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安保公司会发动战争吗?

01 一个让你脊背发凉的脑洞:点外卖式安保

先给你抛个颠覆认知的脑洞——假如有一天,国家突然“消失”了,派出所、公安局、法院这些管安全的机构全没了。那咱们想求个平安,该咋办?

不用慌,手机应用商店里早就摆满了各种“安保APP”。就像你饿了点外卖、渴了点奶茶一样,打开APP选个套餐就行:“夜间守护套餐(晚8点到早8点)”“通勤护航套餐(早7点到晚9点)”“贵重物品押运套餐”,甚至还有“邻里纠纷调解附加服务”。

图片

你选好“夜间守护套餐”,付完钱备注“小区最近有小偷,麻烦多巡逻两次”,系统立刻提示“30分钟内上门”。果然,半小时后楼下传来引擎声,不是警车,是一辆黑色防弹SUV,车身上印着某上市安保公司的LOGO——“安心卫”。车门打开,下来两个穿着黑色制服、腰别电击棍、手戴执法记录仪的小伙子,礼貌地跟你确认:“先生您好,安心卫为您服务,今晚我们会重点巡查您家单元楼前后,有情况随时联系我们。”

听起来是不是还挺方便?但你再往下想一层,后背可能就开始冒冷汗了:如果整个社会都靠这些私人安保公司维持秩序,没有统一的警察和法院,会发生啥?

比如你家邻居老王,找的是另一家叫“铁盾护卫”的公司。某天你发现老王偷了你家放在阳台的花盆,你打电话叫“安心卫”的人来评理,“安心卫”的人刚到,老王就喊来了“铁盾护卫”。两边都是拿工资办事的,“安心卫”要帮你讨回花盆,“铁盾护卫”要护着自己的客户老王,话不投机会不会直接动手?

更吓人的是,要是有家安保公司想搞垄断,会不会直接用武力把小公司挤走?到时候咱们普通人岂不是得看安保公司的脸色过日子?就像《古惑仔》里的街头,谁拳头硬谁说了算,只不过现在换成了穿制服、配装备的“正规军”,这不就是“古惑仔+AK47”版的王者荣耀现实版吗?

02 最狠的质疑:私人卖安全,和私人卖战争没区别

其实你担心的这些问题,早就有人想过了,而且想得比你更深刻。1849年,法国经济学家莫利纳里就拍着桌子吐槽:“让私人来卖安全,跟让私人来卖战争有啥区别?这简直是把社会往火坑里推!”

莫利纳里这话不是空穴来风。在他生活的年代,欧洲还有不少地方保留着“私人军队”,贵族或者富商出钱养着一群雇佣兵,看谁不顺眼就带着人打过去,抢地盘、抢资源都是常事。在他看来,安全这东西太特殊了,必须得由国家统一管,要是交给私人,为了抢生意、护客户,肯定会打起来,最后就是天下大乱。

图片

一个半世纪后,美国“硅谷女神”、哲学家安·兰德接过了莫利纳里的“接力棒”,而且说得更狠:“没有国家当最终的裁判,这些私人安保公司之间,只会把霍布斯说的‘万人之战’,升级成‘万司之战’!”

霍布斯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他在《利维坦》里说,要是没有国家这个“利维坦”镇着,人类社会就会陷入“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每个人都活在恐惧里。安·兰德觉得,要是把安全交给私人公司,情况只会更糟——原来只是人与人打,现在是公司与公司打,每家公司都有专业装备、有组织、有纪律,打起来就是“集团作战”,破坏力比个人冲突大得多。

图片

可能有人觉得“万司之战”太夸张了,咱们把场景具体化一点,你就知道有多可怕了。假设你是一家小超市老板,找了“安心卫”做安保;街对面的大超市老板,找的是“铁盾护卫”。某天你发现大超市老板偷偷进了一批过期食品卖,你气不过就举报了,“安心卫”的人去查,结果“铁盾护卫”的人拦在门口:“我们客户的事,轮不到你们管!”

