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一点:年轻人的新说话艺术-674

简介

集合年轻人最关注的沟通难题,用文字给你直截了当、直戳痛点、直击心灵的干货方法。

烦恼十之八九来自人际关系,而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沟通」上。

如何建立亲密关系?

如何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说清楚?

在对话中,遭到对方误解怎么办?

聊得不起劲好尴尬,怎么办?

面对各式各样的聊天困扰,

有很多套路化的公式,

但面对不同的对话对象,

有没有更有效且新鲜的方法?

说话,不要有套路,

你需要从思维上改变,从方法上颠覆,从软实力上进化,

直接点,才能让说话不再是负担。

目录

第 1 节 有哪些屡试不爽的经典话术?

第 2 节 我们如何正确的聊天,才能避免一问一答?

第 3 节 怎样提高说话时的瞬时反应能力?

第 4 节 特别会聊天的人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子的?

第 5 节 和领导沟通的技巧有哪些,碰到强势的领导该怎么办?

第 6 节 识破海王套路,交往对的人

第 7 节 人均年薪百万的世界里,如何不焦虑?

第 8 节 搞懂这些规则,畅行职场无压力


有哪些屡试不爽的经典话术?

作者:费曼学长

超级简单!!极易上手的沟通话术!社恐患者 3 分钟就能学会!!

这 11 个经典话术,只要认真读完,不仅可以避免尬聊和踩坑,还能轻松学到高情商沟通技巧,成为社交人气王!

1、终结尬聊!巧用「诡辩」,成为一个幽默的人

有一次公司聚餐,在门口碰见了部门经理,同行的人打趣说:经理怎么不开车啊,还打出租车在路上跑呢! 经理下车拍了他肩膀一下,反问:我不在路上跑,我还在天上飞啊?! 大家哈哈一笑进了饭店。

你是不是觉得经理很幽默?我也觉得他很幽默,但这种幽默其实是不合逻辑的,是经理从「偷换」了概念。

同事提问的点在于「为什么不开车」,他却抓住了「路上跑」这个点,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不路上跑还天上飞吗?」

如果他当时回答:嗨,今天尾号限行,我也不想打车,那这段对话顿时索然无味了。

如何做一个幽默的人?就是用「诡辩」的思想,将话题重心转移到其他可反驳的点。

这招学会了,打遍社交无敌手。当然,这只是个前菜,后面我还会分享 10 个使用不同场合的经典话术,用过的都说好!

2、让你升职加薪比别人快的 SCQA 模型

这个模型其实就是一个「结构化表达」模型,它包含 4 个层次:

S(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情景、事实引入。

C(Complication)冲突——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的要求有冲突。

Q(Question)疑问——怎么办?

A(Answer)回答——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想讲一个好故事,SCQA 个都不能少,但学长觉得,这个模型最适合普通人利用的,还是在和上级领导的对话当中。

比如和老板汇报工作,最招白眼的说法就是:老板我们的产品卖不出去了。

只有结果,说原因了么?给解决方案了么?啥都没有,给你个白眼都多的。

利用 SCQA 模型,就可以把这件事描述成:

老板,最近隔壁改变了新品的上市时间(阐述背景),我们的新品正好和他们的撞上了,销售额预期会下滑 20%(和要求有冲突),我们准备联系线上的销售渠道(怎么办),把一部分线下销售放到线上,结合电商活动能把营业额追回来,还可以增强网络影响力(解决方案)。

SCQA 模型有头有尾、有前因有后果,最方便老板理解和做决策。长期锻炼这种沟通话术,老板肯定会认为你是一个条理清晰、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好苗子!

3、让对方服从你意识的神奇提问法

如果你去商场,看见一家咖啡厅想进去坐坐,店员问:您好,您想喝雪顶咖啡还是手冲咖啡?那么你大概率会首先考虑他的提议。

还有,女朋友想吃炸鸡,但你还在犹豫,这时女朋友问你:吃原味的炸鸡还是韩式辣酱的?这时你的脑子就会不听使唤的已经在两个口味中做选择了。

**封闭式提问,本身就已经带有了预设的答案。**比如女朋友就要吃炸鸡,你的选择权只能选口味。

带有预设的提问,就像已经画好了圈,无论对方回答什么,都是你想要的答案。

是非题让人思考「Yes or no」;选择题让人思考「Which one is better」,相当于先帮对方回答了「Yes」。

这个话术其实还涉及了心理学知识,有引导回答的作用,FBI 经常用它来测谎,比如:

警察:你妻子身亡时身旁的那辆红色车是谁的?

犯人:我不清楚,那辆卡车我从没见到过。

警察:我好像没说那是辆卡车。

学习心理学之后,我懂得洞察别人的内心,善于换位思考,人缘和社交都变得更好了。

4、 可以用 50 年的自我介绍公式

自我介绍这件事很难吗?不难,但好多人也不会。

不信我让你现在做一个自我介绍,你会怎么讲?

「你好,我叫 XXX,毕业于 XXX 学校,在 XXX 就职。。。。。。」

相信大多数人的自我介绍都是这样:沉闷、毫无生气,像人口普查。

今天学长给你分享一个巨好用的自我介绍公式,只要学会了,练会了,什么场合都能做出一个漂亮让人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结构组成=①我是谁+②跟你有什么关系+③对你有什么用

这么说可能太抽象了,我随便编一个面试自我介绍你听听:

  • 你好,我叫 XXX,从事电商运营工作。(我是谁)
  • 我了解过贵公司信息,贵公司的主打产品都是服装品类,我之前也是运营服装品类店铺的,很对口**(和你有什么关系)**
  • 如果有幸能加入贵公司,我会利用之前的经验,为贵公司的店铺创造更多的引流和转化,创造更多的业绩**(对你有什么用)**

这个方法适用于生活中的大部分场合,比如学长的自我介绍:

你好,我是费曼学长,一名专注个人成长领域的作者。(我是谁)

你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就是我输出的一篇干货,当然,还有更多干货在我的回答页面,阅读者和你一样,同样喜欢成长和精进。(和你有什么关系)

我坚持用细密而真诚的文字,输出我的见解和成长路上必需的思维和方法。如果你也是一个保持自我精进的同学,可以关注我或者我的公众号,一定能够帮你到你。(对你有什么用)

5、用「基础模型」,1 秒抓住对方注意力

注意力是极其有限的资源,想要让别人认真听自己说话、迅速理解自己的意思,就要掌握「基础模型」。

什么是「基础模型」呢?我们对一个陌生事物的认识,始于**「大致归类」**,而非「精准描述」。

向同事讲解策划思路,可以说:这次的活动类似大家熟知的 XXXX 活动,主要的差异在于 XXXXX。

人偏向自己熟悉的事物,在灌输新观念前,想想别人已经有哪些「旧观念」,更容易让大家「秒懂」你的意思。

6、掌握 WIIFM 原则,谁都愿意帮你

前段时间华为的一个员工火了,他叫陈盈霖。这个华为云的销售,用一封看似「毫无目的」的邮件,说服罗振宇把合作多年的服务商阿里云,换成了华为云。

陈盈霖在短短百字的邮件中主要说了 4 件事:

① 我们为得到的企业知识服务谨慎挑选了一个客户,只要得到愿意,500 万的订单立马可以签约。

②这个合作,和是否选择华为云合作一点关系都没有,请罗振宇不要有压力。

③华为云的总裁和副总裁,一直都是得到的用户,他们非常关心得到和华为云的合作进展。

④我们华为云做事,不是要赚客户的钱,而是要帮客户赚钱。

罗振宇坦言,看完这封邮件,所有的顾虑都一扫而空,好像只有签约这一条路了。

陈盈霖的成功,就有 WIIFM 原则(What’s In It For Me 的缩写),指「这关我什么事?」,这个原则的关键在于,如果你能看出对方需要什么,帮他解决,那么你也会得到他的帮助。

「处于困境的人,往往只关心自己的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

当时罗振宇完全愿意与阿里云继续合作,但因为华为云的销售抓住了得到需要企业级客户的点,帮助得到解决了他们的问题,那得到也就愿意帮助这名销售,解决「业绩」难题。

7、用「亏欠话术」维系长久关系

有时候帮了别人一个大忙,对方千恩万谢,我越说「没事,别放在心上」,他就越是诚惶诚恐。

其实比起使劲安慰:「真的没事,没关系的」。

更好的说法是:「客气什么,下次我有事还要麻烦你呢。」

受了别人的恩惠,只能道谢无以为报,会让对方感觉欠了人情或者低人一等。用「下次我也要麻烦你」回应对方的道谢,摆在同等互惠的位置,可以减轻对方的愧疚感和压力。

而且世事难料,万一真的有事需要他帮忙,也能更自然的提出了「你看,我就说我以后肯定要麻烦到你吧」。

「我们要相互亏欠,不然凭何想念」

8、「自嘲」的关键,只有 3 个字

**会自嘲的人,一般更受欢迎。**因为这种特殊的幽默感能让对方感受到「优越感」,从而拉近心理距离。

我来北京的第二年回老家参加同学聚会,吃着吃着有个同学就说:你看人家费曼,自己在大城市打拼,不像我们,留在小地方天天混饭吃。

当时我就感觉十几双眼神齐刷刷地往我身上射,于是我咽下嘴里的饭,叹了一口气说:「是啊,我跟你们不一样,你们天天都能混到饭,我得好几天才能混上一口。」

我这种回答方式就是典型的自嘲,你别以为学长我天生幽默,其实这里是有套路的。关键就是三个字:是……而且……

  • 「是」,就是承认对方的意思,不管说什么,我先承认你说的是对的,这部分很重要。
  • 「而且」,就是接着他的话往下说,比他说的还狠还过分,夸张、曲解、诡辩都可以。

比如七大姑八大姨问你:怎么现在还没有女朋友啊? 你就可以说:是啊,别说女朋友了,在大城市有个朋友都难。

朋友八卦:换了新公司,工资翻倍了吧? 你就可以说:可不么,从 5 块变 10 块,吃方便面终于肯加根肠了。

这个自嘲的技巧是我从演讲中学到的。如果你细心留意,会发现许多演讲者都喜欢用自嘲活跃现场气氛,听者也会觉得很有意思,生动有趣。

9、RIDE 说服原则,说到别人心坎里

**一个人有了决定,想改变它就变得不容易,**这时 RIDE 技巧就能派上用场:

R(risk)风险:不采纳你的建议会带来什么风险。(人在失去时比获得时更敏感)。

I(interest)利益:接受你的建议会带来什么利益(之前降低了心理阈值,现在重新提高)。

D(differences)差异:你的建议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人人都喜欢独特的东西)。

E(effect)影响:抛出一个负面缺点(太完美的东西反而不真实,有小缺点更可信)。

比如劝朋友不要轻易离职:

  • (R 风险):你现在走了,新公司 offer 也没下来,万一芝麻西瓜都丢了怎么办?
  • (I 利益):如果你现在稳住,和经理谈一谈,以你之前的表现,没准会给你加薪。
  • (D 差异):那家公司的业务没有现在的老东家成熟。
  • (E 影响):也就是晋升慢点,但其他方面都比新公司要好,离你家还近。

10、一枚硬币,制服对方的优柔寡断

有些问题单凭自己很难决断,这时就想找别人替自己「做决定」。

但建议他选 A 的时候,他说 B 的好处,建议选 B 的时候,他说 A 其实也不错。

这种时候如果你说:「这个问题我来给你好好分析分析,分别列出 A 和 B 的优缺点……」他肯定没耐心听。

不如就说:「哎呀真是难题,要不我们抛硬币决定吧!人头就选 A,反面就选 B!」

因为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人,不是没有「决断力」,而是没有「自我说服」。

害怕后悔,才会纠结。硬币抛出的那一刻,他的心里就已经有答案了。

11、用「万能模板」写最「与众不同」的祝福语

没到逢年过节,祝福语必不可少,今天学长教你一个「万能公式」,也是我根据学到的知识总结出来的,1 分钟就能写好一份祝福微信,还能让对方印象深刻。

祝福语结构=感+动+你

这个结构其实很简单,我拆开你瞬间就懂了。

感**(感受)**:今年我们交往过程中你带给我的美好感受。

动**(行动)**:祝福对象在这一年中的某个行为。

你**(影响)**:对方对你产生的影响或帮助。

比如:李总,过节好。今年在您身边受益良多**(感),记得年初时您约我小酌几杯(动),正是那次对话解开了我一直以来对于职业发展的困惑(你)**。祝您新年开春大吉,阖家幸福!

