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可能才是最大的迷信
民主可能才是最大的迷信
有朋友问我美国自由度为何下降,我答,因为民主。
从流毒范围之广,迷信程度之深来看,民主才是这个时代最流行的神话。
第28届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的《美国人的历史》中,把民主描绘成一种准宗教力量,“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正是威尔逊的“使世界安全以确保民主”把美国带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使得美国放弃了其建国时期的古典自由主义在国际问题上所信守的“孤立主义”,同时开启了美国在全世界的霸权主义。从此美国对外开始大规模干预,烽烟四处所带来的麻烦让美国人焦头烂额。
丘吉尔从其他人那里引用来并被流传为“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则成为公知们拥护民主的最佳格言。
刚刚就任美国总统的川普说,“真正重要的不在于哪个党控制政府,而在于我们的政府是否控制在人民手里”。
所有好的政治建制、好的合作精神,都被归诸民主之名。知识分子们讴歌民主制度,普通人把近代史的人祸悲剧、当前生活的不公和政府的腐败、邪恶归咎于民主没有到来。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主要的君主制国家完成对民主制的嬗变后,民主就成为了几百年来乃至这个时代最大的宗教,同样,它也是最大的迷信。
真相是,民主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祸害,在对人类精神的腐蚀和对物质财富的破坏方面,它比君主制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君主制到民主制的嬗变带来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威权政府、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杀掉了比古代所有战争加起来还要多的人)、税收增加、通货膨胀达到有史以来的巅峰、福利主义愈演愈烈、失业率攀升、公共债务逐渐变为伊于胡底的无底洞……
对民主的理论剖析和历史解释,最好的书当属霍普的《Democracy:The God That Failed》(民主:失败之神)。
Democracy:the God that Failed
但一篇文章无法全方面交代民主这个宏大话题的所有弊病。
不需去批评民主在“代表”意义上的不完备:民选官僚并不真正代表了人民的意见;也不用像熊彼特那样去分析:间接民主导致只拥有几亿分之一决定权的老百姓欠缺关注公共政策的激励……这里,只提供一个识破民主烟幕的钥匙–政治的实质。
一旦认清政治活动的实质,则人们基于幻想给民主加持的所有美好愿景都将不攻自破。
人出于追逐利益而产生互动,互动造就了社会。根本上讲,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只有两种:自愿合作VS强制。一种方法是:通过占有无主资源、用自己的智慧劳动来将资源转化为可供享受的型态、或者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其他人交换;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武力攫取生产者的财物和劳动力。前者这种自愿合作获取财富的方式被德国社会学家弗朗茨·奥本海默称之为获取财富的“经济手段”,用武力攫取财富的后者则被他称之为“政治手段”。
这个定义蕴含了所有政治活动的本质特征。不管那些政治争论的理论听起来多么形而上学,不管政客辞令、政府文书多么繁杂晦涩、云山雾罩;**剥去所有画皮、卸下一切文饰辞令,政治的实质就是使用暴力剥削生产者的财富。**它不事生产、专注于寄生性活动。政府是政治活动的制度化代理人。因此,**从被剥削被压榨的人的视角来看,不存在更好的政府,只有不那么坏的政府。**所有政府的天然趋势都是扩张权力、扩张领土、增加可供剥削的税源,这是寄生者本性使然。但不同的组织架构、不同型态的政府,对老百姓的荼毒肆虐会有程度上的差别。
民主制、君主制,或者其他一切可以想象的制度之间,本质的差别只在于:其统治者、寄生者、剥削者的产生方式,其剥削、掠夺的具体形式,其剥削之后瓜分财产的方式不同而已。
都是抢劫!一个借着君权神授、天子之名在抢劫你,另一个僭用人民的意志在掠夺你;一个是赤裸裸地为了自肥的目的,比如“广建宫室、大采选女”……,另一个花言巧语,依凭多数的旨意,为了“公共福祉、社会平等”而“再分配”你的财富。不管如何,在哪种情况之下,你都是不自愿的;也不管如何文过饰非,一旦你的不情愿发展成抵抗行动,最终对付你的都必然是武力镇制、牢狱之灾。政治活动的最后依凭和根基,乃是暴力强制。