“安心卫”的负责人肯定不服:“他卖过期食品危害消费者安全,我们必须管!”两边谈不拢,“铁盾护卫”的人可能就会掏出催泪瓦斯,“安心卫”的人也不甘示弱,拿出电击棍反击。刚开始还是小冲突,后来两边公司都派人增援,无人机在空中盘旋,防暴盾摆成阵型,好好的商业街瞬间变成“战场”,周围的店铺全被砸了,路人吓得四处乱跑。

最后呢?大超市老板赔了消费者的钱,两家安保公司要赔周围店铺的损失,还要给受伤的员工付医药费,保险公司因为赔不起直接宣布拒保。这还只是两家公司的冲突,要是几十家、上百家公司混战,整个社会不就瘫痪了?这就是大多数人一听到“无政府资本主义”(就是主张取消国家,靠市场解决一切问题,包括安全)就摇头的原因——光想一下“万司之战”的场景,就觉得不寒而栗。

03 反方观点:别被好莱坞忽悠了,CEO只认Excel

但“无政府资本主义”的支持者们,听到这些质疑只会笑着拍你肩膀:“兄弟,你这是被好莱坞电影洗脑了吧?现实世界不是靠拳头说话,是靠Excel说话的!”

他们会给你扔出一张“成本—收益核算表”,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对安保公司的CEO来说,和平比战争赚钱多了,傻子才会动不动就开火。我们来把这张表摊开了说,假设两家安保公司“安心卫”和“铁盾护卫”因为客户纠纷,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火并,要么坐下来合作仲裁,看看各自的账本会变成啥样。

先算“暴力火并”的账。首先是弹药成本,现在的安保装备可不便宜,催泪瓦斯一罐几十块,电击棍一根上千,要是动用无人机、防暴盾这些重装备,一次冲突下来,弹药和装备损耗就得花1000万美元。然后是员工阵亡赔偿,真打起来难免有人受伤、甚至丧命,按现在的赔偿标准,一个员工的抚恤金加医药费起码50万美元,要是死10个员工,就是500万美元。

这还只是直接成本,间接损失更吓人。你想想,哪家客户愿意找一家动不动就火并的安保公司?今天你跟别家打起来,把客户的店铺砸了,明天客户肯定就跑路了。市场调研会告诉公司CEO,发生暴力冲突的安保公司,客户流失率起码高达70%。客户少了,下一年的保费收入自然就降了,保守估计得下降60%。股价就更不用说了,上市公司要是爆出“暴力冲突”的新闻,股价当天跌40%都算少的,股东们能把CEO的办公室掀了。

再算“合作仲裁”的账。找个第三方仲裁机构,花点手续费就行,跟火并的成本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算算0成本。没有冲突就没有员工伤亡,赔偿费也是0。客户看到两家公司能和平解决问题,觉得你们靠谱,不仅不会走,还会介绍新客户来,客户流失率顶多5%。下一年的保费收入自然水涨船高,涨20%很正常。股价也会跟着涨,15%的涨幅不成问题。

这么一算,傻子都知道该选啥。火并是“血亏”,合作是“稳赚”。安保公司的CEO不是慈善家,也不是好战分子,他们是商人,眼里只有利润。对他们来说,拳头再硬也不如账本好看,与其花钱火并,不如坐下来赚钱——这就是“无政府资本主义”支持者最核心的逻辑:市场会自己约束暴力,因为暴力不赚钱。

04 五条市场“紧箍咒”:想火并?先过这五关

可能有人会说:“万一有老板就是头铁,宁愿不赚钱也要争口气呢?”别急,市场早就给这些“头铁老板”套上了五条“紧箍咒”,就算他想火并,也得先过这五关。

第一关:客户用脚投票,不买“好战公司”的账。咱们普通人找安保公司,图的是啥?是晚上能睡个安稳觉,出门不用担心被偷被抢,不是看你跟别家公司打架有多厉害。要是一家安保公司天天跟人火并,客户的店铺被砸了、家人被误伤了,就算你不要钱,客户也得跑。

就像你去餐馆吃饭,要是这家餐馆天天跟隔壁餐馆打架,桌椅都被砸烂了,你还敢去吗?肯定不会,你会转身去隔壁那家安安静静做生意的餐馆。安保公司也是一样,“好战”就是最烂的口碑,客户会用脚投票,把钱交给那些能安安稳稳提供服务的公司。那些喜欢火并的公司,用不了多久就会因为没客户而倒闭。

