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认知的认知:认知错误、认知系统与迭代认知

有关认知的认知:认知错误、认知系统与迭代认知

本文,是对认知的认知——主要将会围绕着认知,通过对错误、系统迭代的分析解读,从而展现出一种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质变力量的思维模式,即:构建认知系统

主题目录如下:

  • 有关认知的认知
  • 认知错误
  • 认知系统
  • 系统与迭代
  • 内在系统
  • 认知心态
  • 主观与客观
  • 认知免疫
  • 极限与公式
  • 结语
  • 后记1:轮子与世界
  • 后记2:系统与人生
  • 后记3:闪念与记录
  • 后记4:错误与惩罚
  • 后记5:认知与思想
  • 后记6:认知系统与非理性
  • 后记7:你的系统与系统中的你
  • 后记8:工夫在诗外
  • 后记9:超越成就与限制

有关认知的认知

一个人的认知——会受限于其个人信息的积累,而个人信息的积累,又会受限于诸多因素——比如:兴趣、热爱、精力、阅读、搜索、理解、学习、训练,等等。

事实上,我们非常容易忽略的一点是:绝大部分信息——包括很多科学与科普结论,都是我们从**“什么地方”看到的——这属于阅读性知识**,而与之相对较少的一部分信息,则是我们亲自测试验证过的——这属于实践性知识

那么,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其中有些是**“一手”信息(如直接看论文,写论文是“零手”),另外一些都不知道是“几手”信息(如网络传言),而信息越是传播,就越容易成为“故事”**,即:充满了扭曲的叙述谬误、证实偏差、归因偏差、便利之词、利己诱导、虚构想象与颅内模拟。

叙述谬误——是指人们总是习惯于将客观存在的事实,加上自身认可的理由和逻辑加以阐述。原因在于,思想会传播,是因为作为媒介的自私人类对它们感兴趣,并且喜欢在复制过程中将它们扭曲。

归因偏差——是指人们在事后,下意识地把不准确的因果关系,错配给了行为与结果。例如,人在成功时,会觉得是自己的原因;而在失败时,会觉得是运气的原因。相反,在别人成功时,会觉得是别人的运气好;而在别人失败时,会觉得是别人的能力差。

甚至,就算是论文结论——也可能存在实验作假、捏造数据、分析错误等等;就算是科学共识——也有可能存在局限性与不完备性,甚至在未来会被证伪。

2009年发表在《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有大约1 / 5的科研人员,承认自己捏造过数据,有多达1 / 3的人,隐瞒或剔除对最终结论不利的数据,以便让数据更支持自己的结论。一个著名案例是,美国杜克大学学术腐败案,即生物学家波茨·康德案。

风险哲学家、随机性大师、“黑天鹅之父”——纳西姆·塔勒布,在**《反脆弱》**中,犀利地指出:

“在研究机构的报告中,人们可以有选择地报告能证实其想法的事实,而不会透露与其想法相悖,或者无法证明其想法的事实。而统计研究,往往因受这些片面性的影响而失真。”

那么现实是,我们只能选择,相信或不信——我们所看到的(非实践性)结论,因为亲自验证耗时耗力,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验证和辨明所看到的一切。同时,社会分工与协作(以及基因进化产生的不同秉赋)也限制了亲自验证的广泛性。

所以,一切都在于我们的选择。

而我们的选择,一定是那些能够与我们自身认知相容的信息,即:我们只会相信那些——我们准备要相信,或是天生要相信,甚至是已经相信(而不自知)的结论或观点——也就是说,历史数据的积累决定了(我们相信的)概率。

证实偏差——又称“确认偏差”,是说一旦你的思维被某种世界观占据,你会习惯于只关注证明你正确的事例。矛盾的是,你拥有越多的信息,你就越认为自己正确。

不过,这里还存在另外一种视角,就如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所说:

“如果直接给出一个医学或科学的结论,那么我希望这个结论是经过同行审查的;但如果是一个逻辑性的陈述,或是由数学推理支撑的观点,则就可以忽略这样的审查,因为这些陈述和观点,其过程可以自身证明。”

那么显然,根据已知,我们可以推理出未知,如果逻辑链清晰明确,就会让我们非常相信推理的结论——产生不证自明的虚幻的确定感,而任何结论,也都可以通过推理其数据或信息背后的逻辑链来加以评估判断。

所以,推理与逻辑链,就构成了我们相信的基石。

至此可见,我们获取认知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来源:

  • **第一,**阅读信息(包括听说)。
  • **第二,**实践感知(包括试错)。
  • **第三,**推理逻辑(包括验证)。

而正是推理逻辑链,让我们可以不必亲身实践,就可以对阅读性知识,进行有效性的判断,其唯一的要求就是——推理逻辑链的源头,必须保证正确,否则在错误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推理,就算得到了正确的逻辑链,结论也依旧是错误的,并且是自以为确定正确的错误,而这种结论甚至还可能是——毁灭性的论断,或是具有迷惑性的信仰。

所以,在进行任何推理之前,我都应该自问一句——“信息源头真实可信吗?”,而在面对任何观点或结论之时,我们都应该仔细审视一下:

这个观点或结论是**“重复性的断言”,还是“自带逻辑的推理”**。

事实上,由于大脑存在进化出的认知偏好(现在来看就是偏差),所以**“断言”及其“重复”**会给我们潜意识的判断和决策,带来巨大的影响,而我们却严重低估了这一点。

例如,一个人只要用极其自信的态度,进行重复断言与反复强调(如一段话,一段文字,或一段信息),就可以增加其观点的**“真实性”,并让人潜移默化的更加相信或服从,哪怕毫无逻辑,也会让人感觉到一些“什么”**——如强势、强硬与压力。

例如,宣传的重要手段,就是重复,因为人们记住信息很慢,又善于忽略信息,所以让人印象深刻并把信息植入潜意识的方法,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那么,**“重复”**的说服力,其来源的路径,可能就在于:

  • **第一,**重复会让人印象深刻,并感到熟悉,而熟悉会带来流畅,流畅会产生节奏,节奏会激发愉悦,愉悦会获得满足,进而让人感到喜欢,接着我们就会把这种感情,投射到重复的内容上,最终产生认同感与信任感。
  • 第二,人脑会下意识地对重复出现的事物,进行“计算”,哪怕是注意力没有观察到的,但是潜意识却收集到了这个讯息,而重复出现的事物没有引起危险,那么就是安全的,并且还是有规律的,显然在进化过程中,**“反馈系统”**会对于安全与规律,有着非比寻常的喜爱。
  • **第三,重复能让意识系统更加有秩序,从而降低精神熵,消除无序感,而有序感能够激发,确定感与安全感,这正是“本能系统”**所要求的趋利避害。

所以,重复、重复、重复,就会**“成真”**——成为(人们觉得的)事实和真相,就会让人们产生好感、倾向以及偏爱,从而切实改变决策和行为,最后影响结果,甚至塑造结果——是的,不停重复,重复1000遍,哪怕别人不相信,自己也会相信的,其实欺骗自己只要重复即可。

因此,如果是**“重复性的断言”**,我们就应该默认降低其可信度(即保有怀疑主义),或者自己进行一些必要的查证与推理,再判断其可信度。

尤其需要警惕那些,以**“我认为……我以为……我感觉……我觉得……”等开头的主观表述,另由于很多人都无法准确地认知自己(即不了解自己,被欲望操控),所以主观表述,特别是“我想要……我希望……我相信”**等这种句式,其往往代表的——是本能驱动的欲望,而不是智能推理的真相。

可如果在某些领域,由于缺少必要的信息积累(即前置知识,或先验知识),无法进行有效的查证与推理,此时对于**“断言”**的可信度,又应该如何设定呢?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原则》中,给出了这样一个方法——可信度加权。意思就是说,不同的人给出的“断言”,其可信度有不同的“权重”,即:有些人的“断言”**可信度更高,有些人的则相反。

而达利欧认为**“可信”**的人(即高权重的人),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 **第一,**多次成功地解决了相关问题的人(至少成功过三次,拥有过硬履历)。
  • **第二,**能够解释结论背后因果关系的人(要对因果关系的分析,很有逻辑和道理)。

那么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刻意训练自己,对任何信息都进行**“权重”判断,而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认知**,就能够让我们的思维模式——从**“认为这是对的”(没有逻辑路径)转变为“知道这为什么是对的”**(有逻辑路径)。

显然,这样的思维模式,会让我们更加看清世界的**“真相”,从而提高我们对未来的“预测”,以及带来对心理和神经系统的种种“好处”**。

有趣的是,这个**“可信度加权”的算法,如果应用在了网络搜索中,其实它就是“Google PageRank”算法的原理,即:针对网页的“可信度加权”**。

那么,这个**“可信度加权”**,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不同权重的投票权。换言之,人类之间的可信度由人类投票得出,网页的可信度由网页投票(即链接数)得出。

更深层次的视角是,在人脑智能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中,也是通过权重投票这个基本操作,来支撑智能的判断决策的,甚至在万物底层的量子力学中,依然是基于权重投票的基本模式,来决定粒子的概率演化的。

而对于组织决策,达利欧在**《原则》**中,认为:

“我们相信,在独立思考者之间出现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掺杂情绪因素的分歧,可以转化为更明智、更有效、能够起到「1 + 1>2」的效果的可信度加权决策。”

最后,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个更加简单粗暴的判断方法,即:越是容易获取的**“免费”信息(如网络新闻、头条、微博、群聊)——就越容易错误,而越是难以获得的“付费”**信息(如论文、书籍、咨询)——就越容易正确。

认知错误

虽然信息是无限的,而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去思考和推理,并得出结论。

或许这些结论,不能(通过实践)被即刻验证,但却代表了一种信息组合,并且这些信息组合可以与其它信息再进行组合——这会提供不同的视角,产生信息的碰撞创造,以及启发他人继续地思考创造,接着这又会产生可以碰撞的信息组合,如此循环。

同时,每个人产生了大量没有被验证的个人见解——这是一种数据冗余,冗余是具有非常大的好处的,其隐藏着潜在的**“可组合性”价值(如创造与创新),以及可以提高“系统”(包括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的容错性,从而让“系统”**可以对抗环境的不确定性。

冗余的容错性——其原理在于,让错误发生在“冗余”之上,从而就避免了“非冗余”的错误,以及可以利用对“冗余”操作的统计结果,来对比判断“非冗余”操作结果的正确性。

不过,个人信息积累的局限性,也必然会让思考产生诸多错误的结论——但这是没有关系的,因为错误与正确是随机过程的必然产物(属于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并且错误是正确的必经之路,而错误其实提供了走向正确的信息,即:排除了错误路径。

就如爱迪生所言:“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不成功的方法。”

可见,失败是反馈,反馈是信息,犯错的重要作用——那就是定位Bug所在**“现实源码”的位置,然后找出原因,接着修正,然后让“愿景”**继续运行下去。

所以,犯错并不会阻止你去获得你想要的正确结果,恰恰这正是你得到正确结果的重要路径,而真正阻止你的——是你不敢犯错,以及不愿思考。

达利欧在**《原则》**中,说道:“每个人都会犯错,主要的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普通人则不能。”

众所周知,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而缺点和不足通常就会以犯错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犯错与改错,就形成了一条路径,让我们可以走向我们想要的那个目标或结果。

所以,只要敢于犯错,并不断修订错误,我们就可以学习进步、避免大错、逼近正确,以及逼近那个“终极正确”(但可能永远无法抵达)。

可见,犯错——是演变过程,改错——是迭代机会,犯错与改错——就是顺应自然的进化规律,即:迭代试错。那么,一个生物体,犯下的最严重(致命)的错误——就是放弃进化,即:不能直面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改正。

同时,我们还会发现如下的事实:

  • 你不尝试,你怎么知道正确的边界在哪?
  • 你不撞墙,你怎么知道墙到底存不存在?
  • 你不受挫,你怎么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 你不探索,你怎么知道世界的真实模样?
  • 你不进化,你就只有被进化的宇宙抛弃。