这段对话敲出来,李总心想:这小伙子,一点就透,有心了,明年多提点一下他。

我们如何正确的聊天,才能避免一问一答?

作者:郝开心

这篇内容,是我对沟通和交流的一种认知方式。

我曾经也很困惑,我以前是个不善于沟通的人。那时我觉得不熟悉的话,也没有必要闲聊,也不愿意去和别人交心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可是,现在想想,其实并不应该,人本来就是社交动物,我们理应去接纳和友好的结交更好的朋友。

我看你不爽,你也看我不爽。咱们没有必要沟通。

这就造成一种困窘——能交心的朋友屈指可数。

你不善于沟通表达——)不想去沟通表达——)怕沟通不来——)放弃沟通交流。

你有没有相过,我们沟通的本质是为了交流信息而产生价值。

或,情绪价值。

或,信息价值。

情绪价值就是,让我们彼此放松,哈哈大笑的胡扯。

信息价值就是,让我们了解工作信息,更好的工作生活。

所以,这篇文章不止是适用于和异性之间的沟通,还适用和伙计闺蜜的沟通与扯淡。你要知道,我讲的是底层的逻辑,而不是让你照搬直接拿去用,你得动动你那智商 110 的脑袋,想想再去试着模仿学习

好的,又扯这么多,不扯犊子,开整**。

这篇内容,目的有三个:**

1.帮助你成为一个懂得通的人

2.让我们的沟通更有效和价值

3.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聊天,不是让你玩套路。

聊天,不是让你讲话术。

想要这些的,还是关掉这篇内容好吧,我做人的根本在于真诚和善良,那些话术真的没意思,也和我的三观不符,我也不希望大家去想向这个方向走。

**聊天这个问题,本质上是思维输出的交换。

你之所以觉得对方聊得来,懂你——是因为你们懂的共同交集多,能懂跟多的梗。**

你之所以觉得对方好玩,幽默——是因为彼此笑点差不多而且总能出乎意料。

先说,很多男生和女生聊天,总是不知道聊啥。

你很喜欢这个女孩,好不容易要到人家的微信了。又不敢开口说话,生怕暴露出自己的缺点,让女孩看低自己。思前想后,终于鼓起勇气,说了一句「你好」。人家回复你,顿时不知所措,心理小鹿乱撞,为了不显示尴尬,然后开始问问题:

你做什么工作啊?

你多大了?

你喜欢吃什么啊?

你…….

你知道人家咋想的不:别问了,求你了,不想回了!

即使很多人不是这样,但是也是会有遇到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么我下面要唠的,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让聊天不再变成问答,更要真诚而有趣。

一、什么是一问一答的聊天模式

可能很多人就会问,这我知道啊!看好,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先思考一个问题,和女生聊天是为了什么?

1. 为了解决问题,和女生有工作关系

2. 为了调节情绪,使双方感到愉快

如果,和女生聊天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或者说工作的事情,必须要正经,严肃认真的处理好,那么,一问一答的聊天模式没有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样可以更加高效,更加质量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如果,和女生聊天是为了双方调节情绪,就是闲着没事儿聊聊天,增进增进感情,活跃活跃气氛,说不定,还能拉近关系。那么,这种情况就不适合一问一答的聊天模式。

问——答,就是我们解决问题,处理事情的一种交流手段,这种过程无可厚非,很自然。

但是,和女生不熟的时候,问答的模式就会变成所谓的查户口。

您不是派出所的就甭操那份闲心了!

例:

男:吃饭了吗?

女: 吃过了

男:吃的什么饭啊?

女:火锅

男:在哪里吃的呢?

女:……

要知道:问就是在向别人索取信息,索取价值!回答,则是在给别人信息和价值。高情商的人会主动帮助别人,给予价值和主动付出,来增加别人对自己的好感度,别人了解自己越多,自己就越受追捧!

所以,不断索取信息造成,你越来越喜欢她,而对方却不了解你**。

二、为什么造成一问一答的模式**

你也见过不少理科学霸吧,那些有理性思考总是能算出正确答案的人,他们的理性逻辑思维很强,但是,往往感性逻辑就会偏弱。这也就是造成,很多女生说,理工男,不懂女生的原因!

要说造成一问一答的模式,就要剖析我们的大脑!

左脑:主要管理性逻辑分析能力。

右脑:主要管感性情绪分析能力。

img加载中…

所以,明白了吗?我们大多数人从小用右手写字,锻炼的是左脑。即便你是左撇子,没有人提示或者引导,你也很难去发挥想象力。

大多数人造成一问一答的模式,是因为他们总是用左脑去思考问题,聊天的内容都落到实处,是什么就是什么,左脑的理性造成了聊天尴尬,解决问题的思路。

而右脑的感性,总是能够让人们聊天,产生意向不到效果,比如好笑,开心,有趣。

会聊天的人呢,是靠右脑想象,左脑表达。

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去想象关于你俩聊天的场景,提到的话题,想到的不切实际的画面,可以说出来,甚至是扯淡,但是,这就是会逗人开心,会产生情绪价值。

男生和女生聊天,不能大量运用左脑,而要运用右脑的感性思维!

举个例子:

运用左脑:

男:你在干什么呢?

女:看电视啊。

男:哦,看的是啥节目啊。

这就是理性思考的左脑,是去解决问题的,是询问信息的,而没有产生情绪价值。

运用左脑很容易坠入死循环的陷阱,太纠结于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容易造成杠精的感觉!

就是说,太执着于一个话题的正确答案,你要知道这样是没有意义的,对你们聊天的氛围和气氛都是很尴尬的,只会越聊越没意思,谁愿意花时间去配一个人辩论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呢?

聊天——是一件浪费时间精力的事情。

如果不能让彼此聊得开心,不能带来情绪价值,那还不如不聊。

——)这也是很多人不回复你消息的原因。

再看右脑:

男:你在干什么呢?

女:看电视啊。

男:原来在一边抠脚一边看电视。

这就是感性思考的右脑,「一边抠脚,一边看电视」,这种场景是想象出来的,可能错误,可能不存在,或许是扯淡,但是就是能够有画面感和带入感。

PS:例子只是为了给你讲讲这个原理,不是让你直接拿去用。

因此,你明白了吗?造成一问一答的聊天模式是因为,左脑思考过度,而没有用到右脑的感性。

但是,又有人说,你这样一直扯淡,人家不觉得你很花,不正经吗?

没错!你一直用右脑去思考的话,会给人轻浮,不正经的感觉。

  • *记住:一直用左脑思考,就会解决问题,聊天变得无趣乏味。一直用右脑思考,就会显得你不实在不真诚,也会产生反感。*

正确的做法是:

左脑,右脑不断交替输出表达,实在真诚,幽默有趣。

例如:

男: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左脑

女:HR

男:哟,HR 看人眼光贼准,我得捂好自己的隐私——)右脑

女:哈哈,别怕,你又不入职

男:不过,HR 平时确实挺累,阅人无数。——)左脑

例子是我随便举的,不喜欢别喷。

三、一问一答聊天的解决办法

写到这儿,是不是得写点公式啊?

公式:问——答——反馈

就是在一问一答的情况下,给予反馈的话语,而不是再一次提问问题。

例如:

男:喜欢吃什么菜?

女:我喜欢吃辣一点的!

男:这么有缘,我也喜欢吃辣的。(反馈)

而不是说得到了答案,就再一次询问下一个问题,这样就会避免一问一答的聊天。

这里,就是我所说的反馈,在心理学中,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表达和付出得到对方的反馈,最好是好的反馈。可是,许多人并不懂得这一点, 无止境的索取,就会感觉非常尴尬。

你想想,你是不是喜欢及时反馈满足的事物——譬如刷知乎,短视频。

这些短暂能够带给你快乐的反馈,使你一步步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你就会不断拖延自己该做的事情。你发朋友圈,也是希望别人肯定的点赞与认同,这都是反馈。

没有反馈,你就觉得自己别辜负,别人并不懂你,同时也会有点感觉不被尊重。

PS: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和朋友家人回消息一定要及时,不要拖,即使是短句的回复,也是必要的**,因为你不能让在乎你的人,感到失望和不重。**

人啊,都希望,有及时的反馈。

你说,反馈我也不会啊,不能总是胡扯吧,给你几个正确的方向。反馈要向着四个方向靠拢,基本不会出错。

1. 赞他人

2. 激话题

3. 幽逗乐

4. 展自己

01 为啥我要说赞美呢,因为每个人都是希望自己被肯定,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啊,这就是人性,无法改变的。这点你不用反驳,反驳也没有用。你试着去大大方方,没目的性的夸赞一个人,她一定会很高兴。

我从小被夸到大,以前总会脸红,可是挡不住心里暗爽啊!现在没什么感觉,所以你要知道,赞美是奢侈品,偶尔的一两句可以,如果天天去夸赞,那就没有意义,又显得你不真诚。

赞美别人,这还得我举例子吗?

例如:

男:你有什么特长爱好吗?

女:我会跳舞!

男:会跳舞的女生很有气质,很 nice。

这就是普普通通的赞美,谁都会产生满足感,像嘴里吃了块儿糖。这点当然要区别与所谓的「舔狗「,舔狗是无止境的付出和卑微的讨好。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有感而发,有什么卑微吗?

赞美是一种美德,同样,是一种给予。** **

02 激发话题就是说,沟通必然会产生断片的状态,你再会聊天,也有没办法接话的时候。因为,这不是你一个人能够左右的,是两个人思维碰撞。

聊不下去,就扯点相关的,你能看到的其他事情,那不就是所谓的话题吗?

例如:

男:这个照片拍的挺好看的。

女:是吧,我也觉得。

男:这个风景在哪里,回头也去转转。

女:balabala

就是没话题的时候,看看别得能想到的方面,就是新的话题,不过人家要是不想搭理你,你也不用想方设法去想**技巧啥的。

**

03 幽默逗乐,我们说话最好是能带点幽默感,太正式官方,你这个人就会非常严肃,给人一种不亲近的感觉。 我们都喜欢,和幽默趣的人沟通。

你要是个开心果,那可不是讨人喜欢?

例如:

女:我们好像不是很熟吧?

男:哦,那就再煮一会儿,熟了再说。

这就是中文语言文化中的精粹,词语更有许多的意思,只要用不同的意思在不同的场景表达,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感。

04 展现自己,为什么要去主动在对话中展现自己呢,因为许多人不了解你的原因,是因为你是谁,这件事非常重要,可是很多人都不在乎。你是谁,能够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自己有没有自身的价值,这个**是最重要的事情。

例如:

男:在干嘛呢?

女:在吃饭。

男:你在吃饭,我在做饭。——)让别人了解你,你自己还会做饭。

女:你会做饭啊?挺优秀的嘛!

OKOK

聊天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经历生活,去体验生活中的细节,不断学习进步,要知道谈资是通过经历,学习,体验得来的,所以,奉劝大家去热爱生活,去旅行,去挑战,对生活充满希望。

这不是什么话术,也不是什么套路。

我只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去享受真正聊天的快乐,而不是为了聊天而聊天这件事,那聊天本身也就没有了意义,对吧!

聊天是两个人的事情,尬聊,其实对男女都没有意义**,**还浪费时间。

想要把自己变得幽默,学富五车,博学多识,才是你侃侃而谈的根本。

这些技巧,只是给你一个参考**,**有收获就好。

你说的话啊,里面藏着读过的书,走过路,爱过的人。

把自己变得丰富,才是你无惧一切的底气。

共勉

怎样提高说话时的瞬时反应能力?

作者:白梨影

如果做到这 5 条,还是反应慢,说话磕巴让人尴尬,那你直接来打我。

我就不信了,像我这种反应慢到被怀疑有抑郁症都能治好,你竟然还会改不了。 **

一、你为什么反应慢**

在开始说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为什么我们讲话反应慢,老是思来想去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

下面这个场景你一定很熟悉**:**

朋友问你,男人是不是都花心,你的大脑立马开始运作,

  • 花心是什么,是就在心里想想,还是外面住了好几个
  • 男人指哪些?我爸,我男朋友,偶像剧中的王沥川算吗?
  • 都是指我认识的,还是全世界的
  • 我说的不具有权威性敢说吗?

