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最大的悲哀,是他们到现在还被叫作民营企业!
**
**
民营企业最大的悲哀,是他们到现在还被叫作民营企业! 现在有对民营企业的各种利好,但几乎都是把“民营企业”单拎出来说事的–无论是给优惠政策也好,开各种会议也好,专门成立个某某局也好还是喊各种温情口号,都体现了一种区别对待的态度,就像佛家说的“分别心”,而这种“分别心”才是民营企业最害怕的。 个人愚见,市场经济时代,只有民营企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而国企更像是一个个披着“企业”外衣的机关单位,如果离开资源垄断和政策倾斜,大多数连生存都成问题。相比之下,民营企业才真正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充分竞争,充满活力,最具逐利和创新的动机。看看世界500强榜单,除了我们的国企,几乎清一色的“民营企业”可以说,在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民营企业就是“企业”的代名词,完全不用特别区分。 然而在我们这里,民营企业似乎一直是相对于国有企业的一种“特殊存在”:有专门的称谓,专门的政策专门的管理机构,专门的市场地位。社会舆论也一直有意无意强调着“民企”和“国企”的区别。民企不仅难以和国企公平竞争,而且在税收、安全、环保各方面承受着更为严苛的监管。尽管现在这种状况已有改观,但“区别对待”的观感却有增无减,甚至让人感觉是迫于经济形势的“权宜之计”。 所以我觉得,如果要给民营企业吃下真正的定心丸,就要从淡化他们的民企身份开始,无论国企民企一概以“企业”视之,真正一碗水端平,无需优惠政策,无需特殊待遇,无需领导们三天两头的嘘寒问暖,而是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可以预期的、有安全感的发展环境。在这种环境里,无论民企还是国企都能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关于企业的政策、规定都以法于所有企业;任何企业除了遵从法律和市场规律,无需看任何领导的眼色行事,无需担心各种莫名其妙的检查和处罚…. 只要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不再有“分别心”,我们的企业一定会健康发展,我们的经济也将很快走出低谷走向更繁荣的未来。
民营经济实体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相信的时代。老板们相信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员工们相信跟着大哥定能吃香喝辣,单纯的老一辈跟着自己的老大哥们创造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与之相伴的是宣传口子百花齐放,各种奇特的点子、新闻层出不穷,人们有充足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媒体和刊物,那时候企业家还叫企业家、老板、好大哥,现在称呼统一,资本家。
在各种宣传通道推波助澜之下,人们的焦点成功汇集到资本家身上,所有的矛盾都是穷困劳苦大众和资本家的矛盾。
实体经济不行,淘宝、京东垄断,导致实体经济不行了,打倒资本家马云、刘强东。阅读量蹭蹭往上涨。
游戏产业害人,腾讯、网易害人,导致小孩不读书了,打倒资本家马化腾、丁磊。阅读量蹭蹭往上涨。
美团压榨骑手,工作一天收入难以养家糊口,打倒王兴。阅读量蹭蹭往上涨。
我这一生永远记得2020年年末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马云被四部门约谈后,网上铺天盖地的叫好声,这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们而今最大的悲哀,他可能不是正在发生,而是已经发生了。
在员工心底,你不是员工的好大哥,而是资本家。员工认为自己和老板之间是在玩零和游戏,而不是互利共赢的。
这样的文化氛围下的民营企业,能再次创造奇迹吗?
如果不能创造奇迹的话,民营企业为了存活,是不是必须断臂求生,大规模进行机构精简,而机构精简势必又将再次加深对立,那么还会有员工喊老大哥的一天吗?
对了还有失业的人流向哪里?国有企业吗?我国的现代史告诉我们,那也会产生另外一个社会问题。
我这个读过初中政治的都知道的文化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有些人真得好好反思一下,十年了啊,人们从对自己的企业和事业充满希望,变成了对自己企业和事业发展毫无期待,其中发生了什么,希望专家们好好分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