因此,我们应该刻意训练,打破本能魔障,让迭代试错在颅内触发的——不是对失败与未知的恐惧,而是对进步与机会的渴望。

就如达利欧,在**《原则》**中,所说:“对我而言,如果你回顾一年前的自己,而没有为自己所做的傻事感到震惊,就说明你还没有吸取足够多的教训。”

是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其实都是无差别的——迭代试错。所以,哪怕犯错逆天导致了失败,但只要能够坚持迭代试错,这就是一种**“成功”,并且这个等价的过程,最终会让你得到另一种等价却表现不同的——“成功”**。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正确工具”的情况下,并不需要通过迭代试错来获得正确结果,比如应用数学公式、物理定律、先验总结等等,但知道何时何地使用什么“正确工具”以及如何使用,仍然需要迭代试错**。

由此可以看出,盲目地迭代试错,即盲目试错,会有以下两个特点:

  • 第一,没有逻辑思维的试错,会导致做无用功(理论上行不通)或绕大弯路——实践逻辑远比推理逻辑耗时耗力,实践一般用来验证逻辑,而不是用来测试推理过程——这是一种盲目。
  • **第二,**没有在积累之上,更进一步的试错,这里的积累,不仅包括别人的积累(比如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包括自己的积累(比如过去的经验总结),这是另一种盲目。

不过除了盲目,这里仍有一个问题——就是迭代试错只是量变,但并非只要积累量变,就一定会得到质变,甚至有时——无限量变也不等于质变,这其中的关键在于:量变能否持续积累,以及量变能否相互连接,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

因此,对于认知错误,不仅需要不断修订,还需要构建一个系统,以让所有的正确认知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而这个系统**就是——认知系统

认知系统

系统是一个整体,必然是由局部所组成的,而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中,会出现1 + 1 > 2的涌现效应

涌现——是指系统,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特性不存在于低层系统中,却突然出现在了高层系统中。简而言之,就是系统特性呈现出了,整体大于(甚至不同于)局部之和的现象。这其中必然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非线性变化,即从0到1。

  • 例如,字词构成了句子——但句子整体的含义,比局部字词的含义之和更为丰富。
  • 例如,细胞构成了人脑——但人脑整体的功能,比局部细胞的功能之和更为复杂。
  • 例如,像素构成了图片——但图片整体的内涵,比局部像素的内涵之和更为多变。

事实上,局部之和也会小于整体,但这里没有涌现,例如:团队里都是“顶级专家”,结果相互不服,合作效率低下;爱下蛋的母鸡好斗,在一起不下蛋只打架;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因此,如果我们把局部认知,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认知系统,显然我们就会受益于系统的涌现效应,获得从0到1的质变飞跃。

那么构建认知系统,就起始于平时,把认知学习的点点滴滴(包括闪念)都记录下,并进行梳理(如分门别类),然后按照主题总结成文

当然开始,我们并没有所谓的认知系统,只有一些没有关联的局部认知,并且其中也会有**“意识不到”的错误,但只要坚持不断地迭代更新**,即:修订总结错误,扩展总结内容,不断增加总结——这个系统就会逐渐成形并完善。

事实上,这里存在一个**“输入倒逼输出”的过程,即:完成“输出总结”,会塑造“输入路径”,从而加速认知系统**的构建。

并且一篇认知总结,写完了,其实并没有结束,随着自身认知信息的不断积累,总结内容自然而然就可以进行诸多的“增删改查”。而有趣的是,不同主题的总结,随着不断地修订与扩充,它们之间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关联和交织——例如:相互引用观点、片段、及结论,甚至越来越多。

并且一篇认知总结,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在有了不同的认知和经历之后,再次重复阅读,就一定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这就是温故而知新。因为此时,自身(大脑中)的新数据,会与总结中的旧信息,重新进行组合、关联和碰撞,从而产生了新知前所未有的不同理解。

这是一个从点到线、连线成网的过程,显然这背后的信息,是点点滴滴相互关联的,甚至是——跨越了一个广域距离在未知时空域里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那么,只要认知在变化,总结里所传递的信息就可以持续变化,或许一篇总结修订到最后,就变成了两篇、三篇、甚至更多篇,而最后所有的总结连接起来,就又会变回成一篇总结。

这就如同,“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前者是物质上书变厚,书中信息变多,后者是心理上书变薄,书中信息变少,因为书中信息已经存入认知系统,映射为一个抽象脉络,细节可以从认知系统中随时提取。

真实情况是,信息积累的越多,就越难以将信息切分到不同的总结里,因为信息之间的关联在更高的抽象视角层次之下,绑定的是如此的紧密统整,以至于从任何位置断开,都会显得突兀、生硬与不连贯,从而丧失了一种致密紧致的美感,以及其完整性所可能带来的惊叹路径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局部认知形成认知系统的过程,即是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过程——这会让记忆更加牢固和容易提取,并产生各种信息自由组合的创新、创造以及触类旁通,甚至“自我构建”**出无法想象的认知结果。

实际上,这个大脑中的**“整体结构”,即是埃隆·马斯克**所说的——知识语义树。关于为何他能够记住,阅读过的大量书籍中的大量信息的,他曾(在Reddit Ask Me Anything问答活动上)解释说道:

“一点建议:非常重要的是,你需要将知识看作成一颗**「语义树」——首先,应确保你能够理解其中最基本的原理,即:「语义树」的主干和大分支,然后再去深入理解「语义树」的树叶及其细节,否则这些树叶和细节,将会无处「栖身」**。”

换言之,如果我们没有认知系统(即语义树)——那么,我们接收过的信息、看过的书、学习过的知识、体验过的数据,都会被轻而易举地遗忘,就像从来没有拥有一样。

在此,我们可以注意到:

  • 认知系统——其实是大脑中的一个**“系统”,由神经结构**组成。
  • 认知总结——则是大脑外的一个**“系统”,由信息结构**组成。
  • 现实世界——则代表了宇宙中的一个**“系统”,由物质结构**组成。