第二关:逆向选择魔咒,好战公司只会吸引“麻烦客户”。要是一家安保公司宣扬“不管客户对错,我们都死保到底”,会吸引来什么样的客户?肯定不是咱们这些老实本分的普通人,而是那些小偷、骗子、恶霸——这些人天天惹事,就需要“好战”的公司帮他们撑腰。

结果就是,良民客户觉得这家公司太危险,全跑了;剩下的全是“麻烦客户”,今天让你帮他抢别人的生意,明天让你帮他掩盖犯罪证据。这家公司慢慢就变成了“黑帮托儿所”,天天跟着客户惹事,冲突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高,最后要么被安保评级机构给拉到黑名单了,要么就被其他正规公司挤垮了。

不想惹事的好人毕竟是多数,全球80亿人,就算有100万坏人,好人一年只收100元保护费,坏人一年要1万元保护费,79亿9千9百万好人一年就是7999亿保护费,全部坏人只有100亿保护费,而且这些坏人真的能交得起保护费吗?你说你会做谁的生意?

第三关:内部互害,帮A还是帮B?安保公司的客户来自各行各业,难免会有客户之间产生矛盾。比如你的客户是超市老板,另一个客户是供货商,两人因为货款问题吵起来了,都找你帮忙,你帮谁?

要是你帮超市老板,供货商客户就会跑,还会到处说你“偏心”;要是你帮供货商,超市老板客户就会流失。更麻烦的是,要是两个客户的矛盾闹大了,你不管帮谁,都得跟对方的安保公司冲突,最后两边都不讨好。

所以聪明的安保公司,根本不会“死保客户”,而是会提前跟客户约定:“要是你有错在先,我们不会帮你闹事,会帮你找仲裁机构解决。”这样既避免了内部互害,又能维持好口碑。那些非要“死保客户”的公司,只会在左右互搏中把自己搞垮。

第四关:成本螺旋,打得起也养不起。火并不仅单次成本高,还会引发“成本螺旋”——越打越贵,最后贵到你养不起。比如你公司经常火并,员工天天面临生命危险,你不得给员工涨工资?不然谁愿意来给你干活?原来一个护卫月薪1万,现在起码得涨到3万。

再看融资,银行给你贷款的时候,会看你的风险程度。要是你天天打架,银行觉得你随时可能倒闭,肯定不会给你贷款,就算给,利率也得翻两倍。保险公司更狠,直接给你拒保,万一你的员工受伤、装备损坏,全得自己掏钱。这样一来,你的成本越来越高,收入却越来越少,不出半年就会资金链断裂。

第五关:信誉黑洞,一次失信就“社死”。博弈论里有个很重要的观点:一次性博弈里,骗人最划算;但重复博弈里,失信等于“社会性死亡”。安保行业是个长期行业,不是做一锤子买卖,公司要想活下去,必须靠信誉。

比如你今天为了帮客户抢地盘,跟“铁盾护卫”火并了,还耍赖不认账。明天整个安保行业都会知道你“不讲规矩”,其他公司会联合起来拉黑你,不跟你合作仲裁,甚至会一起抵制你。客户也会觉得你不靠谱,全跑了。更惨的是,供应商也不敢给你供货,维修装备都没人帮你。最后你就会被整个行业抛弃,变成“孤家寡人”,根本活不下去。

这五条“紧箍咒”环环相扣,就算有老板想“头铁”火并,也过不了这五关。市场就是靠这一套规则,让安保公司乖乖选择和平合作。

05 真实世界的“小实验”:没有国家,仲裁也能玩得转

可能还是有人不信:“说来说去都是理论,没有国家当靠山,私人仲裁真的能管事儿吗?”其实不用等未来,这些“无政府资本主义”的小实验,早就在咱们眼皮底下悄悄运行了,而且运行得还挺好。

最典型的就是全球国际贸易。你知道吗?全球90%的国际贸易合同,里面的“争议解决条款”写的都不是某国法院,而是像伦敦海事仲裁协会、国际商会仲裁院这样的私人仲裁机构。为啥?因为国际贸易涉及不同国家,每个国家的法律不一样,去某国法院打官司,不仅耗时间,还可能被“地方保护”。

