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小说第16季:人类竟然是靠偏见来理解定义世界

为什么人类是靠偏见理解世界?

“催产素”又叫“爱的荷尔蒙”。关于这种激素,我们一般的了解是,它与信任、表达、亲社会性有关。

很不幸的是,科学家发现,它的疗效只发生在那些被你界定为“我们”的人之间。当对方是那些被你界定为“他们”的人时,催产素反而会让你对他们表现出更多的恶意和恐惧,你的攻击性更强,而合作性更少。

“电车难题”假设你看到一辆刹车坏了的有轨电车,即将撞上前方轨道上的五个人,而旁边的备用轨道上只有一个人。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五个人会被撞死。你手边有一个按钮,按下按钮,车会驶入备用轨道,只撞死一个人。你是否应该牺牲这一个人的生命而拯救另外五个人?

一般来说,人们都愿意以一个人的生命为代价拯救五个人的生命。但如果你给备用轨道上的那个可怜人取个常用的名字,再给实验对象注射催产素,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如果你给那个人取个常见同国人的名字,实验对象就不大愿意牺牲他一个人来救另外五个人;但如果这个人的名字普遍有敌意国家的名字人们则很轻松地就会做出牺牲他的决定。

这是斯坦福大学生物学与神经科学教授在《行为:关于人类最好与最坏的一面的生物学》一书中提到的一个案例。在这本书中,他想要探讨一个关于人性的根本问题,为什么人类一方面可以互相屠杀,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无私的善意?我们本性中的一面注定要战胜另一面吗?“我们vs他们”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章。人类对于异己的偏见深植于旧石器时代的大脑,而且极容易操纵,这既是件好事,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法国人类学家很早就观察到,二元对立(男/女、善/恶、热/冷、保守/自由、人/动物、身体/灵魂、自然/人工培育等)是人类最简单也是最普遍的应对自然界复杂性的方式。就社会生活而言,最基本的分类标签就是我们/他们——我们是中国人,他们是外国人。我们是城里人,他们是乡下人。我们是中产阶级,他们是穷人。我们是女人,他们是男人。我们是好学生,他们是坏学生。我们是基督徒,他们是异教徒…….

可以说,分类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或者说,一种认知捷径。随时随地,我们都可以依据某种哪怕最微不足道的差异创造出“我们”和“他们”来,从性别、种族、国籍、阶级、年龄、宗教、到T恤的颜色。而且,大脑在区分我们/他们时,速度极其惊人。举个例子,人们在一起吃饭都会很自然的分成貌似的我们的两桌吃饭。

这就是为什么,偏见首先是情绪的,然后才是认知的。我们关于人和事的看法,常常都是潜意识操控的。不同的“他们”会引发不同的情绪,最常见的是恐惧。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这很容易理解,对我们的祖先而言,在一个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求生存,把陌生人当作潜在的攻击者,而不是善意的朋友来对待,显然有更好的生存几率。历史上最残酷的屠杀,往往都与这样的应激反应有关。

在我们对于“他们”的评判背后,是各种潜在的情绪暗流,是我们的认知和逻辑急于跟上情感的自我而编造出来的故事而已。从认知心理学来说,这也是一种“确认偏误”:我们更擅长记住佐证而非反对自己观点的证据;验证时更倾向于支持,而非推翻我们的假设;以及更倾向于用怀疑的态度检验我们不喜欢的结果。

对于潜意识里的缺陷,一方面,它们似乎无可避免,另一方面,我们似乎也无计可施。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科技、商业和文化似乎都是在合谋利用这些bug,而不是消解它们的影响。

有人问生物学家,到底什么是人类的本质?他说,“旧石器时代的古老情绪,中世纪的机构,以及神一样的技术。”

硅谷工程师最近几年一直在呼吁对技术立法,他说目前互联网上出现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源于技术的权力与人类有限的心智之间越来越大的不对称性。在争夺用户注意力经济的“军备竞赛”中,整个行业一心想要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攫取用户注意力,让用户在自己的地盘上停留最多的时间。什么样的内容能得到用户最多的参与度?他的答案是“道德义愤”。

抖音上每一个与道德义愤有关的单词都会极大的增加转发率。推荐视频的高频关键词排行榜上排在最前面的,是“恨”“揭穿”“毁灭”“破坏”…… 什么样的想法最容易得到传播?短平快的文字,而不是复杂、微妙的长文。140字主导着现代社会各种议程的讨论。但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而言真正重要的话题从来是复杂的。而复杂的问题,从来就没有简单的答案,可以让所有人都同意你。人们无可避免会误解,或者为你的言论而憎恶你,进而演变成网络暴力。所以,世界的两极化是内置于互联网注意力经济的商业模式之中的。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这个社会的戾气好像越来越重?为什么交谈这件事情变得如此艰难?为什么倾听变得几乎不可能?

