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今天就聊一个基础层面的话题: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一、社会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两个命题: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人生所有的选择都围绕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进行。
理论上,世界是客观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自然就会更清晰地认识世界,或者说,大家认识的世界就会趋同;但实际上,每个人认识世界,都是从自己出发,客观世界会被自己的目光和观念重构,所以我们认识的,其实是自己脑子中的主观世界。不同的是,有的人脑中的世界跟客观接近,有的人离得很远。
所以说,人类社会的分歧,就是脑中的世界不一样——嘴里说着同一个名词或概念,但在各自脑子里却长得面目全非,内涵和逻辑千差万别。最有意思的是,越基本的概念,差别越大。
比如我们今天要谈的,什么是社会?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社会的定义比较多,这里取个范围大的,指“人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通俗点说,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搞”。
要理解一个概念,必须理解其本质。社会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下分歧就大了。古往今来,说法特别五花八门:社会的本质是结构、是圈子、是人情、是关系、是组织、系统、分工协作、集合体、超级有机体、人文等等;也有说是“人吃人”,是“丛林法则”,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搞形态社会学的埃利亚斯认为社会本质是“过程”,亚里士多德认为是“自然的一部分”……大致总结起来,可以简单粗暴分成两派:一派是唯实论,即把社会看成一个实体;另一派是唯名论,认为社会本质上只是一个概念,虚词而已。
我认为,以上都对!图片又都有不足。所以这里要提供另类的一家之言:社会的本质是秩序。 申明下,这又是我原创,先把鼻祖位置占了再说。
捋清楚概念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更清晰的看这个世界。下面开始论述: 社会由群体组成,与个人相对。个人的本质是自由,而社会的本质就是建立约束自由的秩序。
做个假设:全世界只有一个人的话,那他一定想横着走就横着走,想竖着走就竖着走——处于绝对自由状态。
当世界上有两个人时,社会就形成了。两个人之间如何相处?就必须建立相处的原则,避免两个人都横着走时产生冲突——于是,秩序诞生了。
如果没有秩序,那两人只能打一架,灭掉一个,另一个继续横着走。
这里,秩序的本质也出来了——针对人群,对个体行为进行“约束”。
我专门查了下度娘对秩序的解释,太绕了——任何名词太绕,都说明定义者脑子还没想清晰。《辞海》解释算比较靠谱的,“秩,常也;秩序,常度也,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齐守规则之意。”秩序,说穿了就是群体相处的规则运行,用来约束个人自由的。人越多,秩序越复杂,约束越多。
顺便再说下自由的本质。
很多人一说自由,就喜欢采用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的说法: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 图片
在我眼里,这个概念非常的不清晰——混淆了个体、群体与社会的边界。
自由是针对个体的概念,就是个体想干嘛就干嘛,才叫自由。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人都在社会中,要跟别人打交道,被社会秩序约束,无法想干嘛就干嘛而已。
