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内卷,可千万别忘记自己也是消费者!
今年全国两会,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整治内卷,是在说不公平竞争的问题。
但什么叫不公平竞争呢?
这个问题,不界定清楚,那就会把正常的竞争当作整治的对象。
在政协会议中,全国政协委员、宁夏福思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龙、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认为:
不少行业都存在“卷价格”、跟风式“卷赛道”、围剿式“卷人才”的情况,引发了很多负面的连锁反应,如挤压企业利润空间、破坏产业链和市场环境稳定、阻碍产业高质量发展、低薪低待遇致使人才流失等。
打价格战是最显著的一种“内卷”。“一些低端产品基本就是靠降价维持生存,导致大家都没有利润,无法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形成恶性循环。”
王小龙去年在宁夏调研时发现,石嘴山市是全球化工原料氰胺的主要产地,但因为单纯“卷价格”,“原本拥有的全球定价权没了,产品价格上不去,企业经营困难”。
这两位企业家的发言,让我很担心。
上述这些现象,哪一点叫不公平竞争呢?哪个企业用了不公平的手段呢?难道企业有自己的定价权,不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吗?
紧接着,他们提出:
要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和行业协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行业协会本应指导行业内企业有序竞争、掌握市场定价权,但许多行业协会没有在这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这就很可怕了,他们正在光明正大地提出,要搞卡塔尔,也就是价格同盟,以防止降价。
在历史上,大中型企业,从来都希望得到额外的保护,以防止自己的市场地位被他人抢夺。
很多人以为大企业有规模就不怕价格竞争 ,其实不然。
所有的中小企业崛起,基本上是靠价格杀出来一条血路。因为中小企业没有品牌、没有实力证明,能够占领市场的往往靠着价格竞争这条路。
小米不是这样崛起的吗?比亚迪不是这么起来的吗?联想不是这么起来的吗?你只要翻一翻中国现在成功的名企,哪一个不是靠价格战才能做大的?
如果外资企业,要求中国的企业不能打价格战,要用行业管制的方式不让他们低价卖货,小米的某款手机不能卖999、1980,必须2980,那这些企业能起来吗?
大型企业占领了市场份额后,往往没有降价的动力,甚至企业创新都容易停滞,只有在中小型企业永不停止的价格战下,大企业才会警醒到自己已经落后了,再不努力就要被灭了。
价格战不是坏事,价格战就是企业面临的市场常态。他是消费者的要求。
这些企业家说要掌握什么市场定价权?你一个企业哪有什么定价权?价格由供需决定,不管是谁,都不可能在市场中控制价格。
这些企业家还批评头部企业家对下游供应链“压榨”严重,这是典型的语言腐败,在市场中的自愿交易,哪来的压榨?
他们说:
在有的行业,一些头部企业对下游供应链企业压榨严重,以前头部企业一年和供应商谈一次价格,还会开供应商大会协商,现在3个月就谈一次价格,谁价格低就选谁。
一个企业家投入近两亿元购买设备,拿到订单后,却遭遇产品3个月一降价的困境,最后撑不下去。
你家里买东西,为什么不一年定一个价?
消费者永远在同质的情况下,永远选更便宜的。因为消费者有这样的永不改变的特征,因此,企业家也必须不断地降低成本 ,不是企业家要降价,而是消费者要求降价。
可以说,要阻止价格战,就是与全体消费者为敌。
米塞斯在人的行动中指出:
在市场经济里,管理所有经济事务,是企业家的任务。他们控制生产过程;他们好比是掌握舵轮的舵手,操纵着船只。肤浅的旁观者也许会以为他们是至高无上的,其实,他们不是。
他们必须无条件服从船长的命令,而这船长就是消费者。决定必须把什么生产出来的,既不是企业家,也不是农夫或资本家。做这种决定的,是消费者。如果某位商人不严格遵守消费大众以市场价格结构传递给他的那些命令,他就会蒙受损失、就会破产,然后被拉下掌握舵轮的显赫位置。取代他的,会是对消费者的需求满足得比他好的人。
这些企业在要求“正常利润”,市场上存在这种东西吗?如果办一个企业就一定有什么“正常利润”,那么,谁还去打工?个个不都当老板去了吗?