我们绝大部分的偏见和成见,都是源于这样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看到,然后定义。而是先定义,然后看到。置身于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即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

人类到底是由感性还是理性主导?

先需要定义一下:什么是感性,什么又是理性?

很多人直观的理解,就是把感性等同于情绪,把理性等同于思考 —— 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粗暴的但远远不够全面理解。

怎样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这对概念呢?这里,我们需要涉及心理学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研究范式:双路径模型。

许多研究都认为:在我们大脑中,存在着两条认知加工和决策路径。这两条路径殊途同归,彼此抑制,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看作是它们博弈的产物。

比如:心理学家提出:我们对一切事物的加工处理都存在两个过程。过程1.负责借由经验和直觉,作出下意识的、快速的决定;而过程2.负责调动注意力进行思考,作出更复杂的决定。

这个模型后来被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发扬光大,就是著名的「认知双系统」模型。

再比如:在神经科学中,有一个经典的三脑模型,它认为:我们的大脑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负责心跳、呼吸等生存功能的爬行脑,负责情绪、记忆和安全反应的边缘系统,以及负责注意力和复杂思考的新皮层。

除了爬行脑之外,另外两者是可以互相抑制的。当我们接触到一个场景或刺激时,经由感官进入大脑的信号,会先抵达边缘系统,触发杏仁核,激发我们的情绪反应,随后再抵达新皮层。

所以,我们总是先感到愤怒、恐惧、焦虑……随后才会慢慢冷静下来 —— 这里的「冷静下来」,实际上就是新皮层抑制边缘系统的过程。而某些杏仁核过于敏感的个体,就很容易「气昏头脑」,做出种种非常冲动、过激的行为 —— 这就是边缘系统反过来抑制了新皮层的表现。这两条路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作用,争夺着控制权。我们可以结合各种模型,给它们一个总结

路径1,最大的特征是「下意识」,也就是说:它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一个即时的、简单的反应,用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周围「发生了什么」。

它产生的结果,在某些场合是直觉和经验,在某些场合则是情绪,等等。

而路径2最大的特征,是「控制」。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路径1的结果,为我们的大脑进行复杂的加工处理留出余地,用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是怎么回事」。它相当于一个暂停键,让我们先停下来,想一想,再行动。

那么,我们不妨把路径1,给它一个总的名字,叫做「感性」。再把路径2,给它一个总的名字,叫做「理性」。这就是我对感性和理性的定义。

明确了这一点,不妨来思考一个问题: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我们通常是由感性主导的,还是由理性主导的?

你可能会觉得「当然是理性」 —— 但事实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感性。

为什么呢?为什么连「思考」都是由感性主导的呢?原因在于:绝大多数人的模式,都是:先依据感性得出一个主观的判断,再让自己的理性来「证明」这个判断。简而言之:先开枪,再画靶子。

这是根植于我们基因深处的特性,在不经过训练的情况下,几乎极其难以调整和纠正。

所以,为什么人总是很难被说服?原因就在于:当一个人保持某种立场或观点时,支持他的力量并不是理性的,而是感性的。你再诉诸理性,给他再多的论据和逻辑,他都只会「不听不听我不听」。

这就是心理学家 Jonathan Haidt 在《正义之心》中提到过的原理:我们往往是任由感性来主导我们的立场,再用理性来为我们辩护,而不是经过客观的深思熟虑再作决定。

这个结论是有实证支撑的。举个例子:广告为什么这么有效?也就是说:道理都是假的,第一时间的感受,先入为主才是真的。

当我们形成一个观点时,我们往往是遵循什么样的流程呢?

1)先通过感性上的倾向,大体上形成粗略的观点(情绪偏见 Emotional bias);

2)再通过设置一道阀门,把那些有利于我们的证据吸收进来,无视那些不利于我们的证据,从而来不断强化这个观点(证实偏差 Confirmation Bias)

3)对于那些无法无视的证据,再通过扭曲含义、找借口、找理由,来找出对自己有利的解读(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这三个步骤加起来,就是一整个「动机性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的过程。简而言之:每个人在生活中,其实都在做一件什么事情呢?努力地证明「我是对的」。

所以,当你觉得一个观点「说得真好!」时,不妨想一想:

是这个观点真的逻辑严密,很有道理,还是因为它刚好说中了我心中所想?我所追求的,究竟是「有道理」,还是「它懂我」?

