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投票的消费者力量——消费者主权

前面的文章,我们讨论了谁是市场的掌控者的问题。我们从价格怎么来的角度,详细论述了,是消费者而不是企业家决定了市场的发展方向。但是,也留下了一个尚未说清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企业家决定生产什么,而消费者也只能购买企业家生产出来的东西,这哪有掌控市场的感觉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已经说过,企业无法直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预测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所有的方法,都不可能完全了解消费者那些复杂甚至微妙的需求。企业家们各显神通,根据自己的了解程度,生产出产品供消费者选择。这实际上就是企业家的生产决策过程。

而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之时,他们又会怎么做出行为呢?这个问题看上去有些幼稚,这有何难?他们就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买不就得了。这么说也没错,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其中的细节。**消费者一方面会评估商品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会评估定价是否划算。**也就是定价要求的货币量的价值排序,是在商品带来的满足之上还是以下。消费者就是根据这样的价值评估,最终做出自己的消费决策。

我们进一步推理,如果大量的消费者都选择购买某种产品,则说明这种商品给大家带来的满足高于定价要求支付的货币。反之,如果消费者对某个企业家推出的产品并不感冒,购买者寥寥无几。很显然这就说明这产品不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或者只能满足少量消费者的需求。这种情况下,我们之前讲过的一个决策工具—— 经济计算 就要发挥作用了。**企业家会根据销售情况,结合相关成本支付的货币当量去衡量他是否盈利。**获得货币利润的企业家,他所能使用的 资本 就会增加,他就能有更多的资源去尝试继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亏损的那些企业家,他们就只能调整生产,尽量尝试让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谋求维持他们的资本。而如果他们持续的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最终的结果就是把可供他们使用的资本消耗殆尽,最终退出生产者的行列。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对市场的掌控,并非按照 支配型连接 **那样直接发号施令。他们依靠的是用自己手中的货币,通过自主的选择购买商品让满足他们需求的企业持续经营、做大做强;同时又通过不去购买某些商品,让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企业亏损萎缩乃至失败破产。**当我们看到一个企业家在公司中发号施令、调配资源,似乎威风凛凛、说一不二,以为他们就像一个帝国的王者。事实上,他们绝不敢违逆消费者的意愿,随意生产对消费者无用的产品。因为一旦被消费者抛弃,无论曾经多么辉煌的企业,都将风光不再。而消费者只需按照他们自己的偏好来选择商品。不论企业家在生产过程中付出了多少努力、支付了多少成本、克服了多少困难,都不是消费者在购买他们产品时考虑的因素。在这个意义上,与企业家相比,消费者到更像是冷酷无情的独裁者,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

**有人把消费者这种使用按照自己意愿使用自己的货币选择商品,进而保留或者淘汰企业与企业家的行为,称为“用脚投票”。而这种“用脚投票”所产生的力量,是市场的根本力量,我们可以称之为“消费者权利至上”,不过我更喜欢另一个称呼——消费者主权。**有朋友说这个名称有点儿概念实体化的嫌疑,不过我想只要大家理解了消费者“用脚投票”的过程,就不会陷入概念实体化的陷阱吧。

理解消费者主权,有三点细节需要大家务必注意。

第一点是,要始终记住,**不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家,都只能依据自身所有的现实条件进行选择与行为,超出自身条件,无论你的想象有多美好,对现实世界都没有任何用处。“消费者主权”并非一种虚无的无限之物,它必然面临真实世界的各种限制。**所以不论消费者可以如何肆意妄为,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还是消费者受到了各种限制。实际上,在市场体系中,能限制他们的只有自然法则和经济规律。但是,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就是因为很多供给者认识到,消费者也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于是,他们不是想着改善自己的产品,让产品贴近消费者需求,而是试图改变外部条件。于是我们就看到,很多所谓的“企业家”,使用各种手段打击竞争者。现代尤为常见的是,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要求政府强制力量介入市场,打击竞争对手,从而让自己的产品获得更好的销售。但是,此种行为,并非企业家行为,他们也不是在执行市场的 企业家功能 ,更不是市场的固有特点,而恰恰是反市场与反企业家行为,他们在破坏市场,损害消费者主权。大家千万不要看到这些行为的存在,就认为企业家就是邪恶的,或者市场是有害的。这些人可以说就是供给者中的害群之马。

下面的**第二点细节可以说是第一点的延伸。消费者主权,在客观规律和事实的限制外,不应有其他任何限制。自愿交易是消费者主权的重要保障。**但是,一项基于某种原因禁止交易的行政命令,就可以轻易的打破这种自愿交易。比如一些限购令,导致的一些买卖双方都同意的交易无法达成。其关键原因就是支持行政命令的是非市场的强制力。这种力量本来应该用来对付那些破坏市场的行为,但是如果没有正确观念的支持,同样也能用来损害消费者主权。但是,千万注意,这种对于消费者的损害,同样不是来源于企业家。

第三点要注意的细节是,我们前面用“投票”这个词来形容消费者的行为。似乎消费者用货币投票就像政治领域的选举一样,然而事实上,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大家千万不要望文生义。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对于选举中的投票,只有获胜方的选票才真正发挥作用,获胜方的政治理念可以被实施,但是失败一方则会被遗忘,甚至可以说成为被压迫的一方。但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方式,不论是选择把货币投给谁,甚至谁也不投的“弃权”,都将对市场的运行产生影响。在市场上,没有任何一张“废票”,消费者的任何选择,都将成为改变市场的力量之一。

到这儿,我们算是把消费者主权的知识讲完了。读到这里的朋友,我想只要充分理解了前面描述的市场过程,就不会再认为消费者没有任何权利,只能在市场上任人宰割。也就不会再被消费者只能按照企业家生产什么,他们就只能买什么的表象所迷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