企业这种东西,他的生死是由消费者决定的,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永远只有少数企业家能成功,因为消费者会挑选出来最优秀的。
人家手机能想办法卖到市场最低价,你做不到,你就得去破产,倒闭,这是消费者决定的。
如果你不能破产不能倒闭,那么,这就不是市场经济。因为消费者决定不了你的生死了。
中国既要保护企业家的产权,但又要识别出企业家追求特权的想法。
人人都想躺赚,都想不辛苦,不面对竞争,又有“正常利润”。但,市场告诉你,消费者告诉你,不可能!
他们每一天在市场上都在选择不同的产品,你的产品如果比别人差一点点,不管是质量还是价格,你就注定被消费者抛弃。
这些企业家是试图通过国家的权力力量,打击他们的竞争对手,试图通过行业构建价格同盟——卡特尔——虽然必然失败。
中国企业的产品凭什么能现在畅销全球,不就是价格战吗?
如果大企业的这些手段得逞了,受害的就是更小的企业,是那些更有进取心,更有创新精神、更有企业家精神的新生代企业家,最后受害的是所有的消费者。
我们要保护企业家的产权,但不能同情企业家在竞争下的压力。
企业家唯一的社会职能是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低价的产品,是将过去的奢侈品打成现在的日用品,雷军就不错,把超跑打成了中产买得起的东西。
今天我们普通人的很多消费,在几十年前就是奢侈品,但是市场竞争让这些产品价格一落千丈,即使在有长期的通货膨胀下,汽车的价格也仅是以前的几分之一,而桑塔纳在九十年代卖价要十几万。
你们不搞价格竞争,普通人就买不起汽车。
普通人甚至不需要怎么努力,只需要反对这些错误的观念,积极支持市场经济,在企业家的疯狂竞争下,你的生活也能越来越好。
试想一下,四十年前的工地小工和现在的工地小工,干的都是体力活,没有任何技能,但能买到的东西,相差一百倍以上。
这都是由企业家竞争导致不断投资,不断降价,最终让商品价格变低导致的。
企业家若是都可以保护起来不受竞争的威胁,那么,消费者的末日就来了。
美国这样的社会,不是市场经济的典范。美国很多领域的确是被资本家控制,比如,他们的医疗产业,禁止外部竞争,搞成了天价,外部竞争不就是一种卷吗?
美国的医药企业他们组成利益集团,要求政府限制处方药进口,要求允许他们改个包装就重新申请专利,不允许外国医院服务于美国人,更不允许美国人去古巴治病,还不允许消费者自己买处方药。。。这样的管制有几千条。
他们的确不卷,美国人一年花三万亿美元治病,美国政府最大的开支是医疗费,美国的医院、医生、医药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有“正常的利润”,但结果是,美国人沦为了被宰杀的猪仔。
人均一年花一万美元在医疗上,人均寿命却是发达国家里垫底的。
这会让很多人反对市场经济,他们以为市场经济是什么维护资本家利益的制度,这完全误解了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最大。消费者可以随便决定任何一家企业的生死,不管他有多大,企业家只是消费者的仆人,他掌握的巨额生产资料,是由消费者决定由他代管,认为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最好。
消费者希望企业家们卷起来,疯狂竞争,哪怕大量企业在竞争下破产,但这只是企业家个人的灾难,他不是社会的灾难,因为这些企业的资产、设备、厂房、写字楼,劳工,马上会转移到另一家企业中去。
倒闭的柯达,只是老板股东失去了企业,他的一切生产资料,不过被后来更优秀的企业接手了。
身为企业家,必须有这样的思想准备,随时接受消费者的选择。国美的黄光裕,当年的家电商业战神,也一样被淘汰。被淘汰的企业多着呢,输光底裤的老板一大堆。
