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堕落:逐渐放弃自我负责
现代人的堕落:逐渐放弃自我负责
人要为自己负责,单说这一句话,估计没有人不同意。
人又是矛盾的,按理说应该为自己负责,但是如果有人能把我的衣食住行包了,那也不错,这是出于人的惰性。
当然不错,但是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来让自己心安理得。比如来自社会共识,比如来自权力的宣传,总之需要一个第三方出来做主。这个第三方的作用就是掩盖掉受惠者本人内心深处那种出于惰性和迷茫的真实想法,消解掉他内心的矛盾,以及出于本能的自尊,半推半就接受,那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这是一个被说服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说服的过程,是权力与脆弱灵魂们的一场合谋。长此以往某些独立自主的天性被压抑、抛弃,一代代下来,形成一套互相消耗又居然运行流畅的逻辑。
一个正常人看来匪夷所思的现象,就是居然有那么多人认为国家有义务保障每一个人的生活,并对欧洲福利国家羡慕不已。
还没工作自己赚过钱的大学生很容易有这种幻觉。那个阶段刚刚成年,还没有靠自己养活过自己,但又必须开始考虑养活自己,迷茫无助之下,欧洲福利主义就成为思想上的救命稻草。我上学的时候就有过这种时期,听说欧洲某国“从摇篮到坟墓”为每一个人提供一条龙保障,非常羡慕。
很多人即使走上社会了,还是将这种幻觉延续了下来,而且多半会延续到死。可见为自己负责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人更容易堕落。
二
当别人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意义,我们自己便不需要耗费脑力去追寻。
当别人为我们提供了养老资金,甚至直接给我们发钱,我们自己便不用那么辛苦,甚至干脆不用奋斗,用一个流行词来说,可以躺平了。
这二者经常并行出现,配合默契。前者看似是在提供,实际是在索取,索取一种臣服。想要获得必定有一个前提条件,这里的条件就是臣服,臣服的背后依然是利益。
欧洲国家福利的鼻祖,铁血宰相俾斯麦就这样直白承认:
“年老之后有一笔养老金可以拿的人,比没有的人要高兴得多,对付起来也容易得多。”
《福利国家之后》
俾斯麦搞福利,当然也不是花他自己的钱,也没那么复杂,无非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由于负责拆墙补墙的机构没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再加上中间必然的消耗,以及绝对不可避免的腐败,这样低效的拆来补去迟早无墙可拆,更没法补什么墙。
而这个过程中的所谓受惠者也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好处,补墙用的一部分砖和水泥本来就是从他们这里拆的。
好处是暂时的,少得可怜的;无谓的消耗是长期的,也是巨量的。而为了实现这些拆墙补墙,必然需要通胀或者高税收,这也必然导致整个经济体沉重不堪。
如果真的理解并认同自我负责这个概念的内涵,就不可能对集体福利有任何期待,也会对越过私有产权的任何形式的统一规划保持警惕。
从来没有见过靠直接发钱帮人翻身成功的,祖辈的智慧,“救急不救穷”。真正能帮助人摆脱困境的永远是通过个人行动创造真实的财富。
三
人确实是可以对自己负责的,前提首先需要意识,其次需要行动,二者缺一不可。
对于个人来说,这不单单是对集体福利的认知问题,这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这是一套价值观的问题,是个人如何对待生命的问题,是自我意识觉醒的问题。
自我负责分两方面看待。一方面是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谨慎怀疑,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听取意见,但是要自己决定,拒绝别人的干涉;另一方面则是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不管好的还是坏的。
自由当然是有代价的,对待这种代价的态度才决定了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愿意自我负责。
跟集体福利问题的理解相比,把镜头放大到个人及其人际关系,其逻辑链条要短一些,理解起来也容易一些。即使这样,也不影响人们时不时暴露出不愿自我负责的态度,包括我在内,逃避的欲望经常会冒出来,而且经常会真的逃避。
这就是人作为人的课题。跳出家族、政治、社会、传统等等共同编织的虚假意义之网,实现自我意识觉醒,能有自己的看法,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是一种成长。接下来明知要承担自由的代价,还是选择克服依赖心理去勇敢行动,这是更大的成长。
抛开一些不可抗力不谈,一个人能做到这种自我负责,是本人之幸,也是他人之幸,因为这样更容易形成互惠互利的交往模式,一起成长,一起发财。这也将有助于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自由体验,活出梦寐以求的豁然开朗。
有更多这样的人存在的社会,也才能是一个豁然开朗的,未来无限可能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