我们与生俱来就会寻找与自身信仰和价值观相契合的证据,且只会相信自身认知范围内的并愿意相信的东西。 因为足够简单,大脑的本能是拒绝复杂的。这种本能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大脑天生存在惰性。所以人类天生有一种本能,就是怎么让我舒服我就选择什么,什么对我有利我就做什么。这个“舒服”与“有利”是主观上的判断,有时会产生致命的误判。

续上:我们知道了的感性往往会犯错,从而使得我们的「心智世界」跟「现实世界」,产生巨大的误判,而理性还会为感性找理由辩护。 感性是什么?本质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一个庞大的记忆数据库「贝叶斯大脑」。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我们的感性就会立刻行动起来,把它跟大脑中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快速搜索」出一个相似的结果,来作为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但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我们的感性,太懒了,太追求省力了。这就会导致,我们「快速搜索」出来的结果,往往是短视的,片面的,错误的,低效的。 举个例子:当我们依靠「直觉」从记忆里去获取一个经验时,我们得到的往往是什么样的结果呢?不是最正确的,而是印象最深刻、记忆最鲜明的 —— 这就叫做「启发式」。

比如:你觉得国内目前人均收入是多少?这个问题,一个生活在北上广深的人,跟一个生活在三线小城市的人,他们第一反应的回答会一样吗?肯定不会。前者的回答,很可能是后者回答的好几倍。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的圈子不同,接触到的信息不同,自然就会被塑造出不同的「启发式」。

同样,当我们碰到一个问题时,直觉往往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从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里面,找出一个最直接、最简单、最「无需动脑」的做法,也就是我常说的「路径依赖」。 简而言之就是:拿着锤子的时候,看什么都是钉子。 你看,理性被压制了那么久,感性和理性一定是互相对立的吗?这两者一定没有任何调和的空间吗?不一定。 同样,读一本小说,不动脑子、囫囵吞枣,和充分调动你的脑力和知识基础,去理解它的叙事,猜测它的发展,分析它的手法,把它跟你的知识网络联系起来……你从后者中所获得的快乐和愉悦感,一定会远远超过前者。 这就是创造的乐趣,也就是将理性和感性结合起来的快感。

那么,稍微总结一下:感性,是一种下意识、快速的反应,主要包括直觉和情绪。理性,是大脑对感性的抑制或支撑,主要包括控制和思考。 知性/智性,是基于理性基础上的持久、深刻的感性体验,主要包括审美和情感。那情感又指什么呢?它指的是基于清晰的认知基础上的信念。也就是说:我认同它,并且我清楚我为什么会认同它。 拿爱情来举例:你遇到一个很吸引你的人,开始一段恋情,这时处于什么阶段呢?感性的阶段。恋情中的种种愉悦感,实际上就是一连串不间断的感性(情绪)叠加的结果。当你开始认真地思考:你们彼此是否合适,对未来的规划是什么,是否能够长期、持久地互相扶持……这时,就进入了理性的阶段。而当你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发现双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十分契合,沟通起来非常顺畅,能够互相理解和信任,并且愿意改变自己以更好地相处,这个时候就进入了知性的阶段,亦即开始产生深厚的、持久的情感。或者称之为「羁绊」。当然,不仅仅是爱情,对任何事物所产生的深刻情感 —— 比如感恩,崇高,感动,信任……都是一样的。这是一种更高层级的体验和快乐。弥补感性和理性的缺陷。

1)把情绪当成顾问 当你产生某种情绪的时候,该怎么做呢?是任由情绪操纵自己吗?不是的。可以试着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我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情绪?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这种情绪意味着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我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常常说「控制情绪」,其实更好的是什么呢?是意识到:情绪并不是你的主人,你完全无需按照情绪的命令去行事。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绪,只是你的大脑给你提供了一个建议。简而言之:不妨把情绪当作一个顾问。当你产生某种情绪的时候,其实就是你的「情绪系统」在告诉你:它认为当前的情况出现了问题,建议你采取某某策略来应对。 很多时候,情绪系统直觉给你的「策略」往往是短视的 —— 比如愤怒,恐惧,焦虑…

2)拓展自我认知的边界 前面讲过:我们的理性,往往沦落成为自己的立场辩护的工具。先开枪,再画靶子。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其实就相当于,你已经画地为牢,把自己困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看不到更广阔的空间。所以,当你形成某种观点和立场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我的观点是基于什么而形成的?我真的了解它吗?我的数据、论据、证据是什么?如果我错了,会怎么样?我能否找到一个更高层级的角度,把我的立场跟对立面的立场统一起来? 简而言之:不是让理性为感性辩护,而是把理性作为打破认知边界的工具,不去追求「我对你错」「自我认同」,而是专注于思考:我的观点和认知还有没有漏洞,还有没有可以完善和提升的地方?这样一来,你的认知边界就可以不断拓展,不断地接近「最终真理」。 建立理性的一套原则或系统,来「自动化处理」这些不够重要的选择?哪些选择是关键的、重要的,值得我全力以赴去对待?我如何腾出时间精力来处理它们? 调用理性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也是一件需要消耗资源的事情,所以,尽量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记住:你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要浪费在无关紧要的由情绪主导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