相比起“家天下”的君主制来,**人人可通过选举参与政治的民主制,使得掠夺剥削开放给每一个人。**这种“机会的平等”当然不能正当化其本身。每个人平等地享有自由和财产,理应得到追求。但每一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剥削他人的机会,这反倒可说是最差劲的制度。
霍普,在世的奥派中最有原创能力的理论家
汉斯·赫曼·霍普在对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理论分析中,采用了一个准确而有启发性的划分:私人拥有的政府和公共拥有的政府。在私人拥有的政府那里,统治权力(剥削生产者的权力)被限定于一家一姓或者少数封闭的贵族群体。统治者可以直接享用其所掠夺的财产,也可以将其统治权馈赠给其宠爱的人或者遗传给其子嗣。
而在公共拥有政府的世界里,统治者是不稳定的,掠夺权力理论上向每一个人敞开大门。任何时候,受多数民众青睐的人或者群体成为这一时刻的统治者;同时,这些统治者并不能直接的享用其掠夺特权的所得财富,他也不能将该特权遗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或者自己喜欢的人。
另一方面,霍普提醒大家回忆利息理论的根基–时间偏好。通俗讲,时间偏好意味着:其他条件不变,人总是偏向于较早而非较晚满足自己的欲望(实际上,**欲望满足,这个概念本身就蕴含了:人希望尽早得到满足。若非如此,那人就根本不会去满足欲望。**时间偏好理论和所有其他的经济学命题一样,它只是“人行动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个公理的同意反复)。**时间偏好在现实经济世界的一个有用推理是:“有恒产者有恒心”。**只有财产稳定受保护的情况下,人们对未来收益的预期评价就会较大,才会有较长的生产期和资本投入,资本积累从而创造财富繁荣。反之,则会创造“公地悲剧”,朝不保夕、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会促使人们今朝有酒今朝醉。对资源的利用会倾向于即时享用,只管当下,不顾哪怕是迫在眉睫的未来。
时间偏好同样适用于特权(统治权力、剥削掠夺特权):**有恒特权者有恒心。**就像树林的拥有者那样,“家天下,子孙万代、皇祚不绝”的私人政府,为了可以不断享用最大化的剥削财富,会倾向于保护幼苗,等其成材之后才逐步进行收割。而剥削权力不稳定的民主政府的代理人则倾向于竭泽而渔,“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在树木还是幼苗时就尽最大努力砍伐。
不擅长理论思考的头脑首先会质疑:既然你认为民主比君主好,那你愿意生活在美国民主制下,还是朱元璋的君主制下?
这显然是对历史无知而做出的错误比较。历史不能证明任何一条理论。历史是复杂现象,它是一团乱麻,无数力量汇聚在一块,促成了某个结果。结果本身不说话。理论才解释历史,有了理论,才能梳理清楚决定历史结果的每个因素的作用大小。理论思考的特点是“其他条件不变,只观察一个变量的影响”。因此,用朱元璋式的君主制和美国民主相比,本身就是错误的。正确的思路是:朱元璋时代,朱元璋作为4年后要下台的总统和传诸子孙的帝王,对其统治激励,有何不同。又或者假定当下的美国人民的观念状态下,比较稳固统治权和不稳固统治权对经济的不同影响。
此外,具体的民主建制的历史差异,也不影响上述结论。直接民主还是间接民主?不同民意状态下的民主政策之不同?民主精神是否要包含权力分立、宪政……?
这些都无关结论本身,不管其历史特点如何,其他条件不变之下,私人政府总是会比公共政府更“长远打算”。公共政府总是更加倾向于“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在一个彻底贯彻民主(多数决)精神的世界里,甚至民选官僚本身也不具备剥削特权。剥削特权一会归于某个群体,下一个时刻则由另一个阶级享有。在福利政策(再分配)当中,穷人剥削了富人;而在通货膨胀政策中,金融家银行家这些富人则统治了那些较晚取得新增货币的穷人……**民主制是个公民互相劫持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它腐化了人们的精神。在君主制下,冤有头债有主,即便再愚昧的人也看得一清二楚:掠夺者作恶者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家姓及其宠臣;然而,在民主制,制度本身激励着每个人去参与政府部门,或者参与到那些损人利己的公共政策当中去分一杯羹。每个人都成了合法合规的强盗。私人财产不再存有明显的边界,一切取决于变化多端的公众意见,多数人在控制、决定着社会当中的所有财产。从这个意义上,民主制是最贴切的共产主义。
**反对民主!但可以馈赠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