多说点,“自由”这个词内涵是变化的。在古拉丁语中,自由(Liberta)一词的含义是指“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自由与解放同义。英语中的 Liberty 源自拉丁文,出现于14世纪。而 Freedom 在12世纪之前就已形成,包含着不受任何羁束地自然生活和获得解放等意思。
东西方对自由的理解有一点差异。西方,早期意义上的自由,偏向于指自主、自立、摆脱强制,解除人身依附关系及人格独立——即一直在跟群体扯蛋。相对而言,中国古文里的意思是“由于自己”, 指不由于外力,自己作主——这个理解更纯粹,更偏向于个人,没有和群体搅在一起。
小结下:自由针对个体,秩序针对群体(社会)。
二、秩序的建立
人类社会,秩序无处不在。只要有两个人,就需要秩序——哪怕黑社会,都有黑社会秩序。今天的法律、道德、规则等等,都是秩序的一部分。
我们继续琢磨,秩序如何建立: 1、要有共识——大家认可;以世上只有两个人为栗子,两人商量后达成一致:东方你浪,西方我浪,这就是共识。
2、要有信誉——大家才能遵守。比如两个人分出浪的范围,都去遵守,不越界,这就是信誉。假如我本来应该在西方浪,非要跑到东方插一脚,那共识就破坏了,最后只能两人打一架,剩下一个人。
人多时,需要大部分人信任秩序并遵守,那么少部分人不遵守的话,就可以用强力约束——法院、警察就拿来干这个。
3、可执行——比如两人划出明确的东西方边界线,各自在线内随便浪,这就有可执行性。最怕世界只剩两个人时,脑子还不清楚,定个原则是“我们要相亲相爱”,听起来特别高大上,其实不具备可执行性——我背后捅你一刀,然后告诉你,我理解的相亲相爱,就是给你一刀,你不傻眼才怪。
多说一句,很多人犯的错误,就是把没有“可执行性”的原则,搞成社会规范——比如今天的白左,把“平等、博爱”当行为原则,听起来好听,办成坏事的可能性巨大。
4、可传承——秩序不能随便改变。今天一个秩序,明天就变了,那必然失去信誉,让人无所适从。失信社会,大部分人无法遵守秩序,必然会乱。
5、秩序的变化。一般是社会变化了,有了新的共识,再渐进改变的。
16世纪英国哲学家T·霍布斯用社会契约论来解释社会秩序的起源:独立的个人为摆脱“人自为战”的混乱状态,相互缔结契约,形成社会秩序。
我认为这属于想象。在现实中,秩序先于人类而存在。
从猴子时代开始,秩序就出现了,因为猴子们就是群居——单个的猴子肯定活不长——群居就需要秩序。
猴子们在漫长生存中发现,一个猴群只能有一只公猴子,才有利于猴群生存——最强壮的公猴子通过打架,脱颖而出变成猴王,其他公猴子就要被赶走,自生自灭。这就建立了最原始的血统秩序。血统秩序能确保猴群最强壮的基因遗传下去,猴群内部都是一家人,能团结对外。有利于猴群的生存。
这个秩序,是无数猴群试错,被消灭,最后胜者被不断筛选,才留下的自发秩序。
从这里,我们可以把秩序分类出“自发秩序”和“人为秩序”。
人类刚开始都是自发秩序,来自自然选择和淘汰,并没有什么契约,全是经验之谈,即经过了实践检验,而形成的共识。
所以哈耶克同志特别推崇自发秩序。
相对而言,人为秩序,是指社会发展后期,统治阶级都出现了,手上有了权力,于是用手上的公权力来调整社会秩序——往往来自统治者想法,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而“人为”搞出来的。契约也在这个时期才会诞生。
举个栗子:商鞅变法搞出的秦制,就是一种人为秩序。秦孝公的目的是想让秦国强兵,能打败其他国家。于是商鞅搞改革,搞出了秦制,让整个秦国,强迫变成军事集团,建立军事为目标的新秩序。
理论上,打完仗,这种为战争而建的新秩序就应该调整。结果,因为认知不够,这种秩序居然一下传承了2千多年……以前我们写过相关文字,这里不展开了。
三、好秩序
历史上,自发以及人为的秩序都很多,那么如何评价呢?什么是好秩序,什么是坏秩序?
这个答案更加五花八门,所以我们要先设置个评价标尺:能稳定发展的,就是好秩序;坏秩序都含着“自毁”因子,最后能自己把自己干掉。
用这个标尺,就能从各个角度衡量很多秩序了:
1、从个人角度看,懂得保护个人自由的秩序就是好秩序。 社会毕竟由人组成,社会秩序需要人来遵守。而人就喜欢自由,为所欲为——人的天性和社会秩序是冲突的,咋办?