这 4 个问题想下来,能快速作答就怪了。所以真不是你反应慢,而是你的思考有问题。

不是先天脑瓜子导致了我们「慢」,而是后天方法不对,让我们快不了。

那应该怎么思考呢?

这里需要先给大家补充一个知识,

《慢思考》一书说提到,人拥有三套脑系统,分别是反射脑、思考脑和存储脑。

反射脑:对感官世界的反射,反应速度最快,是自发、无意识的。

思考脑:有意识地思考、逻辑分析、综合考量、回顾过去、做出预判等。

存储脑: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存储。

当有一个问题抛过来**时,「反应慢」的人,往往会用「思考脑」**进行逻辑性十足的分析,但是思考脑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运行速度很慢。

最后明明是在认真想问题,却被朋友、上司视为反应迟钝,甚至会被误以为跑神,没认真听讲。

以,为了可以快速回答,遇到问题时,咱先不把它交给思考脑,而是给储蓄脑和反应脑。

怎么做呢?

就是通过对方提出的问题,进行感性想象,联想出自己曾经遇到的类似问题,接着用储蓄脑回想当时情况,根据过往经验提炼出看法。

看不懂没关系,看个例子,保准明白。

拆书帮的赵周老师一次参加会议,见到一位互联网大佬在讲台上,一口气回答了二十来个刁钻问题 。

正当他要佩服对方强大的知识储备时,却发现了其中「套路」

原来,这个大佬几乎次次都是听到问题后,沉思一分钟左右,就开口说:

我先给你讲一个我经历的和你刚刚讲的很像的一件事/处理的一个案子。最后再绕回到对方问题上,给出建议**。**

这样的回答有具体场景,有事后复盘分析,更利于听者摘取有用信息,满意地点点头。

下次,再有人问你「男人是不是没有每一个东西的时候。」

如果你单身,就立刻想一下你爸、你偶像、你的男同事,男同学

如果你有伴,就即刻想一下你男盆友,然后再是你爸、你偶像…

反应慢的底层逻辑给你放在这了:

不是你反应慢,而是在用讲求严谨、正确性的思考脑进行深刻地逻辑分析。

为了提高反应速度,接收到问题后,立马感性想象是否之前有过类似经历,用储蓄脑将经验调出,再加以整理分析**。**

二、有条理地整理观点——「金字塔原理」

这时,你一定要问了,确实想到了一件类似的事或人,可是它们细碎如一地鸡毛,我该从哪开始捡起?着重捡哪几种

这问题问得贼好,毕竟,朋友在**问「男人是不是都花心时」**时,重点在是否专一,钟情。

并不想听你讲他东西乱放,讲话直男。

所以,联想+回忆事件后,还有极其重要的一步,就是好好组织一下这些陈芝麻烂谷子。

如何整理,可**以跟《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学学。

《金字塔原理》在写作界名声多大,我就不说了,几乎人人一本,做写作老师不推荐它,就是不专业。

而写作上的一些方法,用在讲话中也是如鱼得水,毕竟写跟说之间的距离,有时候,就差一个「综上所述」和「我们总结一下」

一个金字塔结构,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扩散,纵向是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横向按照演绎或者归纳推理来进行,有归类的作用。

img加载中…

还举那个例子「男人是不是都花心」,该如何整理信息呢?

先结论:不能这样说,要分人了。 分论点一:我男票不花心; 分论点二:但我闺蜜的男票就花心。

分论点一的论据①: 我和男票在一起 5 年,至今未发现变心迹象, 分论点一的论据②: 时不时就夸我,主动和异性保持距离;

分论点二的论据①: 闺蜜男票留校考研,闺蜜出来工作半年,男票就和学妹好上了。 分论点二的论据②; 闺蜜男票时常提醒闺蜜,约会要化妆,精心打扮。 **

**如何整理生活经验?

一句话总结:先联系身边人提炼出观点,然后分情况,接着讲故事作为论据即可。

三、提高大脑反应速度——「A4 笔记法」

可是可是!俺想悄咪咪地问一下,如果迟迟想不出与场景类似的经历,是不是就没救了。

当然不是!想不出来,真的太正常了。

如果有人每次都能立马想到,那你一定要拜他为师,这人不是神仙就是偷偷锻炼过!

他怎么练的我不知道,但是我有一个方法能帮你炼成「神仙」。

这个方法叫做 A4 笔记术:

就是为了锻炼我们瞬间认清现状、整理问题、考虑出解决办法的能力。

让你明白你不是知识匮乏,而是没有及时想到。

怎么能立马就想到,下面就教你!

  • 拿一张空白 A4 纸横放在面前(你外甥的作业本纸也不是不行);
  • 先写日期再写一个主题
  • 根据主题,写 4 到 6 个想法,每个想法不超过 30 字;
  • 每张纸在 1 分钟内写完,每天写 10 页。

举个生动的例子让你明白得妥妥的:

日期:2021.6.26.

主题:反应慢,总是词穷就没救了吗?

想法:1.反应慢的根源在于,遇到问题都先用思考脑去想问题 2.建议多多联想日常生活经验 3.用金字塔原理去整理信息 4.用 A4 笔记术锻炼瞬间思考能力 5.不剧透,往下看

img加载中…

**提醒:**一定要计时,进入头脑风暴的状态!

初期学习者务必反复告知自己: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先把反应速度提上了,思考质量也会随之上去。

所以,有时真不是我们没有相关经验,而是没有提前准备。

四、专治一时语塞——《即兴演讲》讲话构架

我我我,我觉得吧……我再想想怎么说啊……

就是吧……我忘了我想说啥了………

那个……等一下,我再捋捋……

这些话,你是不是经常说!

我为何如此清楚,哎,还不是因为我之前曾是一个说话慢到,结巴到被怀疑有抑郁症的人。

明明在脑海里的想法,骨架立体,肉身丰满,咋说出来就成了一团乱麻!

甚至在脱口而出那一刻,还在纠结:先说哪个字比较好?

这个问题的救星是**《即兴演讲》这本书,里面提到的一个讲话思路框架**,用起来体感贼好。

他的框架思路包括:

  • 抓手 (你刚刚说的 XX 观点,我很赞同,我也说说我的想法;针对 XXX,我是这样看的;我和大多数人想得不一样,我是觉得);
  • 陈述要点(这部分讲你的观点,一个观点就行,太多,会讲不清楚)
  • 建立结构体(提供论据,也就是能证明观点的故事)
  • 以呼吁行动结束(讲话要点转化为行动,讲自己接下来要如何做,或者呼吁大家怎么做)

对!这就是一个模板,套进去用就完事了!

就像让刚入职的小年轻去写邀请函,他可能半天憋不出来一个字,但如果给他一份模板,分分钟给你整一打。

可以看出来,和金字塔原理有相似之处,但使用阶段不同。

金字塔原理是在整理信息阶段,这里切中在怎么说。并且后面以「呼吁行动」结尾也十分自然,更符合我们讲话的语境。

还拿上面「男人是不是都花心」例子来说,在讲完闺蜜的例子后,顺着接一句:姐妹们搽亮双眼,好男人在等着你呢!

瞬间你就是个,积极阳光又正能量的女孩纸了!

五、破解紧张——享受「想不通的 15 分钟」

以上全做到了,是不是就能成为「讲话大咖」?

还不能!

为啥呀?因为我们会紧张。

曾看过一本书《认生的人》,副标题直戳人心,叫: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

术都学到了,但是能否升级为「道」,还得看心里障碍克服没。

**我真是不能再懂你了。**因为反应慢,怕说错,我们说话更慢,引来他人白眼后,时时都在察言观色。下一次说话,还没开口,先盯着对方瞅半天,观测他眼底有没有流露出不耐烦。

冥想、深呼吸啥都我都试过,但对我来说最有用的,是《认生的人》这本书里的:「享受想不通的 15 分钟」。

就是每次需要你讲话时,无论是同学聚会,还是与男票约会,或是与父母博弈。都提前给自己 15 分钟时间,设想一下,最坏的情况,一定可劲往坏了想。然后再想,最好会怎样?

这个方法尤其适合担心自己说错话,做不好的伙伴!

如,我!

那次,和老师以及老师的两个朋友吃饭。老师我不熟,那两个朋友都不认识。但久仰老师大名,格外珍惜这次见面。

深呼吸了十次,还是紧张得不行。然后我就在脑中想象了一下,最糟糕的情况:讲话结巴,说病句,平翘舌音不分,词不达意,脸红脖子粗。

老师从此不再联系我,俩朋友在心里取笑我。

然后怎么?可以接受呀!当然不接受也不行。并且我意识到能和老师见上一面已经达到目的,后面如何都无所谓。

同时又想了,还不错的情况:淡淡微笑声音甜美、准确幽默接话、大方发表独到见解。

然后怎么?觉得自己自信满满呀,虽然是想象的,但肢体已经不自觉地舒展开来,展示出自信姿态。

讲话的紧张感,主要来源于我们对未知与突发状况的恐惧。

预设最坏的状况,相当于让大脑提前有了准备,心里有谱,甭管这个谱好不好,都能踏实很多。

如果你等会就要去见朋友,不妨现在就快速在脑中过一下,最糟和最好的情况,毫不夸张,一定会舒畅很多。

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不是你反应慢,也不是你脑袋不灵光。而是你总用慢速的思考脑来回答问题,事实上,调动日常经验更快速也更靠谱。

以上 5 个方法,就是不断地让你联系日常生活,之后把生活经验,有结构地铺排。然后用模板把它讲出来。最后通过想象最坏和最好的结果,不抱希望地,不不,错了,是不过分紧张地坦荡应答。

各位客官学会了吗?

一周锻炼一项,一个多月就能看到明显效果了,记得到时候来评论区记录学习心得吼!

特别会聊天的人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费曼学长

特别会聊天的人,脑子里都装着 4 个字。掌握这 4 个字,就能超越 99% 的人,成为全场最会聊天的崽

这 4 个字很简单,就是【换位思考】。聊天中的换位思考,就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知道对方更希望听到什么样的话,这样就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

会换位思考 VS 不会换位思考

你可能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国王梦到自己牙齿掉光了,他感到很害怕,于是招来一个智者为他解梦。

智者说:「陛下,您很不幸,每掉一颗牙齿,就意味着您会失去一个亲人。」

国王大怒,命人重打这位智者 100 大板。

国王又招来另一位智者为他解梦。这位智者思考一番后,说:「高贵的陛下,您真幸福啊!这是一个吉祥的梦,意味着您会比您的亲人长寿。」

国王大喜,命人重赏这位智者 100 个金币。

为什么这两位智者的意思都差不多,结果一个受到惩罚,一个得到奖赏?