这三个**“系统”形成一种,相互作用与相互映射的关系,即:认知掌控信息,信息改变现实,现实修正认知,并且它们三者,共同底层的连接,就是“抽象结构”**所固有的关系,即逻辑关系。

相互与互相——作副词当状语两者相同,如相互帮助或互相帮助,但“相互”还可作形容词当定语,如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而“互相”则一般不这么使用。

那么,随着迭代产生**“系统升级”认知系统就会抵达一个又一个质变点**,从而变得愈加的全面和稳定,且能够更加精准的映射现实——这就是对自身认知的丰富与抽象、完善与统一。

事实上,任何能力的升级,要么是先有认知的升级,要么就伴随着认知的升级,即:没有认知,就没有能力。

而拥有全面、稳定、精准的认知系统,就能够帮助我们——深度洞察并捕捉事物的本质规律底层逻辑,然后在颅内模拟预测出事物的演化方向终极形态,接着以逻辑完备条理清晰的形式进行表述总结,最后做出明确有效的行动决策。

也就是说,迭代认知系统,会让我们越来越善于——看到更多世界的真相(而不是故事),预测更加准确的未来(包括短期与长期),从而更好的应对世界的(复杂)随机性与(本质)不确定性

系统与迭代

系统与迭代,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即:迭代认知能够完善认知系统认知系统能够增强迭代认知——这犹如河床(系统)引导河流(迭代),河流(迭代)又会改变河床(系统)。

那么,系统与迭代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认知系统用迭代正确认知,来对抗错误认知的暗中积累。

事实上,在生活中,充满了**“高耗能”才能够有效判断出对错的信息,但由于大脑对“节能”的偏好,所以这让每个人都“存储”**了很多错误的信息(如观点观念或结论),而大部分信息的对错,对于我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因此也就不会触发我们的修正行为。

偏好——是进化驱使的有利选择倾向。 偏差——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变化,导致原本的有利偏好,错配成了不利偏好。也可以称为偏误。

但当这些微小的、无关紧要的错误信息,随着时间不断积累,最终就会带来无法忽略不计的重大影响。因为,就像正确可以积累出质变一样,错误同样也会积累出质变,只不过是**“负面质变”**。

然而,又是大脑的**“节能”偏好,让我们难以察觉微小错误的暗中积累,并只能看到结果的涌现,于是我们就会把这种突然出现,并难以解释的“负面质变”**,称之为——负面黑天鹅,或是黑暗命运。

那么,认知系统中“流淌”着的正确逻辑,由于逻辑的自洽性与相容性,就会天然的排斥错误认知错误推理

并且,认知系统的迭代演化,能够让(系统中的)正确认知远远多于错误认知,于是在正确认知之间所形成的**“逻辑网”,就会更加容易验证、筛选和剔除——系统中(之前存入)的已有错误,而就是对“错误前提正确推理”**的——有效判断和纠错。

第二,认知系统能够把迭代认知的结果,相互连接,形成积累效应。

事实上,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迭代认知,因为每次对大脑的信息输入,都是对大脑原有认知的调整,即:强化某些认知、削弱某些认知、以及增加某些认知。

但这些认知,如果不能形成一个系统,它们就是孤立的、片面的、分散的、零碎的、没有关联的,于是就很容易被遗忘与扭曲,也就是缺少稳定性的,因此:

  • 这些认知再丰富,也不能形成有效的连接与协作。
  • 这些认知**再迭代,**也不能拥有成长性与叠加性。
  • 这些认知再积累,也不能涌现规模效应(赢家通吃)与质变飞跃(飞轮效应)。

而有了认知系统,点点滴滴的认知,就可以被纳入系统,从而变得相对稳定,并且在系统的“统筹作用”下,认知还可以相互连接自由组合——要知道,一个认知是可以与其它认知相互提供信息与支持的——于是,这些碎片化的认知就连接成了一个整体,从而迭代认知,就是在增强系统整体的效用。

例如,数学就是一个系统,人们对数学规律的迭代,就是对数学系统的积累与增强。

事实上,任何知识体系,都是一个系统,也只有形成一个系统,知识才能在人类文明中,跨越时代的积累与增强,否则(人与知识)“各自为战”,不仅发展效率低下,还非常容易**“失传”**。

可见,更为重要的是,有了系统,我们就可以站在系统的“肩膀”之上,持续积累与叠加增强,而不必**“每次”**都从0开始。

那么这个系统,不仅可以是知识系统,还可以是——生态系统、文化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产品系统、操作系统、工作系统,甚至是文明系统与宇宙系统,等等。

但对于个人来说,这个系统就是认知系统。

第三,认知系统能够把迭代认知的效用,转化为可以不断提高的正确概率。

事实上,在面对如此复杂的现实世界,一个微小认知,它可以应对的场景必然是局部狭窄的,其效用也是有限不确定的。但微小认知构成的认知系统,它就可以应对更多更复杂更全局的场景,并且其效用也是可以不断提高的。

也就是说,认知系统可以针对一个具体的选择或决策,给出最优概率的推理与判断,并随着迭代认知,而不断提高这个选择或决策的最优概率,即:拥有可成长的正确概率。

例如,在竞技体育比赛中,从来不是靠一个人的一次投篮、射门或击球,来获得比赛的最终胜利的,而是依靠个人的技能系统与团体的协作系统,才能产生战胜对手的整体表现

例如,平庸团队靠高手,精英团队靠管理,最强团队靠(可叠加积累的)系统——系统可以将拥有各种特长的人才高效地聚合在一起,但同时任何人(专家、天才、领袖),都能够被系统无缝地任意替换,且不会影响系统的改进升级及运行——而有系统的团队,需要你绝对服从,无系统的团队,则需要你超神单干

