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小说第15季:中医思维为何能深入人心

走出用中医文化构筑的楚门世界

罗胖罗振宇曾经讲过:“中医话题,在中国当今的社交界有一个称号,叫朋友翻脸、割蓆断交第一话题。”他这个调侃、陈述或判断,一点都不为过。可以说,中医是非之争,是导致中国话语撕裂的头号话题。同时,这个争论或争执,也是让我们能够看清自己认知模式的绝好机会,首先我们要远离中医的是非之争;然而,我们可以分析这场争论,看能否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达克效应——认知之路

达克效应(D-K effect),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这话应该是达尔文说的)。

如果人的认知有四种状态——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这即是最初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阶段。

对人类社会来说,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其传统医术的巅峰时期,就处在这条认知曲线的愚昧之山上;而近一、两百年来,得以形成的现代医学,才刚刚起步走上了开悟之坡。

对于中医来说,一千多年前形成的阴阳五行,实为取象类比的思维模式。阴阳五行理论,就是为采用取象类比的方法,解释世间的一切,包括人的生命、身体及疾病。无疑,这就是在认知上的愚昧之山。

楚门世界——认知孤岛与认知植入

一个人,从他生下来、懂事时开始,就被灌输阴阳五行、火重阴虚、风寒湿热、吃啥补啥等思维方式及话语系统;等他长大了,要他不信中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我们行走在大街小巷,到处是中医诊所。你去泡脚,给你泡的是中医浸泡液;你去按摩,给你讲的是经络穴位。你打开电视与网络,铺天盖地的是中医话语。中医让你无可遁形。况且,还有大学城里的中医中医学院,林荫院落里的中医研究所,高楼大厦中的中医院,把中医包装得无比华丽。你不信中医,行吗?

思维偏好源于传统认知方式。在我们的认知传统中,存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例如:对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甲与乙,我们习惯于用甲事物的特征来认识和判断乙事物的性质,或者相反。这就是“天人合一”理念下的思维模式。“天人合一”理念,实际上是一种类比思维。其思维模型为:甲与乙两事物具有某种外在相似特征,则认定甲乙两事物具有相同的性质或功能。

在我们的中医理念中,存在大量的类比思维实例,最典型的就是“吃什么补什么”的观念。 比如:穿山甲能刨土打洞、蚯蚓能钻土入地,则认为其有通乳催乳功效;蜈蚣脚多,则可以活血通络;蝙蝠在夜间活动,则认为其粪便可以明目,称为夜明砂;红枣、枸杞等红色干果,则具有补血功能;动物阳具狗鞭牛鞭,则具有壮阳功能等等。

其实,这种类比思维,是人类在其认知发展的低级阶段,所形成的思维特征。巫术的思维分为两种:一是相似性巫术,二是接触性巫术。如果以此划分,中医的吃“什么补什么”认知理念,兼具“相似性”和“接触性”的双重特征。

在我们的生活中,类比思维无处不在。

这里,仍然以中医为例,来进行说明:一方面,如前所述,在我们的中医理念中,类比思维是最为常见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在我们对中医的认识认知以及宣传包装上,同样大量运用了类比思维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形式。

第一,对应性替代。

即用西医的功效及地位,来说明中医的功效,谋取中医的地位。比如:你有西医,我就有中医;有医学科研所,就有中医科研所;有医科大学,就有中医大学;有医院,就有中医院;有医师,就有中医师;面对非典,有医学方案,就有中医方案;面对新冠,有西医主打药物,就有中医主打药物……

第二,对立性替代。

即用哲学的矛盾对立规律,虚构演绎西医与中医的各自特性。比如:西医治已病,中医治未病;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医针对症状,中医解决根本;西医解决局部问题,中医协调整体功能;西医治急性病,中医治慢性病和绝症;西医治病,中医养生;西医手术破坏性大,中医调养无毒副作用……

