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传说财政要大放水?后果是什么?

图片

中国股市大涨后,有西方投资者质疑,没有真金白银的放水,股市能有后劲么?

马上传闻就来了,财政即将大放水。

有人就要问了,降准降息,不是放水吗?怎么还需要财政大放水呢?

这中间的区别在于:

降准降息,只是增加了货币扩张的空间,但货币是否扩张,还需要由民间的借贷来决定。

如果民间个人或企业,依然追求现金握存,不敢投资,不敢借贷,还要进行过冬的准备,那么,降准降息并没有实质性的扩张货币。

在过去的近两年时间中,央行的货币扩张政策一直在推动,但是,受到经济景气的影响,民间依然不借贷,这就使得货币量的增加幅度有限。

而财政放水,与央行放水则不同。

财政放水的意思是,民间不投资、不消费,那政府来投资来消费。如果上述传言为真,那就是政府直接下场扩张货币。

当下,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低迷期,不管是各行各业,利润在下降,劳工的收入也从两年前的高位下降至现在,消费也在降低。

这个过程,就是萧条期典型的特征,那就是人们增加现金握存,迎接经济寒冬。

在商业周期过程中,货币扩张制造的繁荣期,让人们很舒服,因为资产价格上升,收入上升,但这一过程其实是对经济进行了巨大的伤害,因为他扭曲了资本结构,导致资源错配。

拿阿里巴巴来说,在繁荣期,企业员工人数达到了20万人,在各领域疯狂扩张,但是最后发现,很多投资是错误的。

这个错误,不仅是管理层的决策错误,还是受到货币扩张的错误影响,以为繁荣将至,于是大幅扩张。

然而,货币增加不是真实的需求增加,泡沫退去,企业发现市场新增的需求原来是一场假相,于是必须将原有的错误投资进行清算,并裁员。

萧条期虽然痛苦,但却是正确的,因为,这是对错误投资的清算。

正如,一个家庭,去投资某个生意,发现投错了,亏损了,于是全家人开始紧衣缩食,过冬。

凯恩斯把人们这种过冬时期的不消费当作是天大的灾难,于是推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叫作刺激方案。

你不是不消费么?那我就来刺激你消费。

然而,在困难时,人们减少消费才是正确的,你让一个刚刚错误投资的家庭去大手大脚消费,这是无比荒谬的。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中,有一整套的方式,既然你是因为收入不够导致了消费降级,那我就让你收入提升,怎么提升呢?

比如,政府来搞工程。

市场上不是对工人的需求不够,导致工人的收入降低么?那政府来投一大笔钱来建各种工程,于是,工人们就增加了收入。

收入增加了,那消费自然也会增加。

工人们的消费大量增加的话,各种企业就会看到一个现象,各种商品从供过于求的价格下降,转为了供不应求的价格上涨,这时,企业也需要增加投资,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于是企业就会增加投资。

看起来,是不是一种完美的救市方案啊?但请注意,这里面有两个巨大的陷阱。

第一个:政府的钱从哪来

这个世界上有个别政府,是有财政盈余的,比如新加坡和香港。

他们会有一些经济较为困难的时候,将财政盈余直接发给老百姓,虽然不是按税收征收的来源原路返还,但还是可以称之于退税。

这种退税是一件好事,也对经济下行,有一定的帮助。

但大多数政府并不存在财政盈余,他们拿出来的钱,是通过政府债务来实现的。

美国这样的政府,他们发行的国债,直接就是美联储购买的,也就通过货币新增无中生中创造的钱。

中国的国债中,部分还是向民间借来的,但央行也在开始向美联储学习,即通过各种手段,间接创造货币来购买国债。

这时,流向市场的钱,往往就会伴随着货币超发。

即使是民间购买的国债,但由于各国政府往往不会用税收偿还内债,而是用货币超发来应对内债,所以长远来说,依然是货币扩张。

第二个:政府的钱花的对不对

政府来投资,与民间投资的重大区别就是,政府投资是不用承担投资盈亏的后果的,而民间投资是自负其责的。

这就使得政府投资往往伴随着天量的浪费,事实上将稀缺的资源配置到市场不需要的地方去了。

比如,政府往往会建各种无效的工程,没有几台车的高速公路,过路费不足以支付维护费的大桥等等。

政府每花一分,民间就要少花一分。这会形成资本支出的挤出效应。

政府错误花的钱,没有形成长久提升生产力的资本品,那就让整体的生产力降低了。

第三个:政府花钱带动的繁荣会误导企业家

企业家的决策,往往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进行的,要不要新增投资,要雇佣多少劳动力,他是根据市场的变化而来。

很少有企业家能在货币扩张期不扩大投资,明明消费者需求旺盛,价格越来越高,你不扩大生产,不是傻子吗?

扩大生产时,就会增加贷款,政府投资由此就驱动了新增货币从商业银行流向市场。

但这种贷款的质量其实是存疑的。

企业在错误的误导下进行了大量的投资,等到生产线几年建设完成后,突然发现,需求没有了,这就是所谓的产能过剩。

没有货币扩张的虚假繁荣,你怎么能想象全行业,甚至一大堆行业的产能突然全部过剩呢,企业家怎么可能集体犯错呢?

这时,贷款还不上了,那银行就要逼债,要断贷,从而导致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出现大量坏帐,甚至出现金融危机。

由于大企业是就业和税收的顶梁住,政府还得花钱来补贴这些企业,让这些企业不要死。

而中型企业,往往是在萧条期最惨的,他们的贷款被收回,不能续贷,最终破产清算。

越是投资周期长的企业,越容易在这种周期中受损。

第四个,政府财政大放水会短暂性地增加居民收入,带来短期繁荣

政府财政直接花钱,要看其规模多大。如果规模不大,不足以抵消市场清算错误投资的力度,如果投资很大,就会终结这种清算。

用政府投资来引导民间投资的意思是:

通过政府的消费,带来生产者的收入上升,从而刺激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去银行贷款,再通过银行贷款,将已经降低准备金率的天量货币洪水放出来。

放出来的水越多,越能刺激民间投资。

因为不投资,不仅居民的储蓄要贬值,企业的存款也要贬值,同时,企业家还看到价格在上涨,需求在增加,当然会扩大投资扩大生产。

但短期繁荣后,必然是哀鸿遍野。

有人老在评论说,你老批评政府放水,那面对经济低迷,难道什么也不做吗?

其实萧条期虽然痛苦,但却是对错误投资的出清,只要出清完成,价格跌到位,资本扩张就会恢复,人们收入也会增加,进入一个健康的繁荣期。

这样的繁荣期是不会产生后果的。

如果能在萧条期进行市场化改革,也是可以刺激资本扩张的。

这样的方案,我写过无数次了。比如,放开土地管制,减少劳动力市场管制,放开国际贸易管制,放开企业经营的各行各业的管制。

再比如,加强产权保护,将中国的商品房产权年限修改为999年,废除非法经营罪等口袋罪,减少国企所占比例,实行三零的单边自由贸易等等,这都能推动企业投资,从而减少萧条期的痛苦。

这才是最好的刺激方案。

这些不花一分钱的市场化方案,一样可以推动资本扩张,从而改变萧条期企业不投资的现状。

不走市场化的路,要走印钞干预经济的路,那不就是最向走向天量政府债务、通货膨胀之路吗?世界这么多错误的示范国家,津巴布韦、委内瑞拉、阿根廷,加拿大,还不够多吗?

传闻是否真实,发改委的官宣就要见真章了。

是货币政策不够,财政政策来凑,还是会搞一些市场化的举措,一会就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