显然,在很多领域与场景中(如经济与人生,事业与婚姻),我们需要的都是——系统提供的可以增长的稳定概率,而不是运气带来的随机概率

换言之,高水平的标志,不是偶尔的表现出色,而是一贯的呈现优秀——这需要的是系统,而不是运气。

而如果说,现实世界就是一个复杂系统,那么认知系统的应对方案,就是一个用系统去对抗系统的方案,即:用复杂性去应对复杂性。

第四,认知系统能够重塑我们的心态感受,从而让我们能够平静高效地——积累信息与迭代认知。

因为,如果没有认知系统,那么面对外界汪洋般的各种信息**“激流”,就会容易一惊一乍,容易惶恐不安,容易患得患失——这是碎片化的认知,容易被“信息流”冲击改变的应激反应**。

相反,如果有了认知系统(尤其是丰富完善的认知系统),那么我们:

  • 就不会轻易感到意外(系统预测性),
  • 就不会轻易感到恐慌(系统控制性),
  • 就不会轻易随波逐流(系统稳定性),
  • 就不会轻易困惑迷茫(系统连接性),
  • 并会充满好奇与渴望(系统成长性),
  • 并会感到自信与从容(系统健壮性),
  • 等等。

事实上,在认知系统中,任何事情的成败都只会是一个的数学期望,这种客观的概率视角,能够让我们合理地——应对短期波动规划长期回报,而随着认知系统的升级,数学期望行动策略也会不断更新,最终事情的成败,将会平稳地——如期所愿如期而至

所以,综上可见,想要安身立命并不断质变精进,我们就需要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认知系统,并在这个系统之上,不断迭代认知,进而形成系统与迭代的——循环增强(同回路增强、或闭环增强)

否则,有些人在构建系统,而有些人——则就沦为了别人系统中的一个配角一种道具一条数据、更或是一段噪声

噪声和噪音,意义相同,可以混用。但在通信领域主要使用噪声,通俗口语使用噪音。而从某种角度来看,噪音来自于人类(或主观想象的,如余音绕梁),噪声来自于物体(或客观存在的,如声声入耳)。

换言之,你是拥有自己的认知系统,还仅是喂养别人系统的数据——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和命运。

那么,需要指出的是,构建系统形成质变与优势,具有滞后效应——这就像飞轮加速,是一个由慢到快,再到越来越快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难到易,每一步都比上一步更加容易的过程。

因此,人们只能看到你的质变,但你要看到自己的系统,并用量变去迭代你的系统——其它一切相比都是次要的。

最后,从某种角度说,达利欧通过**《原则》告诉我们的,就是用“原则”去构建系统——原则即系统,执行原则就是运行系统——然后再用系统去掌控人生或公司,最终就可以获得“自由”**。

内在系统

有些人——能够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并随着成长与积累,把所经历和学习的一切,都揉和丰富成一个完整的**“内在系统”**——可以解读所见所闻的一切。

接着,这个内在系统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越过临界值,就会开始飞速完备——显现出质变效应(积累效应)

然后,依靠内在系统,就能够洞察和整合更多的未知信息,同时系统本身也会不断地快速自我进化——这就像一个可编程的内心世界。

因此,这套可编程的内在系统,不仅可以支撑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宇宙观,甚至还运行了一个独立演化的——“精神虚拟世界”

如今,人们可以接触到信息,已经多到溢出,每个人都迫切需要的——是如何更好地理解、判断、过滤、处理、及吸收这些海量的信息,使其可以更加高效的为己所用,产生正收益。

那么,拥有一个可以自我编程的内在系统,就是拥有了一个可以完美模拟现实世界的工具,而这就是人生最强大、宇宙最智能的——“计算系统”

认知心态

不完全概述如下:

  1. 承认自己的无知与偏见,以及不知道,甚至无法知道。
  2. 认真阅读和思考别人的逻辑,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
  3. 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不是阅读网络的人云亦云。
  4. 认识到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相对的正确概率。
  5. 质疑别人的前提,是先理解别人的逻辑。
  6. 坦然接受质疑、指证和批评,并从中找到迭代认知的路径。
  7. 讨论问题本身,而不是冷嘲热讽或人身攻击。
  8. 勇敢的犯错,并勇敢的承认错误,以及快速修正错误。
  9. 用实践或实证,去证明自己的观点,或不要浪费时间去证明确定的正确。
  10. 构建认知系统,并不断迭代这个系统。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说自己有**“观点”,但大部分观点都是“听说”,事实上只有你进行过思考、验证过数据、求证过事实,并用自己的“系统”推理判断出的“观点”,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观点**”,也才有可能(对自己和对别人)有价值。

对此,达利欧在**《原则》**中,就直言不讳地说道:

“不要听到什么信什么。观点很廉价,几乎所有人都愿意和你分享观点。许多人会把观点表述为事实。你要区分观点事实。……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通常不是什么好点子。提出观点是容易的,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成千上万的主意,很多人还很愿意说出来与人分享,甚至激烈地捍卫自己的观点。但遗憾的是,包括你自己的很多想法在内,很多观点都是一无是处,甚至是有害的。”

这里,我们需要分清楚——事实(客观)、观点(解释)、立场(相信)之间的不同:

  • 事实——是客观真实发生的事件,可以被观测记录。
  • 观点——是针对事实的主观思考,然后形成的解释,同样的事实不同的思考角度及深度,会有不同的解释。
  • 立场——是选择观点的主观相信,可以无条件或无证据的相信或支持,这种强立场就是信念或信仰。

那么,价值观——就是对价值的排序,而一切都有价值,所以价值观就决定了一切的排序,而排序就决定了选择的优先级,于是在多个立场或观点产生矛盾冲突时,价值观就提供了选择标准与判断准则。

同理,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或是**“什么观”,都是一种“排序”**,排序提供了决策依据。

最后,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曾认识到:“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

或许,每一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解释器”,它在“排序观”的规则之下,对事实产生观点强化立场**——显然,演化要求的是求存(生存),而不是求真(真相),这就是**“解释器”对事实的“现实扭曲力场”——或说是“事实扭曲立场”**,即把事实扭曲为立场。

主观与客观

主观认知——就是从自身视角出发,来观察、判断、和理解一个事物,这样的认知必然会受到一个人自身经验、感受、思想、和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从而缺乏准确性、真实性、和唯一性。

客观认知——就是从逻辑视角触发,来观察、判断、和理解一个事物,这样的认知就不会受到一个人自身经验、感受、思想、和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具有准确性、真实性、和唯一性。

显然,我们希望认知是准确、真实、和唯一的,而逻辑视角——可以通过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因果律,来保证认知的准确、真实、和唯一,因此客观认知就是比主观认知更好的认知。

然而,如果多问一句——客观认知是怎么产生的呢?