这主要就是说话时会不会换位思考的区别。

国王梦到牙齿掉光,心里是害怕的,他招人来解梦,更想听到对方和他说这并不是不详的征兆。

第一位智者并没有体会到国王的心情,话说出口后,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相反,第二位智商会换位思考,知道国王想要听到什么,于是一句话就成功让国王的心安下来。

换位思考听起来简单,但要实践起来却不容易**,接下来我就给出 20 个技巧,涵盖生活和工作各个场景,帮助大家快速 get 到换位思考的精髓。**

实用聊天技巧

1、碰到煞笔/杠精,甭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微笑着赞同。

举个例子:

表舅:读书有什么用,还不是打工人一个!你看你辛辛苦苦一个月也就挣那么几千块钱。我小学都没读完,现在开工厂住别墅,多好。

你:嗯嗯,表舅说得对。但是我这个人没有表舅您做生意的天赋,所以只能读书了。

对于杠精或煞笔,你永远别想着说服他们,因为他们只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你越是反驳他们,他们越是觉得你没理。

所以,就安安静静听他们说,不时点头赞同他们,让他们永远呆在井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必叫醒他们。毕竟你也叫不醒他们。

2、别人自黑时,不要瞎跟着自黑,也不要过度吹捧人家。

比如:

阿姨:唉,我越来越胖了,真羡慕你的身材。

说法 1:年纪大了都容易发福。(容易拉仇恨)

说法 2:哪里哪里,你没胖,瘦着呢。(对方以为你在嘲讽她)

更好说法:阿姨你不能这么说,你看你又要工作,又要兼顾好家庭,能保持这样的身材已经很好了。我要是处在你这个情况,还真做不到像你一样好。(这话阿姨听了肯定开心)

3、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被批评,要好好道歉,不要陷在负面情绪中。

比如:

同事:我不是告诉过你要 XXX 吗?/你就不会 XXX 吗?真是把我气到了。

作为新人的你:真是对不起,我之前没注意到,我这就去改。你看我自己犯蠢,都把你气到了,我给你买杯奶茶喝,你消消气。

人都喜欢听到赞美自己的话,不喜欢被人批评,所以听到批评自己的话,都会本能排斥。

但如果对方对你的批评,是因为你真做错了事情,那就好好道歉,给对方买杯奶茶,让对方消气。这样说后,对话反而会觉得自己是不是说得太过了。

4、批评别人时,加入自己的感受,试着让对方理解,效果会更好。

比如:

这个季度销售业绩很差,我在跟老板汇报的时候很尴尬,顶着巨大的压力,希望大家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努力完成业绩目标。

这样的批评虽然指出业绩差这个事实,但语气一点也不强烈,同时还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觉得尴尬,最后还表达出自己的希望。

句话听起来一点也不刺耳,让人的接受度更高。

5、想要表示你在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可以有效重复对方的话。

比如:

老板:今年公司业绩总体与去年持平,其它几家竞争公司还不如咱们。今年光景不好,能做到这样很不错了。

你(点头示意,表示认同):嗯,您讲得很对,今年业界形势普遍不好。据我了解,我们公司比其他几家公司情况稍好,至少接了好几个大单子。

这里的有效重复,并不是把对方的话再说一遍,而是重复对方话中的关键点。这样不仅会让对方觉得你在认真听,而且也有助于对方继续讲下去。

6、能用商量的语气说话,就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说话。

比如:

命令口吻:你去帮我搬一箱水过来。我手疼,搬不动。

商量语气:我手受伤了,你能不能帮我帮一箱水过来?我实在抬不动。

第一种说法用命令式的口吻,会令人反感,对方会想着:凭什么帮你呀!虽然后面也解释了原因,但是对方还是会觉得请求帮助语气过于强硬。

第二种说法就是用一种商量和示弱的语气在请求帮忙,大多数人都能表示理解,成功率会更大。

7、面对不好回答的问题时,可以采用避实就虚的策略。

比如:

八卦同事:你觉得这次和 X 公司的合作前景如何?

沉稳的你:这次合作虽然存在很多困难,但是对我们公司来说是一次机会。

八卦同事:你觉得咱们的利润能有多少?

沉稳的你:今年的业绩肯定不会太差。

这样避开真正的问题,只回复一些虚的说法,起码不用担心回答不好会引来更严重的问题。

8、想要和别人拉近关系,可以聊聊对方得意的事情。

比如你和一个客户初次见面,知道他喜欢写作,还出版过一部畅销书,那么你可以这么说:

赵经理,我很早之前就听过你名字了。你曾经出版过一部畅销书,我读了后觉得你写得真不错,我从中也学到了挺多的。怪不得书那么受欢迎。

对方听了你的话,也会觉得很开心,这样你们彼此间的陌生感就很快消除了。

9、夸人夸细节才能打动人。

比如:

一般说法:你今天很漂亮。

更好说法:你今天的口红色号和你的妆真配。

** 10、当朋友和你吐槽诉苦时,可千万别像个唠唠叨叨的大师一样和人讲大道理。**

比如:

朋友:我那个老板太坏了,天天就知道压榨我们,每天加班到很晚,工资还给那么少!

绝交说法:一个人的能力和他的工资是成正比的,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会这样?……

安慰说法:对,你老板真是葛朗台,这么抠门,还让你们做这么多工作!

朋友肯定是信任你这个人,才想找你吐槽诉苦,ta 希望你可以肯定 ta 的情绪,理解 ta,而不是在 ta 心烦的时候,还和 ta 讲什么大道理。

当然,如果朋友需要你给建议,你这时可以给建议。但是 ta 没让你给建议,就不要给了。

11、拒绝别人的邀请时,把责任归到自己头上。

比如:

大学同学:最近我要结婚了,欢迎来参加我的婚礼呀!

不想去的你:真遗憾,我也很想去!但是我最近刚到新公司,业务都不熟悉,每天忙到很晚,就连这次放假,我都要把文件带回去处理(后面放一个大哭的表情)。

很多人都说很久不联系的同学邀请你参加婚礼,可能是要你随份子。但是也有些人并不是真的想要你随份子,而是想你去参加而已。

无论哪种情况,只要对方告诉你这个消息,还是有必要回复下,但是责任要归到自己头上,用工作忙的借口来拒绝最为合适。

12、当别人问你问题,目的是期待你的肯定回应时,要顺着对方的心意说,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心坎里。

比如:

一位妈妈抱着自己的孩子问:你们说这孩子长得像谁?

拉仇恨回应:这孩子长得和你一点也不像,我觉得和他爸爸也不像。

肯定回应:这孩子眼睛真好看,像妈,绝对是美人胚子。

如果孩子的父母双方都在,可以换一种双方都不得罪的说法:

这孩子眼睛真好看,遗传了妈妈的大双眼皮,鼻子挺挺的,一看就是遗传了爸爸的鼻子,以后绝对是个美人胚子。(当然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调整语言)

13、和人聊天时,提问要用开放性话题,不要用闭合性话题。

比如:

开放性话题:你在新公司待得怎样?

闭合性话题:你觉得新公司好不好?

开放性话题有无限延伸的可能。询问对方在新公司待得怎样,这样对方可以从很多个角度切入话题,比如工作内容难不难,和同事关系融不融洽,领导如何等等。

但闭合性话题无法延伸下去。比如问对方觉得新公司好不好,对方就只能回答好/还行,或者不好。

14、提前说出最差的可能性,这样你再做什么对方都不会觉得更坏。

假设你和女朋友约了晚上 6 点见面,但是路上塞车耽误了一会儿,现在已经 5 点 45 分了,你估计还要 30 分钟才能到达你们的约会地点。

正在这个时候,女朋友打电话给你,问你什么时候到?你会怎么回答?

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回答:

快了,就要到了!

可是过了 10 分钟你没到,女朋友又打电话给你,你又说自己马上要到了。

又过了 10 分钟,你还没到,女朋友可能就很不高兴了。因为你总是给对方一个期待,但又总是落空,所以对方会不高兴。

不过,换一种说法就不太一样了,比如你可以这样说:

对不起,对不起,我估计 6 点半才能到,你先在附近商场逛一逛,我到了就给你打电话。

你这样多说一会,等你 6 点 15 分到的时候,女朋友不但不会埋怨你,反而会感到惊喜,因为你比预期的时间还早。

**15、能帮忙先说不能帮忙,好办先说不好办。**不帮忙不好办最后帮忙办成了,人家才感激你。一开始就满口答应,如果中间出了岔子没办成,本来答应人家,最后没办成,反倒落人家埋怨。

16、如果感觉和对方没什么可聊的,那就聊对方熟悉或擅长的事情。

一个很适合的话题就是对方的工作,当然,如果对方是学生的话,那就可以聊聊学习的事。这样至少保证有话可说,可以避免彼此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

比如:

小红,你从事什么工作?

新媒体编辑。

哦,那你平时很忙吧,我有一个朋友做的就是新媒体编辑,平时她忙得不得了,工作真的很辛苦。

是啊,确实很忙……

如果实在没什么可聊的,立马结束话题,千万别硬撑着尬聊!尬聊的时候,还不如自己读点书、学点技能来的实在。

17、和别人聊天时,别做偷话题者。

什么叫偷话题者,也就是别人在讲自己的事情,你却把人的话题引到你自己身上去,你偷了别人的话题。这样对方就会很讨厌你。

比如:

邻居:我们家宝宝得了一朵小红花,老师说他动手能力可强了。

偷话题说法:是吗?我们家宝宝也特别聪明,经常受到老师表扬。我记得……

正确示范:你家宝宝这么厉害啊,你平时是怎么锻炼他的动手能力的?

18、在说话时让对方感受到特殊待遇,他们会更开心。

比如你买了一个产品出了故障,你找到了商家,以下哪种说法你更爱听:

说法 1:根据公司规定,您可以免费维修或更换产品。

说法 2:经过检查,您的产品确实存在问题,根据公司规定,您可以免费维修,不过您是老客户,老板决定为您免费更换一件新产品,感谢您对我们长久以来的支持!

虽然两种说法的意思都一样,但第二种说法中,工作人员强调为你免费更换,会让你感受到特殊待遇,这样就会很开心。

19、懂得使用「迎合」的技巧,对方就会觉得你是 ta 的知音。

迎合,其实就是通过对对方说的话进行补充,让对方认可自己。迎合总共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给观点补充事实

如果对方给出的是观点,你就补充一些非常符合对方观点的事实。

比如:

观点:今天可真热啊!

事实:是啊,40 度,还让不让人活!

第二种方法:给事实找观点

如果对方给出的是事实,那就将对方陈述的事实做一个总结和概括,提炼出一个观点。

比如:

事实:气死我了,10 分钟不到都断网了 8 次,还玩什么王者荣耀。

观点:是呀,这里的信号很不好。

这里的事实是 10 分钟不到断网 8 次,那么就可以总结出信号不好的观点,以此来迎合对方。

第三种方法:事实和观点都有的情况下,补充一个自己的体会。

比如:

我昨天去银行办点事,排队都排了一个小时,太费时间了。

这句话中既有事实,又有自己的观点,事实是排队排了一个小时,观点就是自己觉得太费时间了。

那么,为了迎合对方,你就可以补充一个自己的相似经历。

比如:

就是!我上次银行卡丢了,去银行补办,整整排了等了两个小时才轮到我,太耽误时间了。

20、请人帮完忙后,要记得答谢别人。

比如你发了个红包后,可以这样说:

一点小心意,请你喝杯奶茶,感谢指点!

这样对方就会感受到你的心意,觉得你这个人很有礼貌,值得交往。

部分参考资料:

《说话的力量》作者:孙路弘

《超级情商:为什么会说话的人受欢迎》作者:Alina

和领导沟通的技巧有哪些,碰到强势的领导该怎么办?

关键内容:

  • 神奇的「电梯汇报术」,麻省理工学院创业必修课,PREP 的汇报结构;
  • 必须让领导一开始就明白,你希望领导做什么?
  • 站在一个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的角度上,哪些理由能直接帮助他做决策
  • 最重要的一点,简洁的表达源于单纯的心态。

十几年前,我还在银行当信贷员,为辖区内一家企业增加信贷额度。忙了一个月,好不容易把材料一路磕磕绊绊地送到了最重要的程序——市分行的贷审会。

我和主任估计贷审会一次通过有难度,这家企业的情况非常复杂,光材料就有半尺高,所以打算在会前和分管信贷的副行业先做一次沟通。

好不容易安排了时间,没想到那天分行忽然来了检查团,我们从上午一直等到贷审会开会之前,都没见到那位行长。

我都不抱希望了,可主任毕竟是老江湖,他让我等着,一个人跑到行长专用电梯前,刚好拦住了准备上楼的副行长。

最后贷审会非常顺利,我相信是主任的这次「电梯汇报」起了很大作用,但他是怎么办到的呢?

十多年以后,我看到了一个叫「电梯汇报术」的方法,才明白其中的奥妙。

img加载中…

有时,你准备了上百页的屁屁踢,可临开会,领导却只有五分钟的时间在场,没他拍板,别人什么也决定不了。

有时候,你要汇报一件很重要的事,但领导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的时间很值钱,你的事只配给五分钟。

有时候,你到客户那里去提报方案,刚好遇上了他们的大领导,可他只有五分钟的时间,你是一步步走流程,还是抓住这天降的五分钟呢?

再比如,你在行业会议的茶歇认识了一个投资人,你能利用这短短的五分钟泡咖啡的时间,把项目说清楚,并争取一次正式见面的机会吗?

