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的“高瞻远瞩”害了中国经济
太多人非常努力地**“独立思考”,但实际结果却是扎堆成乌合之众。**
从人们给孩子起名字就看得出来。
比如2024年,四川省新生男孩名使用最多的前十分别是:浩宇、星辰、瑞泽、奕辰、浩然、璟泽、沐辰、宇辰、亦辰、锦程。
新生女孩名使用最多的前十分别是:汐玥、沐瑶、欣怡、诗涵、汐瑶、沐妍、雨桐、亦可、欣悦、佳怡。
在江苏淮安,2024年新生男孩名使用最多的前十分别是:瑞泽、璟泽、沐辰、星辰、璟言、星泽、浩然、珺泽、铭泽、奕辰。新生男孩名使用最多的前十分别是:沐瑶、沐妍、汐玥、一诺、欣怡、亦可、伊一、艺可、可欣、乐伊。
你看,四川和江苏,一个在西,一个在东,但起名的偏好大致一样。
你还能从里面发现什么?
其实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
这些父母其实非常努力地想给自己孩子的名字起个独特的名字。比如,男孩的名字“璟泽”,“璟”是非常少用的字。女孩的名字“汐玥”,两个字都是很少用的。
基本上,排前10位的名字,大部分都不是常用字。可见,这些父母真的努力想避免孩子和别人同名了。
但结果却是:这些父母以为“独特”的名字,却成了扎堆的、烂大街的名字。
看到这个现象,我在想,我以前以为,我爷爷那一辈给孩子起名“雪梅”、“秀英”什么的,是随意起的,这应该是我错了。很可能他们当时也是想给孩子起个独特的名字的。
讲这些,和经济学有什么关系?
你看,这些父母本意是想起个不落俗套的名字的,所以他们必然也是搜肠刮肚地思考过的。
然而,在他们搜肠刮肚地思考时,他们平时在电视上、短视频上看到的某些“少见又挺有意义”的字,就会跳到他们脑子里去,让他们以为,用这些字起名字会不落俗套。
“璟泽,多么少见而不落俗套的名字啊!”他们在心里对自己说。
但由于他们看的电视、短视频差不多,结果,他们费尽心思起的名字,恰恰落入了俗套。
假如他们随意给孩子起个名字,反倒不会那么俗套。
经济学方面,类似现象非常、非常地常见。
为什么很多谬见特别流行?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谬见显得特别地高瞻远瞩、不同流俗,而且,特别像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
例如,前几年流行的“一鲸落,万物生”,不但有大局观,还引入了生态学的思维,多么高瞻远瞩、见解深刻!
福利主义。“保证普通人有尊严的生活”,是不是特别进步的感觉?“福利是富人向穷人赎买社会的稳定”,是不是特别现实、务实的感觉?
反对土地体制市场化。“几千年的历史反复表明,土地兼并引发农民起义、治乱循环”,是不是特别宏大、悠远的感觉?
“产能过剩”。“中国人喜欢内卷,治理内卷式竞争是当务之急”,是不是有一种直击“底层逻辑”的深刻感?
……
相信这些谬见的人,他们其实也是努力“高瞻远瞩”、追求“不同流俗”的,就像他们给孩子起名字时一样。
只不过,他们自以为在“独立思考”,但其实不知不觉地,主流经济学界的片鳞只爪闪过他们的脑海,主宰了他们的思维。
所以,最终他们的观念成了流行的谬见洪流中的一部分。
假如他们不追求那种“高瞻远瞩”的感觉,而只讲生活的常识,反倒不会有那么多谬见。
你如果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系统的逻辑分析,跟他们讲,“这些都是谬见啊!”
他们坚决不会相信你的。
“这些明明是我独立思考、思维升华所得到的观点,怎么可能是谬见?你没看到这些观点是多么地深刻、多么地高瞻远瞩?你只会讲理想化的市场经济,太幼稚,太肤浅,太不懂现实!你这脑子啊,真的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