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砸锅卖铁是真的,这是好事啊

没想到砸锅卖铁是真的,这是好事啊

今天网上广为流传的“砸锅卖铁”文件竟然是真的,这对于平时四平八稳的红头文件来说,还真是一股“清流”。

文件是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的,所谓“砸锅卖铁”实际上是指,地方政府盘活资产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从网上信息来看,使用“砸锅卖铁”一词的已经不止重庆壹家,青海、内蒙等地都曾经在官方文件中使用过这个词。

一方面,地方政府确实没钱了,需要多方面筹集资金化解债务。另一方面,有些资源在某些部门或国企手上,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因为资源本身并不创造价值,需要有人能够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它们才变得有价值。而最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就是企业家。

行政官员和国企领导,既不一定具备这种能力,也没有这种动力。因为它们的晋升和收入,都不直接受到市场价格和消费者的影响。

与此相反的是,企业家必需接受市场价格和消费者的影响。稍有不从,企业家就会面临亏损。

只有挖掘和满足消费者的潜力,消费者才愿意付钱,这才是真正认可了资源的开发价值,也正是资源应该被利用的正确方式。

改革开放史上著名的“砸锅卖铁”案例,就有好几个,比如山东诸城的“陈卖光”一案。

当时1992年的山东诸城,150家企业中103家亏损,43家资不抵债。

与此同时,诸城有18000人吃财政饭,但财政收入不足8000万,干部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

半死不活的国企和入不敷出的财政,这就是诸城当时的真实状况,也是当年全国的一个缩影。

当时改革遇阻,很多人把改革中遇到的难题归咎于改革开放本身。

那个时候,公务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远远不是今天人们能想象的。

当时有些父母教育子女说的是,“再不好好读书,你就去当公务员。”

1992年4月,就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不久,时任诸城市长的陈光启动了他“卖光国企”的改革。

陈光提出的改革方案非常激进,诸城市282家国有和集体企业全部改制,其中90%以上的企业改成股份合作制,即将企业净资产卖给内部职工。

就这样,15个月内,诸城的国企基本上全给“卖光”了。香港一家媒体称其为“陈卖光”,陈光一夜成名。

当时这一改革,因为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随即引起了广泛争论。

这在当年把公有企业卖给私人,一个“卖”字、一个“股”字、一个“私”字、犯了某些理论家的天条,“私有化”的帽子,直接扣到了陈光的头上。

在1995年和1996年,理论界对诸城改革究竟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逐渐表面化和公开化。

1995年,两位大学教授来诸城调研,撰文认为诸城的改革是搞私有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篇文章发表在国家体改委主办的一份杂志上,被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看到了,于是在1996年1月21日派工作组到诸城调研。

到了2月,春节过后,朱镕基又亲自带队,带着9个部委的官员和专家去诸城调研“卖光国企”事件,其中就有经济学家吴敬琏。

朱镕基把诸城全部企业名录拿来,他圈中哪个企业就去看哪个。最后,朱镕基表扬了诸城的企业改制。结论是:诸城的改革,方向正确,措施有力,效果显著,群众满意,值得向全国推广。

后来事实证明,“卖光国企”成了诸城改革的转折点。

当时这个没有港口码头、没有铁路、没有高速公路、自然条件不好的县级市,在实施改制后发生了巨大变化。

统计显示,1996年的诸城与1990年相比,全市生产总值由17.3亿元增加到72亿元;财政收入由0.85亿元增加到3.2亿元。

改制后,诸城市的财政收入由山东省的30名开外,跃升到前10名。诸城市城乡居民储蓄总额在潍坊10余县市区中由倒数第一变成了正数第二。

原来的一家诸城市化工厂,资产负债率高达99.7%,净资产仅剩下6万元,欠银行的货款倒有570万元。改制两年多之后,企业就把这笔贷款全还上了,从此完全靠自有资金经营。到1996年底,该企业净资产已达1773万元,3年增长达295倍。

此后,国企改制在国内全面展开。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陈光的冒险尝试,启动了中国国有企业现代化改革的征途。

还有一个案例,当年宗庆后接手杭州食品厂,也是正儿八经的国企,还是2000多人的大国企。原来谈的是不花钱就接管的,后来因为舆论认为是“国有资产流失”,这才花了8000多万买下来。

国企卖给私人,今天恐怕很多人都难以接受吧?

陈光和宗庆后,都不懂什么是奥派,但他们都是企业家,都是无意中推动了国企改革。

无论是陈光卖光国企,还是宗庆后买下国企,本质上都是在顺应市场和经济规律,也是在顺应人性,让资源流动到了更懂得利用它们的人手上。

唯有这样,这些资源才有价值。否则,躺在那里,永远不会自动变成有价值的产品。

所以,“砸锅卖铁”是好事。只要不是强买强卖,卖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