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永生已成为现实,WEB3.0数据完全由用户掌握的容器化时代来临,当NAS不仅仅是NAS,写在飞牛1.0发布之际

当我们谈论 NAS 时,我们谈论的是生活的秩序与数据完全由自己掌握时代自由。

前几天,飞牛终于发布了 fnos 1.0 正式版。

当时我正躺在床上用投影陪娃看汪汪队。

突然回想几年前,我还没有入坑 NAS 的那几年,不同平台的会员 VIP;满网络找资源;用 itunes 备份手机照片到电脑;频繁的管理文件版本;分享照片时手机容量一点点减少;在 52pj 上找各种实用小工具。

这些现在看起来简直时零碎、繁琐、不便利的事情,其实一直充斥在我的日常生活中。

再想到现在,跨平台同步的观影记录,堪比影院的史诗级海报墙和观影体验,全家都在用的手机备份和相册管理,眼花缭乱的开源docker应用,越来越小的电脑和越来越安全的存储,各种可以折腾的新奇玩意儿,以及每天码字儿更新和建立的快乐社群。

那一刻,关于 NAS 的种种遐想突然有了具象的落点。

于是趁着周末,想谈一谈我心目中的 NAS ,以及我热衷于此的目的。

多年前第一次听说 NAS 时,它还顶着“网络附加存储”这样冰冷而劝退的专业头衔,是极客们彻夜折腾的玩具。

吸引我最大的动力,其实就是家庭影音这件事。

曾经我也是对着电脑,一边翻看大佬们的教程,一边对着复杂的配置和 linux 进行自学,然后心底总有个声音在问:我花钱买了这个东西,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有没有可能,有一天它可以像冰箱、电视一样简单,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智能管家,终结我所有关于服务、数据的焦虑?

图片

然后我先后接触了群晖、UNraid、TrueNAS、PVE、ESXi、OMV、威联通、华硕、万由、铁威马、Casa、Zima、极空间、绿联、海康、飞牛等等等等 NAS或AIO系统。

玩的不一定有多深入,但是我自己对 NAS 理解明显是提升了。

所以我总结出现代 NAS 的两个底层属性:集成、不间断

集成代表着大而统一,集成了存储、集成了网络、集成了服务。

不间断代表着稳定,所以大多数 NAS 是 Linux 而不是 Win,可以剔除不必要的功能,可以定制,再加上有隔离属性的虚拟机、docker 扩展个性化需求。

巧的是,家庭智能网关也同样具有这个属性。


我就在想,NAS 成为某一种类型的家用电器似乎是不是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当它褪去专业的外衣,变成一件人人会用的“家电”时,它是否真正拥有了改变生活的力量。

在我看来,NAS 的终极归属不该是布满线缆的企业机房,而应该是客厅的电视柜旁。冰箱负责保鲜食物,维系生理的温饱;NAS 负责保鲜服务和记忆,维系科技的延展和情感的温度。

以我最常用的设备极空间私有云为例,它的简单易用和便利性,它的亲情账户和极空间亲情,它功能强大的 TV 端,有趣的车载,是真的在为普通人、老年人、家庭考虑的一款产品,官方出品的极系列应用(影视、漫画、音乐、相册、小说、有声书等),让任何人无需懂技术就可以轻松使用。

这种为家庭用户考虑的产品思路,成为了它的核心逻辑,也很契合我对 NAS 家电定位的遐想。

图片

然后不止家电,还包括店铺。记得我和海康存储的产品大佬聊天时,我提到的一个想法。兼具了监控集成、服务集成的海康,如果能打通生态,利用存储、HDMI、服务,将 NAS 打造成店铺、个体户的集成设备,代替传统的 NVR、收银电脑、供销设备,是否有机会开创更大的市场?

尤其是如海马体式的影楼,更是存储+定制服务的最佳商业服务模式体现之处。

图片

再比如绿联,大家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绿联的策略,它将宣传口子从 NAS 领域扩展向数码领域,邀请明星代言人扭转 NAS 是极客玩具的刻板印象,打造多盘位、多架构生态,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使用NAS。尤其在海外市场,reddit 相关群组里,除了群晖,绿联已经是被提到最多的品牌。

所以绿联在做的事儿,就是做蛋糕,增加 NAS 的受众群体。

图片

最后是飞牛,它的出现打破了成品 NAS 软件 + 硬件捆绑的传统模式,让不想投入过多的用户,DIY 用户可以享受更优质的软件服务。

飞牛的问世、硬件联盟的组建、飞牛 1.0 正式版的发布,更是隐隐有了实现 DIY 市场整合的趋势,这未尝不是在加快整个市场标准化的方向?

引用创始人朱Sir的一句话:持续做差异性的产品,一点一滴建护城河平常心。

图片

我们这代人,其实早已进入了“数字永生”的阶段。

孩子的成长记录、长辈的岁月影像、自己的工作资料,这些数据不是冰冷的 0 和 1,而是我们生命的切片。

想一想触手可及的几年之后,当 AI 马上到更简单、更易用的时候。

AI + NAS 的智能结合体,集成了家庭数据、电气设备的综合服务体、724365的不间断稳定运行、AI 加持的智能全屋管家、个性化需求与 AI 编程的有机结合。

NAS 里存储的照片、资料变成了“霍格沃兹”里的活动画,代代传承,不仅会动而且有数字资料做人性支撑。

图片

一句话 NAS 变身家庭“贾维斯”,时刻关注和管理全屋电力设备的运行,更好的做到了智能化服务。

图片

以此等等。

这些场景总将会落地,总将会实现,而且是我们这代人触手可及的时间内。

那么落地的载体一定会有,是网关?是电脑?是云服务?还是什么?

没错,我认为是 NAS ,是这台不起眼的小黑盒。NAS系统有潜力彻底改变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如果不被神龙强行打压的话,数据真正全掌握在用户手里的点对点信息交互系统,再加上IPV6的普及,无限降低了普通人在家搭建服务器的门槛,这才是 稍稍地发生的信息革命,一键在家里搭建各种你能想象和不能想象的容器服务器。

某一刻我突然明白,好的科技产品从来不是为了炫技,而是像空气一样自然融入生活。NAS 成为家电的那一天,我们存储的不仅是数据,更是生活里那些值得珍藏的瞬间,和那些触手可及的温暖。它帮我们在这个日益碎片化的数字世界里,重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