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制度发明者俾斯麦不懂统治! - 价值

图片

社保制度是俾斯麦发明出来的。

在当时,德国当时还是君主制社会,俾斯麦面临的是德国境内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为了安抚工人们,于是就发明了这一套社会保险制度。

紧接着,这一种制度就流传于全世界,现在基本上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在实施这种制度。

但我要说,对于统治者而言,俾斯麦发明了一种最差的统治技术。

以下,我就将用奥派经济学的一些常见理论,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俾斯麦发明的这个东西,不利于统治者。

统治的基本技术是什么?

所有长期统治技术的基础,就是如何让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统治者。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让统治者具备光环,即他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很多人以为古代的君王,就是一个纯剥夺者,其实不然。

从汉朝开始,中国就有了由朝廷兴办、名为“常平仓”的仓储制度;到了隋朝,又有了以地方劝募为主的“义仓”;到了南宋年间,出现了主要由社区管理,居民普遍加入,带有一定社会保险意义的“社仓”。

除了仓廒制度之外,中国古代还有济贫、养老和育幼等慈善事业。

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的六疾馆和孤独园。更为著名的则是唐宋年间的悲田养病坊,这种慈善机构最初为佛教寺院所兴办,所以采用佛教名词“悲田”命名。后来采取在官方补助下由佛教寺院办理的形式,所以得到较大的发展。最后逐渐完全转到官府手中,由官方委托地方名人管理,改称“福田院”或“居养院”。

中国古代政府还要赈灾,还要治水救灾。

任何政府,不管他是什么制度,从长远来说,他都是大多数人观念的产物,他的职能都对应着人们的某一种目的,米塞斯说,政府是人们实现某一种目的的手段。

如果不能满足大多数人观念之目的的政府,是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的。

人们之所以容忍古代那么明显的君主剥夺制,其原因是,君主不仅提供这些政府慈善,还提供安保和秩序,而确保一个社会不进入战乱,是所有人正常生产合作的前提。

霍布斯曾经提出,如果没有政府的存在,人类社会将进入丛林社会,即相互抢劫、失去秩序的时代。

当然这里我们就不讨论什么无政资与政府支持者的分歧了,双方的分歧本质上并非有政府还是没政府,而是政府这个治理机构是否应该由人们自愿合作形成。这是题外话,按下不表。

在商业交易中,你获得了什么,是你自己进行判断的,你买一包烟,值不值这个钱,你在购买的一瞬间肯定认为是值的,否则交易无法发生。

在政府的职能中,你获得了什么,是一种感受,因为他不对应着人们具体的交易行动,失去了交易这一动作,那么政府要实现更佳更稳定的统治,需要的是统治者有一种技术,那就是,如何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价值,而不是否认。

只有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价值越来越大,支持者才会变多,政府的统治才会越来越稳固。

俾斯麦的失误

俾斯麦搞的这套社会保险制度,发源于欧洲民间的互助保险。

这种模式类似于中国的份子钱,今天你家有红白事了,我就捐一点,我捐一点的同时,在道德上,就获得了我家未来有事时的被捐助资格。

他区别于政府慈善。

政府慈善是政府先用各种名目收取税收,然后将这一笔税收用于针对某些特困群体,受灾群体的救助,他们是不需要通过捐助获得资格的。

这套体系在宣传时,的确有非常好的效果。欧洲十九世纪以前,哪有什么政府管医疗、管养老这种事,但社保制度一下就征服了工人,从而起到了阻挡当时轻轻烈烈的革命运动之目的。

西方各国看到这一招好用,纷纷学习这种手段,以安抚当时各地峰起云涌的工人运动。

不少民间知识分子认定的,说资本主义欧美,在二十世纪普遍改进了资本主义的“弱点”,其实是发源于当时的政府面对工人革命时的一种安抚手段。

但这种手段,从统治技术的角度分析,是很差的一种手段。

因为,互助保险的基本形式决定了人们的感受。人们并不会认为,这一笔养老金和医疗支出,是政府支出的,而是认为,是我自己花钱让自己享受的。

这就违背了统治税收之原则。

在统治税收模式下,税收最好不对应人们的实际利益,否则,不就成了交易了吗?只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商业,才让人们在意交钱后能拿到什么。

社保实际上是税收。但他区别于任何其他税收。

比如美国有资本利得税,有个人所得税,有遗产税,这些税收,是以税收来源为名目的,他不对应任何一种支出,政府有可能将这些税收用于任何目的。

你只要把税收的名字取名为税收的用途,这时,对于统治者就是一个麻烦事,我就不能自由使用了呀,万一,我想用这个税干点别的,你就得骂我了呀。

所以,统治税收的原则是,不能说明目的。

这种税还违背了统治税收的第二个原则,那就是要尽可能争取大众,只针对少数人直接收税。

中国古代各种民变,不少都是由针对大众的直接税引发的。

比如让秦王朝衰败的民变,不就是徭役这种税收引发的么?

