学的进步,血液中的任何成分的缺失都可以通过成分输血进行精确补血。贫血补充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补充血小板,低蛋白补充血浆蛋白,血友病还可以补充八因子(冷沉淀中)。这种精确补血尽量去除了不必要的成分,大大减少了不良反应,提高了疗效。严格讲,白血病等恶性血液肿瘤的骨髓移植也算是补血的一种,这种补血是从根上来补的,血细胞归根结底是从骨髓中富含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造血干细胞仿佛种子,种子坏了补再多的果实也无济于事,不如直接换掉种子,通过补种子而补血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可谓补血最高境界。然而,血液来源不易,骨髓来源更不易,安全问题(主要是传播疾病和免疫反应)并未彻底解决,输血不能成为常规的补血方法,只能做救命之用。

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补血可以撇开输血和干细胞移植那样的直接补血,属于间接补血,补的不是血,而是造血的原材料。问题又来了,血液成分的缺少一定是因为原料不足吗?当然不是。

比如白细胞减少,是因为辐射、化学物质、免疫等各种原因损害造血干细胞而致生成减少,免疫或非免疫因素而致消耗过多等引起的,与原材料无关,补那么多砖头没泥瓦匠能盖得起房子吗?

又如血小板减少,其机制非常复杂,但也像白细胞减少一样,与原料匮乏无关。民间盛传吃花生衣可以补血小板,甚至血站人员也叮嘱献血小板者多吃花生衣。这个说法来自哪里呢?考证一下很有意思。

《本草纲目》里没有记载花生,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里补了进去,主要功能是“辛甘而香,润肺补脾”,为什么呢?解释是:“落花生,乃花谢落土,感土气而成实,故有入脾和胃之功,又能通肺气。”《本草从新》也说“润肺补脾,辛甘而香。”《滇南本草》“落花生,味甘、寒,无毒,主治补中益气,多则滞气。盐水煮食养肺,炒食动火。小儿多食润肺补脾。”《本草备要》“辛能润肺,香能舒脾。”并加按语曰:“落花生《本草》未收,本无当医药之用,然能益脾润肺,实佳果也。因世人谤之者多,附见于此,明其有利无害也”。可见当时花生的名声还不太好。元贾铭《饮食须知》记载:“味甘微苦,性平。形如香芋。小儿多食,滞气难消。近出一种落花生,诡名长生果,味辛苦甘,性冷,形似豆荚,子如莲肉,同生黄瓜及鸭蛋食,往往杀人。多食令精寒阳痿。”说的更可怕,男人还敢吃吗?清《奇效简便良方 》杂症一节治黄肿方:“任意食落花生,至二百斤愈。”为了治病,也是拼了。以上古籍中,虽然都说花生能润肺补脾,补脾就能补血,但均未提及花生衣。连花生都能补脾,红艳艳的花生衣想必直接就能补血吧。然而,这极可能只是“小人之心”,花生衣补血甚至血小板的联想理由可能更为高大上。我们知道,血小板的重要功能是止血,血管破裂出血,血小板们会一窝蜂的粘附聚集到破口处,释放出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其中一种大名鼎鼎叫做血栓烷(TXA2),顾名思义,血栓的复杂形成直到最后止血的过程,它功不可没。TXA2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血小板的膜中含有一种叫做花生四烯酸(AA)的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受到刺激后,AA会被激活、游离而产生系列活性物质, TXA2是其中一种。AA既然叫做花生四烯酸,那么,吃花生不就可以补血小板了吗?这挺科学的嘛。不错,AA确实是花生油中的一种成分,也许因此而得名。但是,AA更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中,植物中的含量很少,殊不足道。要补AA,吃肉来的实在多了。无论红色的花生衣还是花生四烯酸,认为花生及其衣能补血或血小板,都是一种朴素的类比联想,没有可靠的实验或临床的证据。