麻省理工学院每年的创业大赛中,有一个环节就是「电梯汇报」,赢者可获 2 万美元奖金,因为上面这些,都是「电梯汇报术」可以帮助你的。

「电梯汇报术」是一种结构化思维,比如今天要介绍的是 PREP 的汇报结构:Position 观点、Reason 理由、Evidence 证据、Position 重复观点。

这都是你需要事先准备的,我们来分解一下,到底包括哪些:

第一步:观点(Position)

就是首先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你想要得到的东西,包括:希望领导原则上同意、给预算、定时间、定下一步计划、或者尽快看看你的详细材料,等等。

请注意(敲黑板),很多人第一步就出了问题,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希望领导做什么」。

我们通常这样开头: 「上周我见了一个客户,他 balabalabala」 「这个月,我对 XX 市场进行了全面调研,走访了几十家客户,其中有 balabalabala」 「我分析了近几个月的销售数据,发现 balabalabala」

没错,你为这个方案付出了一个月的努力,你有很多话想告诉领导,但这关他什么事呢?功劳要卖,但不是现在。

不是「我见了一个客户」,而是「有个客户希望见一下您」。 不是「我做了调研」,而是「想请您确认一下下一步的技术方案」。 不是「我分析了销售数据」,而是「我们必须把促销的时间提前」。

为什么要这样开头?你知道很多领导忙到什么程度?会议开始之前,他还不知道会议的主题是什么。你必须让他一开始就明白,你希望他做什么?他才能围绕这一点,考虑你下面的内容。

你想要领导做的事情,一般有三种: 第一种是领导明确的动作(定方向、定预算、定时间、定下一步计划); 第二种是领导原则上同意,可以继续进行下去; 第三种是领导重视并尽快看看你的详细材料或安排会议。

你想得到哪一样,取决于工作目前的进度,取决于领导的决策风格(授权型还是参与型),你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别指望领导帮你决定。

请一定要盯着他的眼睛,用坚定、简短、直接的语言告诉他:「我需要得到您的……」

不要怕这样做失礼,让领导尽快进入状况,节省他的时间,就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img加载中…

第二步:理由(Reason)

接下来,你还有 4 分 30 秒?

不,你最多还有 2 分钟时间陈述你的理由,差不多是你平时讲三页 PPT 的时间。因为还得留 1 分多钟给领导提问。

你需要仔细分析你的汇报材料,凝结成不超过三个理由,然后试着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出来。

简洁的表达在于强化重点,何为重点,又取决于你的汇报目标。试比较下面两种句式:

A:「技术上我建议采用 XXXX,因为比较成熟,解决我们执行期太短的问题。」

这是「论点——论据——强化论点」的结构,强调「成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显然是希望用明显的优势引发领导明确的动作(给预算、定时间、定下一步计划)。

B:「我建议的 XXXX 是一项大公司都开始运用的技术,可以在 XXX 部分运用,供应商可以帮我们联系参观 XXX。」

这是「论据——论点——强化论据「的结构,强调「创新」、「行业交流」,是想要引起领导的重视与兴趣,引发下一步的动作——「原则上同意,可以继续进行下去」,或者「尽快看看你的详细材料或安排会议」。

5

在「理由(Reason)」环节,大部分人的困难在于精简材料,文章是自己的好,越看越喜欢,每点都重要,怎么也减不下来。

此时,我们要放弃做方案时常用的「技术思维」,学会用「决策思维」看自己的方案。

img加载中…

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技术思维」考虑的是有哪些方法,它们的优劣势又是什么?「决策思维」考虑的是这个方案要多少资源,能达到什么效果,是否符合我们的目标。

站在领导的角度上,站在一个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的角度上,哪些理由能直接帮助他做决策?哪些是间接的?先把间接的去掉。再想一想,其中最重要的三条是什么?

请不要怀疑这个方法,因为一定可以做到。如果你做不到,说明方案本身有问题,给你一个小时也没用。

第三步:证据(Evidence)

在陈述理由之后,通常领导会询问一两个关心的问题,即使领导不问,我们仍然需要进入下一个环节——证据(Evidence)。

在「理由(Reason)」部分,核心是观点,要求简洁直接;但在「证据(Evidence)部分」,最重要的是细节,要求有打动力,包括:具体现象、数据、效果估计、承诺等等。

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作为你强有力的证据,仍然取决于你想要达到的目标:

给领导决策信心: 「供应商之前的使用 XXX 技术的 XXX 项目,预算和我们基本相同,就是在 30 天内完成的……」

强调事情的紧急性 「我已经联系过 XXX 公关公司的 tony,他至少可以联系三位在此期间有档期的明星,但必须在本周内确认……」

强调事情的重要性 「我做过测算,按现在的销售速度,库存将在年底超过 1000 万,将严重影响流动资金……」

引发领导的兴趣, 「这个方向虽然目前应用不广,但和集团的创新方向一致,XX 总已经有明确的兴趣……」

最后:Position 重复观

最后,再一次重复你的要求。

和开头不同,开头提要求是让领导明确你的汇报目的,结尾的要求则带有强烈的「行动导向」——更明确,更能让领导做出决策。

一、如果你的目标是「希望领导给预算、定时间、定下一步计划」,那么你最好能让领导做选择题,而不是判断题:

「上面的两个方案,其中预算首先要定下来,希望领导能给个建议,我们可以尽快执行下去。」

二、如果你的目标是「希望领导原则上同意,可以继续进行下去」,那么你最好表示下一步的行动已经在计划之中,这是一个积极的暗示:

「如果您同意的话,我下一步的想法是……」

三、如果你的目标是「希望领导重视并尽快看看你的详细材料或安排会议」,那就可以更明确一点:

「我的详细计划已经发到您的邮箱里,刚才跟您的助理确认您本周三和五有时间,如果您觉得有必要,可以安排一个会议……」

请注意(再次敲黑板),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结果——下一步明确的行动(时间、人物、预算、动作),别天真地以为领导会自己决定自己该做什么,人天生有拖延的倾向,你含糊,他也含糊,事情办不好,责任还在你。

「五分钟电梯沟通术」,难点不在技术层面,多多练习,一定可以做到。

难点在于思想包袱。很多人把跟领导沟通,看得太严重,于是拼命想表现自己,有人则看得太复杂,于是拼命逃避。

简洁的表达源于单纯的心态,「五分钟领导汇报」只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让你给领导一个好印象(尽管客观上有可能),不要追求所谓「技术含量」,那些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而已。

你对世界简单了,这个世界也就不会对你太复杂。

(补充:看了评论,还是要补充两句,这种「目标导向」的沟通方式,只适合紧急情况下,向上沟通,是一种就事论事、效率优先的工作方法,平时的沟通还是要多多考虑人际因素。)

识破海王套路,交往对的人

谈恋爱这事儿,遇上谁,靠运气,和谁谈,凭眼光。

爱情里有复杂的人性,与人相恋,可能是故事,也可能成事故。

看透人心,恋爱不易,且谈且珍惜。

一、深情陷阱:「海王」「海女」是怎么攻城略地的?

早上从现实的焦虑中醒来,晚上在物质的束缚中睡去,背负各种人生 KPI、步履维艰、独自硬撑,你难道不想谈场甜甜的恋爱?

不、不、不,生活已经很苦了,不想再失望、再费精力去猜。

其实,谁没有贪嗔痴?

承认吧,你不是不想恋爱,只是不想和 low 逼谈恋爱。

你条件不差、值得被爱,等待着等待着,踩着七彩祥云来接你的人,很可能不是孙悟空,而是海王。

他们多金、有趣、见识广、还懂你,分分钟拿捏你的情绪,着实属于降维打击。

若即若离→欲擒故纵

故作深情→假性付出

甜言蜜语→情绪价值

对海王上头?我是怎么了?

为了防止掉入海王的陷阱,第一步先要对「海王」这个标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海王=高颜值

从繁衍价值规律看,长相佳、体型好对于异性有着极高的性吸引力。

海王=多金(社会经济地位)

生活条件好、丰厚的财力、优越的社会地位,往往体现了这个人具有较高的生存价值,生存价值越高,抵御生存风险的能力越大。

海王=高情绪价值

「有趣」是一部分人对交往异性的首个要求,这里要求的便是异性所提供的情绪价值。

海王群深谙复杂的人性,高情商,能带给对方愉悦、积极的情绪价值,说话做事顾及另一方的情绪,和他们相处会提升你与人相处的快乐感受。

以上特征,海王最少占据一个,也有诸如引发热议三者全具备的「极品海王」梁正贤之类。

主动——不拒绝——不确立

正常的恋爱模式是循序渐进建立亲密关系,但在海王的终极追求则不同,他们喜欢沉浸在暧昧不明的恋爱状态。

其实,意乱情迷只是大脑的一场化学游戏。

人类学家 Helen Fisher 称「爱」是世界上除毒品以外,最容易令人上瘾的存在。

当你对一个人产生「爱」时,神经递质被激发,产生了令人疯狂的多种荷尔蒙,其中最关键的催产素便产生了。

暧昧阶段,压力荷尔蒙促使皮质醇上升,你对他的行为不停的猜测,他是不是真的爱你?自己有没有表现出 100 分?内心感到不安。

「抱抱荷尔蒙」激增,女性体内的睾丸素上升,反应在女性心理上的好强,男性体内的睾丸素呈现相反状态,睾丸素降低让男性在行为上略显被动,表现为顺从女方的意识。

热恋中的男女都比较「作」,还体现在血清素(五羟色胺,5-HT)荷尔蒙分泌的减少,血清素影响两人的情绪调节性,可能造成双方的暧昧纠缠。

苯乙胺(PEA):让你进入兴奋状态

苯乙胺可以看作大脑分泌的一种神经兴奋剂,它让人心跳加速、引发呼吸急促、让人进入兴奋的状态,同时,理性思考能力被抑制,恋爱中女性智商为零,说得就是苯乙胺让人变得盲目,不能理性得做出判断。

海王不按常理出牌,往往能带给异性新奇的爱情体验,巧妙的利用吊桥效应调动对方的情绪,从而给了对方自己是爱上他的错觉。

吊桥效应——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如果这时,你碰巧遇到一个人,就会错把这种由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让自己心动。

多巴胺(Dopamine):让你进入狂热

初次邂逅,产生喜欢情绪后,下丘脑会源源不断地分泌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加深心动感受。

多巴胺又被称为快乐物质,它作用于人的情绪,传递兴奋、快乐的感受。

当你遇到符合理想条件的异性,多巴胺的分泌让你进入狂热状态,但要注意,它会短时间内作用,无法长久的维持分泌

内啡肽(endorphin):让爱情更持久

作为一种人体天然镇静剂,它和带来的强烈、短暂快感的苯乙胺、多巴胺不同,内啡肽给人的幸福是持久的,海王追求短暂新鲜的爱情体验,这一点,其实无法和持续的运动、甚至不能和吃辣味食物相比。

海王不可「爱」,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女 A:「海王从来不在朋友圈、社交圈公开自己,我好像谈了个假恋爱……」

心理学上存在一种亲密关系:假性亲密关系

你们在一起了,但没有完全在一起,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防御,他们不愿意为付出真心,谈恋爱对他们来说,就像玩 COSPALY,假装深情投入,扮演好男友角色,其实,他们的内心并没有和对方做深层次情感联结,用深情行为做掩饰,以减轻分手时内心的愧疚感。

依恋模式上来看,很明显,海王属于回避型依恋,狭义回避型依恋表现在面对情感时的回避行为,广义上,如果一个人在依恋形成的幼年时期受挫,成年可能会造成两种可能:

① 不再寻求依恋

属于抑制型依恋障碍,面对异性的寻爱行为,保持强烈的警戒心

② 寻求依恋任何人

由于幼年期的疏忽良性教养,导致内心出现巨大缺口,需要用很多「爱」企图弥补,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

海王大概率符合后者,他们对谁都无法建立依恋关系的真相被掩盖,无法依恋任何人,更无法经营亲密关系,反之,对谁都能亲密相待,他们会很快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但这些都无法维持,情感进入平淡期后,海王便会冷淡厌倦,甚至直接分手,他们的喜欢仅限于喜欢,不包含责任和承诺。

下面这些人,最容易对「海王」上头

被「理想化」父母养育的子女: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父母的互动,最终形成个体的目标感、方向感、价值感,在父母的过度呵护下,拥有了较为完美的自我体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即使闯祸,也有母亲的呵护、父亲的庇护,那么成年后,当他独自面对未知现实世界,也会以 100 分的标准去要求一切。

对父母大失所望的子女:

人生在世失望在所难免,恰当挫折的发生,会让一个人更好的理解现实世界,比如,父亲不是无所不能的,父亲也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不能任性妄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如果在某个关键成长时期,面对孩子的需求,父母没有给到准确、积极的正向回应,就不能获得安全感,比如,我需要一个盖世英雄,为我做所有我想做而不能做得事。内心固着在对「理想化父母影像」的追求上,那么他的人格将毕生依恋特定的客体,体现在寻找「完美」情人上。

怎样走出海王的糖衣炮弹:中了海王的毒,怎么办?