在这里,无论是对应性替代,还是对立性替代,在实质上,都是将中医与西医捆绑在一起,用西医的现实价值来说明中医的存在价值,让中医获得像西医那样的社会需要。其实,世间本无中西医之分,只有传统医术与现代医术之别。就连西医及中医这两个概念,也是在捆绑替代思维的作用下,杜撰出来的虚拟话语,其目的是让所谓的中医,在当代能够继续像正统医术那样存活下去。

如此,中医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已被植入你的大脑,化为你的语言,融入你的生活。我们对中医的认识,需要用一个成语来比喻。比如,对成语“指鹿为马”的意思,似乎人人都理解;但是,实际上,有一种指鹿为马,我们则无法察觉。这种指鹿为马,不是别人强制你认为这个动物就是马,而是你自己绝对地认为它就是马,并且如果有人跟你讲它不是马、而是鹿,你会跟他急。这才是最厉害的、真正的指鹿为马。

人类逻辑思维推理的方法。推理是由已知推出新知(未知)的思维方法。人们在理解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检验新假设时常常运用推理的思维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类比则是从已知的特殊到未知的特殊的推理方法。

(1)演绎 也叫演绎推理,是以一般原理为根据而推演到特殊事例,并得出肯定结论的思维方法。

(2)归纳 是以观察到的许多事例为根据,而推演出某个新原理、定理的思维方法。就是以许多类似的个体事例为依据,并加以归类,从而形成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

(3)类比 是从两个对象的部分属性相似而推演出这两个对象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似的思维方法。

任何科学原理、定律(包括概念)都是由归纳法形成的;而应用这些科学原理去解释有关的具体事物或具体现象时,又要运用演绎法,二者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错误类比推理

我们常说的一些谚语,比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都是用的类比推理,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吗?类比推理是根据相关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即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因为相比较的两类事物本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人类通过思维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

比如由狗的忠诚推出人也应该忠诚,人和狗是不同的动物,怎么能确定有一样的品质呢?国人之所以使用类比,是因为他们思辨能力差,不善于纯粹地说理,不善于运用其他的推理方法。西方的逻辑学产生的早,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类比推理结论的或然性(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在一些讨论中就会有意地去避免类比。生活中使用类比时,经常会忘记了类比推理的或然性,经常把类比的结论当成了必然。甚至生拉硬扯,乱比一气,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更理解不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比如,某人通过某种方式赚了不少钱,那你也能通过这个方式赚到钱吗?这取决于你和那人有多相似,你使用的这种方式能在什么程度上再现当初那人使用的方式。你和那人在实施这个方式时,背景环境有多相似。由于市场瞬息万变,你如果仅仅是以别人赚到钱为例,那是无法支持“自己用这种方式也能赚到钱”这个结论的。

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相信依赖类比推理,因为它很难用好。我们可以用类比推理来启发自己的思考,来向他人通俗易懂地说明自己的想法,但最好不要用类比推理来支持自己的结论。 凡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方案,药品都是经得起严密的逻辑验证的。

较典型者,如讨论“中西医话题”时,大多数人浑然不觉“中医”与“西医”这两个概念的对立,在逻辑上并不成立——以“阴阳五行”和《黄帝内经》为核心标签的“中医”,实际上应该命名为“传统医学”(西方“传统医学”里也有类似“阴阳五行”,如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土、气、火、水相生相灭之说)。”西医“实际上指的是建立在多种现代科学基础上的“现代医学”,不存在任何的国家、民族属性。也就是说:“中医”与“西医”的概念对立,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在讨论时诉诸民族情感,在逻辑上更是错上加错。

逻辑能够对人的思维起到规范作用,让人的思维更加全面、深刻和理性,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正确,对问题的处理也会更加合适。遗憾的是,逻辑学在中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逻辑知识和逻辑训练的缺乏,中国人的思维在逻辑上具有明显的三大缺陷!

一、概念模糊不清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明确概念是判断与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清晰的概念的界定,由此而来的判断和推理就也就很难保证其正确性。

中国人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去辨析概念,中国人对于概念的定义一向是模糊的。在中国古代史上,能不能找到一个明晰、全面、准确、严格的定义?几乎没有。中国的哲学家极少下定义,儒家讲仁?什么是仁?众说纷纭。老庄讲道,什么是道?