它必然是通过一个人(的大脑)来产生的,那么再追问一句:一个人如何才能,完全不受自身经验、感受、思想、和利益的影响,来产生绝对的客观认知呢?

答案是——很难很难,因为首先大脑接收到的信息,就无法保证绝对的客观,其次大脑的认知模式,就很依赖于自身的经验和感受。

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不仅无法绝对的客观,连判断客观的标准,都是主观制定的——例如,为了自身利益,主观就会制定不客观的“客观标准”,以获得所谓“客观”的统一服从。

那么,虽然客观认知,是没有办法绝对客观的,但物理现实却是“绝对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客观认知,定义为——不以人类意志所转移的认知,如:数学公式、物理定律、与自然现象都是如此。

但这种客观认知,会有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就是我们主观上,有很大一部分的“客观认知”,都是只在逼近物理现实上的客观,而无法做到完全等同。

因为,我们认知物理现实,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刷新认知)的过程,所以现在的认知要比过去客观,而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客观,那么现在的“很多客观”,其实就没那么客观了。

其次,对于很多物理现实,我们可以从不同种角度,去主观认知其客观性,这就会得到不统一的客观认知,即:同一事物存在不同逻辑自洽的解释。

  • 例如,在量子力学中,对于测量导致粒子的概率性退化为确定性,就存在不同的解释,如**“哥本哈根诠释”“多重宇宙诠释”**,每一种解释都有其自身的逻辑合理性。
  • 例如,在物理上,通过**“对偶性”**,同一个物理过程,可以用许多迥然不同的方式来描写。

最后,物理现实的本质,是以概率所呈现的随机不确定性,那么如果把客观认知物理现实,直接划上了等号,我们就会得到以下的客观结果,即:

所有的客观描述,都会是完全正确,却又完全无用的——也就是**“正确的废话”**。

因为一点推断、假设、预测的言辞都不能有——这是绝对不客观的,就像**“最什么”必须跟上“之一”,否则就会让人感觉(你)太主观了一样——那么对于玩笑、幽默、夸张等表达形式,更是客观的“天敌”**。

所以,我们会常常看到,有些人的观点非常客观,也就是没有任何主观性(即不倾向、没选择),但这种观点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听完之后感觉公正有理(有时甚至就是公理),可对现实情景,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例如,很多公众人物(如政治家、名人、专家等),他们对一件事情的公开表态,基本都是模棱两可的观点,听起来没有确定的结论,也没什么意思,更没什么信息量。

对此,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绝对客观——就会呈现物理现实的概率,描述这个概率不会得到任何确定的结果(因为没有做出选择),而主观就是做出选择——这相当于从现实概率中,随机出了一个确定的结果。

实际中,很多事情,客观上这样有这样的好,那样有那样的好,但选项却是互斥的,所以主观上我们并不能,同时既这样也那样,必须有所取舍,做出选择,得到利弊混合的一个结果——这代表着选择所最能体现的价值观,及其价值。

由此可见,我们的主观认知,以及不客观的客观认知,就是我们对物理现实的概率,所做出的**“选择”——这是一种认知与现实**的相互作用。

换言之,客观是现实,主观是选择——选择就有利弊,有利弊就要冒险,冒险就要承担风险。

而认知的过程,就如同我们利用掷骰子,去推动赌局的进行,而主观才是玩家,客观只是观众,但要想成为赢家,首先得成为玩家——当然,越接近物理现实的客观,就越能够控制骰子的概率——这就是**“旁观者清”**的效用。

因此,对现实影响最大的认知模式——就是在客观的基础上,做出主观选择,从而推动自身与物理现实一起,不断地进化,并一同抵达宇宙演化的未来。

这也就是,利用客观环境信息,构建并迭代主观认知系统的认知模式。

综上可见,对于人类认知,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客观,而所谓的**“客观”——就是能够根据环境信息,连续不断地进行认知调整。**

认知免疫

事实上,大部分人看问题都是非常主观的,在赞赏与厌恶羡慕与妒忌之间有一个非常奇妙的非线性变化的区间。

客观性,在某些逻辑领域能够显现出来,但也是透过主观来表达的,甚至说,客观只是主观的一个子集。

那么,一个人的观点,仅仅代表着他当前时刻的感受,其中只有很少的一些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并且这部分客观,也是经由个人理解后的客观。

网络上,那种“无缘无故”的反感与讨厌,是人性在虚拟社交中无可避免地“条件反射”——或说是基因算法受制于丛林部落时代的“硬编码”。

然而,讨厌与喜欢,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感觉和情绪,都在传递信息,传递虚幻的信息。有什么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是钱还是命?都不是,有人就抑郁想死,有人就淡泊名利。

所以,要训练自己对观点免疫,很多观点都是噪声,逻辑才是不变的信息,但逻辑掺杂在观点之中,不能剥离出来,就会随波逐流,获得内心的力量更是无从谈起。

极限与公式

**极限:**认知速度不能超过信息获取的速度,即:认知不能超光速。

公式:

  • 认知过程 = 信息获取 + 信息抽象 = 信息提取 + 信息总结。
  • 通用认知 = 环境信息 * 存储结构 * 学习算法 * 训练平方。
  • 人类认知 = 强化学习 * 训练平方。

需要指出的是,与加法相比,乘法是倍数缩放,并且有一项为0,那么整体结果就是0,因此乘法的每一项,对整体都有决定性的影响,这意味着局部与整体有着更紧密的关系。

解释一下公式:

  • 环境信息——提供信息源,即输入信息,虽然宇宙环境是同一个,但局部信息各不相同。
  • 存储结构——存放、管理、组织信息的物理结构,如:内存结构、大脑结构。
  • 强化学习——是一种算法,它既是大脑利用多巴胺(神经递质)进行“奖励预测”的算法,也是一种机器学习的算法。
  • 训练平方——是学习动作执行次数的平方。

那为什么相同的学习训练,但人的认知却可以不同呢?