所以社保这种税收制度,违背了两大统治原则,他终究是会不利于统治的。

那问题来了,我又想实现稳定的统治,又需要这么多税,那怎么办呢?

学奥派也能搞懂统治术

税收有两种,一种叫直接税,这种直接税是无法转嫁的,比如美国的资本利得税,就是针对通过资本增值赚到钱的具体个人。

另一种则是统治神器,那就是间接税。

间接税是一种可以转嫁的税收。比如在交易环节中征税,这时,人们就会搞不懂到底税是谁承担的。

简单来说,间接税、环节税是一种可以后向转嫁税赋的一种税制。向后是指向生产者的供应方转嫁。

劳动者就是一种生产者,他就是企业的供应商。

因此,只要你征收间接税,劳动者是会认为他们没有承担税收的,因为不交税会坐牢的是那些企业家。

比如欧洲普遍实施25%左右的增值税,这个税收最终在完成终端销售时收取,但是,这一笔税收会通过交易行动,层层转嫁到上游生产者,包括所有劳动者身上去的。

不仅普通的劳动者搞不懂这一原理,大部分商人也不懂。

比如,中国不少商人就认为,我们出口美国的关税不是我们交的,是美国进口商交的,我们没有承担关税。

普遍的人们对经济学复杂的逻辑搞不懂,就是统治技术可以大行其道的地方。

各国政府印钞之所以不被阻止,就是因为普通的民众哪里懂这些复杂的操作对个人意味着什么?美联储降息一点,增发一点国债,他与普通人生活影之间的逻辑链条非常长,这种长链条逻辑,注定就让无数人懵圈。

那阿根廷米莱为什么现在叫终结央行一呼百应?因为央行发钞的后果太明显了。只要不是那么的明显,民众们对通胀往往有高容忍度。

既然间接税是可以转嫁的,发钞这种征税也是不容易被发现的,那么,在统治上来说,就比起社保这种直接税和对价回报的税,要好上一万倍。

俾斯麦应该这么统治

俾斯麦要抚平当时的社会情绪,一样可以征税解决,但不要向工人们直接征税,而是向工厂征收间接税,这些间接税,一样会落到工人头上。

工人承担20%,企业主承担80%的这种税收分摊模式,是社保税能活到现在的原因,就是因为表面上,承担者是企业主。

但由于他是间接税,企业主承担的80%最终会全部转嫁到工人身上,即社保支出是全额由工人支出的。

但更优解的第一步是,全额由企业主承担,这样工人感觉到没有承担税收。

这是非常神奇的统治术。

比如,一个企业雇佣了一个人,他愿意付出的代价是5000块,国家要征收1000块社保税;

有三种社保制度,第一种,工人全额承担,第二种,工人承担20%,企业80%,第三种,企业全额承担。

不管何种社保制度,工人在市场上实际的收入都是5000,因为企业花了5000块。也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分摊,工人拿到的收入都是4000块。

但这三种方式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工人全额承担,工人们会痛苦,工人承担20%,他们会认为自己沾便宜了,企业全额承担,工人们会欢天喜地。

你看,税收没有减少,但只要比例调一下,那就皆大欢喜了。

但这个统治术还不够牛逼,因为他还没有达成税收的第二个原则,就是不能专款专用,如果你说胆这就是养老金,哪怕是企业交的,人们也盯着这个钱,对这一笔钱有一定的期待值。

因此,不能叫作社会保险税,要修改他的名字,比如,叫作运营税,劳工交易税,雇佣税,增值税,等等各种各样名目,就是不能说目的。

甚至将社保税分拆成五种税收进行征收。

这时,政府收的税一分没少,只是名目变了。名目变了有什么好处呢?

那就是,当政府发钱给老年人时,给普通人看病时,这时,民众们就会感谢政府。因为他们没有感觉自己交税了,但得到税款的分配了。

这个时候,统治者的地位就更加稳定了。

反过来,法国为什么会爆发反对延迟退休的骚乱?因为人们认为自己交钱了,你要是少发了钱,那就是类似于某一种交易上的损失。

但如果是征收对象只是极少数企业家,也没有具体的名目,那么,这叫政府慈善啊,政府发多发少,你有什么可反对的?

新加坡香港政府就经常这么搞,他们会搞税收盈余分配。

当政府手上税收比较多时,那就多发一点,但某年税收没有盈余时,那就少发一点,民众们觉得拿到分配是一件很爽的事啊,那感谢政府,说这个政府的好话的人当然越来越多。

统治技术的本质

总结一下,好的统治技术,是要尽可能地不得罪大多数,利用民众们对经济学的无知,用间接税的手段获取税收,从少数人那里获取税收来迎合大多数。

这样,不仅不容易背上债务,还可以获得好名声。

即使另一国实施了免费医疗,养老金更多,那俾斯麦也可以说,他们实施这些制度的前提是每一个人每个月要将收入的一半去交税,在德国,你却可以一分钱税不交,就享受福利,哪怕低一点,你有什么可抱怨的?

可以说,社保这种体系,是俾斯麦发明的最差的统治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