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高速不收费,可能在破坏市场经济观念

春节期间高速不收费,可能在破坏市场经济观念

春节期间高速不收费,可能在破坏市场经济观念

高速公路收费的争议

每一年春节期间,如何开车回家或返回,都是一个问题。

影响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高速公路的免费政策。

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被认定为是一种有利于民生的政策,然而,这一政策同时是一种破坏市场的行动,他是以行政命令直接干预市场的典型案例

他不说是说明了一个现实,政府可以随时发一纸命令,对企业的具体经营行动进行干预,政府随时可以命令一个企业不得收费,免费提供服务。

高速公路的本质,依然是企业。高速公司的收费,依然是一种企业经营行动,干预企业的收费,依然是一种破坏市场的行动。

不同的观点:

当然有很多人,不认同我的看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国外的就是先进的,你看美国大多数高速公路就是不收费的,不收费的公路才是发达国家的表现。

第二种观点认为,高速公路大多是国企办的,他们垄断高速公路的经营,他们的收费并非合理的,要求他们免费无可厚非。

第三种观点认为:每一个人购买汽油时,就支付了养路费用,那么高速公路就是应该免费。

这些观点忽略的事实:

中国绝大部分高速公路是由上市公司们直接经营的,中国高速公路上市企业有一大堆,包括:盐田港(000088)、粤高速A(000429)、湖南投资(000548)、山西路桥(000755)、东莞控股(000828)、城发环境(000885)、海南高速(000886)、招商公路(001965)、皖通高速(600012)、中原高速(600020)、福建高速(600033)、楚天高速(600035)等。

既然是上市公司,他就不再是纯粹的国企,就是一种股份制企业,有无数小股东的利益在其中,用行政命令要求这些企业不得收费,其实是在他们生意最好的时候,禁止他们收钱,而要求他们支付成本。

这种行动,就是对企业产权明确无误的干预行动。

即使是这些企业都是纯粹的,百分之百控股的国企,也应该反对这种行政干预。

为什么呢?

市场化改革,本质是观念的变革

国有企业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变革,而最为重要的观念变革就是,不管他是国有还是民有,他首先应该是一个企业。

在改革开放之前,国有企业不是企业,他只是一个政府机构,虽然他有工厂会生产,但这种生产不是以利润为目标,而是完全根据行政命令进行生产的,也即计划经济模式。

当国有企业回归到企业实质,以追求利润为目标时,这时的国企,他对经济的破坏,就远远低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国企了。

如果大众对国企的要求是一个自负盈亏、完全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机构,那么就必然会发现,国企的产权不清的现状,会阻止他获得更多的利润 ,那么国企的股份制改造,就必然会浮上水面。

也即,只有将企业当作追求利润的机构,国企改革才有可能发生。而与之相反的是,如果消灭国企的利润机制,那么国企改革就不可能前进。

国企是否应该是一个追求利润的机构,是观念争论中重要的分野线。

不让国企赚钱,是国企改革无法前进的关键

如果将国企经营的业务,重新变回某一种政府职能,那国企的改革就遥遥无期,而要求在春节期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就是一种将国企职能社会化的一种手段。

这种手段会带来很多人对于国企的支持,他们会说,只有企业掌握在政府手里,企业职业不仅仅为了利润时,这时的企业对社会的价值才是最大的。

他们会在网上展开辩论,你看国企在春运期间就免费为大家服务,你私企能做到吗?

所有的国企,之所以难以进行市场化改革,就是因为国企的改革不彻底,让国企拥有了政府分配的职能,让他没有成为市场中纯粹的企业。

这种社会化的职能,也让国企要求特权变得理所应当,既然你要求我免费提供服务,那么,你贷款上就应该给我特权,比如,我要拿到第一批超发的货币,利用通货膨胀的时间差获得利润。或者,政府就应该从税款中给我补贴。

这种行动,进一步让国企离市场化更远。

而民众们也会容忍巨额亏损的国企,说他们之所以亏损是因为补贴了民众,不以赚钱为目标的国企,才能解决民企解决不了的问题。

企业的价值只能用利润评估

真正的问题依然在观念上,也即,如何评估一个企业的价值。

只有大众清楚,一个企业的价值就是利润的大小,人们才会反思国企问题。利润大小,就是企业服务于消费者能力的大小,而亏损的企业,则是对生产资料的浪费,是错误的资源配置,应该被市场淘汰。