为什么你会对渣男念念不忘?这不是你的问题,难以割舍是全人类的通病。

禀赋效应——当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让人更难以忍受,人类天性就对失去有着根深蒂固的厌恶情节。

尤其是长期情感缺失的人,在见到看似完美的「海王」时,会产生强烈的「爱」的错觉,残存的理智已经意识到一个人很渣后,就不要再靠近了。

狙击渣男——认清形势——放弃幻想

海王的生活丰富多彩,很容易吸引压抑型人格的人,在意识混沌情况下,很容易在思想上与海王「与时俱进」,甚至把自己变成海王。

基础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使用一种范式叫「实验性分离」,「海王是海王,你是你」,如果你不幸靠近了,但本质上,你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独立的个体。

绕着圈去验证自己的价值,很可能会被 PUA 一通,伤神伤心,请及时止损。

「我不是花,只是我心存天下,想给每个女孩一个家」

「你俩一南一北,互不干涉」

啊,呸!

二、拯救冷暴力:为什么他动不动就玩消失?

你经历过绝望吗?

比红着脸争吵更让人绝望的,是在爱里唱独角戏:

他用冷漠无视、不回应,把你封入最深的无边地狱,明明他就在你身边,但却不和你说一句话,把你逼疯。

爱是一道光,它得折射回来,不能有去无回。

如果恋人的沉默行为,让你产生了如下感受,可能就得提高警惕了:

  • 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女人
  • 我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 我的快乐越来越少了

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沉默是冷暴力的最强表现。

伴侣用沉默作为手段对另一方进行精神虐待的行为,称为冷暴力,千万别轻视,它会逼疯任何一个正常人。

冷暴力的危害有多大?

简单来说,和冷暴力者谈恋爱,这段死气沉沉的感情会一点一点吞噬你的自尊、骄傲,把「毫无价值、魅力、无比糟糕」的印象植入你的脑海,蚕食掉人的意志和情绪,把你拖进永远绝望的深渊。

每天都有人在受冷暴力的苦,今天从心理研究角度出发分享,希望你我在感情生活里多一些堤防和反省。

直面冷暴力

什么是冷暴力 Passive aggressive behaviour

总结起来就是:不明确、不回应、不作为、不负责

如果你在一段关系中,发现对方习惯用消极抵抗的行为表达不满,你长期处于被动方来承受他的沉默情绪,你心生畏惧、痛苦,甚至引起情绪崩溃等心理创伤,就不得不去甄别,是不是已经陷入了对方的冷暴力陷阱。

冷暴力八个阶段

\1. 在热恋喜悦阶段,沟通减少,偶尔发信息给你

\2. 你不主动,他不主动联系你,你情绪敏感,陷入自责

\3. 你质问他为什么沉默,他通常否定,并适当安抚你

\4. 你决定分手,他会很纠结的祈求「要你再给一次机会」

\5. 你们的关系开始缓和,但这只是假象

\6. 他又开始打电话不接,发消息不回,甚至完全消失。

\7. 你已经疯了,纠结对方还爱不爱自己,每天都很痛苦

\8. 最终你熬不住了,提出分手,他还委屈、不舍

如何区别对方是「性格沉默」还是「冷暴力」?

性格 vs 引发场景

审视他的性格,在生活、工作多数场合下,看他是否属于滔滔不绝的不逃避性格,却唯独在跟你对话时,发生躲避性质的不说话。

沉默不一定是冷暴力,也有一部分人会因为受限于个人能力,缺乏面对、处理矛盾的技巧、沟通的能力,在遇到工作或生活中的困难时,选择暂时性用不说话来回避,不去沟通,但这个时间不会很长,经过短时间调整则会恢复。

从引发场景上分析,冷暴力多在发生在冲突、争吵后,你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于是他用不回应,展示喷怒,对你进行惩罚。

突发性 vs 持续性

两者都具备突发性,但冷暴力具有持续性,沉默事件则没有,冷暴力不会随着时间消失,当你再次触及到某些对方的不满时,他依旧会用同样的方式,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动机 vs 获利方

施暴者通过」精准打击「弱势方,占据亲密关系主导地位,成为获利一方。

沉默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爆发更大的冲突,获利方为男女双方。

怎样停止对方的冷暴力行为?

首先,你不可能阻止,除非他愿意才会停止。

冷暴力不会随时间自己消失的,认为自己能改变对方这个行为更加可笑。在施暴者自己愿意的情况下,结合专业心理治疗,才会有痊愈的可能。

在了解有效的对抗方法前,我们先走进施暴者的世界一探究竟。

哪些人可能是冷暴力的施暴者呢?

1、极度自我,情感中的索取者

感情中,我们把人分成两种类型,一个是 giver,给予者,另一个是,taker,索取者。

极度自我的索取者,以自我利益为行为驱使,同时兼具敏感、自卑的内在特性,在处理矛盾时,不想说,就不说,照顾对方的情绪是不可能的。

2、认知上严重缺憾,缺乏同理心

人类的悲喜是共通的,这句话适用于绝大多数人。

但有一类人,在认知层次上存在天生的缺陷,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梦的解析》里,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女孩,父亲去世了。葬礼上,女孩突然看到一位男士,好潇洒好英俊,女孩心动,爱上了这名男子。没过多久,女孩的姐姐,突然被人杀害。

警方侦骑四出,火速破案,抓到了凶手。

凶手就是女孩,是她杀掉了自己的姐姐!

可这是为什么呢?

杀人动机是什么?如果你问正常人,正常人猜不到。就算你告诉他,他也可能想不通,但监狱里的杀人犯,会直接告诉你正确案例。

杀人犯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思维模式、行为逻辑也是一致的,但正常人与他们不同,情感的知觉天差地别。

他不理解你内心的苦闷。

3、强势一方,随意的感情态度

用冷暴力者存在两种可能:

其一,经济、外貌等繁衍价值占据上风,异性趋之若鹜;

其二,繁衍价值一般,对现在的情感伴侣不满意,于是采取随意态度,让你丢掉底线,被稳稳拿捏。

4**、严重的拖延倾向回避型人格**

用冷暴力逃避现实,拖延面对矛盾,拖延解决问题,知道对方在等他的回应,他偏偏不做回应,让你永远处于一种等待的状态中。

男生的冷暴力代表什么?

所有的冲突和问题,都有化解的方法,但是他为什么偏偏选择冷暴力?

他对我施行冷暴力,是不爱我了吗?

其实冷暴力的本质,不是爱与不爱的问题,是这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他对待感情冲突的真实反映,身为弱势的一方,你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对方是能和我长期走下去的那个人吗?

你为什么会被冷暴力?问题的答案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什么样的人,容易遭遇冷暴力?

大部分遭遇过冷暴力的人中,存在一个重合度奇高的共同特征:内心自卑。

唯唯诺诺的弱势方、侃侃而谈的成功人士,内心都可能是自卑的。

心理学上讲,一个人是否自卑,跟他的能力大小、优秀程度没有直接关系,而跟他早年不良的亲子关系有直接关系。

很多父母本身不够优秀,却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而是用一种苛刻的、完美的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父母不良的教育模式导致了「虐待」型的亲子关系,「因爱之名」造成一个人错误的世界观,他们用别人的标准定义自己,即集体标准,非自我标准。

成长中缺乏认可、肯定的小孩,会失去自我角色认同感,他们不满意自己,可能要在很长一段事件内,在头破血流中寻求别人的认同,包括在情感中,哪怕面对一个有人品问题的渣男。

如何有效对抗伴侣的冷暴力情绪:

1、建立清晰的个人边界

保护自己的内在需求,沉住气思考,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伴侣?放弃能改变对方的幻想,停止讨好行为,照顾自己的情绪,做让自己惬意、舒服的事。

扭转成就动机,从「避免失败」→「追求成功」

不要被对方的情绪引诱,和对方比拼沉默,克服焦虑,把注意力放回自己。

2、积极的心理、行为

选择恰当的时间、用正确的语气,不含蓄不拐弯抹角的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比如:「如果有矛盾,我接受沟通来解决,如果是我的问题我可以道歉,但我不接受沉默,玩冷暴力,告诉我你内心的真实想法。」

如果对方还是无动于衷,那你就要干脆利落的发「分手,互删」了,被为渣男找借口,这也说不定是他逼你主动说分手的策略。

不指责、不求饶、不纠缠,跟渣男比输赢,你从一开始就输了。

反思:支撑爱情走到最后的是什么?

爱情走到最后,不是靠爱来撑着,是靠双方的理解、责任心和自律。在发生冲突、矛盾时,如果他没有修补感情的意识、行为,你也别指望能和他有个幸福结局。

冷暴力以一种无法言说的压力把人笼罩起来,让人不寒而栗。

遭遇冷暴力,千万别骗自己,大概率的情况下,喜欢用冷暴力的人大多非你不可,甚至已经有了新欢。

意难平的爱情故事可能每天都在发生,但冷暴力的故事不值得定义为「意难平」,及时止损的成年人进度条要拉满。

人类已经进化了上千万年,人也没有那么脆弱,承担得了被分手,懂得用理智来为幸福作抉择、取舍。

人均年薪百万的世界里,如何不焦虑?

焦虑是因为从「不确定性」寻求「确定性」而产生的,当你把视线聚焦到没发生的「未来」,去担心一系列「不确定」事情发生时,紧张、恐惧等一系列情绪便产生了。

可偏偏人生无常,不确定性就是人生的本质。

说点实在的,我今年三十岁,未婚,身在帝都。

没有年薪百万,也没刚下飞机,手里没有几个亿的项目,家里也没拆迁,没车没房没户口没对象,知乎底层,不愧是我。

说起焦虑、丧这事儿,我自认为很有发言权了,但节前回了一趟老家,看完爹妈,我又突然觉得没什么可焦虑、丧的了。

这趟探亲之旅,我发现:家人的焦虑指数、「丧」指数,随着年龄递减。

奶奶,1940 年出生,身体健康,手里有几万存款,每天遛弯、吃饭、看电视,她没有一点焦虑感,和「丧」字更是没有一丁点关系;

我爹,1968 年出生,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实现了阶级跃升。想他当年初中毕业,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村里小伙,经一番耕耘,竟然也在市区买了房、车,后来,孩子也都读了不错的大学,且毕业后不在家啃老,他现在身体健康,还在持续赚钱,实在可喜可贺!

但他也焦虑,有时候也叹气,感慨一下自己人生不值得,也时常看着不争气的女儿(我)对我说:「诶,爸爸没有让你成为富二代。」

我,1990 年出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跟随我爹挣钱的脚步长大。可是,毕业后,我间歇性焦虑,也经常性想「躺平」,特别是知道小 B 年薪 100 万,年龄的小 C 升职加薪把我甩在了后面,朋友圈里的小 H 大牌包小手表,外出旅不完的游满世界跑……

甚至连隔壁小区的张二丫都比我强,因为今年就在上个月,她生完了三胎,我俩同龄。

呵呵,咧嘴憨笑。

在一众家人中,明明生活的物质条件更好,受到的教育程度也更高,甚至生存在国家更好的时代的我,荣登焦虑顶峰。

是我做错了什么吗?