没有定义。《墨子》中有一点,有对“同”、“异”等抽象概念的定义,非常难得,墨子很伟大。但是,辨析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先生说:“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之要素或概念也。”

同样的一个词,可以表达或者说是对应多个不同的概念。

讨论问题之前,必须首先弄清这个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定义,即一个概念的内涵。

概念不清则造成表述模糊,漏洞百出。在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一些不合乎逻辑的交谈,往往两人挣得面红耳赤,就如鸡同鸭讲,无法达成共识。缺乏逻辑的现象随处可见,其实就是缺乏逻辑的基本知识,缺乏运用逻辑的基本能力,缺乏逻辑的思维方式的表现。

接上

二、错误类比推理

我们常说的一些谚语,比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都是用的类比推理,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吗?类比推理是根据相关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即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因为相比较的两类事物本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人类通过思维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

比如由狗的忠诚推出人也应该忠诚,人和狗是不同的动物,怎么能确定有一样的品质呢?国人之所以使用类比,是因为他们思辨能力差,不善于纯粹地说理,不善于运用其他的推理方法。西方的逻辑学产生的早,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类比推理结论的或然性(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在一些讨论中就会有意地去避免类比。生活中使用类比时,经常会忘记了类比推理的或然性,经常把类比的结论当成了必然。甚至生拉硬扯,乱比一气,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更理解不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三、二元思维 ,非黑即白

郎咸平一次在某大学演讲中说,我们的企业不要追求做大做强,大学的高材生就问他:“难道要做小做弱吗?”这是推论错误,不要追求做大做强并不一定就是做小做弱。

这就是典型的二元思维、好坏人思维、非黑即白思维,这种思维只看到了事物的相反的两面或两端,忽视了其他方面或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情况,而其他方面可能很多,中间情况也往往是最普遍的。

二元思维是中国人常见的思维,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思维,小孩就会的好坏人思维,很多中国人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思维还处在小学生水平。在对待历史问题上,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比较明显,很多中国人把历史人物分成明显的好与坏两类,将好的神圣化。如孔子、孟子、唐太宗、诸葛亮等,似乎他们是没有缺点的完人;将坏的妖魔化,如一些奸臣、暴君等,似乎他们一无是处。

这种思维是片面的,没有认清人性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在二元思维下,政治思想界的左与右,也往往走向极端,我们的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教训。“完美受害者”更是让一些网络事件反转不断。

任何学科都是从一些基本的公理展开,公理是指不需要证明,大家就公认正确的道理。逻辑学有四个公理,称为逻辑学四大基本原理。

1.矛盾律:事物的一个方面不可能有两个相互矛盾的性质。比如这个图形的形状不可能既是圆的又是正方形,线条颜色不可能是白色又是黑色,如果一个理论被推理出两个矛盾的结论。说明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所以这个原理常用来判断理论的正确性。

2.排中律:每个事物都有明确的状态,要么“是”,要么“非”,不存在中间状态,那变化过程中的事物怎么解释?变化也是一个明确的状态,不是棱模两可的。所以那些模糊不清,放之四海皆可用的大道理都是违反这个规律,是错误的。

3.充足理由律(因果律):事物的存在都有充足的理由。每个理由又是因为其他充足的理由…,最后所有事物的存在的理由都归结于宇宙的构成这个原因。因为宇宙的结构是这样,所以事物是以这种形式存在。充足理由的意思是事物不能自我证明或者循环证明。

4.同一律:推理论证中的概念和论题要一致和保持不变。

著名的几种非形式逻辑谬误:

1.事后归因谬误,就是指在事情发生以后(通常是不好的事情),简单地将其与此前发生的事联系起来,并认定两者之间有着因果关系的逻辑谬误。比如发现钱包掉了,就认定是因为早上出门看到了乌鸦、触了霉头;比如“我早就知道会是这样”,都是典型的事后归因谬误。

