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农村土地产权管制,城市死不起的问题将解决

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相信大家又会热议死的问题。孔子曰:“未知死,焉知生?”关注死,是人的本能。

十年前我爸爸仙去的时候,我们兄弟两办丧事一共花了2、3万,奠仪收了7、8千,自家大概花了两万左右。对于不富裕的我们来说,不禁感慨农村办丧事花钱真不少。但转头一想,这和大城市比又算得了什么?大城市的殡葬+墓地,几十万都花出去了,还不一定有一块多大的墓地。许多城里人都在抱怨“死不起”。

图片

而且在农村,你想少花钱也是可以的。前几年族中一个长辈去世,家里花了7、8千,奠仪收了三千,这个花的就不算多了。其实,如果不请乐队表演,不搞封建迷信那套,几千块钱也够花。大城市里,墓地价格比房价还吓人。很多家庭为了给逝去的亲人一个“体面”的葬礼,背了一身债。而且,咱每年死亡人口也不少,现在一年得有1000万到1100万,以后可能还往1600万奔呢。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辈要是走了,这丧葬费用更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事儿,真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解决。

图片

解决之道:放开农村墓葬,一举多得

成本节约:省钱就是赚钱

要是能放开农村墓葬,让城里人也能把亲人葬在农村,那可就太划算了!城里一个墓地,少说也得十几万,要是能去农村,可能几万块就搞定了。这省下来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这笔钱,可以给家里孩子多报几个辅导班,或者攒下来买个大件儿,甚至还能提前还点房贷,有些一个首付都能省出来。对普通家庭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

经济发展:农村也能“掘金”

农村要是能放开墓葬市场,那可就是一片新天地。农民朋友们可以开动脑筋,把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自己开墓场。别小看这事儿,这可是一条致富路。城里人把亲人葬在农村,肯定需要人帮忙打理墓地,这不就创造了就业机会嘛!农民可以去墓场打工,打扫打扫墓地,除除草,浇浇水,一个月也能有个几千块钱的收入。而且,这还能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比如,墓地建设需要材料,绿化养护需要工具,祭祀用品也得有人卖。这样一来,农村的经济就能活起来,农民的钱袋子也能鼓起来。

文化传承:让传统“活”起来

把先辈葬在农村的青山绿水间,那可不仅仅是找个地方安葬那么简单。咱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这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在农村,祭拜祖先更方便,更有仪式感。每到清明节,一家人可以去墓地扫扫墓,唠唠家常,这不仅是对先人的缅怀,也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这种文化传承,能让年轻人更了解家族的历史,也能增强家族的凝聚力。而且,这种文化氛围还能吸引游客,搞搞乡村旅游,让农村的文化资源变成经济资源。

面对阻力:观念与利益的博弈

放开农村墓葬市场,听起来是个好事儿,但肯定也会遇到一些阻力。

利益集团的阻力:少数人的反对。殡葬行业的垄断者肯定不乐意,毕竟他们现在赚得盆满钵满。但说实话,他们毕竟人数有限。我们只要自己想明白了,死是我自己家的事,我怎么埋葬我们的先辈遗体是我们自己的事,他们就不可能对抗全国人民的利益。

观念的阻力:土地交易的担忧。很多人担心放开农村墓葬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其实这是多虑了。我们可以先从山上、丘陵这些不占耕地的地方开始。农村土地那么多,合理利用起来,既能解决殡葬问题,又能带动农村发展,这不是两全其美嘛!

潜在益处: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放开农村墓葬市场,好处可不止一点点。

提高生育意愿:让家庭“死得起”。要是殡葬费用降下来了,家庭负担轻了,那肯定会有更多人愿意生孩子。现在很多人不敢生,不是不想生,而是怕养不起,怕以后的丧葬费用太高。要是能省下这笔钱,说不定就能多要一个孩子。这不仅能让家庭更幸福,也能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无需财政支出:政府松绑就行。放开农村墓葬市场,政府不用花一分钱,只要松绑就行。这可比那些需要大量财政投入的项目划算多了。既省了财政供养的殡葬人员,又为民众节省了殡葬费,还发展了农村经济,这不是一举多得嘛!

再说说农村土地市场化:让农村经济腾飞

放开农村墓葬市场只是第一步,要是能进一步放开农村土地市场,那将为中国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农村土地资源丰富,但很多土地都闲置着,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要是能放开土地市场,让农民可以合法流转土地,那可就太好了。

土地流转:让土地“活”起来。土地流转可以让农民把闲置的土地租出去,或者和企业合作开发。比如,搞搞特色农业,种点有机蔬菜、水果,或者发展乡村旅游,开农家乐,搞别墅出租度假旅游等等。这样一来,农民不仅能拿到租金,还能在自家土地上打工赚钱。这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还能让农民的收入多元化。

产业升级:让农村“富”起来。放开土地市场还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村。企业可以带着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和农民合作,共同开发农村资源。比如,搞农产品加工,把农产品变成高附加值的商品;或者搞农村电商,把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这样一来,农村的产业结构就能升级,经济就能腾飞。

人才回流:让农村“旺”起来。土地市场活了,农村经济发展了,自然就能吸引人才回流。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回农村,是因为农村没有发展机会。要是农村有了产业,有了就业机会,他们肯定愿意回来。年轻人回来后,又能带来新的思想和活力,让农村的发展更有后劲。

结语:放开农村墓葬,利国利民

放开农村墓葬市场,对老百姓有百利而无一害,唯一受损的可能就是那些垄断经营的殡仪馆。我们真心希望政府能突破观念禁锢,尽快放开农村墓葬市场,让老百姓的丧葬负担轻起来,让农村经济活起来,让传统文化传下去,也让生育率提上去。

放开农村墓葬市场只是第一步,要是能进一步放开农村土地市场,那可就不得了。咱农村土地资源那么丰富,要是能合理利用起来,那可就是农村甚至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翅膀。让我们一起呼吁,一起努力,让农村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让农村经济成为中国市场的新引擎!