从宏观上说,是因为环境信息大脑结构的不同;从微观上说,是因为学习算法训练强度的效率不同。

事实上,大脑结构可以被环境信息所塑造,学习算法训练强度又取决于大脑结构——这决定了认知效率,而环境信息的局限性,还将会限制一个人的认知上限,即格局与见识——所以,环境信息对于认知最为重要。

显然,对人类来说,环境信息的不同——可以是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甚至是一本书看与不看的信息区别。

那为什么人工智能,目前仍没有人类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呢?

这就是,机器存储结构大脑神经网络结构的不同。

那为什么训练需要**“平方”**?

因为**“平方”**是宇宙规律的一个基本操作,例如:

  • 质能方程中,能量与质量关系的系数,就是光速的平方
  • 虚数的平方是实数,这意味着抽象的虚数世界与现实的实数世界,之间是平方关系。
  • 波函数绝对值的平方,是一个常数,其代表了粒子出现在某个区域的概率。
  • 万有引力与距离的平方,呈反比关系,以及很多类似的平方反比定律。
  • ……

那么为什么宇宙规律,基本都是**“二阶平方”**的?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是三维生物、生活在三维空间,三维环境信息限制了我们的认知范围,而从幂次法则是宇宙的底层规律来看,二阶幂次常数——就是**“地图”“赛道”**,其圈定了一定范围内的宇宙规律。

另外,关于认知系统,还有以下相关公式:

  • 理性 = 逻辑 + 系统。
  • 力量 = 理性 + 推理。
  • 共赢 = 力量 + 智慧。

也就是说,共赢 = 逻辑 + 系统 + 推理 + 智慧——是的,提高认知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共赢

结语

世界充满了故事,虚幻与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构建一个自身视角下的认知系统,就是在书写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就是应对这个**“故事世界”**的最好回应。

而另一个层面,再强大的芯片,都需要一个操作系统,才能发挥其算力——相反,没有系统,再高端的硬件也是白搭。

类似的,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认知系统,想必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脑力——如: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联想力、逻辑力、推理力、清醒力、清晰力、思辨力,等等。

然而,不仅如此,如果认知系统足够稳定,就会让我们更容易抵御环境信息的冲击,从而就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内心平静——而平静就是人生最强大的算力

所以,认知系统——超频了我们的脑力,又给予了我们强大的算力,进而重新计算了我们的人生,及其所有轨迹。

那么,如果没有认知系统,残酷地说,就会永远被囚困于低级的认知牢笼之中——无法看清世界与生活的真相,也无法应对真实的世界与生活。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认知错误永远无法从认知系统中完全剔除**“干净”,所以认知系统始终是存在某种不确定性的,即:代表“认知模型”“系统模型”**的某种不完善或不完美,因此这种不确定性就可以被称为——认知不确定性,系统不确定性

那么显然,迭代认知系统——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目标或目的,而是一个动态逼近更优结果的趋势,就如同数学的极限与宇宙的演化——这是一个用系统去模拟系统的计算

是的,所谓的**“系统”,就是一个连续变化不断迭代的“模拟”,它是最大强的计算工具**,而有了系统,我们就拥有了计算模拟宇宙万物的能力。

最后,关于系统的一切,都会不可抗拒地自然演化,我们是系统与工具的主宰,或有时也会被系统与工具反噬——这不是我们能够计算的命运。

后记1:轮子与世界

在这个如此不确定的世界,程序——却拥有了一种相对的确定性,因为只要通过“运行程序”,就可以即刻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并且这个“正确性”的判定,是相对简单轻松直观清晰的。

所以,程序——虽然是不完美的持续迭代系统,但系统的每一个状态,都可以拥有简单判定的确定性

也就是说,程序系统,缺少了某种概率,因而对于充满概率的现实世界,它(目前)是无法与大脑中的认知系统相媲美的,但这两种系统,却都可以通过不断输入信息,来不断演化。

事实上,编程是一个超快即时反馈的过程,任何想法,一写完运行,反馈很快就出来了——语法对不对、逻辑对不对、结果对不对、构想对不对——在试错反馈中,实现一个功能、一个想法、一个模型——这简直就是快速迭代演化的典范。

那么,为什么要重新发明**“轮子”**?

因为,这就像在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系统——系统即是工具,“轮子”即是系统,迭代“轮子”即是迭代系统,而拥有系统(即拥有“轮子”)——就能够计算世界

后记2:系统与人生

通过迭代认知系统,我们就可以对世界系统,拥有一个越来越清晰准确的看法和理解,从而就可以构建出一个我们想要的人生系统,这是三个系统的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拟映射

换言之,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正确(即越接近底层客观规律),我们就越知道如何引导并操控我们的人生走向何方,即:知道我们真正想要什么、什么值得追求、以及怎样过好这一生。

再换言之,有了系统,就有了冗余缓冲迭代演化回路平衡,进而我们就可以有恃无恐地去追求我们想要的——“无限人生”

否则,都没有一个系统(认知),又何谈用去理解一个系统(世界),以及构建一个系统(人生)。

试想,如果没有系统——人生还能迭代啥?不能迭代——如何演化?不能演化——如何应对?不能应对——如何快乐?