并不是,焦虑不是年轻人的原罪,但却在工作、生活中,和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

直面焦虑

从焦虑产生的根源来看,我们可以洞悉一二:

自古以来,寻求安全感、确定感是人的天性,在人类 1400 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焦虑恰恰是出于保护目的而产生的防御机制、生存本能。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大脑底部有一个杏仁状的脑结构——杏仁体(amyRdala,又叫杏仁核)。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杏仁体开始工作:

首先,接收信息,转化为大脑能理解的语言,告知人进入警戒状态。如果无法确定安全性,信息会选择另一条路径使人陷入不安。通过进一步分析,依旧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杏仁体便会发出警讯,激活下视丘、脑干与自主神经系统。

可以说,出于保护机制,大脑放大了一切不确定的危险。

比如,在户外遇到恶狗,大脑会自动放大被撕咬、产生剧痛、甚至死亡的恐怖画面,通过潜意识作用,让我们停在原地,避免引发恶狗主动攻击。

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大脑无法准确区分「涉及生死的真危险」与「人生常见型的挑战」。

这时,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调整大脑的「过度保护」:

面对外界不可控的事件降临,一味「停在原地」不可取,躺平只能让我们没有翻身仗可打,哪怕咸鱼也有个翻身的梦想,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

「确定性」与「可能性」无法并存,去掉一切「不确定性」,也就失去了未来可能产生的所有机遇,从而失掉书写人生新篇章的「无限可能」。

适度焦虑有益于成长,所有的焦虑,都是因为想要变得更优秀,坦然接受现实,拥抱变化,别错过机会,人生比想象得短多了。

毕竟,让你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你也不会甘心,这太索然无味了。

意识到焦虑可控 or 不可控后,接下来尝试改变自己与客观之间的关系。

从客观实际的三个维度思考,请审视自己:

① 人生梦想(欲望)过高、过低

② 自己的先天条件(优势、劣势)

③ 自己的能力边界(现状、可拓展的)

首先直面自己的焦虑,你在焦虑什么?

王小波的一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得不到想要的,不满足于眼下拥有的,寻求改变又充满迷茫设定了超出自身先天条件,能力边界的「超级目标」,便产生了:

(收入年均百万的时代,我拖了后腿)

对追逐人生目标表现出的消极、无能为力,于是:

(人生不值得,躺平可好)

面对现实,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可以怎么做:

(我怎么这么没用,一点小事都做不好)

个体情况各不相同,建议通过逐个书写的形式,把内心令你感受的焦虑写下来,具体到事件,越详细越好,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

焦虑的常见类型

一、现实型焦虑

具体事件引起焦虑,神经症性焦虑则是对未知危险的担心,产生于对外界危险的知觉,一旦危险消除,焦虑会随之缓解或消失。

比如,容貌焦虑,担心不被异性喜欢,或经济环境差,赚钱效应不好,过度担忧自己失去工作、缺少金钱、物质,被周遭人瞧不起。

灾难性的思维方式催生出——过度担心。

灾难性思维:把事实和想象混淆一体,并不断以最坏的心理猜测,单向发展推断,从而得出让人心惊胆战的结论,产生巨大的恐惧绝望和担忧。

一般,这种思维经常性伴随「如果/要是……怎么办?」的字眼。举例:「如果我男票出轨了怎么办?」,「如果孩子叛逆吸毒怎么办?」

如何修正「过度担心」?

明确焦虑的事件后,积极扭转焦虑化思维,可以缓解、甚至逐步治愈焦虑。

① 将不确定问题的描述转化为肯定陈述

比如,「如果我男票出轨了怎么办」→「我认为我男票出轨了」

② 评估担忧事件发生的真实概率

可以沿着这样的路径思考:担忧事件的可能性有多高?有客观条件支撑吗?如果发生了最糟糕的情况,就真的一点应对之策都没有了吗?

③ 用符合现实的判断修正自我评价

从客观实际出发,客观评价现实状况与自我,适度减少内心对抗,提升对焦虑情绪的「耐受度」,以防止自我情绪对抗引发的更多心理问题。

二、病理型焦虑

无具体原因的感到紧张不安,无现实依据的预感到灾难、威胁或大难临头,发作者陷入主观痛苦中,包括胸部不适、心悸、气短等,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需要药物治疗并配合心理治疗,请积极就医,不再赘述。

接上,什么在影响你自我评估的准确性、客观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 1954 年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是每个个体在缺乏客观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

这就涉及到了「比较」的另一个重点: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

简单说来,就是和谁比?

我今年 30 岁,每个月工资 5000 块,这个收入是高还是低呢?(比较范围,仅限于工资)

考虑到影响收入最主要的是地域区别,假设如果是在北京工作,每月 5000 块的工资显然是拉跨的,但如果把地域换成四五线小县城,那么这个工资收入,实在是非常不错的。

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觉得焦虑的,并不是来自于比较,而是比较对象出了差错。

我和朋友曾经讨论过一个话题:

朋友:「如果地球爆炸,进入末日倒计时,很多有钱人、政治家等精英都去了外星,我们普通人就只能原地等死,真可悲。」

我:「去了外星也不见得开心,人类的优越感是需要衬托的,原本你有一个亿是个富豪,可当你发现身边都是坐拥几十亿的,你又成了穷人。」

仅仅想象自己置身天堂,是无法带来满足感的,同时,你还得想象别人深陷于恐怖的地狱。

比起天天冲浪看别人年薪百万,家产上亿,爱马仕集齐随便背,可能看看非洲某些国家的真实生活、难民电影,心里会好受很多。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反驳,我看了也没用,我的眼睛就只会往上看,我周围的人不是家里拆迁,就是天赋异禀,985 院校打底,再不济也是个白富美、高富帅,人家也能占据两个字啊!相较之下,我真是抬不起头。

朋友,你是晋惠帝本尊吗?为什么你能理所当然的问出这种「何不食肉糜」的话?

即便身边的人如此,这个世界也不是每个人都是如此?人生艰难,何时何地都要找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

那你可能继续反驳:我不和别人比了,我就和自己比行不行?前年每月挣 5000 块 ,今年每月挣 6000 块,也算是有进步?物价都在飞涨呀。

不得不承认,认识自我分内部和外部,就「比较」这件事情来说,不管怎么比,伤心似乎总是难免的。

外部比较时,人受慕强心理的影响,总是会和「闪闪发光」的大人物比较,他们是金字塔顶层的,而不是下边的普通民众。真正到了自我比较的时候,你的比较对象还将是想象中「优秀」的自己。

但这里,极有可能会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

哥伦比亚大学动机科学中心主任 Higgins, E. Tory 在 1983 年提出了「自我差异理论」,在这一理论之中,「自我」被分为为三方面:

理想自我:个体希望自身具有的特性

应该自我:个体认为自己在有关承担责任和义务方面具有的特性

实际自我:个体认为自身实际具有的特性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自我评价」,可以来自两个不同的立场,也就是本人的立场和其他有密切关系的他人立场(父母、好友等),今天我们只讲本人角度立场下的自我。

在这三面「自我」中,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都存在一定偏差,继续列举上面的例子:

实际自我:每个月工资 5000

理想自我:爱马仕自由

这种自我差异之下,「我」会非常容易沮丧,充满着强烈的挫折感,很容易逃避式「躺平」。

这一方面来说,我爹的情况比我好一点:

我爹的实际自我:农村小伙子城里买车买房,孩子读了大学;

我爹的理想自我:阶层大飞跃,成为「富一代」

可以看出,他的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差距,但是回到事实,他还是实现了人生的进步和小阶层的跨越的。

而我的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就有点恬不知耻了(上面已提,没脸不复述)。

那么奶奶的呢?来看我和「比较学」大师的一段对话:

我:「奶奶,你看三奶奶,每个月都有退休金。」

奶奶:「哦,可是她没儿子,不像我,儿女双全。」

我:「奶奶,你看许奶奶,每次都打扮的好精神。」

奶奶:「哦,挺好看的,不过她体格没我好。」

我:「奶奶,我觉得不开心。」

奶奶:「咸吃萝卜淡操心,天天三饱俩倒,你还要啥?!」

由此得出:

奶奶的实际自我:吃饱穿暖有存款

奶奶的理想自我:吃饱穿暖有存款

完美一致,完成了自我实现的闭环,绝绝子。

修正存在偏差的自我评价,面对时代造就的膨胀化人生理想,一方面提升能力,一方面平衡欲望,那么你应对生活、事业会更得心应手一些,这种「掌控感」也会帮助你克制焦虑情绪的生长。

结尾,借用爱比克泰德的一句话:「对于不可控的事情,我们要保持乐观,对于可控的事情,我们需保持谨慎」,送给每一位日常性焦虑的朋友。

接受开放性的选项,祝你在追求成功人生的道路上,多一份人间清醒,不被焦虑所困。

搞懂这些规则,畅行职场无压力

电视剧《知否》里面,明兰去看张大娘子,跟她说自家祖母身边的一等女使,房妈妈的奋斗事迹,总结下来:人生过的好坏,无非就是,一命二运三本事,这三者,只要得其二,便一生顺遂。

职场也如此,命、运、本事,三点但凡占两点,绝对躺赢。

命、运这回事儿学不来,不管是顶级教授还是玄学大佬,谁也教不了投胎和改运的事情,能够掌控的,只有自己的本事了。

如何成为一个「有本事」的职场人呢?

职场是一个复杂的成人世界,牵扯到了最最实际的利益纠葛,有团队奋斗,也有相互掣肘,互撕大战。

我初入职场时曾经踩过很多坑,吃过许多亏,也见识过很多拼家庭、拼关系的人。

但我始终认为,在职场中,最终拼的还是自己,被风口吹起来的猪,始终是猪,过了风口,是猪,是鹰,一眼就能看出来。

一、谁在控制你的职业生涯走向?

你一定听过类似的抱怨:

XX 没什么真本事,就是会拍马屁,走狗屎运!

他能做到今天这个位置,就是早生了几年罢了!

他要是没那个爹,能有这样的成就?!

「酸话」背后,真话只有一句:如果本人愿意「去拍马屁」、「早出生几年」、「有个好爹」,我也可以做到,甚至比那个人更强。

这类型的人,大多有着明显的外控倾向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朱利安·罗特,在「控制点理论」中指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着不同的解释。

① 外控者:

把自己的行为结果,归为运气、命运或者他人力量的影响,这种人持有外控点的信念。

② 内控者:

把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的选择及个性作用,他们具有一种内控点的信念。

简单理解,每个人体内拥有一个「控制点 」,作为人格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控制点将影响你所有情境中的行为。

受到内-外控制思维对行为的影响,大家在面对同一情境时,采取不同的行动,从而导致不同的结果。

那么,谁才是你的职场生涯的控制点?运气?领导?还是你自己?

例如,一个岗位,同时进来几个新人,他们的学历、谈吐、个人能力,没有明显差距,均符合招聘标准,但过了一两年,这些人出现严重分化,有的人逐渐独当一面 ,但有的人却成为公司的边缘人物,甚至被开掉。

相比于外控者,内控者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1)获得信息的能力更强,以便在将来类似情境中改进自己的行为

2)更主动地改变、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3)更看重内在目标成就和内在技能提升

4)可以抵制他人的操纵

积极主动、目标感强、自我技能提升、主动思考,这些正是一位优秀职场人的必要品质。

二、如何构建可实施的、适合个体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不是写工作汇报 PPT,不必写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词汇,从个人最真实的情况出发,也不要互联网轰炸的信息洗脑,非要立志当首富,建立商业帝国,其实,大佬们一开始也没想过这些。

在职场中,职业生涯大体上分两种类型:

  • 某一个工种的专家

在专家之中,又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对内,有着专业的金刚钻,但是相对不擅长对外打交道,属于技术型;对外,比如公关、销售一类的,就得长袖善舞,八面玲珑;

  • 管理岗位

    要求你具备组织能力,协调员工各司其职,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创造业绩。

这两种岗位,有不同的素质要求,甚至是性格要求。

如果你性格内向,根本不喜欢和人扯皮,也不喜欢去搞关系,那就选择不需要交流的领域,或者交流局限在内部的领域去工作,踏踏实实的扎根下去,做技术派大佬;如果你平时嬉笑怒骂,从小到大具备的「社交牛叉症 」,那么选择对外、对人领域的发展,会更事半功倍。

在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领域之后,初入职场的三年到五年内,尽可能完善专业能力,做出漂亮的项目,搞清楚自己工作领域上下游的合作关系。

在此基础上,如果叠加一些对外沟通的技巧,或一些管理能力,绝对会成为求职市场上的爆款、抢手货。

三、职场上最真实的「潜规则」

公司有制度,职场有规则。

区别在于,公司的制度是写在纸上,职场的规则,在人与人的相处中。

这些规则总结下,只有十二个字:

闭紧嘴,多做事,拎得清,有态度。

注意:这些规则我们只讨论相对普遍的规则,请不要拿个体案例抬杠。

l 闭紧嘴·拎得清

1)不要越级汇报、不要越级汇报、不要越级汇报!