比如中国的一家服装厂,给美国的一家超市供货,结果美国超市说衣服质量有问题,不肯付钱。要是去美国法院打官司,美国法院可能会偏向本土企业;去中国法院,美国超市又不服。这时候两家就会找伦敦海事仲裁协会,按照协会的规则仲裁。仲裁结果出来后,两家都会乖乖执行,为啥?因为要是谁耍赖,以后就没人敢跟他做生意了——在国际贸易里,信誉比什么都重要,一次失信,就会失去整个国际市场。

再看纽约钻石交易所,这地方更绝。钻石交易金额大、风险高,但这里没有警察,没有法院,靠的是两样东西:一本《塔木德》法典,和一次握手。交易的时候,双方握个手,生意就成了,连合同都不用签。要是发生纠纷,就找交易所的仲裁委员会,委员会里都是行业里的老资格,他们根据《塔木德》里的规则和行业惯例来调解。

更厉害的是,这里的仲裁没有任何强制力,不能抓人,不能罚款,但99%的纠纷都能在48小时内解决,几乎没人敢赖账。为啥?因为在钻石行业,要是你赖账,仲裁委员会就会把你拉进“黑名单”,整个全球钻石行业都会封杀你,你再也没法做一笔生意。对钻石商来说,失去生意比罚款更可怕,所以他们都会乖乖听话。

还有近几年火起来的加密货币世界,这里的“链上仲裁”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更颠覆。加密货币交易都是匿名的,没有国家监管,要是有人违约怎么办?靠DAO来仲裁。用户把代币质押在DAO里,要是发生纠纷,大家投票决定谁对谁错,投票结果会自动写进区块链,没法篡改。要是违约方不执行,DAO就会扣掉他质押的代币,还会把他的地址拉黑,让他没法再参与任何交易。

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一年,加密世界的“链上仲裁”DAO就处理了38亿美元的纠纷,执行率高达98%。这说明啥?没有国家强制力,只要“失信成本”足够高,大家照样会守信。

这些真实案例告诉我们:市场不是乌托邦,它不需要靠“圣人”来维持秩序,也不需要国家的强制力。只要“失信成本”比“违约收益”高,理性人就会自动选择守信,私人仲裁机构也能把秩序维持得很好。

06 结论:子弹打不过资产负债表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私人安保公司真的会像莫利纳里和安·兰德担心的那样,陷入“万司之战”吗?答案是:不会。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最底层的商业逻辑——战争是负现金流生意,和平才是ROE(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现金牛”。

咱们再算一笔最简单的账:一家安保公司要是帮小偷客户掩盖罪行,短期可能能收10万块“保护费”,但会失去所有良民客户,最后只能倒闭;要是它保护良民客户,虽然短期赚的是每户每年2万块的保费,但能积累100万客户,20年就是400亿现金流,这还不算客户介绍新客户带来的收益。

小学数学就能算清的账,安保公司的CEO不可能算不明白。对他们来说,子弹再厉害,也打不过资产负债表;拳头再硬,也不如利润重要。所以“万司之战”根本不会发生,因为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做这种亏本买卖。

可能有人会说:“那要是有公司想垄断市场,靠暴力逼客户买单呢?”其实垄断也很难,因为市场会自动反垄断。要是一家公司想靠暴力垄断,其他公司就会联合起来抵制它,客户也会集体换公司。而且垄断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来维持,比如养大量的人手、买大量的装备,最后成本会高到自己都扛不住,反而会被新的竞争对手打败。

所以下次再听到有人说“私人安保必然火并”,你就可以把这篇文章甩给他,告诉他:“别瞎担心了,让子弹飞一会儿?不,让Excel飞一会儿就行——商人只认利润,和平比战争赚钱多了,他们比谁都想好好做生意。”

07 彩蛋·留给未来的思考题

说到这儿,可能又会有人提出新的问题:既然和平这么赚钱,私人仲裁也能管事儿,那为啥直到现在,还是国家在垄断暴力?为啥没有出现一家能替代国家的“超级安保公司”?

更有意思的是,要是私人安保公司越做越大,客户越来越多,最后开始制定规则、收“安保税”、提供公共服务,它会不会悄悄“长”成一个新的国家?到时候又会回到“国家垄断暴力”的原点吗?

这其实是“无政府资本主义”最怕的九大问题之一——“市场会不会重新长出政府?”这个问题比“私人安保会不会火并”更复杂,也更有意思。

点个关注,别错过下集的深度解析,看看市场和国家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