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扭曲,是整个社会的合谋

最近几年,教育越来越走向了畸形。

教育原本没这么严重的问题,多年以来会受到一些批评的只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本身也不能说就是错的,有它的积极一面,毕竟在中国人多、综合素质较差的背景下,大规模的应试教育是最快速的普及文化的方式。

但是最近几年,教育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极其严重的问题,甚至到了触目惊心、扭曲畸形的程度。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都呼吁:救救孩子。这个孩子既包括小学生,也包括初中高中生。

首先的问题是日程表越排越满。有很多学生都是早上5点半就得起床,然后一天的生活都全部被塞得满满当当,中间每一次上厕所、每一次吃饭,都有规定好的时间,而且时间很短。

图片

第二个问题是形式主义严重。教学逐渐不再是核心,应付检查才是第一要务,什么安全检查、德育检查、教研检查、师风检查……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检查,充斥着校园,让教师们不堪重负,让学生们备受折磨。

形式主义之下,一切都得做记录、填报表。从上课到谈话,从家访到班会……所有的教务活动都得拍照留底、填表记录,各种各样的表格铺天盖地,但唯一的问题就是——记录是留了,但根本没有人能检查得过来。

第三个问题是老师要“兼职”干别的活。下了课,老师们不但要备课还要参与各种各样不必要的活动,比如当“安全员”去巡查,到社区去扶贫……

总结计划也特别多,事事都得总结,事事都得计划,跟做记录一样的问题,计划总结越多,越检查不过来,最后都流于形式、浪费教师的精力。

空洞无味的德育和思想教育,充斥着课堂。学生们本来就在课程学习中疲于奔命,还要来应付这些虚无缥缈的学习。老师也一样跟着连轴转,“灵魂工程师”累得成了牛马。

图片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我认为,教育的问题不仅是教育的问题,它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全社会的一场合谋。

很显然,校园里的形式主义,并非孤立出现,而是随着全社会的形式主义一并滋生。现在所有的机关单位,都充斥着形式主义,教师们这些形式主义的负担,在各个单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有体制内的朋友,就因为这些额外的事情累得每天都连轴转,明明只是一个普通的岗位,却忙到经常得加班至夜里十一二点,但干的活大部分却是毫无意义的整理报表和汇报材料之类。

别说机关单位了,就在很多国企、央企也是一样。额外的事情越来越多,身处其中的人没有一个是轻松好过的。

所以,校园里的形式主义,其实是全社会形式主义的一个缩影。

那么全社会的形式主义又是为何?是因为“上级过度检查但指令模糊”,所以造成“下级疲于应付却不知道该如何应付”的怪圈。

说到底,没人知道到底要干嘛,大家只是在一个狂奔的车子上那个车轮而已,到底为什么转这么欢?谁也说不清楚。

当务虚大过务实,形式主义就成了必然。这是整个的风气问题,也无法继续细说。

教育当中的问题所在,还来自于校长、老师的政绩考核。

尽管“唯分数论”一直在被批判和改革,但事实上却一直改不了,为什么?因为并没有给出“不搞唯分数论”之后,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对校长和老师进行考核。

所以尽管大家都谈教育改革,却谁也动不了。

因为,校长和教师的管理制度其实本质上还是官僚主义的方式,在这种机制下,必须要有升学率这种明确的标志,作为考核的准则。这有点像官员考核机制,尽管一直说唯GDP论不好,但也一直改不了,因为除了唯GDP论,找不到其他的可能性。

最后一个合谋的拼图,来自家长。

就算是教育要改革,家长们大部分都是第一个不同意的。可以说,什么样的家长整体素质,就塑造出了什么样子的教育。

我经常看到,家长群里有人想要改变一下风气,很快就会被其他家长口诛笔伐,甚至踢出群。也有一些学校想要搞改革,但家长们立刻起来反对。

图片

相当多的家长们其实是很认可现在这套教育体制的原因有二:

第一,这是家庭阶级跃升的最好方法,除了让孩子读名校有出息之外,家长们找不到其他能保住阶级地位、阶级上升的办法。

第二个原因,是家长们的私心和中国教育思想中的文化色彩作祟。当学校把孩子的日程表安排很满,啥都管起来,家长们的负担就轻了,就不需要很多时间去陪伴孩子。

另外,在中国文化中,家庭教育当中并不需要真诚的内心交流和家长子女之间的陪伴、互动,大部分时候都只是一种“我是老子你是子女”这种半隔离状态,家长的态度就是“我把你养大是我的责任”,仅此而已,从未想过,家长与子女之间大量的平等而深刻的交流、无处不在充满爱意的细节,才是滋润孩子人生、人性的水分。

所以,家长们并不介意孩子受到半军事化管理。相反,很多家长还觉得这很好,把孩子“管一管”,就能管住他们那些坏毛病。

中国很多家长的思维就是:管住了,孩子就不会学坏。他们的教育观念仅仅停留于此。

那些寻短见的学生,留下的遗书当中总是有一条:孤独。

他们从未感受到过父母真正的关爱,只有吃饱穿暖这种关心,但没有内心的交流。在学校他们也孤独,因为充斥着形式主义、紧张的时间安排,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们放松下来,去像个有血有肉的人那样活着。

但他们是人,不是机器。这样下去,学生们都会变成“空心人”。

在全社会的这种合谋之下,教育变成了一个畸形的体制,里面看不到人性的阳光,只有沉重、机械、虚无与暗淡。

救救孩子们吧!鲁迅已经喊了一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