最后,别忘了是系统,就是可以优化的,也是可以破解的,人生(及其子系统大脑)亦是如此。

后记3:闪念与记录

不经意地想,大脑就是很容易产生各种闪念的机器,这台**“闪念机器”**可能从远古的时期,就是闪念不断地在工作,只是在没有文字书写系统之前,很多的闪念都被很多的智人给丢弃了。

如今,我们前所未有容易地可以**“抓住闪念”,我们应该“记录闪念”“闪念们”会在信息系统中自我演化——与我们的智能“内共生”,与我们的认知“相互作用”,并演化出全新的“闪念物种”**。

生活中最伟大的行动就是思考,只有掌控住自己的想法,才有可能掌控周围的一切——而闪念不仅是一个想法,更是思考的引擎——那么记录闪念就是打造一台想法的机器。

后记4:错误与惩罚

没有认知系统,并不断迭代认知,就会有更多的认知错误,而认知错误就会让人坚持错误的观点,同时认知错误的背后,往往就是逻辑错误

那么,坚持错误的观点,最终就一定会利益受损,只是大小的问题,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大自然会惩罚所有的逻辑错误,只是时间问题,只是大小问题。

但尽管如此,错误或认知错误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包括生活中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事物,只有需要理解认知的事物。

所以,构建系统、迭代认知、战胜错误、超越惩罚、怕无可怕。

后记5:认知与思想

随着衰老与大脑的演化运作(即为了节能删除不常用的连接),我们最终会忘记认知系统的很多细节,包括很多曾经熟悉与熟练的技艺,只剩下系统中较大的“节点”,它们就是模型与概念,而这些就可以称之为——思想

思想,是一种视角、一个滤镜、一扇窗口,其实就是我们的眼睛,它把“数学量子比特”的虚拟世界——即数学世界 + 量子世界 + 比特世界——编码成我们所能看到的“真实世界”,以及我们能理解的**“故事世界”**。

从这种角度看,认知的目的就是,通过构建系统,来形成思想,然后理解“世界”——换言之,思想就是我们唯一能够看到的**“世界”。**

因此,思想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平时你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但通过认知的桥梁,你可以进入这个世界,并在里面**“自由”**创造一番。

最终,有一天,我们会失去一切,真实的一切,只剩下这个——“思想世界”。

后记6:认知系统与非理性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通常人们在面对自己熟悉领域的事情时,是比较或非常理性的,那么相反,在面对陌生领域的事情时,则是非常不理性的。

稍稍回忆一下,在旅游购买不了解的特产时,或是在面对介绍没买过的产品时,这种**“陌生的非理性”**就会占领和主导我们的思维——事后或许我们会想,为什么当时不用手机搜索一下相关信息呢?

那么这种**“非理性”**,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

  • **第一,**演化要求我们,在面对同类传递的未知信息时,主观倾向先相信再验证,就像我们祖先在同伴发出危险警报后,第一时间不是判断真假,而是相信并快速作出反馈。
  • **第二,**如果我们的大脑中,没有相关的认知模型,就无法快速评估判断,此时理性就是费事、麻烦、耗能、反直觉、并不利于社交的行为,而非理性行为则可以轻松、愉快、流畅,堪比下意识的“自动驾驶”。

因此,如果我们的大脑中,能拥有一个全面强大的认知系统——里面是各种认知模型理性快捷键——那么相信在面对**“陌生非理性”时,我们就可以更多地展现出“陌生理性”**。

后记7:你的系统与系统中的你

你以为拥有了系统,并不断迭代演化这个系统,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并决战于千里之外了?

并不是,无论你的系统如何强大,你都只是**“外层系统”中的一个“变量”,你的演化要符合“外层系统”的规律、路径与预期——直到最外层的宇宙系统——这就是系统嵌套的“演化现实”**。

换言之,你有你的系统,但你永远处在另一个系统之中。

就像一个“命运轮盘赌”系统,你可以试图用自己的系统对抗它,但无论你如何强化自己的系统,都不可能100%战胜它,而一旦输了,你和你的系统就会全面崩溃,甚至荡然无存。

例如,一个疾病(感冒发烧、偏头痛、阿兹海默症等)就可以让认知系统的运作失效,更不要说各种罕见的天灾人祸了。

换个角度来看,“命运轮盘赌”就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役的**“外层系统”,在这个系统之下,有些人感觉超棒,有些人感觉良好,有些人则无法承受、难以招架,这是概率塑造的差异性**,而不是认知系统的优越性

所以,我们对系统的认知,不能只看到并保有确定性,还必须注入概率的不确定性,因为概率就是系统本身(及万物一切)的特性,那么**“概率系统”**就是我们与这个世界(乃至宇宙)——唯一的联系与交互。

是的,认知系统其本质是一个概率系统

也就是说,认知是视情况而定的概率——我们的信念,应该随着证据不断变化,这才是信念的意义所在——否则,信念只是各种颅内模拟的故事。

后记8:工夫在诗外

在科技与人文、科学与艺术的交叉点,连接并整合大量跨领域的信息,这才能展现出认知系统最强的大力量,即:工夫在诗外——也就是说,目标之外的积累,强化了认知系统,反而促成了目标实现。

后记9:超越成就与限制

就如硬币的两面,成就你的终究会限制你,这就是宇宙最底层物理规律的体现,即:对称性破缺

也就是说,对称性破缺就会不对称不对称就会存在不同方面的强弱,并且越不对称,就越会加大不同方面强弱的差距,结果越强的一面产生成就越弱的一面就会产生限制,并且成就越大限制也就越大,这是不可避免的不对称性

那么,有没有办法——既强大又对称呢?

答案其实是有的,那就是——在冗余性之上的多样性,其结果就是一个可进化的**“反脆弱系统”,如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就是显然一例。

当然,构建强大对称的系统,是有代价的,其代价就是高耗能,以维持冗余性的消耗,并支撑多样性的探索,这样才能保有系统的反脆弱对称性,否则就会出现系统性的偏差与错误,最终令系统衰落消亡。

事实上,任何一个强大的系统,在其上层系统来看,它都是不对称的,也就是有限制的,但它可以通过可选择性来调整,其内部由冗余性多样性构建的对称性,从而应对外部环境的不对称性限制——由此来看,系统内部的对称性,可以抵消其外部的不对称性

那么对应到人,超越成就与限制的路径就是,成为拥有认知系统的通才——显然通才,具有认知的冗余性多样性,而构建这样的**“通才认知系统”**,必然是高耗能且极具难度的。

但,就如硬币的两面,有一利必有一弊,物理系统的对称性破缺,不可消除,只可交换,这就是能量守恒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