实际上,我们一般所说的补血,主要补的是红细胞。红细胞的缺少叫贫血,但并不是所有的贫血都可以或需要补血。因为贫血有很多种类,原因机理各不相同,乱补一气毫无用处。贫血从机制上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一种是红细胞破坏过多,如各种溶血性贫血。这一类贫血特征是红细胞易破坏寿命短;仿佛古代中国人,生再多没用,病死率太高,总人口不可能太高。

一类是失血性贫血,这一类看起来很好理解,实际容易误解。首先要有一个概念,人体血液是不断更新代谢的,血细胞不断的死亡和产生,只要原料足够,血液很快就会补足。所以,女性每月失血,献血者一次400毫升,都不是问题;井水不会因为丢失几桶而枯竭。但中医不懂这个道理,他们觉得失血是很可怕的事,那么多的“精华”丢了,元气大伤啊,可了不得。《黄帝内经》在解释女性没胡子的时候就说是因为女人月经丢血多了,所以上不荣口唇,长不出胡子(“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这还可理解,解释太监不长胡子也是因为阉割时失血(“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那种一次性的失血早就长回来了好吧,怎会因此而不长胡子?血是会不断生产出来的,需要哪些原料呢?或者说,哪些原料需要补呢?无非还是六大营养素,多数正常饮食就可以,并不需要特别的食物,时间到了自然会补起来。只有少数成分,比如铁,才需要额外的补充(下述)。

最重要的一类是红细胞生成减少性的贫血。产品出的少了,当然贫。这一类又分三种,一种是种子问题,造血干细胞的量或质的异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一类是环境问题,造血调节机制的异常如尿毒症、骨髓造血环境破坏等等;第三类是造血原料不足。只有第三类贫血才能通过补血来治疗。

到底是什么造血原料呢?一种是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了会导致细胞核DNA合成障碍,红细胞发育不良,象大头娃娃一样,叫做巨幼细胞贫血。了解这个道理,很简单啊,缺什么补什么就是了。叶酸和维生素B12便宜之至,效果好得不得了,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更常见的原料缺乏是铁。红细胞携带氧气靠的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血红素,血红素的合成需要铁。没有铁,红细胞就不是大头娃娃,而是小头爸爸了。道理简单而明了。那么,怎么补?当然不是要你学《本草纲目》那样去吃铁落、铁精、铁华粉、铁锈、铁浆、铁铳、铁斧、铁刀、大刀环、剪刀股、故锯、铁镞、铁甲、铁锁、钥匙和铁钉,这些东西吃了也没有用,铁不能以单质Fe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含铁丰富的食物自然可以补血,正常人体每天只需要从食物中补充1-1.5毫克的铁,动物铁比植物铁的吸收率要高得多(20%:1-7%),若要食补,吃肉是王道。那些红色的枣子、枸杞、砂糖、花生衣中的铁如蚊子腿上的精肉,便有也不多。研究还发现,谷类、乳类、茶会抑制铁剂吸收;鱼、肉、维生素C则加强铁的吸收。对于轻度缺铁性贫血,了解这些知识是有益的。对中重度缺铁性贫血,靠食物补铁未免太慢,需用铁剂补血。关键的关键是对缺铁性贫血而言,补血或补铁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必须找出缺铁的原因并去除之。摘掉子宫肌瘤,驱杀钩虫,根除溃疡HP,切除胃癌,根本原因找到并解决了,哪怕不补血,血也会自己长起来。不然,就算在阿胶里偷偷添加些铁剂猛补,又有何用!

总结一下

1,补血之前必须清楚缺了哪种血液成分,缺了多少,什么原因;

2,补血仅对造血原料的缺乏有一定作用;

3,最常见的补血是补铁;

4,补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除铁缺乏的原因。

那么,怎样评价中医中药的补血呢?

答曰:中医不知道血是什么,不知道血是怎么产生的,不知道血有什么成分,不知道血多少算是缺少,不知道血缺少的原因,它能补血不是见鬼吗?

当然,我大中医一定会说,中医的血虚不是贫血,中医的补血补的不是血。这个我们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