我们反复说,要用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一视同仁地对待国企和民企。这种对待,不仅仅指对民企的保护,还应该包括对国企企业职能的保护。

只要让国企民企在市场中享受一样的待遇,谁也没有特权,谁也不受政府干预,谁都有自由定价权,那么,国企改革才有可能向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进行。

正是因为无人在意高速公路企业的亏损与盈利,他们才会大量的投资各种没有产出的高速公路,造成了巨额的浪费。

正是因为利润目标被忽视 ,中国高速公路才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企业没有改善亏损的动力,国企老总面临亏损一样个人可以发财。

如果国企被定义为不需要盈利的机构,甚至亏损成为了某种光荣,那么国企改革就永远不可能推动,因为失去了改革的原因了。

国企要改革的原因,就是因为其亏损,或用特权维持其表面的盈利。如果一个国企能在市场上不依赖特权获得利润,的确也没有改革的必要。

改革的基础不是所有制,是观念

有人说,把国企消灭了,不就行了吗?这种认知太过简单。

真正的改革,是观念。即使消灭国企,只要人们认为企业不能成为纯粹的利润创造机构,私企也一样会被干预。

要求私企承担社会责任,并对私企进行价格管制的行动,一样在全世界发生,仅仅产权名义归谁,并不是关键。

只有人们认知到,企业获取利润是社会文明的基石,一切文明来源于利润机制,一切财富增长来源于利润机制被保护,那么,国企问题就只会是一个小问题。

当下中国的国企改革,正面临着关键的转折点。

比如,公立医院开始定性于公益,不再允许利润机制的存在;

比如:央视春晚,也在一步一步弱化企业和商业属性

利润机制不管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一种组织中出现,都会带来供给的扩大,对消费者更多的满足,而这一机制只要被大众认同,那么,这些公立、国有机构向着更有利于创造利润的方向发展,就是一种必然。

而对利润机制的反感,对国企赚钱的反感,带来的只是人们对利润机制的否定,最终将现有的国有带来利润机制的机构推向了政府机制。

这种倒退,本质上是观念上的倒退。

观念倒退必然带来混乱

我们可以在利润机制下比较国企与私企的效率,但无法对一个政府化的企业和一个利润机制下的企业进行比较,这就会带来观念上的混乱。

如果国企向市场化机制靠拢,那么就必然需要更多的改革,包括股份制、职业经理人制度,用工的市场化等等。

如果国企向政府机制靠拢,变成了政府机制下的生产,就将向计划经济模式靠拢,这将是经济上的灾难。

现在公立医院正在推动的各种改革,正在指向这个方向。

各个医院的手术量正在下降,他们为消费者服务的利润机制正在被摧毁,如若不转变,医疗质量大幅下降指日可待。

究其原因,民间舆论对于利润机制的否定,才是改革从市场化倒退到政府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节前发生的高速公路冻雨封路,也是企业利润机制逐步消失的表现。大量车辆拥堵,损失最大的是企业,因为他收费迅速减少。但高速公路企业在这种的灾难面前,事前和事后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说明,这些企业政府化了。

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并不止是公立私立,而是普遍的市场化,对每一个市场主体都用法治化的手段保护其在产权范围内创造利润的能力。

垄断企业的利润机制保护也是边际改善

即使是行政垄断企业,只要保护其利润机制,都会比没有利润机制要好。行政垄断企业,虽然用行政力量消灭了竞争对手,但只要是企业依赖于消费者的自愿购买、企业利润来源于消费者,那么,这样的企业利润就不是税收,他必须靠生产得更多更好才能利润更高。

人们应该承认边际改善的意义,不管在任何时候,增加利润机制,都会有利于企业向着服务消费者的方向发展。人们的观念进步,也是渐进的,如果认同利润机制,那么,所有的改革就必然朝向这一个方向。

如果政府下一纸政策和文件,就让某一类型的企业不准收费,或不让他们经营,这都是对利润机制的破坏,不管这个企业是国企还是私企,这都是政府干预市场的行动,都是不够法治化,不够市场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