2.无法推导谬误,简单来说就是命题与结论之间,并不存在逻辑上的必然性。或用相关性代替必然性。例:福利系统的弊端已经泛滥成灾,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将这一制度全部废除。

3.人身攻击就是攻击对方人格、地位,动机,身份,态度、立场、地位、处境而不是就事论事的方法,试图在争辩中占据上风。不解决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常见的人身攻击方式,包括言语毁谤、攻击对方的动机及立场、反唇相讥等等。

4.循环论证循环论证,指的就是前提与结论互为因果关系,结果就是绕了半天圈子,却什么都没真正讲明白。例:为什么有鸡?因为蛋会孵出鸡。 为什么有蛋?因为鸡会生蛋。

5.诉诸怜悯就是指试图通过唤起听者怜悯心的方式来使结论获得认可。诉诸权威:比如名人名言并不一定是真理,也要受到逻辑的考验,而不能直接拿来支撑某个论点。 用名人言论,则需完整重现整个逻辑过程。类似的还有诉诸情感,诉诸道德。等等

6.稻草人谬误 蓄意错误歪曲表述对方的观点,使之成为易受攻击的目标(稻草人)。

假设有人提出了观点A;诡辩者不直接反驳观点A,而是把观点A偷换成观点B;然后使劲反驳观点B,让围观者认同观点B是错误的;然后进而让围观者误以为观点A也是错误的。通常,被选为观点B的,是一个明显错误的命题。诡辩者相当于把观点B作为一个靶子来攻击。所以,此招数又叫“稻草人诡辩法”。通过蓄意夸大、捏造对方的观点。

利用以上中国人普遍缺乏的逻辑训练和思维弱点,再想想很多低级骗局能层出不穷地被割韭菜就不难理解了。

逻辑学重要性和基本原理

逻辑是一种基础工具,教人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表达。科学研究对逻辑的倚重自不必说,人生随时随地之言与行,都离不开逻辑。说话没逻辑,不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做事没逻辑,无法解决真正的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大、中学阶段,将逻辑作为一种必修的通识教育。但在中国,作为通识教育的逻辑课,已经缺席了数十年之久。20世纪初,传统逻辑传入中国后,教育界将逻辑学纳入到了正规课程之中。晚清民国,大、中学校多开设有逻辑必修课,很重视普及逻辑常识。从1998年起,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逻辑被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专业基础课程踢了出去。这种状况,时至今日,也未见改观。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7门基础学科中的第二门,仅次于数学,《大英百科全书》把它列为5门基础学科之一,可见逻辑学的重要性。遗憾的是,逻辑学在中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逻辑学是教人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表达的科学。30年代逻辑学相继取得了三个划时代的成果(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塔斯基形式语言真理论、图灵机及其应用理论),为现代逻辑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现代逻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逻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大英百科全书》目录卷的科学分类栏目中,逻辑学位居各门自然科学之首;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将它列在七大基础学科的第二位。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大、中学阶段,将逻辑作为一种必修的通识教育。但在中国,逻辑学却受到批判讥讽,逻辑教学缺席了数十年之久。今天,中国大陆的高校依然没有普及逻辑教育。

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中国古代有“格物致知”的说法,“格”就是思考,至于怎么格,古人没说,只是说使劲格,没日没夜的格。思考无非就是判断是非优劣和推理论证。当然没学过逻辑学也一样会判断是非和优劣,一样会推理论证,但是学逻辑学可以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是不是不对,思路是否正确。就好比不学声乐的人,也一样会唱歌,但是学了声乐可以知道自己唱歌的方法是不是对。

所有的知识都是经过逻辑分析和实践检验得到的,得到的知识又得逻辑分析才能在实践中应用,可见它的重要性。艰深的数理逻辑,自然不必人人修学。但作为通识教育的普通逻辑课缺席数十年,实在是不应该的事情。这种缺席也必然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使社会呈现出一种思维上的病态。诉诸情感、诉诸传统、诉诸暴力……等背离逻辑的交流方式,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很多公共话题的讨论,因参与者缺乏基本逻辑常识,常沦为无意义的互撕口水战,乃至发展成“用U型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