这是企业家的宿命,做企业家就意味着冒险,意味着随时有可能被消费者抛弃,意味着,永远不可能躺赢,天天都要迎接竞争对手。
米塞斯说:
如果他们不尽心尽力在最便宜的市场买进,并且适当安排这些生产要素的加工处理,以便能以最好、最便宜的方式满足消费者需求,他们将被迫倒闭。一些比他们更有效率的,在买进和处理生产要素方面比他们更成功的人,将会取代他们。消费者可以放纵自己的任性与奇思怪想。但是,企业家、资本家和农夫不可以随意行动;他们在生意操作方面必须顺应消费大众的命令。任何偏离消费者需求所指定的生意操作路线,都会借记在他们的账簿上。即使最轻微的偏离,不管是故意造成的,或是错误、差劲的判断与无效率造成的,也会缩减他们的利润或使利润消失。而比较严重的偏离则将导致亏损,从而减损、乃至完全吞蚀掉他们的财富。
马云松懈几年,想退休过清闲生活,但淘宝马上就不行了。百年企业的目标,企业家可以有,消费者不必有。你百不百年关我屁事?消费者要的是,永远有新生代企业创造出让他们尖叫的产品出来。
百年企业的梦想,在当代商业社会是个幻想。因为那是在商业不发达,全球化不深入的情况下才有的,大量的百年企业只证明了,竞争不充分。
在全球化时代,近百亿人口的地球,任何一个地方的企业,都可能随时向巨头发起挑战,你想做一百年?太难了。
奥特曼能想到杭州一个几十人的小公司向他发起挑战吗?
脸书能想到,中国一个干头条新闻网站的张一鸣跑来美国威胁他的地位吗?
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没有竞争,就不叫市场经济。
作为消费者,不要被大量被竞争压垮的企业家所欺骗,不要听信那些骂美团、拼多多、淘宝、比亚迪压榨商家的言论,这只是他们在被淘汰时的悲鸣 ,他们不肯承认自己在市场中的失败罢了。
本质是,是我们这些消费者把他们逼向了倒闭的结局。
没有任何一个平台企业、大企业强制过他们,他们完全可以不进任何一个平台做生意,谁能压榨他们?
消费者不愿意付钱给他们,才是真相。
米塞斯说:
资本家、企业家和地主只能以最佳方式满足消费者的命令,藉以保持和增加他们自己的财富。他们在事业经营上不能随意花任何一笔钱,除非消费者愿意,藉由支付较高的价格购买他们的产品、归还他们花掉的那笔钱。在处理他们的生意上,他们必须是无情的、铁石心肠的,因为消费大众——他们的老板是无情的、铁石心肠的。
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维护消费者的决定性地位,才是市场经济之要义,而不是维护企业家的。
现实是,各国的企业家,都有与政府沟通的管道,甚至形成组织,形成利益集团,而消费者是分散的,不容易抱团,还容易被骗,给予这些企业家同情,甚至跟着一起反对正常的竞争。
殊不知,这是一条不归路。
企业家也是人,也容易被权力所吸引,也想戴上魔戒,他们也想搞卡特尔,想不面临竞争,但是,消费者们应该让他们明白,这是在与消费者们为敌。
保护一个人的财产,与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是一样的。这是必须要支持的,如果企业家产权没有保护,你家的财产也将不被保护。
但任何人都不能有特权,都不得利用权力来构建自己在市场中的特殊地位。
能被保护的只有权利,而不是利益。市场经济中,人们的收入得靠努力为他人服务才能得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义就在于此,只有一个没有特权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社会,任何背离这一原则的社会,都不叫市场经济。
但愿 ,整治内卷不要走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