所以社会秩序中,一定要留出人有限自由的空间。比如,人的个人空间。一个人在自家房子里,随便野兽狂奔,都没关系。只要没有奔出来危害社会。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留出个人自由的空间,那人的自由欲望无处发泄,早晚会对社会发泄出来——这即是“私有空间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用保护个体能发泄自由的地方,换来社会的长期稳定。从这个原则引申下去,你就能看懂,为毛欧洲会建立“我有一座房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城堡逻辑。
2、对群体而言,稳定、可预期的秩序是好秩序。 比如法律,明文规定,就属于稳定、可预期的——人们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做了有什么后果。能提前预判,选择做与不做。
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要基本一致,忌讳同样的违法判决差得太远——这就是法律要求“公平性”的底层逻辑。好秩序内在的要求。
3、从科学角度看,符合科学规律的秩序是好秩序。比如符合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人心人性规律。
举个栗子,人都是自私的,给自己干就干劲十足,给别人干就偷奸耍滑。那么社会生产秩序就要顺着这个规律搞。不要去幻想人教育好了,个个都变成高尚的人,就喜欢给集体干活——群体是教育不好的,除非把他们变成机器人。 人类社会的很多错误,就是违反了人性规律,幻想群体能教育好,全部整成圣人……结果发现,全部整成了装逼犯——历史上这样的教训特别多。今天的白左,又在犯同样的错:嘴上都是高大上的词汇,其实都走在装逼犯的康庄大道上。最后,装逼都会被雷劈的。
4、坏秩序都内含“自毁”因子——所谓自毁因子,就是指秩序破坏者。秩序本身无法约束破坏者。 每个社会都有秩序破坏者,所以都有强力部门,清除秩序破坏者。但是由于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很多秩序本身并不科学,无法约束破坏者,最后导致秩序崩盘。 举个栗子,皇权专制的社会为什么不稳定,隔段时间就要翻车一次?因为皇帝是最大的权力持有者,也是最大的秩序破坏者——他可以随时改变法律和规则,也就是改变秩序运行……多搞几次,秩序的信誉就没了,社会只能翻车崩盘。 所以人类社会秩序最大的突破是:建立了“王在法下”的法制秩序。也就是把王权破坏秩序的因素消除了。 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不断找到秩序破坏者(因素)并修正它,使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过程。
四、失序与崩盘
最后我们简单研究下失序。失序就是秩序被破坏。 由于人性五花八门,社会大了,什么鸟都有。所以每个社会都会有秩序破坏者。好的秩序是,尽量让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守,这样,少部分不遵守的人,就可以使用强力,排除其破坏能力。 这其实就是民主的底层逻辑——照顾大多数人的共识。任何社会都建立在这个逻辑基础上的。 假如大部分人都不认可的秩序,就一定要修正,否则,秩序崩盘是早晚的事——历史上提供了非常多的栗子,统治者认为自己手里有权,可以强迫大众接受自己的奇怪想法,即使得逞一时,最后都崩盘了。
以上属于内部崩盘逻辑。还有一种外部崩盘逻辑: 世界上人群种族很多,各自建立的社会形态不一,相互之间其实是有竞争的。竞争到一定时候,冲突就发生了,最后一般是打一架,胜者通吃。 那么两个族群打架,比什么呢?比战争能力。包括人的组织能力和武器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好的社会秩序,还要包括一个基本要素:能保护本族群的生存权。也就是说,社会秩序的内容,要有鼓励提高本群体组织能力、武器能力的部分——比如鼓励创造发明,精进科学管理等——这个不能嘴炮,而是要在实际中,用“奖惩原则”等运行来实现。 历史上,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欧洲社会,所以他们的管理和武器能力一直在提高,最后碾压全世界。 而很多其他地方的秩序,貌似管理得井然有序,其实死水一潭,社会缺乏发展及创造……最后很容易被外部竞争消灭。 由于发展是个更复杂的话题,这里不展开了。
到目前位置,失序最高的形态是战争。无论内战还是外战,对所有人都是灾难。中国早就有“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说法。所以聪明的统治者都要学会避免战争,比如提前调整秩序,让其适应社会发展。
五、画蛇添足
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都知道要让社会有序,要找到并消灭失序因素。但是,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往往他们找不准。 很多时候,他们自己在破坏秩序,他们也不知道。 这也是我一直认为的:人类的坏,往往是蠢决定的。很多时候,统治阶级并非想干坏事,想让社会失序,而是认知不够,犯蠢造成的。所以提高认知,是永恒的话题。 最后说下,虽然这个世界看起来千变万化,但是如果能捋清楚基础层面的概念和逻辑,推导上去,很多事物看清楚不难——今天聊的秩序就属于基础概念。能向各个方向推导,能帮你做清晰的分析判断。 比如,近来老有人问我,在这个巨变时代,我该怎么办?如何保住自己的财富?我虽然不是经济学专业的,但在底层逻辑给大家聊下财富的规律,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