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安保公司会合谋统治世界吗?
如果有一天,警察、法院、甚至军队全都私有化了,变成了一家家“安保公司”,靠我们花钱购买服务。那会发生什么?
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闪过一个可怕的场景:这些手握武器的安保公司,会不会今天还在互相竞争,明天就坐下来开了个会,说“嘿,兄弟们,咱们别打了。咱们联合起来,把价格提到天上去,谁不听话就收拾谁!”
说白了,他们会不会形成一个巨大的“黑帮联盟”,也就是经济学上说的“卡特尔”,最终变成一个比我们现在这个政府还要难以撼动的“巨无霸”统治者?
说真的,这可能是所有对“无政府资本主义”的疑问里,最扎心也最现实的一个。它听上去简直太可能发生了。
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事儿掰开揉碎了,看看这个“安保卡特尔”的噩梦,到底会不会成真。
为啥“安保卡特尔”听起来那么靠谱?
平心而论,那些担心卡特尔的人,理由非常充分。因为安保这个“商品”,实在是太特殊了。
在普通市场,比如卖水果的,想搞个卡特尔(价格联盟)是很难的。为什么?
有替代品:
苹果太贵了,我可以吃梨。
新人能进来:
你们苹果卖得贵,我就开个新果园,低价卖给消费者。
内部会背叛:
联盟里总有那么一两个“鬼机灵”,偷偷降价多卖点,把别人的客户抢走。
但安保市场,完全是另一码事。
没法替代:
你被人身威胁了,总不能说“我买个大西瓜来保护自己”吧?安全是刚需,没得选。
新人进不来:
想象一下,几家巨头安保公司已经结盟了。你一个新开的小公司想进来分杯羹?人家根本不跟你合作,你的客户跟他们的客户起了冲突,没人帮你裁决。你根本没法正常营业。他们能轻松地把你“排除”在外。
内部好管理:
在这个圈子里,谁敢背叛联盟,偷偷降价抢客户?其他公司可以直接威胁“不再保障你和你客户的安全”,这惩罚可比卖水果的同行谴责要致命多了。
这么一看,安保市场简直就是为卡特尔量身定做的温床。合作是他们生存的基础,而这种合作,也很容易就滑向“串通一气”的深渊。
这道理听着无懈可击,对吧?但别急,这只是故事的一面。
真正的难点:把一群狼捆在一起有多难?
现在,让我们从“理论上的可能”回到“现实中的人性与复杂性”。建立一个安保卡特尔,就像试图把一群各有地盘、各有心思的狼,用一根脆弱的绳子捆在一起。这事儿远比想象的要难。
难点一:八字还没一撇呢,协调就得累死人
你以为的卡特尔是:几个大佬坐下来喝杯茶,就把事儿定了。 实际上的市场可能是:一个城市里,有几十上百家安保机构。
- 有专门服务顶级富豪社区的“精英卫队”。
- 有扎根于某个特定宗教或社群的“兄弟会安保”。
- 有提供网络安全、金融保护的“技术流公司”。
- 还有遍布街区,处理鸡毛蒜皮小事的“社区巡逻队”。
他们的规模、客户、服务内容、地盘、价值观……千差万别。要把这群人凑到一起,让他们就“统一价格”、“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行动准则”达成一致,光是开会就能吵上三年。
好比说,你想让少林、武当、丐帮、唐门联合起来,成立一个“武林盟”,统一所有业务的收费标准。你觉得这事儿,靠谱吗?
难点二:联盟内部,永远是“同床异梦”
好,就算这个“武林盟”奇迹般地成立了。但内部的稳定,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卡特尔的本质是“抬高价格,降低质量”。但“安保”这个产品太复杂了,不像苹果那样好监督。
联盟规定,保护一个客户每月最低收费一万。OK,价格上我不跟你对着干。但我可以玩“花样”啊:
- A公司收一万,只提供两个保镖。
- 我B公司也收一万,但我给客户提供四个保镖,还送一套最新的家庭安防系统。
客户会选谁?用脚投票都知道。这种“非价格竞争”防不胜防,联盟根本没法管。每个成员都会想方设法地偷偷给自己的客户加码,因为他们也知道,别人肯定也在这么干。最后,所谓的“价格联盟”就会名存实亡。
更刺激的是,总会有野心家想打破局面。比如,联盟里排名第三的C公司,觉得自己实力够强,有机会当老大。它突然宣布:“退出联盟!所有服务打八折,质量翻倍!”
这时候,联盟里的其他公司怎么办?联合起来去“消灭”C公司吗?这代价太高了,而且万一打不过呢?更可能的情况是,排名第四、第五的公司会想:“机会来了!我赶紧偷偷跟C公司合作,趁乱抢占别人的地盘!”
一旦有一个大玩家带头“叛变”,整个卡特尔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瞬间崩盘。
难点三:最致命的一点——这不是生意,是政治!
前面说的都还只是生意上的算计。但最关键的一点是,安保卡特尔玩的可不是生意,是政治,是要命的游戏。
卖苹果的商贩搞卡特尔,失败了,无非是联盟解散,大家回去继续卖苹果,赚多赚少而已。
但安保公司搞卡特尔,这性质就变了。它不再是一群公司,而是一个准政治组织。这里面充满了合纵连横、阴谋诡计、甚至暴力清除。
你作为一家小公司的老板,加入这个联盟,你得时刻提防着被更大的公司吞并或“做掉”。今天他们能联手排挤外人,明天就能联手干掉你这个“自己人”,因为少一个人分钱,大家能赚得更多。
你愿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在这种危险的“政治游戏”里吗?
更进一步,如果这个卡特尔真要走向终极形态——变成一个新的“国家”。那对绝大多数安保公司的老板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因为新的“国王”只需要一个,最多加几个权臣。剩下的那些曾经的“诸侯”,要么被收编,要么被消灭。
理性的老板都会算这笔账:是安安稳稳地在自由市场里当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家,还是冒着被清洗、被消灭的巨大风险,去参与一场九死一生的“建国大业”?
答案不言而喻。
结语:真正的秩序,源于制衡,而非联合
所以,回到我们最初的那个问题:一个私有化的安保市场,会催生一个垄断一切的“巨无霸”吗?
答案是:极难。
对安保卡特尔的担忧,源于一种线性的、简化的想象。但真实的世界,充满了动态的、复杂的博弈。
建立这个卡特尔的协调成本高得惊人,维持它内部稳定的难度堪比走钢丝,而参与其中所冒的政治风险,更是任何一个理性商人都难以承受的。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必对“市场提供安保”抱有那种“黑社会必然会一统江湖”的刻板恐惧。恰恰相反,一个真正充满竞争、多元化的安保市场,才是防止任何单一势力坐大的最强武器。
自由市场的逻辑,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妙。它最大的智慧,或许就在于利用人性中的“各自为战”,来防止出现一个可以“号令天下”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