小王是个自认为有才干的小青年,入职大厂的第二天,就写了邮件给事业部的老大,反馈项目不行,干不下去了,再不改,早晚完蛋!注意,即便公司倡导的是扁平化管理,小员工无法和老大直接对话,是职场心照不宣的秘密,果然不到一个月,小王就被开掉了。

有想法,务必请和你的直属领导沟通,但如果大老板是你爹,这话当我没说。

2)建立边界感:同事和同学、领导和老师不一样

你办公室有没有那种特别热情的同事?喜欢说个没完,刚入职没几天你就背拉着侃大山,他们还偷偷跟你分享领导的八卦?

如果你是个喜欢和人家聊八卦的人,记得学会闭嘴,不要随意和同事八卦,交浅言深是大忌,讨论薪资也是大忌。

同事不是同学,在某种程度上,同事存在着或明或暗的竞争关系,升职加薪的人就那么几个,你品。

如果领导和你说,「你和我的朋友 or 兄弟姐妹很像,我不止把你当同事,还是当做自己的朋友』一类的话,也千万别感动,在意就上当了。

员工和领导的关系本质是:

你是他的下属,他对你的期待的超额完成 KPI,这些话,只是为了让团队氛围更和谐,所谓谈关系,好做事,很多话,听听就好。

搞清楚职场关系本质,拒绝语言大忽悠。

3)保持中立,拒绝站队

作为小职员或者初入公司的人,在没搞清楚每个同事的底细前,绝对不要站队,想着背靠大树好乘凉,小心一个雷劈下来,自己先成为炮灰,如果有人暗示你,你只需要表示一切为看公司,表忠心就行了。

4)不要办公室恋情

大多数公司都不会明令禁止办公室恋情,但是也不会支持,从个人角度来说,办公室恋情的结果很可能是感情不成,还丢了工作。

相信我,和前男/女友坐一个办公室,就算你俩无所谓,你们的现任呢?

l 多做事·做好事

这一部分属于职场上的硬核指标了,其实要说的不多,做就行了。

1)快速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要二十岁就躺平做咸鱼

你掌握再多规则,都不如有真本事来的实在,除非家里有让你躺平的本事,不过靠人不如靠己。

2)和领导意见相左时,维护领导的权威

没有一个领导会喜欢和提拔天天和自己抬杠的下属,有些事情可以私下说,或者用多次数据对比来事实说话,千万别逞一时之勇。

3)阶段性和领导汇报工作进度,沟通后续工作

这个更简单了,一方面可以了解领导对你的工作需求,更要防止自己随意「被背锅」,明确责任体系。

l 有态度·不做软柿子

出来工作,你选择公司,公司选择你,公司、领导不比你高贵,你也没低人一等,凭本事挣饭吃,不丢人,不管是对领导还是同事,大家彼此间保持尊重、平等的态度,大家都做个人就好。

1)学会说「不」

这一条,主要是针对一些老油条和没皮没脸的同事,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或者把一些自己的工作分给你,甚至美其名曰锻炼你的能力,对于这些,你直接拒绝就好了,可以这样说:我确实想帮你,不过呢,我还有 XX、XX、XX 等事情着急做,你这个肯定得下周了。

如果下周他还问你,你就接着拖,又接到了领导的新任务,时间安排不开。

2)谁都不能贬低你,拒绝职场 PUA

我们事业部的某个部门的男同事,一周五天,至少被自己的领导骂三天,而且是那种声音巨大,整个办公区域都可以听见的那种,言语极其粗鄙,包括你就是蠢、笨、这种烂东西也敢给我,你的脑子得回炉重造……等等词语。

起初,男同事还会申辩两句,领导会立刻说,我都是为了你好,你得在压力下成长云云,何况你做的确实不行,也就是我,你的考核评级才能得个 C,换了别人早就走人了……

到了后面,领导「批评」照旧,男同事渐渐不说话了,后面据说得了抑郁症,辞职了,领导还在位子上。

如果领导或者同事的话让你觉得不舒服,一定要及时的沟通表达,如果对方使用了一些侮辱的话,该录音录音,该举报举报。

3)打扮得体,表示自己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修养

先敬罗衫后敬人,现实中就是有很多人看人下菜碟,穿着打扮得体,也会给同事们留下好印象,不过量力而行,不要冒充富二代,白富美,也不必奢侈品加身。

四、背靠大树,如何赢得领导的青睐?

中国人情社会的标签,让大部分人误以为,靠搞好关系就能平步青云。

这很容易走到一个误区,良性的人际关系,靠溜须拍马远远不够,保持独立自主,做到互惠互利、强强联合,才会拿到更多筹码,职场总是最残酷也最善意。

关系中的存在一条铁律:循环越多,事后负担越多,而交易关系,是最多正向循环,最少事后负担的一种关系。

你和上级领导之间,本质上是一种交易关系,从这个角度看,「和领导搞好关系」的课题有些流于表面,纯感情类关系无法长久维系,你可能也些感知了,比如恋爱、婚姻。

如果把升职加薪、如鱼得水设定成攻克的目标,「和领导搞好关系」只是第一步,「如何服务好客户」更具现实意义。

一、增加交互频率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个现象叫「人际吸引」,指的是人际关系中的肯定状态,个体与他人之间发展出相互亲密,细分为外貌吸引、品格吸引、才能吸引等。

1. 外貌吸引

在进化心理学的研究中,喜欢好看的人,是刻在人类基因中的选择。研究发现,人类在进化的初期,为了生存、繁衍、传承,必须找到健康的同伴,没有医学的辅助之下,外貌就是挑选标准,事实证明,面色红晕、身材匀称的一类人,更具有活力、创造力。

英国的毒舌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有一句名言:「只有浅薄的人才不以貌取人」。

比起精致的五官,个人气质、身体形态、内在审美叠加在一起发挥更胜一筹的作用。

作用力是相互的,内在影响外在的同时,外在也会影响人的工作心情。

比较懒惰,个人卫生邋遢的人,比如不爱洗头,衣服换洗不勤等,印象分就降下来了,就得努力克服下;也有些人可能天生审美不佳,网购虽然很方便,但寄过来衣服很可能不适合你,建议你多去线下商场试穿,你一定会买到更多质感的服饰。尝试把自己装扮出韧性、谨慎、或是自带温柔,多参考线上穿搭博主,成套购入的服装会更节省精力,也不容易出错。

2. 接近吸引

人际吸引中有一种明显的吸引就是接近吸引。

接近吸引主要指的是个体在物理空间上的临近性,也就是我们常说「近水楼台」,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见面频率更高,彼此之间更容易熟悉、了解。

现在很多公司都推行「扁平化」管理,很多领导们和员工坐在一个共同的工作区域,甚至就在你的隔壁、对面,但无需担心,地理位置的远近不是走近领导的决定性要素。

一般情况下,员工和领导的关系分为两种:远而亲、近而疏。

远近都不重要,我们要努力达到「亲」的状态。

① 拉满领导的安全感

领导作为公司部门的组织者,需要掌控每个员工的工作进度,了解项目的进展动态。如果你有主动汇报的意识那就太棒了,定期汇报工作,同步自己的工作进度,遇到具体困难及时反馈,在领导向你交付某项工作时,尽量给到完成的大概时间,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必有回应。

② 满足领导的虚荣心

想从领导处学到工作技巧?用示弱的态度,虚心请教他,这会极大的满足对方的虚荣心,也会让他在意识里扮演老师的角色,教授你更多。如果对方耐心解答了你的困惑,记得及时表达感恩,请吃饭或送一些小礼物都是很棒的。

③ 提供足量的情绪价值

无论是恋爱还是职场,情绪稳定的人会更讨喜,遇到矛盾和分歧时,不要直接反驳,成全上级的权威感。

很明显,领导会更偏爱那些开朗大气、积极向上、心思简单的人,行动别畏畏缩缩,说话适当放大音量,同时不要语速过快,会显得性格急躁。

和领导交流中,别吐槽你的同事,甚至是不相干的人,汇报工作也别泄露的个人情绪,你们的物理空间可以近一点,但是心理空间还是要保持一定距离,对领导掏心掏肺在过来人眼里看,充满傻气。

恐惧、排斥和领导接触,就意味着,失去被赏识的机会。

3、相似吸引

相似吸引的几种形式:

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

兴趣、爱好、信仰等方面的相似

民族、教育水平等相似

社会阶层、地位的相似

年龄、经验的相似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会被相似的人吸引,相似度越高,相互吸引的概率也越大。

但是,人格的独立性以及个人独立思考的习惯更重要,不能因为「相似吸引」,就变得和人云亦云,领导说什么你都点头,提供客观、理智的思考建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拓展交互深度

纯粹和领导谈感情、攀关系,是愚蠢的,相互受益,关系会更深入、持久。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他曾提出了「帕累托最优」的概念:

不减少一方福利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增加另一方的福利。

之后,帕累托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在不减少一方福利的情况之下,通过改变现有资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这就是「帕累托改进」原则。

你好,我也好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帕累托改进」的方式,在不损害领导的利益下,利用一些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收益。

举例:领导交际手腕高明,情商一流,那么,你可以想办法多争取一些和领导外出的机会,通过实战来学习如果提高职场中的交流方式。

职场上的「帕累托改进」,往往建立在「人际吸引」的基础之上的,领导的收益能保证不被损害,属于「输出」状态,而输出状态,分为主动输出和被动输出,一方面,你本人善于学习,还有一方面是领导帮助你。那么,如果你刚好具备一些能力优势,那么领导对你另眼相看的概率会大很多。

但如果,你想和领导有更多的外出机会去学习,也要注意分寸,属于领导的比较私密的资源问题,就不要再积极主动了,每个人都喜欢有边界感的人,领导更是如此。

畅行职场上最大的原则是什么?

我和数个大厂的 boss 聊过这个话题:

你手下有一个重要岗位出现了空缺,你非常着急有一个人进入到这个岗位,此刻有甲、乙两种人供你选择:

甲:工作能力超强,一打八,但是锋芒毕露有野心,对你的忠心只有百分之五十;

乙:工作能力普通,一个顶俩的级别,但是对你非常、非常忠心;

你选择提拔哪个?

我以为 Boss 们会先选择甲,因为岗位重要又急需人手,不十分忠心也不要紧,等业务顺畅了再换人就是了,可现实是 Boss 们都选择了乙,关键岗位,可以慢,但必须稳。

对领导保持忠诚,忠诚是比能力更加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世界上很难有不可替代的人(特别是对于普通人而言),但找一个对自己忠诚,且自己愿意相信你有一定能力,且很忠诚的人,非常不易。

可以开诚布公说,你想在公司有所作为,做出成绩升职加薪,和领导站在同一立场是唯一选择。

这里也要注意,擦亮眼睛跟对人,注意挑选培养型领导:

工作效益差的边缘部门领导、管理能力差、情商低、两面三刀、人品华而不实的领导,都会造成员工离职率过高不下,要注意甄别,及时止损。

另一种压榨型领导,喜欢让你做事,但不等于要提拔你。如果他跟他的上一级属于共同利益体,窃取了你的工作果实,入职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能力、薪资方面的提升,必须考虑及时止损。

跟对领导才能有未来,如果有幸遇到品行和能力都不错的上级,且行且珍惜,不挖坑,不站在领导的对立面,共同发展的同时自己也要具备良好的品行,要想在一个行业长久的发展,走上更高的位置时,比拼的不仅仅是能力,更多是人品。

打工不易,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